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閱讀「三讀法」

2020-12-14 學信網

    閱讀,是考研英語中的重頭戲,幾乎佔到試卷總分的一半,而且閱讀題的詞彙量大,題目多,一旦做不好,不但會失分,還會影響後面試題的發揮,閱讀就此成了英語考試失分的重災區,如果能夠攻克這一堡壘,既為考試開個好頭,又能得分,一舉兩得。

    

    如何高速有效地閱讀原文?許多同學運用「地毯式」閱讀法,一字一句地讀下去,讀到每個詞時都若有所思、戰戰兢兢,惟恐意思稍有偏差,影響對整個文章的理解;或者沉溺於個別句子的繁瑣分析,惟恐不清楚句子的構成,不理解句子的含義,從而導致答錯題。這種緩慢而謹慎的閱讀方法,在心理上給閱讀者似乎一種虛假的踏實感,但是無論是從理解原文還是從做題的角度來看,這種方法花費時間長、效率低,不是很好有效的方法。    

    針對這一普遍情況,跨考輔導老師結合2006年閱讀題的第一篇文章介紹閱讀原文的一種行之有效的:詳讀重點、略讀細節、跳讀修飾——「三讀法」。

    
    一、 詳讀重點
    

    重點:就原文而言,就是文章的基本結構、內容和態度;就答題而言,就是問題所對應的原文的出題句。以這個標準來衡量,需要重點閱讀的原文詞句就不會很多,因為文章後面只有五道題,它們對應的原文在五句左右,為了回答文章後面的問題,需要重點閱讀原文的下列內容:    

    1. 宏觀方面――①文章結構;②文章主題句;③各段首末句;④作者態度。    

    2. 微觀方面――①有轉折處;②重要標點;③句子主幹。    

    二、 略讀細節
    

    相對於論點而言,論據是細節性的,如果明白論點,論據可以讀得較快;相對於段落主題而言,解釋段落主題的支持句是細節性的。可以略讀的細節包括例子和解釋。

    
    三、 跳讀修飾
    

    細節性的修飾,只對論點起次要的補充說明作用,第一遍閱讀時可以跳過。此外,這些細節性的東西通常也不出題,即使涉及問題,到時候看也來得及。可以跳讀的細節包括:    

    1. 兩個逗號之間的問題    

    2. 兩個破折號之間的問題    

    3. 人物的頭銜    

    4. 並列敘述    

    下面以2006年考研閱讀第一篇為例,具體說明如何運用「三讀法」達到最佳效果。    

    In spite of 「endless talk of difference, American society is an amazing machine for homogenizing people. There is 「the democratizing uniformity of dress and discourse, and the casualness and absence of deference」 characteristic of popular culture. People are absorbed into 「a culture of consumption」, launched by the 19th-entury department stores that offered 「vast arrays of goods in an elegant atmosphere. Instead of intimate shops catering to a knowledgeable elite」 these were stores 「anyone could enter, regardless of class or background. This turned shopping into a public and democratic act. 」 The mass media, advertising and sports are other forces for homogenization.    

    Immigrants are quickly fitting into this common culture, which may not be altogether elevating but is hardly poisonous. Writing for the National Immigration Forum, Gregory Rodriguez reports that today’s immigration is neither at unprecedented level nor resistant to assimilation. In 1998 immigrants were 9.8 percent of population; in 1900, 13.6 percent. In the 10 years prior to 1990, 3.1 immigrants arrived for every 1,000 residents; in the 10 years prior to 1890, 9.2 for every 1,000. Now, consider three indices of assimilation—language, home ownership and intermarriage.    

    The 1990 Census revealed that 「a majority of immigrants from each of the fifteen most common countries of origin spoke English 『well』 or 『very well』 after ten years of residence. 」 The children of immigrants tend to be bilingual and proficient in English. 「By the third generation, the original language is lost in the majority of immigrant families.」 Hence the description of America as a 「graveyard」 for languages. By 1996 foreign-born immigrants who had arrived before 1970 had a home ownership rate of 75.6 percent, higher than the 69.8 percent rate among native-born Americans.    

