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學語文,簡單了

2020-12-13 退休教師闞教育

換個思維角度學語文

現在一提起學語文很多學生都覺得不感興趣,認為學習語文很難,沒有更好的方法,語文老師也很無奈,換個角度思考,用數學思維方式學習語文,就簡單了。

將複雜的內容簡單化

數學思維是一種模式化的思維過程,在這個思維過程中,培養學生數學構思,從而進一步讓學生產生運算的「數感」。那麼用這種模式化的思維,培養學生語文構思,從而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語感",是一種化繁為簡的好方法。關鍵是確定這種模式化的內容:積累基礎知識運用加法,不會的知識運用減法,閱讀量運用乘法,語文效能=閱讀投放量×識記知識積累量。

舉例分析:初中七年級的語文詞語積累,是在小學的詞語積累基礎上逐日遞增。每篇課文需要學習的詞語或多或少,每節課讓學生準備好積累本,一篇課文的詞語量只用幾分鐘的時間就增加了。再把不會的詞語重複訓練,這種不會的詞語就減少了。一篇文章的詞語不需要多長時間就積累好了,簡單了吧。其他方面的基礎知識也可以用這種方法,就好像在反覆做數學題一樣,讓加法的思想運用到知識的積累中,讓學生產生越來越濃的學習語文的興趣。

課文閱讀也是如此。例如:朱自清的《春》就學習抓住景物特點描寫的方法,那就一課一練,反覆訓練景物描寫方法的作用和用法;老舍的《濟南的冬天》要學習景物描寫的順序,那就反覆訓練景物描寫的順序安排。這樣日積月累,多麼複雜的課文就這麼簡單的學習了。這裡切記,要簡單地以點帶面,而不要沒有目的的全面,讓學生覺得語文學習也可以像數學那樣簡單了。

關於模式化的運用在語文教學中也很適用。諸如詞語或句子的含義就是本義+引申義+文本義+作用;再如中心思想的概括即敘述或描寫……表達或抒發了……歌頌或讚揚……這些模式化的內容,對文本的分析理解,語文老師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已總結了一套思路,都是簡單了的方法,其實這就是數學思維的應用。

數學思維應用到語文,簡單了

其實,無論什麼模式都不是萬能的,真正要學好語文還是要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正如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運用這種數學思維方式去學習語文,目的是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讓學生對語文學習感興趣。這樣再難的問題也都能迎刃而解。

