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左膀右臂湯和:70歲仍然花天酒地,臨終前躺在炕上流口水

2020-12-17 歷史八卦事兒

聖君眼裡,武將文臣都是馬,不同之處,一為悍馬,一為輕騎,而君王是馭者,駕策隨心,統馭天下。——朱元璋

1368年,朱元璋完成了歷史上最大的逆襲:從乞丐到皇帝。此時,曾經威震四海的元朝已經變成了草原上的帳篷王國,元順帝也在最大的那個帳篷裡哀嘆著曾經大都的繁華。

四海平定後,朱元璋給隨自己徵戰的人以王侯之位,丹書鐵券,讓他們的後代世襲罔替,永享富貴。作為從朱元璋微末時便跟隨在側的人,湯和受封信國公,最後卻不得善終。

跟隨皇帝的湯和

湯和,明朝後來的信國公,開國功臣。他和朱元璋自小相識,是從一個村子裡走出去的孩子,所以關係之親近自非其他人可比。或許這就是他成為唯一一個善終的忠臣的原因。

湯和認識朱元璋的時候,後者還叫朱八八。當然這個名字和數學以及複雜的數理並沒有任何關係,只是因為元朝政府規定,平民百姓的孩子如果沒有讀書做官,他們的名字就只能是自己的生日。所以,當時的湯和也不叫湯和,可能叫湯二三或者五六。

但是總的來說,湯和是比朱元璋大一點的。不過和一般孩子們相處的模式不同,反而是朱元璋成了老大,湯和天天跟在他身後。當然如果一切正常,他們兩個應該成為一對有點奇怪的朋友,然後長大之後自己娶媳婦生娃種地,做個安分的老農民。然而當時的元朝極端腐敗,連這個機會也沒有給他們。

饑荒加上瘟疫,減去的就是人的生命。兩個人先後失去了自己所有的家人,憤怒之下,湯和選擇了郭子興的起義軍。而瘦弱的朱元璋卻沒有這樣的機會,無可奈何之下,他走進皇覺寺,剃光頭髮成了一個兼職乞丐的和尚,日常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討飯。

但是很快,這份和尚的工作也幹不下去了,寺廟開始精簡人才,其中朱元璋首當其衝,被沒收了討飯的小破碗。於是走投無路之下,他接到湯和的邀請,也投奔了郭子興。

不過不巧的是,當時的郭子興正在被元軍圍困,只覺得這時候來投軍的朱元璋不是傻子就是間諜,根本不打算讓他進門。好在當時已經當上千總的湯和主動作保,朱元璋才成功入職。此時兩個人的身份已經天差地別,但是湯和卻沒有絲毫改變,依然跟在朱元璋身後。

很快,朱元璋的地位突飛猛進,成了郭子興的警衛員,還娶了他的義女。不過郭子興其人心胸狹隘,很快就覺得表現突出的朱元璋礙眼了,想要除掉他。而為了求生存,朱元璋也放棄了當時的地位,堅定地選擇離開郭子興獨自發展,只帶走了24個人,湯和就是其中之一。

不過很明顯,湯和的選擇並非錯誤。雖然丟棄了當時的地位,但是很快作為朱元璋左膀右臂的他獲得了更多的戰績和更高的地位。雖然湯和性格溫和不擅長拼殺,但是他天性沉穩,可以壓得住陣腳,曾經多次作為副帥出徵,同樣戰功赫赫。

而為了褒獎他,朱元璋也給出了國公的封號和丹書鐵券。但是即使是他,也有犯下朱元璋大忌的時候,並險些像戰友們那樣死在朱元璋手裡。

不斷消磨的信任

再謹慎的人也有說錯話的時候,有時不過是一笑而過。但是,當頂頭上司是朱元璋這要多疑的人時,所有的無心之失都變得格外恐怖。

第一次是在常州,當時陳友諒已死,朱元璋的對手只剩下一個張士誠。而兩軍交戰之際自然也不會缺少各種私密手段,情報戰也打得火熱。常州是朱元璋和張士誠兩軍地盤交接的地方,自然也會被間諜騷擾。然而湯和性格謹慎,死死守住常州,幾乎沒有讓一點信息透露出去。