    Foreign-born Asians and Hispanics 「have higher rates of intermarriage than do U.S-born whites and blacks. 」 By the third generation, one third of Hispanic women are married to non-Hispanics, and 41 percent of Asian-American women are married to non-Asians.    

    Rodriguez notes that children in remote villages around the world are fans of superstars like Arnold Schwarzenegger and Garth Brooks, yet 「some Americans fear that immigrants living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 remain somehow immune to the nation’s assimilative power.」    

    Are there divisive issues and pockets of seething anger in America? Indeed. It is big enough to have a bit of everything. But particularly when viewed against America’s turbulent past, today’s social indices hardly suggest a dark and deteriorating social environment.    

    21. The word 「homogenizing」 (Line 1, Paragraph 1) most probably means

     [A] identifying.   [B] associating. 

     [C] assimilating.   [D] monopolizing.

    22.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the department stores of the 19th-century

     [A] played a role in the spread of popular culture.

     [B] became intimate shops for common consumers.

     [C] satisfied the needs of a knowledgeable elite.

     [D] owed its emergence to the culture of consumption.

    23. The text suggests that immigrants now in the U.S. 

     [A] are resistant to homogenization.

     [B] exert a great influence on American culture.

     [C] are hardly a threat to the common culture.

     [D] constitute the majority of the population.

    24. Why are Arnold Schwarzenegger and Garth Brooks mentioned in Paragraph 5?

     [A] To prove their popularity around the world.

     [B] To reveal the public’s fear of immigrants.

     [C] To give examples of successful immigrants.

     [D] To show the powerful influence of American culture.

    25. In the author’s opinion, the absorption of immigrants into American society is

     [A] rewarding.  [B] successful. 

     [C] fruitless.   [D] harmful.    

    1)詳讀重點    

     根據上述要求詳細閱讀的內容,跨考輔導老師以紅色標出了重點。首先是宏觀方面:從文章結構而言,本文主要闡述一個概念homogenization(同化),屬於常見的「一枝獨秀型」結構,即主要說明一個核心概念。文章首句In spite of 「endless talk of difference, American society is an amazing machine for homogenizing people就是全文的中心。除了這一句之外,其他段落的首末句也值得關注。從態度而言,跨考輔導老師在首句用amazing(令人驚嘆的)、第二段首句(hardly poisonous)與全文末句(hardly suggest a dark and deteriorating social environment)使用雙重否定表明移民成功融入美國社會。    

     從微觀方面而言,第二段首句(but)、倒數第二段末句(yet)與末段末句(but)三處的轉折對應三道題,加上文章首句也對應一道題,這樣四道題——1、3、4、5題所對應的原文就確定了。剩下的第二題也很容易根據問題中的關鍵詞19th-century定位第一段。    

     由此可見,只要閱讀時抓住了重點,就能迅速地定位各個問題所對應的原文。    

    2)略讀細節與跳讀修飾    

     一方面為了加快速度,另一方面為了提高準確率,對於細節與修飾部分可以較快地閱讀甚至跳過。在第一段中,第二句難以理解,但是由於放在文章的主題之後,應該屬於對首句主題的細節性說明。所以,閱讀的時候如果看不懂不要較真兒,因為它只是一個論據,而且通常不考。    

     在第二段中,段末包含數字年代的兩個句子屬於並列性的細節,應該速讀甚至跳讀。第三段與第四段是對第二段末句所說的三個同化指標——language, home ownership and intermarriage 的詳細說明,屬於明顯的細節,閱讀時應該速讀。如此閱讀不僅抓住了重點,而且節約了時間。    

     綜上所述,只要詳讀重點、略讀細節與跳讀修飾,就能做到正確率與速度雙豐收。所以,考研閱讀的最高境界是:精讀要考的,略讀次要的,不管無關的。    

    (註:本文撰寫時參考了李傳偉編著的《2008考研英語閱讀真題全方位突破》)

