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給地主劉德放了7年牛,他衣錦還鄉後,是如何對待劉德的?

2020-12-20 悲秋憶文

《儒林外史》當中有這樣一段話:寧欺白須公,莫欺少年窮。終須有日龍穿鳳,唔信一世褲穿窿。其中「莫欺少年窮」一句話後面居然在玄幻小說當中火了,成了各種逆襲主角的口頭禪。主角說著這句話,然後一路打敗各種強敵,成就無上巔峰,讓讀者爽得不得了。不過,玄幻小說都是虛構的,而中國歷史上卻有一個真正逆襲的人物,他就是朱元璋。

如果拋開玄幻小說裡面那些光怪陸離的成分,那麼朱元璋的奮鬥史完全不輸任何玄幻小說了,從乞丐到皇帝——在他之前估計小說都不敢這麼寫。他出生於1328年的元朝,他父母是一對沒有土地的農民夫妻。而他還有不少兄弟姐妹,這使得這個貧困的家庭更加貧困——這個時候誰都不相信朱元璋以後能當皇帝。

這時候朱元璋還叫朱重八,這是元朝森嚴的等級制下給漢族平民的一種「賤民」身份的標誌。所以在當時朱元璋是很落魄的,比小說裡修為盡廢的修士還要落魄——因為他連填飽肚子的東西都沒有,只能靠去給地主鄰居劉德去放牛來換一點兒吃的。朱元璋一共給地主劉德放了7年牛,他衣錦還鄉後,是怎麼對待劉德的呢?

在13世紀元朝的統治下,朱元璋小時候能夠通過為地主放牛來換取一點兒吃的,其實對於農民來說還是一件不錯的事情。因為他後面的遭遇表明,還有比放牛更糟糕的事情。但是,給地主放牛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我們小時候放過牛的人可能會知道:放一頭牛也並不是那麼輕鬆的事情。

最為關鍵的是,地主家裡可不止一頭牛。而當時的朱元璋不過幾歲而已,牛撒丫子跑起來可不好對付。而劉德當然也不會把好好的糧食給他們吃飽了,小朱元璋放牛的時候經常是忍飢挨餓的。到山上採野果,摘野菜,還有其他什麼能吃的東西他和他的小夥伴都會吃——能填飽肚子就行。

放牛期間,朱元璋還幹過一件大事:吃牛肉。那是當時朱元璋和湯和等小夥伴都餓極了的時候,小孩子餓了當然想吃的,可是周圍能吃的都被他們吃了,怎麼辦呢?朱元璋最後做主,殺一頭小牛吃,然後大家一起在外面來了一頓「牛肉燒烤」。牛肉當然是很好吃的,不過吃完了就得負責任的,雖然朱元璋後面編了個理由忽悠劉德,但免不得被挨上一頓鞭子。

好在,劉德雖然小氣,但是也沒有對他們做太多出格的事情,教訓了一頓朱元璋,就沒有其他的事情了。從這個角度講,劉德就是一個很一般的財主,一方面愛財如命,但是另一方面倒也不是特別的窮兇極惡,雖然如此,這一頓打卻也夠小時候的朱元璋受得了。不過,放牛畢竟還有一群小夥伴陪著,很快朱元璋就遭遇了更麻煩的事情——瘟疫。

他的父母在瘟疫當中全部死掉了。元朝統治者根本不會在乎這些「賤民」的死活的,南方漢人只算是元朝的最末等人,排在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北方漢人),之後;按照元朝人分10等的分法:1官;2吏;3;4道;6工;7;8;9;10丐,10等人當中,居然沒有農民的一席之地,即便是娼妓的地位也比農民高,所以死一點兒農民元朝根本不在乎。

而朱元璋父母去世的那一年,他才15歲,無依無靠的他最終選擇「出家」。不過廟裡面的和尚可不是文學作品當中慈眉善目的樣子,而是另外一副模樣。元朝和尚的地位很高,從10等人的排名當中也可以看出,他們僅次於官吏。由於元朝皇帝酷愛佛教,和尚甚至可以出入皇后的寢宮,至於去做什麼就不得而知了。也正因為如此,和尚不是那麼好當的。

信徒們的錢都被方丈等人拿走了,而打掃衛生這樣的活卻全部丟給了15歲的朱元璋這樣的可憐人。不過,不久之後,他連和尚也當不成了。由於天下大亂,廟裡的權貴不想讓朱元璋這樣的「賤民」在廟裡浪費糧食,所以就以佛法的名義讓他自己去「化緣」。「化緣」是什麼呢?其實就是乞討了。

