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朱元璋:家人、朋友、親戚都謀逆,叫我怎能不猜忌

2021-01-11 四木讀史

引言

英國哲學家洛克曾經提出過一個著名的「白板」理論,該理論指出,人的心靈剛開始時就像一塊「白板」,而向他提供精神內容的是經驗。

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說人生下來的時候,心靈上(不是肉體上)沒有任何感覺,只有和外界接觸之後獲得的經驗才讓他的內心有了善、惡、美、醜之分。

那麼,作為一代帝王的朱元璋,顯然概莫能外。眾所周知,朱元璋是一個猜忌心理很重的人,按照洛克的理論,他的這種猜忌心理肯定也不是天生就有,而是與後天的經歷有關。

朱元璋劇照

在四木看來,人在最初的時候的一些經驗,與最為親近的人之間的經歷對人的影響可能是最大的,印象也許是最深的。因此,朱元璋的猜忌心理也和他最初的一些經歷關係密切。

進一步來說,朱元璋的猜忌心理和他建立霸王帝業的起步時期的三個人的叛亂有很大關係,這三個人分別代表的是他的朋友、親戚和家人。

朋友

第一個叛亂他的是紹榮。提到紹榮,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他是何許人也。其實此人大有來頭。據《明實錄》記載,紹榮應該是郭子興兒子郭天敘的嫡系部隊,而且可能是最高級別的將領(與朱元璋可能平級)。

郭天敘死後,朱元璋統一了郭子興的隊伍,紹榮才算自己軍隊的一名正式成員。但是朱元璋並沒有因為前嫌(朱元璋與郭天敘不和)而排擠紹榮,反而特別信用與重用他。據《明史·常遇春傳》記載:

先是,太祖所任將帥最著者,平章邵榮、右丞徐達與遇春為三。而榮尤宿將善戰,至是驕蹇有異志。

也就是說,在朱元璋的隊伍裡面,徐達、常遇春和紹榮是最厲害的三員大將,其中紹榮無論是在職位上(中書省平章政事),還是在作戰能力上甚至超過了徐達(行中書右丞)和常遇春(參知政事)。

紹榮劇照

1362年八月,紹榮和趙繼祖合謀叛亂,被人告訴了朱元璋,朱元璋派人將他們拿下。劉辰的《國初事跡》,記錄了他們之間的對話:

(朱元璋)曰:「我與爾等同起濠梁,望事業成共享富貴,為一代之君臣。爾如何要謀背我?」榮答曰:「我等周年出外取討城池,多受勞苦,不能在家與妻子相守同樂,所以舉此謀。」不飲酒,止是追悔而泣,太祖亦淚下。

為什麼說他們關係不一般呢?因為在明白了紹榮謀反的事實之後,朱元璋竟「欲宥榮死」。也就是說即使紹榮謀反,朱元璋也想免他一死,後來常遇春百般阻諫,朱元璋「乃飲榮酒,流涕而戮之」。我們可以想像,如此信任的朋友的背叛,對最初時期的朱元璋的打擊有多大?

親戚

第二個背叛他的人是謝再興。關於謝再興,大家可能稍微熟悉一些,因為他和朱元璋是親戚,確切地說,他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的嶽父。

1363年四月,謝再興的心腹左總管、糜萬戶因為販賣違禁品,被朱元璋殺掉,並將二人的頭懸掛在謝再興府上。後來朱元璋又私自做主把他的次女嫁給徐達,還派李夢庚去節制他的軍馬,謝再興心懷不滿:「女嫁不教我知,有同給配。又著我聽人節制。」

朱元璋的做法確實是有些過了,於是謝再興夥同他人到紹興投降了張士誠。這件事情對朱元璋的打擊也很大,朱元璋對之恨之入骨,為什麼這麼說呢?1366年,李文忠攻打杭州的時候,《明史》有相關的記載:

李文忠為謝五求情劇照

守將謝五,再興弟也,諭之降,許以不死。五與再興子五人出降。諸將請僇之,文忠不可。

也就是說,李文忠先承諾了謝再興的弟弟和兒子投降不死,於是他們都投降了,但是等到壓到南京的時候,李文忠雖然有一番心意,並且勸說朱元璋要言而有信。朱元璋說:「謝再興是我的親家,卻背叛我投降張士誠,此情不可恕。」於是便將他們五人全部凌遲處死。

