古代西方人眼中的中國是啥樣的?猶如「神族」一般,讓中國人讀來都...

2020-12-17 騰訊網

在現在這個科技都很發達的時代,並沒有出現一個國家非常崇拜另一個國家的,甚至當做神族一樣看待。在古代,英國人馬戛爾來中國之前,他們眼裡的中國是一個充滿神秘與神聖的地方,最令人驚訝的是,公元7-13世紀的時候的古希臘、古羅馬的思想裡,中國就是神族。

現在國與國之間交流非常方便,那麼中西之間是什麼時候開始交流的呢,直到現在也不能準確的確定,《荷馬史詩》寫到「從進門開始一直到室內,屋子裡的椅子上放著的都是柔軟的絲綢品」,這就可以說明在公元前8世紀的時候,中國盛產絲綢,西方國家既然這麼寫了,那就是了解絲綢,後來我們中國是怎麼被他們形容的呢。

在公元前6,7世紀時西方的記載中有一篇關於中國的記錄《阿里馬斯比亞》,那個時候的中國大概是春秋時期,作者是著名的旅行家和詩人,在他活著的時候去了很多地方,在遊歷的過程中他見到了很多也聽到了很多,他聽說過在高山和沙漠的另一邊,有一個幸福的民族,它的土地很寬闊,一直到大海,那的海水一年四季都不會結冰,一年四季的溫度都很溫暖,土地也很肥沃,種出的農作物都很豐收,人們生活的也都很幸福。他們一直稱我們為「居住在北風以外的人」,什麼是北風外呢,北風代表著寒冷與飢餓,他們認為我們一直不需要承受這些,所以稱我們是,居住在北風以外的人。

我們國家在古代最出色的一個創造就是絲綢,同時西方人也對此愛不釋手,後來經過西方人的想像,他們把中國的形象和絲綢融合在了一起,賽裡斯這個名字就是西方國家將他們融合後的名字。

《史地書》撰寫於公元前4世紀,在書中中國被稱為「賽裡斯」,同時也描述道,賽裡斯人的身材高大,甚至有一些人的身高可以達到十三肘尺,他們的壽命可以活到200歲。十三肘尺如果用單位米來換算的話,大概有6.5米。可以看出在西方人的眼裡古代的中國人是非常神秘和神聖的。

從歷史記載能看出來,對於中國的認知,無論是生活環境,還是長相外貌,都把中國人當做了神族,可能是因為,絲綢太過於華麗,西方人對它極其喜愛,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西方人還未來到中國,沒有親眼看到,所以存在一些誤差。

後來到了13世紀末的時候,《馬可波羅遊記》現世,這時候,中國的神秘面紗才慢慢的在西方人的世界裡揭開,中國才真正的被西方了解,了解到中國人並非有十三肘尺高,並非可以活到200歲,在過去的2000年裡,神話狀態的中國一直存在西方人的腦海中。