在這個時候,不論是劉德還是皇覺寺裡的方丈,誰能想到這麼一個地位卑微的小孩子以後會做皇帝呢?所以劉德盡情的打罵朱元璋,和尚們也動不動就對朱元璋進行呵斥,把最髒最累的活都交給他做。不過,朱元璋就是一個神奇人物,他哪怕淪為了乞丐,也沒有忘記自己的遠大理想。在露宿街頭的時候他寫道:

「天為帳幕地為氈,日月星晨伴我眠。

夜間不敢長伸腳,恐踏山河社稷穿。」

1638年,出身乞丐的朱元璋做上了皇帝,這個時候估計皇覺寺的方丈和地主劉德都開始嚇得瑟瑟發抖了吧。好巧不巧,不久之後朱元璋就回家鄉看一看,順帶處理一下自己父母墳墓的問題,那麼此時的皇帝朱元璋會如何對待那個曾經打他罵他的地主劉德呢?而此時的劉德卻已經嚇得關上大門,不敢出來了。

但是,皇帝想要見你,你豈能躲得過去呢?作為朱元璋的「老朋友」,回到家的他肯定不免要問候問候左鄰右舍了。而劉德也因此被朱元璋召喚了進去,劉德哆嗦著身子,跪在地上爬到朱元璋的面前,以為這下自己是死定了,哪怕是九族之內的人恐怕也難逃一死了。他抬頭看了看曾經的那個朱重八端坐在上面,卻說了這樣一句話:

「特與劉氏田三十傾,免十年之稅。」

劉德有點兒懷疑自己聽錯了:皇帝不殺我嗎?朱元璋看他疑惑的表情,還給他解釋了一下,他說:「爾之所為,亦恆情耳,不必問。吾貧時,爾豈知今日為天子也。」意思是,你做的事情,也不過是人之常情,不用太過在意了,何況當時你怎麼會知道我會做天子呢?從這裡可以看出,其實朱元璋真的是一個很仁慈的皇帝,對打罵自己的劉德尚且既往不咎。