於是有些居功自傲的湯和在酒醉後說出了一段可以誅心的話:我坐鎮常州,就如同坐在屋脊上一樣,可以向右看,也可以向左看。這或許只是他自誇能力的話,但是聽在朱元璋耳朵裡卻完全不同,難道湯和真有了不忠之心,想要兩邊觀望,或者說根本就是已經向張士誠投降?雖然他沒有什麼動作,但湯和卻被懷疑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張士誠覆滅才洗清了自己的嫌疑。

然而懷疑一旦產生就很難消除,明朝立國後,原本逃到漠北的元順帝突然之間不想再順了,想成為一股逆流衝垮明朝,雖然兵力不足,卻始終擺出一副虎視眈眈的樣子。朱元璋怎能忍這樣的威脅,當即決定派兵出擊,大將軍徐達領軍,湯和作為副將跟隨。幾年內,明軍收復了許多城池,湯和卻總是在行軍途中逗留,又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滿,懷疑繼續加重。

最嚴重的一次裡,湯和直接被捲入了恐怖的胡惟庸案。胡惟庸案是一場恐怖的風暴,一切與他相關的人都難以倖免,當時的官員上班前甚至要與家人哭泣道別,如果能倖免於難下班回家,更是要全家抱頭痛哭慶祝一下。而原本不應該與此事有牽連的湯和卻因為曾經借兵給李善長修房子而被波及,在朱元璋看來,這也是一種串聯。

於是到此為止,這對老朋友之間的信任已經消磨殆盡。

死因是戒心

事實上,湯和並非毫無察覺。早在皇帝對他起疑之前,他就已經萌生退意。他早就看出皇帝已經看他們這些有戰功的老傢伙們不滿,自動辦理病退,只求能安享晚年。朱元璋見他這樣安分也非常高興,立刻給了很多賞賜,退休待遇可謂非常之高。

可即使如此,湯和本身也是一個威脅,尤其當武將們的人頭早已換過一輪,死得最早的投胎轉世又能當兵的時候,依然使用原裝頭顱的湯和就更是礙眼。1390年,朱元璋探望了告病的湯和,滿意地確定了他的病情後就放他回鄉養病了。而湯和為了讓皇帝徹底放下戒心,儘管已經七十高齡,還是每日聲色犬馬。

