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朱元璋登基後,是如何對待那些親戚的?

2020-12-27 深更讀史

朱元璋趕跑了蒙古人,建立了大明,做了皇帝。我們知道,朱元璋的出身其實非常不好,連飯都吃不飽,飢一頓飽一頓,不過後來經過參加起義軍,一步步完成了人生的逆襲。

那麼,朱元璋做了皇帝後,他還有什麼親戚在世嗎?

朱元璋是兄妹六人,由於家裡很窮,再加上自然災害,所以在他很小的時候他的父母和大哥就已經去世了。

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家裡連買棺材的錢都沒有了。所以為了生活,朱元璋與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兒被迫分開,各自逃生。

朱元璋走上起義道路後,他的嫂子王氏帶著兒子朱文正依附朱元璋。朱元璋把這個侄子當成了自己的兒子一樣撫養。

朱文正也沒有辜負他這個叔叔,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由於他後來驕侈觖望,後來在部下的慫恿下,竟然要投靠張士誠,背叛朱元璋。結果可想而知,朱文正在桐城軟禁起來,終老囚中。然而在建國後,朱文正的兒子年僅八歲的兒子被封為靖江王,就藩桂林,還傳了14代。

他的大哥還留下了一個女兒,後來被冊封為福成公主,朱元璋將其嫁給了福州衛指揮使王克恭。

朱元璋還有兩個姐姐,很早就已經出嫁了。

他的大姐後來被封為太原長公主,不過其實他大姐早就去世了。據說當初大姐一家對朱元璋不太好,所以朱元璋因此懷恨在心。建國後也很少提及這個姐姐。

他的二姐嫁給了嫁盱眙人李貞,很早去世了。李貞只好帶著兒子李文忠四處流離、躲避戰火,聽說朱元璋混好了,所以也來投奔朱元璋。

李貞也是朱元璋所有活著的親戚中唯一同輩的,李貞以前接濟過朱元璋,所以朱元璋對這一家很好,還經常去看他,李貞死後,朱元璋也是非常難過。

至於李貞的兒子更出名了,驍勇善戰,戰功赫赫,是開國功臣,被封為封曹國公,掌管大都督府兼領國子監事。他的兒子其實也挺出名的,就是那位在建文帝時期著名的紈絝子弟李景隆。

除了這些親戚外,他還有一個堂侄女,朱元璋堂兄朱重四的女兒。同樣因為戰亂以及災害,這一家也所剩無幾了,只有這麼一個姑娘在了,朱元璋對她也不錯,還給她找了一門很好的親事,建國後,被冊封為慶陽公主。

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朱元璋逆襲後,對於自己的這些親戚,其實都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

