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TheDrive網站《戰爭地帶》專欄近日報導,美國國防部將在位於關島以北160千米處的天寧島建造一座備用空軍基地,充當關島的"備份",以期降低對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的依賴,避免在軍事打擊或自然災害後無軍事基地可用的窘境,在天寧島空軍基地建成後,美軍在西太平洋方向也將具備發動更大規模軍事行動的能力。
天寧島是北馬裡亞納群島聯邦的第二大島,由於鄰近赤道該島一年四季如夏風景優美,是一處旅遊勝地,每年都有世界各地遊客前去觀光度假。這座美麗寧靜的島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是美國一處重要的空軍基地,1945年"艾諾拉·蓋伊"號和"博克之車"號B-29轟炸機便是從這裡起飛並於日本廣島、長崎投下了"小男孩"和"胖子"2枚原子彈,徹底終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二戰結束後,美國逐漸棄置了天寧島空軍基地,並逐漸轉型成為了一座旅遊城市,直到現在天寧島上還存在著美國原子彈儲藏處遺址等廢棄的軍事設施。
美麗的天寧島噴泉海岸
長期以來美國建立起全球軍事霸權的主要因素有兩點:一是以航母為核心的遠洋海軍;二是幾乎遍布於世界各地的海外前置軍事基地。
這些基地往往部署在美國所謂"存在威脅的國家"周邊,作為美國的戰略縱深前沿,能在軍事衝突中快速反應,並於隨後的兵力投送中作為中轉站和補給點支援作戰。
關島則是美國面向亞太地區的一處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地,關島的阿普拉軍港可以駐泊航母編隊以及常駐3到5艘"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阿加尼亞物資儲備設施可以為從關島出發的航母、軍艦、潛艇、戰略轟炸機提供燃油和彈藥;安德森空軍基地是美國戰略轟炸機向亞太地區發動打擊最重要的前沿基地,在海灣戰爭期間安德森空軍基地就是美國向中東地區派遣戰略轟炸機的主要中轉站,而且安德森空軍基地能部署的戰略轟炸機數量也相當之多,曾創下了部署155架B-52轟炸機的記錄。
安德森空軍基地跑道
從地理位置上看,關島距離東亞各國的直線距離普遍在3000千米到4000千米,從美國本土出發的航母、攻擊核潛艇、戰略轟炸機經過關島的中轉可以輕易將火力覆蓋到整個亞太地區,相當於一座"不會沉沒的航母"。
關島距離我國沿海地區以及平壤的距離
但隨著中國中程彈道飛彈的迅速發展,美國以駐日、駐韓基地為核心的第一島鏈已經失去了意義,即便是位於第二島鏈的關島仍可被東風-26射程覆蓋。因此美國逐漸將島鏈封鎖戰略改變為"兵力分散,火力集中"的分布式戰略,即將兵力分散部署以提高生存性,避免在打擊中一次性喪失所有兵力和軍事設施,倖存的所有航母、潛艇、戰略轟炸機可以從不同的位置出發集中火力進行打擊。天寧島修建空軍基地就是為了給安德森空軍基地提供備用保障,無論這兩個機場哪個倖存下來都可以重新組織進攻。
綽號"關島快遞"的東風-26
但增加一個基地不會從本質上提升打擊難度,只是簡單的數量問題,多增加一個基地無非需要花費更多的飛彈去打擊而已,據美國媒體統計100枚東風-26可以讓關島癱瘓11天無法起降任何大型軍機,用飛彈這樣的消耗品交換關島這樣的軍事要地顯然是極具效費比的方式,一旦關島被癱瘓就意味著美國的海上防線要再往本土收縮,同時失去了發動進攻的前進基地,再想向西太平洋方向發動進攻要困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