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語文的方式教語文

2020-08-10 教研小幫手

語文不同於品德、科學、音樂、歷史等學科,她有自己的特性,她是浪漫的、形象的、詩意的、生動的、豐富的。她有自己的詮釋方式,她有特有的處理形式。語文老師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都要讓自己、讓學生用語文的眼光、用語文的思維、用語文的方式來解釋,來表現,來處理我們的生活。


用語文的方式解釋

「花兒為什麼會開?」科學老師的解釋是:「因為春天到了,溫度上升了。」而語文的解釋則豐富多彩:「她睡醒了,想看看太陽。」「她一伸懶腰,就把花骨朵兒給頂開了。」「她想和小朋友比比,看誰更漂亮。」「她想看看,小朋友會不會把她摘走。」「她伸長耳朵,想聽小朋友唱歌。」「花兒特別懂事,她知道小朋友喜歡她,就仰起小臉,笑了。」……

「0」表示什麼?數學老師的解釋是「0表示沒有」,而語文的解釋則五花八門:「0是夜晚掛在天上那輪皎潔的明月。」「0是小弟弟那明亮的眼睛。」「0是生氣時嘟起的小嘴巴。」「0是那五顏六色的氣球。」……你看,這就是語文,她是浪漫的、幻想的、藝術的。


用語文的方式教育

一把新買的教學直尺被學生弄斷,品德老師的做法大多是「火冒三丈」,大聲訓斥,嚴厲批評。如果你是語文老師,應該用語文的方式來教育,如一位語文老師是這樣做的:在黑板中間寫上「追悼會」三個大字,低沉地說:「同學們,我們的一位夥伴,今天不幸與世長辭了。本節語文課,我們借用一點時間,為它舉行個簡短的追悼會,以寄託我們的哀思。」

老師嚴肅認真地開始說如何寫悼詞,學生意識到不是在開玩笑,慢慢安靜下來了。

安靜的十幾分鐘過去了,一篇篇短文完成了:

「直尺,生於2018年3月,死於2018年6月15日,雖然只有短短的3個月生命,卻給我們做了不少貢獻:上數學課,它給老師當助手;出黑板報,它給同學們畫直線,讓我們的字寫得又工整又美觀。需要時,它『隨叫隨到』;不需要時,它『默默無聞』,它待我們像朋友,而我們卻……」

「它不求什麼榮譽,只求為我們服務。可就在剛才,它成了同學們的『武器』,結束了短暫的生命。我很心疼。」

……

你看,既練了語文,又教育了學生,真是一舉兩得。


用語文的方式聽音樂

音樂老師讓學生欣賞《月光曲》,大多是直接放音樂,讓學生想像,感受。而語文老師則不能這樣,而是應該用語文的方式讓學生聽音樂。一位老師是這樣做的:他先讓學生找到課文描寫樂曲的部分,然後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想像,你聽到了怎樣的旋律,開始怎樣,然後怎樣,最後怎樣。學生讀完文字後紛紛舉手,有的說:「我覺得月亮剛升起時,照得海面一片銀光,這時的月光一定很柔和,那貝多芬彈的曲子也一定很柔和。」有的說:「後來『月亮越升越高……一個連著一個朝著岸邊湧來……』這時的曲子應該逐漸增強,聲音也高些,節奏也快些。」有的說:「『皮鞋匠看看妹妹……波濤洶湧的大海。』我覺得這時兄妹倆已經完全陶醉了,這兒應該是樂曲的高潮部分,這時的曲子一定更快,節奏感更強些。」老師分別讓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最後才讓學生聽一聽這首曲子。聽完後,他們笑了,因為和他們從文字中聽到的旋律是一樣的。這節課,他們知道了語文課應該從文字中去聽音樂,他們相信了能從文字中聽到音樂,他們學會了用語文的方式去聽音樂。

你看,這就是語文。我們教學語文,學習語文,都應帶上語文的烙印,都應展現語文的魅力,都應用語文的方式來教,來學!

文|吳民益(作者單位:江蘇鎮江市新區實驗小學)

