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化名)有個2歲的寶寶,很是乖巧,讓王佳省了不少心。但是最近她發現寶寶飯量大不如前,小臉有些消瘦,睡覺不安穩,有時候半夜哭鬧不止,小手還不停地指向窗外,可把王佳急壞了。
隨後,王佳就帶著寶寶到醫院去做檢查,將事情的經過與大夫說了一遍,孩子出現這樣的舉動真的太嚇人。大夫想了想問到:「你們家地理位置如何,周圍都有什麼?」王佳回答道:「我們住在老房子中,挨著街道,另一邊有好多高大的梧桐樹,臥室正對梧桐樹那面。」
正是他們老房子環境比較嘈雜,再加上梧桐樹被風吹得唰唰作響,才影響到寶寶休息,寶寶受到驚嚇,才會哭鬧不止。這些聲音對於大人來說,沒有什麼太大影響,可對於一個兩歲的寶寶來說卻影響很大,由於他們的聽覺能力還沒有發育成熟,對外界聲音會比較敏感,讓他們感到刺耳,才會出現哭鬧不止的情況。
王佳覺得這樣也不是辦法,不僅影響孩子的健康,連大人也休息不好,想了想一家人當天就搬進了新房子。其實家長在關注孩子舉動的同時,也要了解背後的原因,找到問題所在,才能對症下藥。
那麼家長為了寶寶健康,生活環境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01環境安全
安全的居住環境,對寶寶更有保障。家長才能更放心。現在越來越多家長喜歡在臥室中鋪地毯,但實際上,地毯相對來說不好打理,即使每天用吸塵器打掃,也不一定能將上面的細菌清理乾淨。尤其在寶寶接觸後,很容易將上面的細菌帶入到身體當中,引發疾病。
02減少噪音
寶寶長時間處於嘈雜環境中,會嚴重影響到寶寶作息規律,還會引發寶寶體內兒茶酚胺分泌量增加,導致寶寶難以入睡。
03保持室內溫度
寶寶在不同的年齡,對室內溫度的需求是不同的,但一般臥室溫度最好在20-25攝氏度之間。家長注意不要給寶寶穿得過多、過緊,那樣很容易導致寶寶體內溫度過熱,不利於身體的血液循環,造成身體不適。
04房間朝向
多選擇陽面,因為這種房間陽光充足,光線比較好。家長要注意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但一定要注意,寶寶曬太陽時間不要過長,儘量控制在半個小時左右即可。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孩子沒有語言表達能力時,他們就會通過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大多都是以哭鬧的形式,所以家長在關注寶寶的變化時,也要讀懂他們的內心想法,爭取儘自己的所能,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讓孩子健康成長。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