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名家長撥打本報968111熱線反映,他們孩子所在的莆田市兒童活動中心幼兒園,為了建設多媒體教室,在家長會上發動家長進行捐款,如果捐錢少了,老師還會把家長留下,進行再動員。記者昨日就此事進行了了解,幼兒園園長表示,捐款出於家長自願,學校從未採取任何強制手段。該園主管單位莆田市婦聯也表示將對此事進行調查,一旦發現違規情況,將堅決予以處理。
家長:老師通知帶錢去開會
上學期在莆田市兒童活動中心幼兒園讀中班的一位小朋友的家長對記者表示,今年6月底,她接到孩子班主任老師的電話,讓她去開家長會,並且老師還特地告訴她要帶上錢。會上才知道,學校要建多媒體教室,動員每位家長向學校捐款。
該家長說,當時她捐了100元錢,其他家長有的捐300元,有的捐200元,其中有一位小朋友的家長只帶了60元錢,家長會後,老師竟然把該家長單獨留下,動員他多捐點錢。
另一名孩子上學期在該園上大班的家長告訴記者,他孩子所在的班當天捐了5000多元錢,他覺得學校為提高教學質量建多媒體教室本無可厚非,但向家長伸手要捐款顯然不太合適。因擔心今後孩子在學校不能受到公平對待,因此許多家長只能不情願地捐了款。
園長:只是「通知」,沒強迫捐款
該園張荔燕園長接受採訪時,承認上學期期末曾向家長發動過捐款,並向記者出示收款發票。記者發現,幼兒園16個班級都向學校捐了款,捐款金額最高的是小五班,共計15000元,最少的是大一班共2900元。
張荔燕園長告訴記者,莆田市兒童活動中心幼兒園是莆田最好的幾所幼兒園之一,也是全市唯一一家差額撥款的幼兒園,園裡每年要獨自負擔50萬元左右的教職工社保和醫保費用,還要負擔20多名臨時聘用的教職工的工資,從去年開始還得負擔30%的教師獎勵性績效工資,學校每年要承擔100多萬元的支出,單靠有關部門的撥款,根本無法支付學校的開支。
張園長說,今年莆田市另外幾所同類的幼兒園相繼配備了多媒體教室,為了保證幼兒園的教學質量,園裡也準備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但幼兒園實在拿不出添置設備的費用,因此只能向家長和社會募捐。「捐款絕對是出於家長自願,幼兒園沒有採取任何強制手段。」張荔燕說,為了不讓家長有被強制捐款的錯覺,她特地交代各班老師只在家長會上提出捐款的事情,並且所捐的款項都已上交莆田市財政局,並開具財政局的專用發票。
至於家長反映的老師提前通知家長帶錢和個別老師把捐錢少的家長單獨留下的情況,張荔燕表示將進行調查,一旦發現該情況,將堅決進行處理。
主管部門:未收到申請將進行調查
記者就此事向莆田教育局和幼兒園的主管部門莆田市婦聯反映,莆田市教育局和婦聯的相關負責人均表示,不知道兒童活動中心幼兒園動員學生家長捐款的事情,同時表示將對該情況進行調查。
莆田市教育局辦公室柯毓奇主任告訴記者,任何學校不得以任何形式要求家長捐款,確需捐款的須報上級主管部門,由上級主管部門向社會發動捐款。
分管該幼兒園的莆田市婦聯陳副主席表示,她從來沒有接到過該園要進行捐款的申請,她將向婦聯有關領導反映此事,並對捐款一事展開調查。(海峽都市報 本網記者 蔡學偉 許愛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