相關焦點

  • 我在臺灣教語文
    本書精心挑選《古文觀止》與歷代的筆記小說、傳奇、古典小說中,精選出最經典的古文、最重要的50篇和名句50則,讓孩子在增強閱讀能力的同時,也能一同分享古人的智慧。曾獲臺灣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教育部門文藝獎。著有《更好的生活》《有故事的人》《2008/凌性傑》《找一個解釋》《有信仰的人》《愛抵達》。
  • 蝦語文 | 分享語文的魅力,我有我的線上方式
    將「純語文的文化」傳播到全國,是蝦語文這七年來樂此不疲的事情。已在全國開有60多家分校的蝦語文,這麼多年來專注孩子語文未來,以教育之心教語文,以發展的眼光做教育,以投身語文教育事業為無上光榮,並為此不懈追求。即便在遇到了今年的「黑天鵝」之後,依舊沒有忘記初心。
  • 我在臺灣教語文 讀書
    「我在臺灣教語文」系列圖書,臺海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傳承中華文化,不是用傳統文化禁錮孩子,而是教孩子用中華智慧建設日常生活。《我在臺灣教語文:逆向思考讀寓言》用最新的方式教最傳統的文化,把時代悠遠的寓言變成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故事,並通過寓言教導孩子逆向思考,在閱讀中學會樹立自己的想法,反對被洗腦。高詩佳老師從經典寓言中挑選了59篇進行小說式的鋪敘與改寫,幫助孩子在了解傳統解讀之外,更能跳脫框架,在對寓言的閱讀中培養出真正的自主思考力。
  • 跳出語文教語文會教得更好
    跳出語文教語文會教得更好宋代大詩人跳出去,便能為所要認識的事物提供一個更為廣闊的背景;跳出去,便有了把握事物整體與局部的前提條件;跳出去,便有可能看到事物間各種因素之間的聯繫;跳出去,才有可能從這種聯繫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跳出去,是搞好語文教學改革的第一步。我接手一個新班,第一節下課後,我問學生「上課為什麼不注意聽講。」他們說:「老師,我們最不喜歡上語文課,學語文沒意思。」怎麼辦?
  • 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等教材將更換,拼音集中教並改進教學方式
    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等教材將更換,拼音集中教並改進教學方式 根據教育部的部署,今年上海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們將用上統編版的道德與法治、語文教材。
  • 語文知識如何教?文本場域激活語文知識
    語文知識的重要性已成共識,但語文知識如何教、怎麼教好仍然是需要探討和解決的問題。要教好語文知識必須回到具體情境中,並對其進行激活、喚醒,才能讓語文知識煥發出生命的活力。知識教學要回歸生活情境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提出,知識的教學過程要展現知識發現的情境。
  • 一起學語文:教培行業的語文「中央廚房」
    按理說,語文是我們的母語,可以學得很輕鬆,可是真正能在語文上取得高分的卻寥寥無幾,尤其是閱讀和作文這兩個「大Boss」,在很多學生和家長眼裡,基本是「靠天收」,「憑運氣」。 有痛點則必有創業者,更何況這痛點,痛在了學習考試這樣的剛需之處。這不,有這麼一幫人,正在努力用自己的辦法,幫助千千萬萬孩子和家長,解決這長久以來的困惑和難題。
  • 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學語文,簡單了
    換個思維角度學語文現在一提起學語文很多學生都覺得不感興趣,認為學習語文很難,沒有更好的方法,語文老師也很無奈,換個角度思考,用數學思維方式學習語文,就簡單了。那麼用這種模式化的思維,培養學生語文構思,從而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語感",是一種化繁為簡的好方法。關鍵是確定這種模式化的內容:積累基礎知識運用加法,不會的知識運用減法,閱讀量運用乘法,語文效能=閱讀投放量×識記知識積累量。舉例分析:初中七年級的語文詞語積累,是在小學的詞語積累基礎上逐日遞增。
  • 語文課程的教學理解:「教語文」不等於「教課文」
    語文課程的教學理解:「教語文」不等於「教課文」雲南師範大學文學院 譚曉雲「從教學內容角度觀課評教」是王榮生老師對語文教學界的重要貢獻。究其原因,固然有教師學科素養欠豐厚的問題,但缺少對語文課程正確科學的教學理解,將「教語文」誤會為「教課文」,將教學內容與課文內容完全等同,導致最終教「錯」語文,教「偏」語文,亦是問題所在。本文借黃厚江老師《背影》教學片段進行教例研究,試圖闡明「教語文不等於教課文」是語文教師必備的語文學科的教學理解。
  • 教語文有訣竅!閱讀教學應該指向「教語文」
    課改以來,我們的閱讀教學指向的大都是「教課文」——都將時間用在引導學生學習課文內容上,認為一涉及到諸如「咬文嚼字」這些語文教學的「老理兒」,便是走了回頭路,就不是課改了。那麼,閱讀教學到底應該指向教課文,還是應該指向教語文?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特別是經過近一年來參加我縣「片區課堂教學研討活動」,答案愈來愈明確。我們知道,文本無非是個例子,是教學的載體。