其實就算是馬可波羅來遊歷了中國,揭開了中國的神秘面紗,在他的遊記裡,中國的人們依然很幸福,土地很肥沃,這裡的人們好情熱客,依然很令人嚮往

相關焦點

  • 古希臘眼裡的中國,猶如「神族」一般,中國人看了都要臉紅
    作為世界五大古文明之一,古希臘創造了璀璨的文化,西方有記載的文學、科技、藝術等都是從古希臘開始的,是歐洲文明的起源之一。那麼,這樣一個文明如何看待中國的呢?根據文獻記載,古希臘眼裡的中國,猶如「神族」一般,極盡崇拜的文字描述讓中國人看了都要臉紅。
  • 古代歐洲人為何瘋狂痴迷中國文化?古希臘人認為中國人是神族
    自從工業革命在歐洲興起後,歐洲的經濟、科技、軍事實力都一舉超越了其他文明古國,以歐洲為主導的文化風潮也引領了全球數百年。時至今日,世界各國的服飾、飲食、文化都深深打上了歐洲的烙印,以歐美生活方式作為文明時尚的標準。殊不知,在古代歐洲上至皇室貴族下至販夫走卒各階層都非常痴迷中國文化和竭力追求模仿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 古代中國人其實也是白種人?原來人種的稱呼,在西方也暗含了歧視
    古代中國人其實也是白種人?原來人種的稱呼,在西方也暗含了歧視大家都知道不同人的皮膚顏色象徵著不同的特徵,但是皮膚顏色的形成也有很多的因素,比如皮膚的折光性,還有皮膚的血液流速等不同的原因,都會對皮膚的顏色產生了不用的影響,不過其中最能決定皮膚顏色的就是色素細胞的含量。白種人的人色素細胞數量一般都在一千個一下,但是黑種人的色素細胞超過了一千四百多個。
  • 解讀《簡讀中國史》1、為何西方人「弒父」,中國人「殺子」?
    解讀《簡讀中國史》1、為何西方人「弒父」,中國人「殺子」?Hi,感謝您聽到我,我是曉書童。好久不見,我回來了。接下來我們要聊的這本書是《簡讀中國史》作者同學們都很熟悉了,張宏傑老師。去年我們解讀過他的《曾國藩傳》,那算是我整個2019年最有收貨的一次閱讀。
  • 中國人也有膚色很白的人,但卻被稱為黃種人,原來暗藏西方的詭計
    他們自己稱讚自己說歐洲是一個被上帝祝福和保護的地方,是全人類的文明發源地,由於歐洲人信奉基督教,所以歐洲人就說白種人是純潔高貴神聖,聰明優雅智慧的,其他膚色的人都是野蠻的無知的。由於古代的中國非常的強大,還有商貿非常發達,是一個世界聞名的國家,所以那個時候的西方人自然而然就把中國,歸做和他們一樣高貴聰明的白種人,中國就這樣被劃到了白種人的行列裡面去了。
  • 上萬名中國人「鑽進」海底,西方:中國又幹啥?
    這些年我國在各領域一次次取得的突破,讓老外對我們是刮目相看,而這次我國的山東又火了,上萬名中國工人"鑽進"了海底,對此西方媒體表示:中國又在幹嘛?01中國人眼中的基建從我國開始普及高鐵之後,中國基建在世界上就一直居高不下,和以往的西方基建不同,
  • 鄭若麟:年輕時我也愛讀《醜陋的中國人》,直到我開始在西方生活
    在鄭若麟看來,在《醜陋的中國人》一書中,作者所描寫的西方大部分的內容是被臆想出來,是一個想像中自由民主的烏託邦,再相比之下中國和其中的中國人就好似被反襯成了一個互相拉扯沉淪的蠻荒世界。他曾表示:年輕時我也愛讀《醜陋的中國人》,直到我開始在西方生活。
  • 讀往丨古代雕塑在國內不受重視,西方人卻奉為珍寶
    當然,吸收外來文化後,我們也逐漸將其本土化,所以菩薩的塑像越來越像中國人。這不奇怪,基督教傳入中國後,隨著時間推移,中國匠人繪製的聖像也越來越像中國人。經過改造,這些就成了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 西方人眼中最偉大的中國人 美國最高法院有他的雕像
    西方人眼中最偉大的中國人 美國最高法院有他的雕像中國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歷史人物,,在各個領域都有屬於它的代表性人物。在我們中國歷史上有一位偉人,不僅在我們中國受人敬仰,在西方人眼中也頗有威望,西方人眼中最偉大的中國人,美國最高法院有他的雕像。我們上學時,在講到哲學家,必然會提到——孔子。孔子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他創辦的儒學在漢武帝時期居於統治地位,孔子的思想境界在當時也是居於最高境界,他提出「天下大同」的思想,那什麼是天下大同,怎麼才能實現天下大同?
  • 穿越古代卻啥玩意都不會?我來教你,技四:玻璃製造
    但是其實玻璃很早就已經被古人發明了,約公元前3700年前,古埃及人已制出玻璃裝飾品和簡單玻璃器皿,當時只有有色玻璃,約公元前1000年前,中國製造出無色玻璃。公元12世紀(北宋),出現了商品玻璃,並開始成為工業材料。18世紀(清初),為適應研製望遠鏡的需要,制出光學玻璃。不過,我國古代的玻璃,一直是較為簡單的低溫鉛鋇玻璃。
