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獨立一百周年時,法國人給美國人送了份禮,這份禮有個挺接地氣的中文名——自由女神。
右手高舉自由火炬,左手捧著《獨立宣言》,腳下是打碎的手銬、腳鐐和鎖鏈,自由女神象徵著自由、擺脫貧困與壓迫,這些構成了舊大陸的新移民對美國和美國夢的第一直觀印象和記憶。
然而,真實的美國就像是自由女神像一樣,只是看上去很美,遠沒有那些宏大敘述般是流淌著奶與蜜的沃土。各種美好的、陰暗的事與物交織在一起,構成了色彩斑斕(光怪陸離)的美式奇觀。
於是自由女神像原本所象徵的和宣揚的美國精神與不斷演化的美國社會環境一起變化,或者越墮落越開心或者昂揚奮進......
而這些變化,又被敏銳把握時代脈搏的潮玩設計師重新解構並具象化為新的文化符號,用潮玩的形式,承載人們對美國和美國文化的符號化描述,對社會發展、時代更替的理解和展望。
雕塑作品《自由男神》 瞿廣慈作
只是藝術家的腦洞常常不容易被輕易理解,或許你會訝異為何女神沒了嘴唇,也奇怪女神竟然挖起了鼻孔……
奔騰年代的背後,也有一地雞毛。這些藝術家方式之所以特別,用意或許就在於此。
Liberty Grin:臉上笑嘻嘻
如果你想「毀滅」童年,那就去看Ron English的作品吧。這位1959年出生於美國德克薩斯的波普藝術家(Pop Art)最擅長的,就是把那些經典的卡通形象「毀掉」。
咧嘴笑(Grin )作為Ron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標識,誇張的大嘴尤其吸引眼球。
咧嘴笑這樣的設計原本會讓形象看起來更加興奮。但再仔細一瞧又會發現,由於沒有嘴唇,加上露出的牙齒與赤裸裸的骨頭結構無異,很多時候又往往可以直接看作骷髏,這樣設計又不免令人感到些許驚悚。
自由女神自然也沒能逃過Ron的「魔爪」。他以自由女神為靈感來源,創作出了Liberty Grin,這一度被看作是Ron最佳作品。
與自由女神莊嚴、神聖的形象不同,Liberty Grin大咧著嘴,詭異地笑著,眼神裡略帶一絲狡詐,奇奇怪怪的面部表情仿佛在嘲諷著什麼。
在形體上,Ron也對自由女神進行了最大膽的改變。原本的自由女神目光如炬,身材高挑、有力量而不失美感。
但Liberty Grin身材矮胖,更像是把「公主」的衣服偷偷改成自己尺碼的小矮人,實在難以讓人把他和原先那位身著飄逸古希臘服裝的女神聯繫起來。
熟悉Ron的人都知道,他的表達從來不會一本正經,他對自我粉飾也嗤之以鼻。在現實面前,Ron更喜歡坦誠相待。這一點在Liberty Grin這款作品上得到體現:與自由背道而馳的悲劇仍在發生,人們需要直面這一晦暗的現實。
Liberty Girl:這個女孩有點颯
這就是你所尋找的自由莊嚴的象徵嗎?
自由女神變成了自由女孩(Liberty Girl),她挖著鼻孔,表情有點拽。與自由女神的古希臘風格打扮相比,自由女孩的穿衣打扮帶著雄性風格:長至膝部的衣裙,身披拖地鬥篷,腳踩短靴。
自由女孩的創作靈感,據說來源於神秘的英國街頭藝術家Banksy的作品。今年,藝術版權商BRANDALISED和Mighty Jaxx聯合推出多款致敬Banksy潮玩作品,這位挖著鼻孔的自由女孩也是其中之一。
被評為2010年最有影響力的100人時,Banksy提供給時代雜誌的照片
Banksy最擅長的就是在「破壞」中創造,他的作品風格以黑色幽默為名,充滿著對現實的反叛、諷刺與挑釁。自由女孩自然也不例外。
原本的自由女神更像一個普世價值的載體。她手中的火炬、獨立宣言,腳下破碎的鐐銬,無一不體現著人類的集體意志。
但這一切都被自由女孩丟棄了。她穿著不那么女性化的服裝、擺出不雅的動作,表情也不那么正經。她不再被主流價值觀所束縛,變得更加個性化。
自由女神是屬於人類的,而自由女孩是屬於她自己的。
LIBERTYDEAD:自由從不免費
到了設計師Lim這裡,自由女神又變成了自由死神(LIBERTYDEAD)。死神仍然戴著王冠、披著褂子,只不過手上拿的東西變了,他左手拖著炸彈,右手高舉擺出love&peace的手勢。
Lim所在的LTNC STUDIO今年五月份才開始做玩具,其首發潮玩產品是BFT系列。該系列最先和玩家們見面的是宇宙亡靈(ASTRODEAD)和賭場亡靈(CASINODEAD)。
亡靈系列的最大特色是它們都頂著一張黑臉,再加一個面具。這是Lim根據公司名稱「黑臉視覺」設計的,「面具可以替換,增加可玩性。」Lim說。
Lim設計自由死神的時候剛好是美國「Black Lives Matter」那段時間,他專門為這款產品寫了一段介紹:
「自由從來都不是免費的,無數的戰爭和暴動才能換來短時間的和平和自由。自由死神收割著靈魂,讓人類在通向和平和自由的道路上不斷付出代價。他的存在不斷地提醒人類,自由來之不易。」
Lim 坦言,像這樣闡釋作品的意義,對他來說是少有的。實際上,包括Ron在內的知名藝術家們,似乎也不太會刻意地宣稱作品背後的意義。
即便諸如自由女神經過重新演繹和解讀,貌似有了一種欲說還休的味道,但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自己什麼都不說,而是把解讀的權利交給熱愛這些作品的人,這是潮玩設計師們的一貫做法。
藝術本身是自由的。這些天生為自由而生的藝術家們,或許是想讓真正熱愛自由的人,也能在他們的作品裡找到屬於自己的自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