相關焦點

  • 朱棣登基後是如何對待朱標妻兒的?已經很仁慈了
    雖然他們都是為了奪取皇位而進行的不公正和殘酷的政變,但最終成功登基的皇帝做出了很多貢獻,贏得了世界的讚揚。也許在歷史上,人們善於忘記那些痛苦,喜歡歌頌。 朱棣成功發動了和平戰爭後,他還是很擔心。 對於這些擔憂,他對朱標的妻兒做了什麼?其實我覺得朱棣的手段已經很仁義了,至少和歷史上的很多國王相比,都是仁義的!
  • 朱元璋當皇帝後對他的哥哥怎麼樣?
    朱元璋能夠當上皇帝實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因為小時候朱元璋家中實在是太貧困了,以至於朱元璋登基後回憶說如果當年有一口飽飯,那麼就沒有所謂的朱元璋,只有一個農民朱重八。在小的時候,因為家庭貧困所以朱元璋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給地主家做活放牛,所得的報酬也僅僅是餓不死罷了。
  • 朱標的妻與子都是敏感之人,朱棣登基後,是怎麼對待他們的?
    作為明朝第三個皇帝,朱棣的一生可謂是豐功偉績,足以稱得上是明君,雖然這個皇帝是從他自己的侄子手中奪來的,但卻是一個好皇帝,人們可能對他生平事跡都有所了解了,但是很多人會有這樣一個疑問,那就是朱棣如何對待朱標的妻女呢?
  •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成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本意是一個人得道成仙,家裡的雞和狗也都沾了仙氣隨之升天,至於後世負面的引申義完全曲解了原意。關於這個成語的來源說法很多,其中之一是與漢武帝時期的淮南王劉安有關。劉安的父親是淮南厲王劉長,爺爺是漢高祖劉邦。漢文帝時,劉長被告發動叛亂而被流放,在途中絕食而死。
  • 踏實修還是走捷徑:一人得道九祖升天
    以下是正文-最近經常看到一個說法,「一人得道,九祖升天」,這不是佛教的東西,是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說法提煉出來的歪理。不針對任何人,就這個說法我談談個人看法。佛教中有帶業往生的說法,就是這個人還有業力沒消,還有執著心沒去就往生天國了。
  • 所謂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在當今的社會上具有普遍性嗎?
    網友回覆:"一人得道 ,雞犬升天",是對人情社會不正常現象的準確概括。網友回覆:所謂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在當今的社會上具有普遍性嗎?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可以變相認為人脈,也可以變相認為團隊,這種規律很具有普遍性。
  • 朱元璋靠郭子興發家,那朱元璋當上皇帝後,如何對待郭家後人的?
    這時的朱元璋仍然在外面吃飯。由於濠州發生特大乾旱,接著就爆發了饑荒。朱元璋的父母親和哥哥都死於饑荒,為求活命,不得已與二哥分家。朱元璋投奔皇覺寺,但由於亂世廟宇也沒有香錢,因此只好將朱元璋打發到乞丐化緣的地方。17歲時,朱元璋只好託鍋流浪,成了乞丐。在1352年,郭子興的起義軍攻佔濠州,郭子興據濠州而守,並下令彰明。
  • 詹偉平:如何對待職場不公?
    如果領導強,那麼扶持他,幫助他上位,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在他上位後,他原來的位置就是你的。如果領導無能,關鍵時刻,想讓你成為替罪羊,那就先下手為強,重新擇主而事。如果你看到職場裡有錢能使鬼推磨,有權能使磨推鬼,與其厭煩它,不如認可它,並且運用它。
  • 朱元璋給地主劉德放了7年牛,他衣錦還鄉後,是如何對待劉德的?
    不過,玄幻小說都是虛構的,而中國歷史上卻有一個真正逆襲的人物,他就是朱元璋。如果拋開玄幻小說裡面那些光怪陸離的成分,那麼朱元璋的奮鬥史完全不輸任何玄幻小說了,從乞丐到皇帝——在他之前估計小說都不敢這麼寫。他出生於1328年的元朝,他父母是一對沒有土地的農民夫妻。而他還有不少兄弟姐妹,這使得這個貧困的家庭更加貧困——這個時候誰都不相信朱元璋以後能當皇帝。
  • 朱元璋何時登基天氣晴朗,劉伯溫是怎麼算出來的?專家解釋不了
    實際上,他沒有那麼厲害,說白了就是朱元璋的智囊。當然了,有一件事,他算得非常準,那就是朱元璋何時登基天氣晴朗。劉伯溫是怎麼算出來的?專家解釋不了。公元1367年,朱元璋覺得應該登基稱帝了,這麼重要的事情,肯定是要挑選一個非常好的日子。當時,因為正逢11月,雨雪不斷,在這樣的天氣下,朱元璋沒有什麼要求,只要求自己登基那天天氣晴朗。畢竟,在古代重要的日子狂風四起不是什麼好兆頭。於是,將選日子的事情交給了劉伯溫。
  • 朱元璋上位之後,他的家人受到了什麼恩典?
    歡迎來到百家號《醉夢回憶歷史》,今天我們講的是:朱元璋上位之後,他的家人受到了什麼恩典?我們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帝王,他從一個平民到成為一個開國皇帝實在是令人欽佩,他的成功之路可是非常坎坷的。
  • 明星的窮親戚有的跟著吃香喝辣,有的卻老死不相往來