但是最後,不放心的皇帝還是來到了他的家鄉,看到一個已經垂垂老矣,癱瘓在床的湯和。

這一次,皇帝的戒心徹底放下了。他離開不久之後,湯和病逝。這對曾經的朋友和兄弟,最終只得到了這樣的結局。

相關焦點

  • 湯和年過70卻娶妻妾過百,花天酒地卻是辛酸淚,藉此保命造福子孫
    明太祖朱元璋要比他心狠手辣得多,幾乎所有功臣都是一個字「殺」。 可是他手下有一個人卻逃過一難,什麼本事讓他免於此劫?年過70,依然娶過百的妻妾,真的是他好色嗎?
  • 明朝開國六位公爵,最終只剩下湯和,陪著朱元璋從頭走到尾
    朱元璋自25歲開始當兵起義,經歷了無數大大小小的戰役,成為了當今的皇帝,而他為自己的地步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系統,為自己的子孫後代能安心的統治天下。他堅信只要是自己的子孫,堅持自己創立的制度大名帝國是可以延續下去的。為了保證皇位,永遠是屬於自己的子孫,他還要清楚很多人,這些人包括胡惟庸,李善長,藍玉等等。
  • 朱元璋臨終前連喊三聲朱棣來否,為何朱棣就在南京城外不進城呢?
    也不知道是湊巧還是專門安排的,秦王、晉王這兩位都在朱元璋死前先後去世,所以朱元璋臨終前曾對朱允炆說過,秦晉二王已死,你可以安心繼位了。 關於朱元璋病逝前是否秘密召朱棣回京,這個其實正史中的記載也語焉不詳,沒有準確的定論,我們就權當是召了吧!
  • 朱元璋兒子朱檀究竟犯了什麼錯,為什麼朱元璋要用髡刑羞辱他
    來這裡找志同道合的小夥伴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
  • 他是明朝開國六王之一,朱元璋革命領路人,開國功臣少數善終之人
    湯和,出生於安徽鳳陽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不但跟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同鄉,並且是小時候的玩伴,比朱元璋大三歲,年少時便有壯志,是當時小孩的頭頭。元朝末年天下大亂,各地紛紛爆發了農民起義,反對元朝的暴行,湯和率領十幾個人參加了郭子興的義軍,聽說朱元璋正在為生活奔波當上了皇覺寺的雲遊僧人,便寫信給朱元璋,邀請他來參加義軍。
  • 馬皇后出上聯:扇描黑龍呼風不能喚雨,朱元璋巧對,再現拼命三郎
    有一年的春天,朱元璋所生活的地方發生了嚴重的瘟疫和蝗災,不到半個月,朱元璋的父親、大哥和母親先後去世,給朱元璋帶來了巨大的痛苦折磨,家裡就只剩下自己和二哥。
  • 明朝開國六王,每一個都深受朱元璋信任,晚年得以善終
    不過徐達這個人為人謹慎,在朱元璋面前很少說話,所以朱元璋非常信任他。1385年,徐達去世。追封中山王,諡號「武寧」,賜葬鐘山之陰,御製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這種榮譽是當時任何一個大臣都比不上的。第二個是常遇春。常遇春年輕的時候習武,後來參加起義軍。1355年的時候投靠朱元璋,之後深得朱元璋信任。
  • 朱元璋靠郭子興發家,那朱元璋當上皇帝後,如何對待郭家後人的?
    這時的朱元璋仍然在外面吃飯。由於濠州發生特大乾旱,接著就爆發了饑荒。朱元璋的父母親和哥哥都死於饑荒,為求活命,不得已與二哥分家。朱元璋投奔皇覺寺,但由於亂世廟宇也沒有香錢,因此只好將朱元璋打發到乞丐化緣的地方。17歲時,朱元璋只好託鍋流浪,成了乞丐。在1352年,郭子興的起義軍攻佔濠州,郭子興據濠州而守,並下令彰明。
  • 老人臨終前一天的表現
    老人臨終前的燒膛現象燒膛,是病人的臨終表現(內臟高溫),燒膛就是說內臟衰竭處在高溫狀態!!老人去世前很想喝涼水!如果有的話就說明快不行了!人在這個階段生命耗盡,進食、進水都大大減少,尤其是張嘴呼吸,更會出現口乾現象。加上身體的慢性病消耗,會出現缺水、缺血的情況。很多老人在臨終前很多老人都有這樣的內心煩熱的症狀,感覺喝點涼水可以舒服一些。
  • 開國功臣李善長,70多歲還下地勞作,朱元璋為何將他滿門抄斬
    隨著年事漸高,李善長逐漸退出了權力中心,將精力放到頤養天年上,但儘管如此,他卻沒能在朱元璋對功臣的清洗中倖免。洪武二十三年(1390),76歲的李善長被朱元璋處死,其妻子兒女、同族子侄共計70餘人也都被一併誅殺。
  • 廖永忠平定兩廣,想要屠城,朱元璋一句話讓廖永忠放棄殺念
