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先任/燕趙晚報
2016-02-23 11:57 來源:澎湃新聞
【編者按】
近日,東北師範大學被爆出碩士論文抄襲事件。近日,澎湃新聞記者發現,東北師範大學兩名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高度相似,而完成時間僅一年之隔。此外,兩篇論文的作者還是同一導師指導、同一學院同一專業畢業的「同門」,前後僅相差一屆。(2月22日澎湃新聞網)
這兩名碩士研究生,一名叫馬達,一名叫張立明,馬達論文的完成時間是2005年5月,張立明論文的完成時間是2006年6月,時間上張立明論文比馬達論文晚一年。經媒體調查,這兩篇論文高度相似,記者通過萬方資料庫、PaperPass等多個論文檢測查重系統比對的結果是,馬達論文與張立明論文總文字重合比已經超過40%。鑑於張立明論文比馬達論文晚一年,可以認定為張立明的論文大面積抄襲自馬達的論文。這是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為。就在不久前,有媒體報導了「山東大學一碩士論文疑似大面積抄襲」一事後,引發社會極大關注。後經證實,報導屬實,山東大學一名碩士的學位論文大面積抄襲,校方稱將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罰。
從碩士論文到博士論文,從大學生抄襲到知名學府的教授論文抄襲,論文抄襲事件頻現,學術不端現象屢見不鮮。此次抄襲事件,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兩名碩士研究生是「師出同門」,他們擁有共同的老師——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傅亞庶,兩名學生之間算是「師兄弟」的關係。既然「師兄」的論文在前,作為「師弟」的張立明,為何會涉嫌大量抄襲「師兄」的論文?以往的很多抄襲者,或是抄襲國外學者論文,或是抄襲其他學者的論文,還很少有人敢直接抄襲「師兄」的論文,況且還是大面積抄襲,高度一致,如論文標題高度一致,連英文筆誤都一模一樣。「師兄弟」的論文變成了「父子」關係。
這樣明目張胆地抄襲,不需要通過論文檢測查重系統比對,他們那個共同的「師父」要稍微有點記性,應該都能一眼識別。張立明自己難道不知?那為何敢如此膽大妄為?更令人奇怪的是,為何論文能通過?「同門師兄弟」的「父子論文」究竟是如何出爐的?
此次事件,讓人將懷疑的矛頭指向了「師父」傅亞庶。作為導師,教育學生講誠信是最基本的教育,導師本應該嚴把論文關,何況還是如此低級而拙劣的抄襲辦法,導師更應該有一眼識別的能力。這也不由讓人懷疑此次涉嫌抄襲事件,導師也牽涉其中。
校方要對此展開深入調查,徹查事情真相,嚴厲懲處違背學術道德的相關責任人。要加強學術誠信的教育,不能任由這種「師弟」抄「師兄」、相互「克隆」的抄襲現象繼續下去。當學術界只剩下抄襲,當學子、「學者」等學術圈中人都靠抄襲畢業,靠抄襲拿到學位,獲得名利,將不利於促進學術事業健康發展,也會對整個社會風氣造成惡劣影響。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論文
相關推薦
評論(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