    在中國有一門好親戚很重要,在中國有些靠關係嚴重的情況下,親戚能發揮的作用就極大了。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就是這個道理。例如李連杰,在他自己出名後,更是自己養活著一大家子人。而且從未間斷40幾年。為了讓親戚自力更生有工作,李連杰讓自己的二姐夫做自己的經紀人。可惜的是,在一次外出拍戲的時候,二姐夫去世了。李連杰更是照顧起二姐一家子。承擔所有的責任。包括照顧姐姐的孩子。
  • 成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中,得道的那一人是誰,你知道麼?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在談起一個人當官,全家人跟著得勢時,通常都會用一句成語,那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但很多人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對這個成語背的滾瓜爛熟,卻不知其出處。如這個成語中得道的那個人是誰,你知道麼?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這個成語的主人公。
  • 朱元璋偷宰地主劉德的牛,做皇帝後如何對待劉德?
    從窮苦農民逆襲成為皇帝,僅此朱元璋一家,漢高祖劉邦還是秦朝的亭長,好歹還是一名地方芝麻官。朱元璋搖身變為皇帝後,他是如何對待昔日鄉親的呢,其中味道值得細細品味。一切準備就緒後,朱元璋「焦急」地跑回劉德家中說小牛失足跌落山崖,幸虧小夥伴眼疾手快抓住了牛尾巴,但是力量太小拉不上來,請大人前去幫忙。劉德慌慌張張地跑到懸崖邊,發現放牛娃拿著牛尾巴在哭,牛尾巴斷了牛摔下去了。劉德被這群影帝級別的放牛娃給騙過去了,劉德無奈地回去。
  • 朱元璋借地安葬父母,地主一口拒絕,朱元璋稱帝後他是什麼下場?
    朱元璋是白手起家的一位帝王,經歷上比那些順利登上皇位的人來說要豐富太多,早年家人都在一場瘟疫上死去了。此後便開始了自己的飄零之路,只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朱元璋沒有向命運妥協,直到最後坐上權利的頂峰。話說當時他沒有土地安葬父母,地主不願伸出援手,後來朱元璋是怎麼處置這位地主的呢?
  • 元朝滅亡後,明朝境內還有許多蒙古人,朱元璋是如何對待他們的
    這還只是元朝眾多不利於漢人法令當中的冰山一角,事實上漢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遭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而且還有人說,之所以要殺掉蒙古人,是因為萬一這些人聯合起來反抗,那麼將會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所以不如殺了一了百了。那麼朱元璋對於蒙古人是什麼態度呢,他會不會也像殺掉蒙古人呢?
  • 滴水之恩如何湧泉相報?看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後如何對待昔日的恩人
    前言: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大一統王朝是明朝,而這個朝代的創立者朱元璋更是一代傳奇。像朱元璋這樣「開局一個碗」的情況,不要說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之中沒有,恐怕連最大膽的穿越文小說都不敢寫。當時兄弟二人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如何安排父母的喪事。所謂的葬禮自然是不可能了,現在唯一的奢望是向田主劉德討一塊葬地。可惜此時的劉德並不認為眼前的窮小子朱重八,日後會成為大明王朝的皇帝朱元璋,他嚴厲地呵斥了兄弟倆。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後回憶過往,仍然對劉德當年的嘴臉記憶猶新。
  • 元朝滅亡以後,朱元璋是怎麼樣對待蒙古女子的?真的很殘忍嗎?
    朱元璋雖然是從底層成為一代帝王,俗話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朱元璋在成長的過程中其實早已經擺脫了之前的底層思想,朱元璋成為帝王之後的所有決斷都是以一位帝王的角度來考慮全局,包括對待前朝的遺民。我們都知道元朝滅亡之後,元朝留下了很多女子有一些成為朱元璋政權的俘虜,當讓也有一些蒙古女子一直無法回到故土留在了明朝境內,或許我們會好奇朱元璋是如何對待這些蒙古女子的呢?
  • 理解朱元璋:家人、朋友、親戚都謀逆,叫我怎能不猜忌
    爾如何要謀背我?」榮答曰:「我等周年出外取討城池,多受勞苦,不能在家與妻子相守同樂,所以舉此謀。」不飲酒,止是追悔而泣,太祖亦淚下。為什麼說他們關係不一般呢?因為在明白了紹榮謀反的事實之後,朱元璋竟「欲宥榮死」。也就是說即使紹榮謀反,朱元璋也想免他一死,後來常遇春百般阻諫,朱元璋「乃飲榮酒,流涕而戮之」。我們可以想像,如此信任的朋友的背叛,對最初時期的朱元璋的打擊有多大?
  • 朱元璋能夠稱帝,離不開此人幫助,但此人的後代卻被朱元璋殺害
    哈嘍大家好,現在湧現了很多草根明星,在歷史上能夠稱得上草根皇帝的非朱元璋莫屬,朱元璋的出身是放不到桌面的,小的時候為了生存給地主放牛,後在寺廟中當和尚,最終餓的沒辦法當了一段時間乞丐。最終連親人去世的安葬費都拿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