相關焦點

  • 考研英語閱讀原文三讀法
    考研輔導教師傳授英語閱讀原文三讀法   2007-3-28 9:19   長期的閱讀研究和教學實踐使我了解到學習考研英語的同學的眾多困惑在考試時,有的同學運用「地毯式」閱讀法,讀到每個詞時都若有所思,戰戰兢兢,惟恐意思稍有偏差,陶醉於個別句子的繁瑣分析,惟恐自己不了解句子的成分。這種緩慢謹慎的閱讀雖然在心理上能給閱讀者以一種虛假的踏實感,但是無論是從理解原文還是從做題的角度而言都表現為效率低下。針對這一普遍情況,筆者結合2006年的閱讀第一篇文章介紹閱讀原文的一種有效方法——考研閱讀原文「三讀法」:詳讀重點,略讀細節,跳讀修飾。
  • 提升閱讀效率的三點讀法,三點讀法.
    【24】提升閱讀效率的三點讀法,三點讀法。
  • 考研英語原文閱讀的有效方法 「三讀法」
    長期的閱讀研究和教學實踐使我了解到學習考研英語的同學的眾多困惑,如何高速有效地閱讀原文是其中之一。在考試時,有的同學運用「地毯式」閱讀法,讀到每個詞時都若有所思,戰戰兢兢,惟恐意思稍有偏差,陶醉於個別句子的繁瑣分析,惟恐自己不了解句子的成分。
  • 名師指導:2011考研英語閱讀複習「三讀法」
    閱讀,是考研英語中的重頭戲,幾乎佔到試卷總分的一半,而且閱讀題的詞彙量大,題目多,一旦做不好,不但會失分,還會影響後面試題的發揮,閱讀就此成了英語考試失分的重災區,如果能夠攻克這一堡壘,既為考試開個好頭,又能得分,一舉兩得。如何高速有效地閱讀原文?
  • 影子跟讀法:教你如何把雅思聽力、口語、閱讀、寫作一網打盡
    但是,雖然雅思口語很重要,但是雅思的閱讀、聽力、寫作同樣也很重要,如果在口語上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勢必分配給其他考試的時間就會減少,那麼有什麼練習方法能夠既兼顧口語,又能兼顧聽力、閱讀與寫作呢?這種練習方法,不僅僅對一般學習英語的同學有奇效,甚至是高級口譯與同聲翻譯人員也是通過這種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的,並且最重要的是這一方法是真正的從聽力、口語、閱讀以及寫作四個維度去提高同學們的英語能力,所以同學們只要跟著接下來小編交給大家的方法練習即可,不必擔心付出努力,卻沒有效果!那影子跟讀法具體應該怎樣操作呢?
  • 英語日期的讀法與寫法
  • 英語中的數字讀法詳解
    例如:531BC讀作 five three one BC(或five hundred and thirty-one BC)2.日期英語日期的讀法、寫法和漢語不同,要注意區別。英語中年、月、日的表達方法是「月份+序數詞,年」。
  • 英語各種數字讀法一眼通
    本文先解決如何讀的問題,在此基礎上,自己編寫一些數字來讀並錄音,然後放給自己聽都是對聽力的鍛鍊。若小夥伴結對練習,說給對方聽更是好辦法。 23千563 325647=325,647=325千6471325647=1,325,647=1百萬325千647
  • 英語口語練習,影子跟讀法(shadowing)坑了多少人?
    如果你在搜尋引擎上搜索影子跟讀法,甚至只是搜索如何練習英語口語,你就會得到大量介紹如何使用影子跟讀學習英語的方法。以下是我搜到的部分內容:影子跟讀法指的是你同時或慢半拍,根據聽到的聲音做實時的模仿(包括所有語音語調),整個過程你就像是演講者的影子一樣。
  • 小學三年級上冊,英語音標讀法、記憶方法匯總,老師:一看就會讀
    小學三年級上冊,英語音標讀法、記憶方法匯總,老師:一看就會讀。小學二年級升入三年級後,就要開始正式學習英語了,英語也成為了小學三年級的三大主科之一。英語的學習,最基礎就是要從單詞的學習開始,要學會讀單詞,必須要學會讀音標。音標好比就是漢字的拼音,學會了音標就知道怎麼拼讀單詞了。但是,音標的發音對一部分學生來說是個難點,很難記住。如果有一種輔助讀音標的方法和記憶方法就太好了。今天,我們就來學學這種音標的記憶方法。元音分為單元音、雙元音以及輔音。單元音總共有12個,雙元音共有8個,輔音有4個。
