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外,大家都會學習更多知識,提升自我。
擁有知識越多,競爭力才會越強嘛!
但在學習過程中,有時會覺得學習效率並不高。
學習很刻苦,卻感覺什麼也沒學會。
需要記住的知識太多,感覺整個頭都要炸掉了。
好一些的情況是:
「我學完了也學會了,但是又不知道怎麼用,什麼時候用?」
圖片來源:pixabay
那麼,我們真的有必要記住所有的知識嗎?
答案是肯定的!
不記住怎麼使用啊,對不對?
但是,記住並不是死記硬背。
在《設計心理學》一書中,作者就曾提到過「我們所需要的絕大多數信息都儲存於外部世界。儲存在記憶中的信息與外界信息相結合,就決定了我們的行為。」
目前對我們有用的,需要記憶在頭腦中或信息,大致有3類:任意信息、關聯信息和通過理解的信息。
那麼我們該如何記住這些信息呢?
首先就要擁有快速閱讀的能力、其次是聯想能力。
快速閱讀,我推薦的方法指讀法和積極閱讀法。
聯想能力的話,則主要不同知識的橫向類比。
快速閱讀,建議兩種方法結合:
一個指讀法。
閱讀時,眼隨手指或滑鼠移動;迫使你在看的時候,把注意力集中到所指之處。
遇到重要信息,你也會自然放慢速度。
如果足夠熟練後,你可以想像閱讀時候有隻隱形的手指。
這個方法,主要是鍛鍊,讓你注意力的集中在文字或你正在看的信息上。
另一個積極閱讀法
在開始每一階段的學習或閱讀時,你需要先帶著3個問題:
1.核心知識點是什麼?
2.怎樣記住核心知識?
3.怎樣使用核心知識,能否舉一反三?
第一個問題,僅促使你儘量完整地獲取信息,提煉知識點;
第二個問題,迫使你對信息進行聯繫,視覺化類比去記憶;
第三個問題,要求你將信息應用在不同的情境中。
比如我學習色彩構成中色彩三要素時,我聯想到的是彩虹,進行記憶。
除了這個方法,當然還有其他的,後續我們再說。
方法再好,還得多練習啊。
記憶和運動一樣,練的多了才有肌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