  • 一個被虛構出來的中國人,讓西方害怕了一個世紀,如今還有人認為他...
    西方和東方本身在文化上面就有著很多的不同,在西方人的眼中,東方人都比較含蓄。而中國人在他們的印象當中非常的勤奮上進,因為我國的留學生在西方學校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說到中國,一般外國人都會想到龍這種神話動物。而在我國古代,龍會讓人聯想到天子,也就是皇帝。
  • 古代歐洲人如何評價我們?媲美「神」的存在,會養一種神秘蟲子
    眾所周知,古希臘人創造了非凡的成就,其文化構建了整個西方世界。古希臘的社會形態、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各方面都是歐洲文明的起源。中國文明同樣是一個歷史悠久,影響深遠。那麼,這兩大中西文明,是什麼時候開始接觸的呢?在古希臘人眼中,又是如何看待中國和中國文明的呢?
  • 他是中國名家,更是西方眼中的偉人,美國最高法院門楣上有其雕像
    他是中國名家,更是西方眼中的偉人,美國最高法院門楣上有其雕像在中國大多數人的觀念當中,西方人和以中方為代表的東方人完全就像是生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從語言到文學,從社會制度到國家體制,從傳統習俗到民眾的思想開放程度,雖然說不上是在各方各面中國和西方都存在差距
  • 在西方眼中,中國人的形象發生過什麼變化呢?
    羅馬帝國說中國人身高二十英尺,紅髮碧眼,壽命超二百歲,而且是一切文化和智慧的搖籃,是太陽人寵愛的民族。人民善良,不好戰爭,是一處理想國。而且公平公正,交易貨物時,不需要人在場,把貨物放到野外,自然有人把錢放下來,然後取有應有的貨物。
  • 古代的錄取通知書長啥樣?
    在欣賞現在的錄取通知書之餘,不妨跟隨小編一同看看古人的錄取通知書長啥樣。2020年的高考已過,相信許多考生已經完全放飛自我了,再過陣子,高考成績一公布,學生們填報志願後,當然就是焦急等待錄取通知書的到來。這個過程但凡經歷過的人都知道是什麼滋味兒。先不討論各位學子預估的成績如何,咱們先來看看部分高校花盡心思做出來的錄取通知書有多美!
  • 小朋友眼中的祖國長啥樣?他們用筆畫了下來
    東方網記者薛寧薇10月2日報導 小孩子的畫或許簡單粗糙,卻猶如一扇窗戶直通內心所想,有時更顯深意。為獻上建國70周年華誕的美好祝願,臨港新片區唯一一所美術館——臨港當代美術館專題策劃,舉辦「力芽」美育計劃——兒童公益主題畫展,邀請3-15歲小朋友畫出「我眼中的祖國」。
  • 一部廁所的發展史,就是人類文明的進步史;古代的廁所究竟長啥樣?
    而就連上廁所也是一門學問,古代叫做更衣,後來叫「解手」; 到了現代社會,又安了方便、出恭、上洗手間等等稱呼。更有趣的是,一些西方國家把上廁所說成是「摘花」; 位居東亞的日本男人,他們在野外方便時則稱之為「打獵」。自古以來廁所就是存在的,不過不同時期的廁所又大不一樣。古代的廁所長啥樣,你知道嗎?
  • 中國人為什麼不需要上帝——「陰陽」思維與古代中國人的信仰
    從信仰上看,而古代中國人一般不需要外在的寄託而能坦然面對生死,處理日常事務。他們追求的也不是外在的徵服,而是內在的超越。馬克思說:「宗教是無奈心靈的嘆息,是無情世界的情。」我們中國人的心靈從來就不是孤獨的,入世則建功立業,實現人生價值;出世則回歸山林,落得逍遙自在。中國人眼中的世界也不是無情的,進則能夠體會人間冷暖,退則可以欣賞落花流水。所以說,中國人心中沒有給上帝這個人格神留出位置。
  •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外國人眼中的奇蹟,國人心中的驕傲
    中國有很多璀璨的歷史和文化,在長河中閃耀著無限的光芒,而作為很多外國人眼中奇蹟的存在,四大發明不僅是中國人的傑作,更是造福了全世界的奇蹟。最早被一位英國人提出的說法得到很多歷史學家的印證,大家都認為這個影響深遠的四大發明對於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發展都是起到了很大的決定性作用。
  • 西方學者:古代亞洲都講希臘語
    提利亞泰裴遊牧墓地出土匕首然而令現代西方學者困惑的是,古代的中國似乎對燦爛的希臘文化漠不關心。中國人從未像其他亞洲的人那樣對希臘文化如此著迷,他們也從未說過西方人認為希臘語非常高貴。在情況下中,印度受「薰陶」文化的影響中國如何使其看起來像「充耳不聞」希臘文化包括希臘語?或者古代的中國真的像「閉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