不管怎麼說,謝再興畢竟是朱元璋的親戚,朱元璋本來是一位很重視家族情誼的,但是即使是自己的親戚也可能背叛自己,這對朱元璋的打擊,可想而知。

家人

第三個背叛他的人就是他的親侄子朱文正。朱文正是朱元璋大哥朱興隆的兒子,朱元璋是把他當作親兒子來養的。因此,從血緣關係上朱文正是朱元璋最為親近的人了,就連他的外甥李文忠也無法相比(李文忠曾被朱元璋賜姓朱)。

在朱元璋的教導之下,他能徵善戰,屢立戰功,攻下集慶的時候,朱元璋便升他為樞密院同斂,1361年,朱元璋又讓朱文正擔任了大都督,這就相當於今天的軍委主席,負責掌管中外的軍事。

由此可見,朱元璋對他可以說是信任有加。是啊,如果連最親的侄子都不能信任,還能信任誰呢?

朱文正守衛洪都劇照

1362年,陳友諒圍攻洪都,朱文正坐鎮孤城守住了陳友諒六十萬大軍長達85天的進攻,可以說創造了軍事史上的奇蹟。鄱陽湖之戰,陳友諒敗亡,朱元璋回京之後重賞了常遇春、廖永忠等大將。

朱文正認為自己功勞最大,反而沒有首先得到獎勵,於是便違法亂紀,蓄意報復,甚至心懷異志,想要投靠張士誠。《明實錄》公布了他的罪行:

使守江西,遂驕淫暴橫,奪民婦女,所用床榻僭以龍鳳為飾。又怨上(朱元璋)不先封己,前所對上者皆詭辭,上遣人責之,文正慚懼,某盤降張士誠。

正所謂家醜不可外揚,朱元璋惱羞成怒,本來想要處死他,結果受到馬皇后的阻諫,後被囚禁在桐城死去,當然也有資料記載他被鞭死,暫且不去深究。

在四木看來,朱元璋之所以那麼惱怒,完全是因為朱文正非同他人,他是自己的親侄子,而且自己待他並不薄,即便如此他也背叛了自己,當時朱元璋的心應該是崩潰的,至此,他已經不可能再信任任何人了。

總結

綜合上文分析,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朱元璋的猜忌心理如此嚴重了。他曾經的親密戰友會因為不堪勞苦,離別妻子就想要謀害他,他的親戚會因為不滿他的並無惡意的做法而背叛他,就連他最信任的家人也竟然會因為賞罰不公而怨恨他。那麼,他還能信任誰呢?

試想一下,如果類似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如果我們的親戚、朋友甚至家人都對自己不夠真心,甚至會背叛和出賣自己,拿什麼理由,讓我們信賴比他們的關係更遠一些的人呢?

因此,對於朱元璋也不例外,家人、親戚、朋友的背叛肯定在他心理留下無法磨滅的傷痕。所以朱元璋剛剛登上帝位就「寢不安枕,憂懸於心」。後來朱元璋還首創了特務機關—「錦衣衛」,並豢養大批特務—「檢校」,包括最後的屠殺功臣,不過是他猜忌心理日趨嚴重的體現而已。

(本為一家之言,四木拋磚,無他,只為引玉耳!)