  • 前教育部發言人建議語文教師少用或不用多媒體-語文課堂 語文教學...
    日,語文出版社社長、前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發了四條評論語文教學的微博,建議全國語文教師少用或不用PPT、錄音錄像以及各種道具,只用嘴和粉筆、黑板,讓語文教學回歸語和文!  11:17,@王旭明:聽賈志敏老師講課,講課人老,已經74歲了;講課手段老,粉筆板擦黑板和老師的一張嘴;講課方式老,老師講學生聽和練,一個老人呈現的老課。樸素的表達真誠的教學和邏輯嚴謹的環環相扣以及對學生實實在在的引導,都令人耳目一新。當下有太多的形新實老,太少的形老實新,時髦誤國誤教誤人!
  • 語文名家寧鴻彬自選集《怎樣教語文》出版
    2020年2月出版的 《怎樣教語文》 收錄了語文教育名家、著名特級教師寧鴻彬2017年以來發表的21篇文稿,以及4篇教學實錄。本書全面解釋了作者的教學主張和具體做法,是作者怎樣教語文的全面展示。《怎樣教語文》後記文/寧鴻彬《怎樣教語文》這本書收錄了我 2017 年以來發表的 21 篇文稿,以及我在職時發表的多篇教學實錄中的 4 篇。雖然如此,這卻是我幾十年來對語文教學經反覆思考、修正、補充、更新的最新認識,還有經精心設計、多次實踐、不斷優化、行之有年的教學措施。
  • 「語文為王」的時代,我們靠什麼教語文?把握好這十個教學理念
    筆者把這個思想借用到語文教學中,主要是針對當下語文教學中教師的無效教學活動太多、多媒體技術泛濫、語文教學低效無用等這些弊端的。「無為」教學思想具體可表述為:用「少教多學」、「先學後教」或「以學定教」等現代教學思想做指導、以培養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為目的、以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為基本形式的語文教學活動。4. 教學做合一的理念。
  • 我這樣教語文
    先說一個段子:「教語文就是:上課,老師把課文讀一遍;接著,學生再來讀一遍;最後,全班齊讀。下課。」語文,這活香生色的科目,語文老師,這本該散發著書卷氣的人,在別人心目中竟是這樣的呀!我......今年,從九年級循環到七年級,我想這樣教語文:一、上好語文課,讓學生覺得語文有意思。1、注重感悟:在老師指導下讀書,學生自己領會。
  • 朋友,教語文,你幸福嗎?
    在校園的某一個角落,突然有班主任老師拉著你的衣袖一本正經地說:「語文多做點題目啊,肯定能考好!」朋友,教語文,你幸福嗎?在人聲沸騰的辦公室,數理化老師,不屑一顧地說:「語文最好教,拿本教參念念就是了!」朋友,教語文,你幸福嗎?有一天,一學生哭訴道:「班主任,沒收了我的《紅樓夢》。」朋友,教語文,你幸福嗎?
  • 顧之川:為什麼要學語文、學語文有什麼用、怎樣學好語文?
    語文是學生最早接觸的學科之一,從咿呀學語、識字認字起,語文就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正是因為語文與生活緊密結合,以致大家有時會不太重視它。 為什麼要學語文?學語文有什麼用?怎樣學好語文?
  • 64歲網紅語文教授戴建業,兒子卻說:學語文教語文的都是白痴
    現在不論是男女老少,用得最多的軟體之一大概率是抖音。抖音上有一個年過60的老頭的粉絲數將近500萬,一人頂得上一個官方帳號,完爆不少美女網紅主播。他就是華中師範大學的網紅語文教授——戴建業01網紅語文教授,兒子卻說:學語文教語文的都是白痴戴老1956年生於湖北省黃岡市麻城,現為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導師,古代文學學科組長、學科帶頭人。
  • 海南日報數字報-「教課文」還是「教語文」?
    這樣的語文課是在「教課文」。反之,如果學生通過課文學習,能夠明確說出自己學會了哪些語文知識或語文學習方法,在聽說讀寫方面有哪些新收穫。這樣的語文課可以認定教師是在「教語文」。  對號入座,大多數時候,很多語文老師都是在「教課文」而非「教語文」。幾年前,我開始有意識地從「教課文」向「教語文」轉身。
  • 語文 | 查字典的技巧和口訣:語文老師沒有教過的方法,對你特別有用……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二年級以後,我會給學生布置一些查字典的學習任務。每天查10-20個生字詞,用列表的方式,練習查字典的技巧。大概1-2周的練習時間,班上的同學就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查字典了。
  • 語文啊,語文!
    中國人學語文,主要就是學漢語。漢語是我們中國人的母語,是我們祖宗留給我們的璀璨的文化瑰寶,我們一定要學,而且一定要學好。然而,現在出現了一個十分反常的現象,只要一提起語文,孩子們驚心,家長們揪心,老師們擔心。因為語文太難學,太難教,太難考了!照例說,四書五經,諸子百家,唐詩宋詞,離現代愈久,學之愈難。但事實上,大家對學習文言文並非懼怕,而對現代文閱讀卻望而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