    少年時期的朱元璋經歷苦難,後來在湯和的引薦之下,朱元璋加入了起義軍,從此在郭子興帳下南徵北戰。通過不斷的徵戰,朱元璋的地位越來越高,同時功績也是越來越大,這樣一來,朱元璋的能力凸顯,功績卓著的朱元璋不斷籠絡人心。最終在公元1368年建立了明朝。明朝的建立,成為了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王朝,此後朱元璋仍然南徵北戰,雖說明朝建立了,但是天下還沒有統一。
  • 朱元璋去算命,隨手寫下「一個字」算命先生立馬跪地磕頭
    更不要說那些身居一國之君的皇帝們了,當明朝尚未建立的時候,朱元璋和張士誠、陳友諒等人爭霸天下,勢均力敵,鹿死誰手尚未可知。朱元璋曾身穿破舊去街頭算命,結果才提筆寫下一字,算命先生立馬跪地磕頭。朱元璋到了10歲時,其父親朱世珍為了躲避沉重的賦役,再次搬家。後來就在太平鄉的孤莊為地主劉德種地,朱元璋就為劉德家放牛。
  • 風水先生提醒:老人臨終前一天的表現
    老人臨終前一天的表現是什麼?生命走到盡頭時候,自己是能感知到的,如果老人以下徵兆,可能真的是要臨終了!死是一定的,活著卻有太多的不定數!躺在被子裡,腿放平就覺得不舒服,一直弓著雙腿,手還一直在發抖。那一天我媽和大姨一直在姥姥身邊照顧,一直餵姥姥喝水,聽我媽說姥姥身體很燙,估計是燒膛子了,也就是內臟都衰竭發熱的臨終表現了,說姥姥也就最近兩天的事了,姥姥臨終前的兩天我和表弟一直守在屋裡一直到姥姥臨終。
  • 已77歲的李善長,能掀起什麼浪花,竟然也被朱元璋殺害?
    #錢途挑戰#朱元璋帶領著起義軍趕走了蒙古人,建立了大明王朝。大勢已定,那麼就是論功行賞了,皇帝自然是朱元璋做了,那些老兄弟也是封王拜侯,威風凜凜。看似一切都在正常軌道,這些人通過自己的努力,開創了一個新的王朝,也讓自己功成名就。
  • 乞丐皇帝朱元璋,打破了無良教育機構的起跑線邏輯
    卷一「朱元璋」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童年開始講起,到起義抗元、與陳友諒等其他軍閥的逐鹿中原,到一統天下後「鳥盡弓藏」地為了子孫而誅殺開國功臣,一直講到朱元璋死後,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從侄子朱允炆手中搶了皇位。朱元璋在元末的起義浪潮中,聲勢是相對小的,起步更是比別人晚,不過,歷史一再地證明搶頭香的行為往往是失敗的。
  • 朱重八為什麼要改名朱元璋,有何深意?
    朱元璋生於元朝泰定五年(1328年)舊曆的九月十八,並不是傳說的八月初八,此時元朝已建立57年,距離朱元璋宣告元朝滅亡還有40年。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為什麼有這麼土的名字?比如:朱元璋的祖父叫朱初一,父親叫朱五四。朱元璋親兄弟四人,堂兄弟共有八人,朱元璋排行老八。朱元璋的大哥叫朱重四,二哥叫朱重六,三哥叫朱重七,朱元璋家族排行第八就是朱重八了。
  • 朱元璋能夠稱帝,離不開此人幫助,但此人的後代卻被朱元璋殺害
    哈嘍大家好,現在湧現了很多草根明星,在歷史上能夠稱得上草根皇帝的非朱元璋莫屬,朱元璋的出身是放不到桌面的,小的時候為了生存給地主放牛,後在寺廟中當和尚,最終餓的沒辦法當了一段時間乞丐。最終連親人去世的安葬費都拿不出來。
  • 一句醉話冒犯朱元璋,醒酒之後他如此補救,朱元璋卻笑他瘋了
    朱元璋的部下當中,兄弟封侯的例子,還有郭興、郭英兄弟。其中郭興的戰功比較大,但因為軍紀不好,只得到一個鞏昌侯。他的弟弟郭英後來被封為武定侯,食祿兩千五百石,超過了哥哥。他們的一個妹妹嫁給了朱元璋,被封為寧妃。
  • 明代史:朱元璋人生最重要的抉擇,不參加義軍可能會被冤死
    此時的朱元璋面臨著人生之中一項極為重要的抉擇。如果不參加義軍,可能會被殺掉。而如果參加了義軍,或許還能夠有一線生機。就在朱重八左右徘徊之際,一封友人的信件讓他心中的天平開始有了稍微的傾斜。寄信的人是他幼年時期的好朋友湯和,信件的內容大概是說自己已經做了義軍的千戶,希望朱重八「速從軍,共成大業」。
  • 朱元璋無力埋葬家人,鄰居劉繼祖贈給墳地,後來朱元璋怎麼報答?
    朱元璋家也不例外,父親朱五四靠著給地主劉德家種地為生,朱元璋年齡小就只能給地主劉德家放牛,據傳說朱元璋還和湯和等人偷吃過劉德的牛,被劉德一頓毒打。所以朱元璋小時候是沒少餓肚子的,可能朱元璋兒時候的夢想就和電視劇《朱元璋》裡說的一樣,那就是有大餅吃。甚至朱元璋可笑的認為皇帝的待遇也只是左手一個大餅右手一個面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