相關焦點

  • 朱元璋操弄文字獄,背後的真相不止是猜忌
    文丨南閣水哥說起朱元璋 第一個想到的是從和尚到皇帝的傳奇經歷。確實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他有過一個悲慘的童年生涯,也有過輝煌的戰鬥經歷,他幾乎是歷史上唯一個靠起義軍得天下的皇帝。如果用最少的詞來概括朱元璋的人格特質的話,我想「勤力、節儉、猜忌、暴虐」這八個字還是挺符合的。說到猜忌,那我們就來談談明初時期的文字之禍。
  • 朱元璋稱帝後,她為何敢當面叫他「朱重八」,朱元璋還笑臉相迎?
    成年後的的馬皇后聰慧清秀且遇事不慌,舉止從容。後來郭子興見到了朱元璋後認為他以後必成大器,便把馬秀英許配給了朱元璋。電視劇劇照在與朱元璋結婚,馬秀英不僅為朱元璋處理家務,而且還幫他籠絡人心,減少別人對他的猜忌,在朱元璋四處徵戰時, 為他管理好後方。所以朱元璋非常欣賞馬秀英。他們的感情也越來越深厚。
  •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朱元璋登基後,是如何對待那些親戚的?
    朱元璋趕跑了蒙古人,建立了大明,做了皇帝。我們知道,朱元璋的出身其實非常不好,連飯都吃不飽,飢一頓飽一頓,不過後來經過參加起義軍,一步步完成了人生的逆襲。那麼,朱元璋做了皇帝後,他還有什麼親戚在世嗎?朱元璋是兄妹六人,由於家裡很窮,再加上自然災害,所以在他很小的時候他的父母和大哥就已經去世了。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家裡連買棺材的錢都沒有了。所以為了生活,朱元璋與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兒被迫分開,各自逃生。朱元璋走上起義道路後,他的嫂子王氏帶著兒子朱文正依附朱元璋。
  • 窮朋友來見朱元璋,興高採烈說了一句話,朱元璋:拉出去斬了
    窮朋友投奔朱元璋,興高採烈說了一句話,朱元璋:拉出去斬了在古代,為了表示尊敬,對於皇帝的名字或是尊者的姓氏,是避免直接說出口或寫出的。等句子,朱元璋看了大怒,因為「生」和「僧」音相近,這分明就是說他曾經做過和尚,「光」字更有剃髮的意思,實在是太大膽了,於是就將這個倒黴的書生殺了。外戚郭德成是寧妃的哥哥,最喜歡喝酒,朱元璋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叫他一起喝酒,有天,他二人同飲,郭德成喝的有些醉了,便脫掉帽子給朱元璋扣頭,想要離去,郭德成有些禿頂,朱元璋見了便取笑他,「頭髮禿成這樣,莫不是酒喝多了。」
  • 一個侄子一個外甥,為什麼朱元璋對兩人態度截然不同?
    朱元璋他爹叫朱五四,是個勤勞善良的農民,靠著勤勤懇懇,吃苦耐勞,竟養下了四男二女。看似人丁興旺,但是由於天災、瘟疫等因素,使得老朱家的人死得死,逃荒的逃荒。元末農民起義爆發後,朱元璋參加紅巾軍,終於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 孟子如何得罪了朱元璋,被取消「飯票」?大臣們為何不惜以命抗爭
    不過,老朱也不甘心完敗,他叫來翰林學士劉三吾:飯票雖然還給老孟了,但不能讓他吃得那麼香,你替我重新修訂《孟子》,把那些大逆不道的話全部刪除。劉三吾奉旨,刪除了《孟子》中,關於民貴君輕的思想言論八十五處,形成了《孟子節本》。老朱下令:「自今八十五條之內,課士不以命題,科舉不以取士。」
  • 朱元璋的身世之謎,他做皇帝之前經歷了什麼,造就了他多疑的性格
    他的父親等等一些親戚都是一直拖欠著稅款的人,在準河流域到處躲債,想找一個地方做佃戶,能找一個只是作為養這一大家子的工作。他在兄妹中是大難不死的最小的孩子,除了最大的孩子外,其餘的孩子都因無力撫養而送人或嫁出。
  • 生活中,怎樣跟朋友介紹自己的家人跟親戚,學會受益終生
    很多時候人們在社交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場合,你的一些親戚來造訪,但是你的家人並不認識對方,這個時候就需要你來介紹相互之間的關係,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正當你在和你的家人還有一些親戚在聚會的時候,你的一些朋友,同學,同事過來找你玩,這個時候你就要把自己的親戚,家人向他們介紹,所以你一定要把我介紹自己親戚
  • 朱元璋的皇后馬氏,為什麼能一直受到朱元璋的寵愛?
    朱元璋以為他的生活會是這樣。當他加入郭子興時,受到郭子興的賞識。不僅如此,郭子興還把養女嫁給了朱元璋。朱元璋的妻子馬氏長得不漂亮,很樸素,像路上的野花,不顯眼。只是她長得不太好。
  • 親戚朋友交往,越來越現實了