又豈會是一個濫殺無辜的暴君呢?所以《明史》當中對朱元璋的黑化確實也太多了。

相關焦點

  • 朱元璋曾給地主劉德放過7年牛,稱帝後又是怎樣對待劉德的?
    由於朱元璋在家族兄弟排第八,故名朱重八。因為家裡兄弟姐妹多的緣故,即便是父母不停地勞作也解決不了一家人的溫飽問題。在朱元璋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幫地主劉德放牛來補貼家用。地主劉德曾是元朝廷官府的奴僕,坐擁良田無數,雖說生性比較刻薄有點貪財和佔小便宜,但也沒幹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朱元璋的童年基本是在放牛的過程中度過的,他的父母也靠著幫劉德種地養活了一家人。
  • 朱元璋偷宰地主劉德的牛,做皇帝後如何對待劉德?
    從窮苦農民逆襲成為皇帝,僅此朱元璋一家,漢高祖劉邦還是秦朝的亭長,好歹還是一名地方芝麻官。朱元璋搖身變為皇帝後,他是如何對待昔日鄉親的呢,其中味道值得細細品味。因為地主劉德每天都要清點牛的數量,所以朱元璋先發制人。一切準備就緒後,朱元璋「焦急」地跑回劉德家中說小牛失足跌落山崖,幸虧小夥伴眼疾手快抓住了牛尾巴,但是力量太小拉不上來,請大人前去幫忙。劉德慌慌張張地跑到懸崖邊,發現放牛娃拿著牛尾巴在哭,牛尾巴斷了牛摔下去了。劉德被這群影帝級別的放牛娃給騙過去了,劉德無奈地回去。
  • 朱元璋登基返鄉後,當年那個讓他放牛的地主劉德,結局如何?
    在我國,明朝皇帝朱元璋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將這點展現得淋漓盡致,而他也不是一出生就在皇家貴族裡,擁有錢擁有勢和地位,他從一個貧困的農民,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當上了開國皇帝,在這之前,他曾經給地主劉德放牛,最後當上皇帝後,他衣錦還鄉,那麼地主劉德又是什麼下場呢?後來的他又經歷了些什麼?朱元璋,作為開國皇帝,其實背後卻有著讓人心酸的故事。
  • 朱元璋早年給地主放牛,被其百般羞辱,當上皇帝後,地主結局如何
    這個地主叫劉德,是當地出了名的尖酸刻薄的地主,朱元璋也是實在沒有辦法,才投靠在他的門下。劉德對待自己府上的傭人,極為苛刻,經常不留情面地壓榨。一想起當年還虐待刁難過朱元璋,劉德不禁瑟瑟發抖,畢竟朱元璋是出了名的手段兇殘,其開創了無數酷刑對待那些貪官汙吏,還殺了這麼多開國功臣,劉德覺得自己被殺也是遲早的事。 果然,該來的還是來了。皇位坐穩,國內局勢穩定後,朱元璋決定將手邊的活先放一放,回老家安徽鳳陽看看。得知朱元璋要衣錦還鄉了,劉德嚇得幾天沒睡好。
  • 朱元璋無力埋葬家人,劉繼祖好心贈給他墳地,日後得到怎樣的報答
    朱元璋手封的侯爵固然很多,但是對江山沒有半點功勞就被封為侯爵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朱元璋二姐曹國公主的丈夫李貞,一個就是劉繼祖了。但是李貞和劉繼祖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朱元璋困難的時候幫助過他。先說說朱元璋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姐夫李貞的。
  • 朱元璋當皇帝後對他的哥哥怎麼樣?
    在所有人期盼著好日子的時候天災又來臨了,因為種種原因朱元璋的父母雙雙餓死,更可怕的是家中連給父母下葬的土地都沒有。朱元璋去求劉德給自己一塊下葬的土地和一塊草蓆,日後便是為劉德做牛做馬都行,但劉德無情的拒絕了朱元璋,也不知道日後劉德在得知朱元璋登基的消息後是作何感想。
  • 朱元璋借地安葬父母,地主一口拒絕,朱元璋稱帝後他是什麼下場?
    朱元璋是白手起家的一位帝王,經歷上比那些順利登上皇位的人來說要豐富太多,早年家人都在一場瘟疫上死去了。此後便開始了自己的飄零之路,只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朱元璋沒有向命運妥協,直到最後坐上權利的頂峰。話說當時他沒有土地安葬父母,地主不願伸出援手,後來朱元璋是怎麼處置這位地主的呢?
  • 13年前朱元璋跪求地主安葬父母被拒,13年後回鄉,只做了1件事
    朱元璋是歷史上一個有一點傳奇式的人物,年輕的時候很窮很窮,據說是一些乞丐看不過眼去,給他喝了點泔水才把他救活,這是著名的珍珠翡翠白玉湯,之後他當了皇帝,據說還回去報答了當時救他的乞丐,可見這個人是個重恩情的人。
  • 朱元璋求地主安葬父母被拒,稱帝後再見70歲的地主,他做了什麼?
    朱元璋的家鄉在安徽鳳陽,元朝時被稱為濠州,是淮河流域一個不起眼的小地方。朱元璋登基後,聽聞家鄉已被收復,想起自己離鄉已十三年光景,朱元璋決定在大哥忌日這天,回家鄉省墓。
  • 朱元璋稱帝後,當初拒絕他借地葬父母的財主,最終下場如何了?
    朱元璋稱帝後,當初拒絕他借地葬父母的財主,最終下場如何了?,那麼當朱元璋稱帝後,當年拒絕他的財主下場如何了?這個無情的地主名為劉德,當初朱元璋的父親朱五四為了躲避債務,來到了濠州鍾離縣,而就在流浪躲債的途中,朱元璋出生了,因此為了能讓他健康的成長,他的父親朱五四來到了這個名叫劉德的財主家做長工,而劉財主也是看在朱五四老實的份上,給了他幾畝地讓他耕種。
  • 此人是朱元璋東家,不肯借地給朱元璋葬父母,後來下場如何了?
    而朱元璋真的是一窮二白了,不僅窮的要過飯,甚至連父母死了都沒地方安葬,只能跪地求人。此人是朱元璋東家, 不肯借地給朱元璋葬父母,後來下場如何了?朱元璋小的時候本來隨父母在地主劉德家當佃戶,一家人靠著幾畝薄地維持著簡單的生計,雖然說過得不好,但好歹也能活下去。