相關焦點

  • 想學數學思維,就上豌豆思維官網!
    數學、英語、語文都是基本的入學考試,一直以來我只緊抓她的英語與閱讀啟蒙,數學停留在數數跟簡單的加減上。但是今年我一打聽,想要去的國際小學入學考試居然有等量代換......這考的可不是簡單的數學問題了,更涉及孩子抽象思維能力+常識,但是孩子不會呀,連忙請教今年孩子考上了國際小學的表嫂,才知道她家孩子一直在豌豆思維學習數學思維,她讓我自己先上豌豆思維官網看看。
  • 用語文的方式教語文
    語文不同於品德、科學、音樂、歷史等學科,她有自己的特性,她是浪漫的、形象的、詩意的、生動的、豐富的。她有自己的詮釋方式,她有特有的處理形式。語文老師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都要讓自己、讓學生用語文的眼光、用語文的思維、用語文的方式來解釋,來表現,來處理我們的生活。
  • 學會算數,不如培養數學思維,3個小技巧幫孩子建立數學思維方式
    對於孩子來說,學好數學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言。一個人的各種能力、思維方式等方面都受到數學的影響。單純從應試的角度來說,不學好數學也就喪失了考試競爭優勢。那麼,在孩子啟蒙階段,學數學到底要什麼學?學什麼?如何引導孩子學好數學?這些問題都是家長比較關注的問題。
  • 數學比英語還簡單,更容易學
    數學比英語簡單、容易?這個結論相信很多被數學恐懼支配過的人都不認同,但事實就是如此,數學是最簡單、最容易學的科目。然而,簡單、容易學,並不意味著容易考,這是兩個概念。我當年高考數學,就119分,但也是比較高的了。原因就是學得很簡單,所以考試題必須整得比較難,經常要拐彎抹角,跟不上出題者的節奏自然就拿不到高分。
  • 2-8歲,學思維,學英語,學語文上斑馬!【新用戶專享】斑馬AI體驗課:英語+思維+語文三科僅需69元!
    現擁有英語、數學思維、語文等多個學科AI課程產品。課程通過趣味AI課+專業老師同步輔導的全新教學模式,個性化規劃學習路徑,全面提升學習效率,助力孩子的全面發展。斑馬AI課教研團隊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名校碩博領銜,專業背景涵蓋文學、英語、語言學、數學、教育學、心理學、對外漢語等,擁有豐富的一線少兒教學經驗與教研成果,獨立研發出科學有效的斑馬教學體系。
  • 缺乏數學思維,以後很難學懂數學,看德國孩子如何用遊戲啟蒙數學
    每次數學考試之前,都會祈求試卷上的題,但願我都背過。用這種死記硬背的方式應付考試,說到底其實是不懂數學,缺乏數學思維。缺乏數學思維的孩子,小數學一二年級的成績還可能名列前茅,但是到了三年級應用題一出,會打得他措手不及,這是因為一二年級的算術可以通過記憶力背下來,但是應用題考的是邏輯,是數學思維。
  • 小學階段,如何培養數學思維?
    那是語文不好,馬上補語文!那麼,用這些方法真的能幫到孩子了嗎?相信,嘗試過的您早已有了答案。其實類似的解決辦法,不僅無法幫助孩子解決實際問題,事實上,反而無形中造成了孩子對數學這門學科的牴觸。,孩子必須要綜合利用自己學過的知識,重在考察孩子的思維。
  • 語文教育與思維培養
    語文教育  語言不僅是交流工具,更是思維工具;文章不僅是文字寫出的成果,更是思維加工後的成果表達語文新課程標準上說,語文不僅培養語言能力,更應當是培養思維能力的課程。一個人在生活、學習、工作中,都必有思維活動,質量的高低在相當程度上取決於思維的質量。語文的語言邏輯方式、語文課文內容對豐富的人類生活與文化的反映等,都與學生知識面和培養其智慧都有重要聯繫。因此,語文課程要「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
  • 數學啟蒙很簡單,嘗試分階段訓練,輕鬆激發孩子的「數學思維」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學習好,而所有學科中,對於小學來說最難的就屬於數學了。數學知識是屬於一環套一環,一個數學知識沒學會,再去學下一個知識就會銜接不上。所以現在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超前教育」,在媽媽圈都特別流行「數學啟蒙」,為了讓孩子將來數學好,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是很多媽媽都在做的事情。
  • 培養數學建模思維,孩子學數學不犯難,學得快做得對
    關鍵在於孩子能否打通任督二脈,腦袋得開竅,如果孩子的思維能力很強,學數學是輕輕鬆鬆的事情,否則,學數學就如聽天書,任憑家長著急,給孩子買各種教輔資料,刷題、搞題海戰術,除了讓孩子更加厭倦數學外,不會有任何積極的幫助。
  • 孩子6歲前可以不學「數學」,但不能沒有「數學思維」