    當然,父母也常常去給親戚朋友做事,也會幫助左右鄰居。家裡的青菜吃不完,母親摘下來,挨家挨戶去送。家裡的農具,常常借出去,也不要租金。春天的時候,家裡的耕牛,也會被親戚借用好幾天。親戚朋友交往,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就越來越現實了。親戚朋友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還有很多親戚都在縣城買房子了。
  • 朱元璋的左膀右臂湯和:70歲仍然花天酒地,臨終前躺在炕上流口水
    湯和認識朱元璋的時候,後者還叫朱八八。當然這個名字和數學以及複雜的數理並沒有任何關係,只是因為元朝政府規定,平民百姓的孩子如果沒有讀書做官,他們的名字就只能是自己的生日。所以,當時的湯和也不叫湯和,可能叫湯二三或者五六。但是總的來說,湯和是比朱元璋大一點的。
  • 朱元璋無力埋葬家人,鄰居劉繼祖贈給墳地,後來朱元璋怎麼報答?
    朱元璋是大明的開國皇帝,也是我一直很喜歡的一位皇帝,我覺得大家不要只看到朱元璋怎麼的殺功臣,很多時候他也是迫不得已,自古以來皇帝都是疑心病太重。而從一無所有,到創立大明王朝這樣大的基業,朱元璋自然知道創業的艱辛,也想讓朱家王朝長久,所以才會殺掉一些居功自傲的功臣。
  • 讚美詩歌大全《叫我怎能忘記你》
    讚美詩歌大全《叫我怎能忘記你》 【叫我怎能忘記你】 獻唱:張瑩 作詞:微塵 作曲:微塵 編曲:峰華弟兄 混縮:鵬 自從我走上了你的永生之路
  • 窮親戚沒有那麼壞,富親戚也沒有那麼好
    他給有生意往來的父親的老朋友打電話,對方先是一口侄子侄子的叫,一聽說要好大一筆錢,支吾著都表示不方便,結束了通話。朋友很不解,為什麼那些被父母和自己高看的富親戚都變得這麼小氣了?可今天雪中送炭的確確實實是那些年不被家人看得起的窮親戚,而那些口口聲聲說要當爹當兄弟的富親戚,一個個逃的無影無蹤。
  • 朱元璋上位之後,他的家人受到了什麼恩典?
    歡迎來到百家號《醉夢回憶歷史》,今天我們講的是:朱元璋上位之後,他的家人受到了什麼恩典?我們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帝王,他從一個平民到成為一個開國皇帝實在是令人欽佩,他的成功之路可是非常坎坷的。
  • 親戚,是求不起的朋友
    親戚是求不起的朋友。數年前我求一個堂哥辦點事兒,就是讓他幫我找個房子,也不用他花錢,我說就找個一千多一個月的,我的一位朋友住,她手裡也沒多少錢,僅有一萬小積蓄,堂哥在那個地方幾年了,對周圍很熟。那時候我又明白了,這一家子親戚,都很愛顯擺自己能耐,其實親戚之間,誰沒幫過誰呢,如果真親,幫一下忙又咋了,還是不親,只把親戚都當朋友了。上一代人,小時候都挺親,畢竟一個娘胎生的,到了這一代,都屬於隔輩親了,現在年輕人,在哪裡的都有,不像小時候,住在一個村子,抬頭不見低頭見。
  • 朱元璋:我能活多少歲?算命先生:比我多活1天,朱元璋:斬了
    21世紀的我們更崇尚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相信的是科學,算卦這般迷信的東西僅僅作為一種娛樂。雖說這種說法有些斷章取義,但是對於專業學者來講並非一種消遣的活動,而是在魏晉時期出現的一種儒家哲學思潮稱之為玄學,還有《易經》和八卦等進行專業研究的書籍。
  • 乾貨運以後,都說我變了!朋友說我遠了,同學說我淡了,親戚說我
    幹了貨車司機以後,都說我變了,都說我現在變得越來越喜歡熱鬧,也越來越喜歡一個人安靜地想事情,但他們不知道我經常在想:要不要離開貨車運輸這個行業!幹了貨車司機以後,都說我變了,都說我身體沒有以前好了,變得越來越差。
  • 劉伯溫巧施最後一計,死後使朱元璋每天擔驚受怕,最後抑鬱而終
    劉伯溫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軍師,他的才能堪比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民間有句話叫做「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意思是說劉伯溫的功勞不在諸葛亮之下。歷史告訴我們功臣往往會遭到皇上的猜忌,一方面是功臣功高蓋主,第二方面就是皇上疑心重。朱元璋恰恰屬於疑心重的皇上。
  • 朱元璋當皇帝後對他的哥哥怎麼樣?
    朱元璋做皇帝確實心狠手辣將開國功臣幾乎全部處死,但在做人上咱老朱還是頗有人情味的,對待自己的哥哥姐姐們頗為不薄。朱元璋可以說是歷史上實現大一統的皇帝中出身最為不好的,在朱元璋之前劉邦是出身最低微的,在朱元璋之後劉邦只能老老實實排到第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