  • 滴水之恩如何湧泉相報?看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後如何對待昔日的恩人
    當時兄弟二人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如何安排父母的喪事。所謂的葬禮自然是不可能了,現在唯一的奢望是向田主劉德討一塊葬地。可惜此時的劉德並不認為眼前的窮小子朱重八,日後會成為大明王朝的皇帝朱元璋,他嚴厲地呵斥了兄弟倆。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後回憶過往,仍然對劉德當年的嘴臉記憶猶新。
  • 朱元璋無力埋葬家人,鄰居劉繼祖贈給墳地,後來朱元璋怎麼報答?
    朱元璋家也不例外,父親朱五四靠著給地主劉德家種地為生,朱元璋年齡小就只能給地主劉德家放牛,據傳說朱元璋還和湯和等人偷吃過劉德的牛,被劉德一頓毒打。所以朱元璋小時候是沒少餓肚子的,可能朱元璋兒時候的夢想就和電視劇《朱元璋》裡說的一樣,那就是有大餅吃。甚至朱元璋可笑的認為皇帝的待遇也只是左手一個大餅右手一個面膜。
  • 當年幫助朱元璋,葬母的那個人,後來怎樣了
    因為家裡實在是太窮了,父母去世後,不僅沒有棺材,就連埋葬他們的一片土地,也沒有!雖然兩位老人在這片土地上耕作了一生,但是,普天之下,沒有一塊土地是屬於他們的,就連最後的葬身之地,也沒有!這個時候,一向很有主見的朱重八,忽然想到了村中的地主劉德。於是,便對二哥說:哥,我們去劉德家問問,看看他能不能發發善心,給我們一點地方,把父母安葬下去。
  • 朱元璋靠郭子興發家,那朱元璋當上皇帝後,如何對待郭家後人的?
    這時的朱元璋仍然在外面吃飯。由於濠州發生特大乾旱,接著就爆發了饑荒。朱元璋的父母親和哥哥都死於饑荒,為求活命,不得已與二哥分家。朱元璋投奔皇覺寺,但由於亂世廟宇也沒有香錢,因此只好將朱元璋打發到乞丐化緣的地方。17歲時,朱元璋只好託鍋流浪,成了乞丐。在1352年,郭子興的起義軍攻佔濠州,郭子興據濠州而守,並下令彰明。
  • 朱元璋去算命,隨手寫下「一個字」算命先生立馬跪地磕頭
    更不要說那些身居一國之君的皇帝們了,當明朝尚未建立的時候,朱元璋和張士誠、陳友諒等人爭霸天下,勢均力敵,鹿死誰手尚未可知。朱元璋曾身穿破舊去街頭算命,結果才提筆寫下一字,算命先生立馬跪地磕頭。朱元璋到了10歲時,其父親朱世珍為了躲避沉重的賦役,再次搬家。後來就在太平鄉的孤莊為地主劉德種地,朱元璋就為劉德家放牛。
  • 陳友諒中箭身亡後,他兒子陳理投降了朱元璋,朱元璋怎麼對待他?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七至八月,陳友諒與朱元璋戰於鄱陽湖,史稱「鄱陽湖之戰」,中流矢而死。陳友諒死後,張定邊等人在武昌立陳理稱帝,改元德壽。次年,朱元璋兵臨武昌城下,陳理出降。陳理被朱元璋封為歸德侯。 陳理住在京城,一直悶悶不樂,有時還口出怨言。朱元璋說:「這只是小孩所犯的過錯,恐怕他會受到小人的欺騙誘惑,不能牢記朕對他的恩典,還是應當讓他遠離京城為好。」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朱元璋將陳理與歸義侯明升一起遷居高麗,讓元朝降臣樞密使延安答理護送他們,並賞賜高麗王羅綺,讓其善待他們。
  • 元朝滅亡後,明朝境內還有許多蒙古人,朱元璋是如何對待他們的
    元朝滅亡之後,朱元璋雖然沒有對蒙古人進行殺戮,但是他的做法卻殺人不見血,讓人細思極恐。元朝自1271年建立到1368年滅亡,在其存在的不到一百年時間裡,將國家領土面積擴大到1372萬平方公裡,這幾乎是我國歷史上領土面積的巔峰了。然而控制著如此大面積的國土和人口,蒙古人作為統治者,其人數卻不多,據估計大約也就百萬人上下。
  •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朱元璋登基後,是如何對待那些親戚的?
    朱元璋趕跑了蒙古人,建立了大明,做了皇帝。我們知道,朱元璋的出身其實非常不好,連飯都吃不飽,飢一頓飽一頓,不過後來經過參加起義軍,一步步完成了人生的逆襲。那麼,朱元璋做了皇帝後,他還有什麼親戚在世嗎?朱元璋是兄妹六人,由於家裡很窮,再加上自然災害,所以在他很小的時候他的父母和大哥就已經去世了。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家裡連買棺材的錢都沒有了。所以為了生活,朱元璋與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兒被迫分開,各自逃生。朱元璋走上起義道路後,他的嫂子王氏帶著兒子朱文正依附朱元璋。
  • 朱元璋父母雙亡,地主送給朱元璋一塊墳地,後來富貴榮華兩百多年
    導讀: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家裡很窮,他的父母都是貧窮的農民,由於當時災害連年,加上兵荒馬亂,不僅吃不飽飯,朱元璋的父母和長兄還染上了瘟疫病死了。等風雨過後,朱元璋再去看父親的屍體,發現父親的屍體已經陷入了地裡面,原來剛才傾盆大雨將田地衝塌了一個坑, 恰巧將朱元璋父親的屍體埋了進去。這塊田地是當地的地主劉大秀(姓劉名繼祖,字大秀)家的,劉大秀是個善良的人,他可憐朱元璋兄弟父母雙亡,就把這塊田地給了朱元璋一家做墳地,而且分文不收,這份情誼很是難得。後來這塊墳地所處的區域就成了鳳陽明祖陵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