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某一知名高校食堂因為飯菜分男女,同價不同量的做法引來網友熱議,在爆料視頻中,該食堂的窗口擺放大份的餐食,但是,在女生前來用餐時,工作人員卻專門打一份量小的餐食,雞蛋數量也因男女有所不同,女生只有1個,而男生卻有2個。目前,校方回應正在調查核實,並對食堂進行整改。
據悉,該食堂在同種菜品的定價上是統一的,唯一不同的只有菜量和飯量。菜單上也特意標註"女"。網友紛紛表示如果女生的飯量大可怎麼辦?花了同樣的錢還吃不飽,太慘了。也有的網友表示雖然女生的飯量普遍較少,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但是,減量不減價其實就是變相加價吧,還特意標註是女生,這不就是性別歧視嗎?
此事之所以引起大家的不滿,還是因為不公平和侵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正如某位網友所言,減量卻不減價就是變相加價,即使是針對男生也同樣會引來不滿。該食堂的做法是為了降低成本和減少浪費,但是,刻板地認為所有男生飯量大於女生本身就是一種性別歧視。最令人無奈的是,這種性別歧視並不少見。
四川一單身男性排隊一小時,卻因為沒有女伴不讓進,特價的情侶火鍋還不能點,網上某商家售賣的零食分為男女兩版,宣傳海報上還強調性別不同,零食自然也要不同,並且,同樣的價格下,女版零食的肉類少於男版零食。
性別歧視不只是對女性,男性也有這種情況,這是因為一些人有性別上的刻板印象,這種刻板印象舉例而言,正面是女性更為親切溫柔,負面是優柔寡斷,而男性在正面上較為果斷自信,負面是自大有侵略性等。
這種刻板的性別印象影響了每一個人對待男女的態度,這些態度又和有差別的尊重有關,公眾無論男女,受傳統文化等影響,普遍都對男性表現更多尊重。這種做法讓被歧視的人有較大壓力,容易有社會或者他人排擠的想法,也容易讓一些人跟風,引發不必要矛盾。我國《憲法》的原則是男女平等並落實在法規中,多個法律也強調該原則,像《勞動法》中就明確規定,面對就業問題,男女是平等的。
不過,我國的性別歧視現象,卻很難消除。畢竟男女在體力上,還是有所差別,從事勞動力產業的,主要還是以男性為主。尤其是在早期的農耕社會,就已經形成了男尊女卑的社會風氣,在工業的高度發展下,女性地位有所提升,這種男尊女卑的觀念受到影響,可在一些落後地區,男尊女卑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
雖然在法律上強調男女平等,但是,很多人在遇到的性別歧視多數是隱性的,在法律上難以判定,維權較為困難,種種因素之下,都讓性別歧視難以根治。性別歧視不只是傷害被歧視人員的身心健康,還將會導致一些嚴重的社會問題。
因此,無論是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對於隱形的歧視,我們都要勇敢地說不,畢竟只有我們自身意識到這個問題,並嘗試去改變,才能喚醒更多的人,和我們統一戰線,一起推動社會的進步。
法律要保證男女平等原則的落實和貫徹,被歧視人員也要積極地了解相關法律知識,在遇到歧視時,學會使用法律保護自己。學校和社會及媒體也需加強相關知識的普及,潛移默化地改變人們錯誤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