    低齡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決定了,我們不能用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和學習內容對孩子進行灌輸式培養。在不適合學習「數學」的階段,「數學思維」的培養就尤為重要。數學思維的學習與數學學習有啥區別呢?相比數學學習而言,數學思維的學習不是抽象的、概念性的,而是更加具象且較容易被孩子接受的。
  • 《我發現數字無處不在》:用顛覆認知的方式,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
    法國作家朱斯蒂娜·德·拉戈西和拉斐爾·馬丁聯手創作的《我發現數字無處不在》,用144個真實數字解讀世界萬物,幫助孩子了解抽象數字與現實世界之間的關係,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拓展孩子的全球視野。01、144個數字事實,解讀世界萬物,培養數學思維有一句流傳很廣的名言:「數學是思維的體操。」
  • 數學、語文和做菜,都能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
    一提起「發散思維」,大家可能都會聯想到數學。比如一道題,可以有多種解法,就拿「六邊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為例,它就有很多種解法,這裡簡單介紹4種:1.把六邊形分割成2個四邊形(此前,學過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四邊形的內角和等於360°)。於是,六邊形的內角和=360°×2=720°。
  • 適合5歲孩子數學思維啟蒙有幾種方式?
    阿雅馬上就4周歲了,於是數學語文英語等各種啟蒙都開始慢慢開啟。我帶著阿雅做貼圖課,但好多知識是我告訴她,不是孩子自己思考出來的,所以當我問孩子具體到為什麼的時候,她說不出個所以然,我就發現了是我數學思維啟蒙的方式有誤,培養孩子數學思維啟蒙應該從現實生活的具象思維開始,讓孩子學於生活用以生活。
  • 「數學帝」葛軍:數學差不是一兩天的事,一切始於孩子的思維方式
    甚至很多孩子數學偏科現象特別嚴重,語文英語130,數學50分的學生也是一撈一大把。不光孩子犯愁,家長看著孩子數學成績差也是跟著上火。面對數學成績差,葛軍曾表達過自己的意見:「數學差不是一兩天的事,一個孩子數學學得怎樣,小學就能看出來,一切適於孩子的思維方式」。
  • 「數學啟蒙」就是學數數?真正的數學思維,可不止如此
    當時我們進去的時候,朋友正在教孩子學數學,孩子學得很認真,雖然年紀小,但是從1數到100還是很流利的,乘法口訣表也記得相當熟練。吃飯的時候我們聊起孩子的教育問題,可以聽得出來朋友非常重視孩子的啟蒙教育,尤其是數學啟蒙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朋友說自己之前自認為對孩子進行了啟蒙教育,但孩子上學後發現孩子對於簡單的數學題仍然一竅不通。
  • 優秀家長必知:小學數學怎麼學?——從「數」到「數學思維」
    這個階段孩子需要積累的是,簡單的運算知識和規律,簡單圖形的認識和分析能力,找規律,讓孩子學會一種嘗試的方法,簡單的邏輯推理能力。 二年級:拓展思路 二年級的學生應把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和良好的思維方式作為一個長期學習的重點,而這個習慣都是從小就開始注重培養起來的。
  • 了不起的小學數學學習方法,原來數學可以這麼學
    最近接觸了一位小學數學知名名師,在他的班級裡面,學數學,不僅是一種享受,更是語文思維的開發,同時也提升了學生動手能力、表達能力,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下這位老師的數學科學教學方法。不要限制孩子的思維,小學數學也是可以猜想的在很多人印象裡面,小數數學的學習,就是簡單的加減乘除運算,實則如此,但對於小學生來說,如果多一份猜想,那將是不一樣的結果,比如7這個數學,三個數字相加等於7的話,有幾種方法呢?
  • 小學三年級才開數學課 是否利於孩子數學思維發展?
    教育實驗:小學三年級才學數學,騰出時間用於其他科目從2015年秋季起,正揚小學進行了一項課程改革實驗:對小學課程優化,一、二年級不開數學課,學生從三年級起上數學課,用4年時間學完6年制小學數學內容。11月30日,這場教育實驗的倡導者、正揚小學校長吳震球對媒體回應「三年級才開數學課」有以下4個理由:第一,孩子在不認識字的情況下學習數學,很難掌握,需要老師家長讀題、講題意,不僅加重了學生負擔,還耽誤了教學時間;第二,小學形象思維形成和發展時間,不適合學抽象思維的數學,具有初步的抽象思維再學更好;第三,這麼多年招生來看,
  • 小學階段的數學思維能力
    當時我們就想:完了,這孩子就是個典型的語文腦袋。小學一二年級,洋洋的表現更證實了我們的判斷。那時語文老師是班主任,她非常喜歡洋洋,經常拿他的作文當範文,還在後面評語:加油,未來的大作家!但數學就乏善可陳了。他總是把數學作業放在最後,也很少跟我們討論數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