  • 英語單詞直接拼讀法,學霸都在用,你值得擁有
    「直接拼讀法」是指在沒有掌握和不藉助國際音標的前提下,利用英語字母和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直接把單詞拼讀出來,以培養孩子「看字讀音,聽音辨字」的能力。它是以英語為母語國家的小朋友閱讀時普遍使用的一種學習方法。
  • 在英語中年月日的讀法和寫法
    在英語中年月日的讀法和寫法1、年份    關於四位數年份的讀法有下列幾種情形:    (1) 一般情況下
  • 學習英語的那些事——影子跟讀法,有效嗎?
    突發奇想,天天媽媽(Icy)想結合天天的英語學習經歷,結合自己的教學感受,閒暇時寫一個系列(不定期,哈!),聊聊學習英語的那些事。  學習英語的那些事——影子跟讀法,有效嗎?第一個選題是影子跟讀法(Shadowing),原因很簡單,目前天天正在進行中。
  • 小升初英語語法順口溜:數詞的規律及讀法
    成都奧數網訊:現代社會學好英語走遍全天下,因此英語也成為了小升初的必考科目,備考小升初英語,先從數詞順口溜開始吧。   小升初英語語法順口溜:數詞的規律及讀法   兩大數詞基和序,前表數量後第幾。構成先談基數詞,1至12請認真記。
  • 無聲速讀法,倍增你的閱讀效率
    這個問題,也許你還沒想過,但現在是時候想想了,同樣每天24小時,甚至大家就做著一樣的工作,為什麼有點人就是掌握更多的資訊信息,好奇怪他怎麼在有限的時間裡去了解那麼多內容的,這裡,他必有更加高效的閱讀方法,如果自己也能那麼高效的閱讀就會有好多空閒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哦。那你可以去請教他,如果不會覺得不好意思的話。今天我推薦給大家的是應對現在海量資訊時代的高效閱讀方法——無聲速讀法。
  • 英語中時間的讀法
    例如: 1900年讀作 nineteen hundred 1800年讀作 eighteen hundred 3)第三個數字為「零」(其他數字不是「零」)的年份的讀法應當將該「零」讀為O[u]。例如: 1809年讀作 eighteen O nine 4)關於千年的一些讀法。
  • 英語口語練習材料:時間的寫法與讀法
    時間的寫法與讀法一、點鐘的讀法第一種情況:整點使用 o
  • 英語日期的寫法與讀法 (完整篇)
    珍妮佛關於日期、數字與時間的教學視頻(上與下)(美式表達)綜合式(含英式與美式)說到寫英語的日期,大家恐怕都有碰到不知該如何寫、如何讀和如何向人表達的問題。或讀成是 the sixteenth of October twenty sixteenl  書寫16th October 2016 (讀法同上) l  書寫the 16th of October 2016 (讀法同上)l  書寫the 16th of October, 2016, (讀法同上) 再次註解:真正口說時,就是不一定按字面的來讀的
  • 48個英語音標讀法示範
    國際音標(英語: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縮寫:IPA),早期又稱萬國音標,是一套用來標音的系統
  • 你真的是把英語閱讀當「閱讀」還是當「英語能力」訓練?
    你真的是把英語閱讀當「閱讀」還是當「英語能力」訓練?學英語的學生和教英語的老師都同樣強調一個問題:強調英語閱讀,多多益善!然而,我們還是先「打住」,先問一個英語閱讀問題,先弄明白一個英語閱讀問題:「你真的是把英語閱讀當「閱讀」還是當「英語能力」訓練?」可能很多人(學英語的學生和教英語的老師)連這二者的「界限」都沒想過,更別說「想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