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租賃合同類型辨析|產權式商鋪交易模式

2020-12-09 法天使中國合同庫

編者按:

本文主要對房產租賃合同的合同類型辨析進行闡述說明,內容包括:

租賃與用益物權類合同租賃與使用權轉讓類合同房產租賃與承包經營房產租賃與聯營、合作經營房產租賃(允許轉租)與房產委託管理一、租賃與用益物權類合同

1.租賃與部分用益物權類合同是「接近型」關係。

租賃是取得對他人資產的使用、收益的權利,用益物權是「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可見有部分類似。

另一方面,租賃不取得物權,與用益物權性質大不相同。因此可以說租賃合同與某些用益物權類合同是性質不同但在部分具體場景下權利義務接近的「接近型」關係。

如果使用方有意取得用益物權,律師當然就應該選擇用益物權類合同,但是這種情況下,律師應該首先判斷是否可以實現目的。因為物權法定,物權的設立、轉讓模式都是有限的。

如果不能取得用益物權,就要考慮租賃合同,但此時需要考慮能否滿足當事人的需求,特別是要考慮租賃是不能超過20年的。

常見用益物權類合同

2.租賃合同與居住權合同的選擇。

一般而言,居住權設立合同與租賃合同屬於不同類型,權利義務不同,一個設立物權,一個設立債權。但在特定具體場景中,二者的權利義務會接近,變成「接近型」。例如:針對住宅的長期租賃,從承租人的角度,律師完全可以建議籤訂居住權合同。這樣設立一個用益物權,比租賃合同的債權效力更強,而且是可以超過20年限制的。

3.租賃合同與地役權合同的選擇。

這兩者性質大不相同,一般也不會混淆。只有在兩塊不動產相鄰或相近,一方需要利用另一方不動產的時候,才可能涉及地役權。

如果能夠設立地役權,從需役地一方的角度,應該按地役權合同處理並登記最合適,地役權作為物權更有保障。如果對方不同意,就要考慮用租賃的方式了。

4.農村土地的利用對應幾種合同類型。

假設一個非本村的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以外的人),想要使用村裡面的一塊地,有下列三種模式,對應不同類型的合同:

第1種模式:農村土地承包經營。

此時設立土地承包經營權(用益物權),期限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等確定。

(注意在部分文章甚至法規中,將這種非家庭承包產生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叫作「土地經營權」,跟第2種模式中的「土地經營權」混用了一個詞。但實際上是不一樣的。)

注意,這種交易只適合於非基本農用地等不適合採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農村土地。對於要採取家庭承包的基本農用地,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以外的人是不能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的。

第2種模式:土地經營權的流轉。

土地承包經營權不變的情況下,土地經營權可以流轉,包括轉包、出租、入股、信託等方式。因這種情況下的土地經營權性質是否屬於用益物權存在爭議,當以出租、轉包等流轉方式獲得土地經營權時,是否受「租賃期限不超過20年」的限制並不清楚。若雙方想要突破20年最長租賃期限的限制,則不建議採取「土地經營權出租合同」這一名稱,而建議採取類似於「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或「土地經營權轉包合同」等名稱。

流轉期限為五年以上的土地經營權可以進行登記,登記後可以對抗第三人。

第3種模式:土地租賃。

法律沒有禁止農村土地對外租賃,但不得擅自改變用途。

這種情況下不涉及用益物權的設立或流轉,租賃期限也不得超過20年。

在實務中,上述第2、3種模式實際上會因為合同類型、表述不清而發生混亂,從承租人(受讓方)的角度,最好準確定性為「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並進行登記,從而能使期限超過20年,且土地經營權相比一般承租人的權利更有保障。

二、租賃與使用權轉讓類合同

如果是用益物權的轉讓,那麼與租賃合同無實質關係,不受《合同編》「租賃合同」一章規定調整。物權的期限取決於相應的法律規定,不受租賃期限不超過20年的限制。

房產、土地類買賣或轉讓中,常常出現「物權轉讓受到限制,改為所謂使用權轉讓合同」的作法。如果這類物權轉讓本身違法、無效,那麼這一類「使用權轉讓合同」也可能被當作事實上的「物權轉讓合同」而被認定為違法、無效,也有可能被認定「實為租賃合同」而認定不能超過20年。

實際上,租賃無非就是物權不轉移、只提供給承租人使用的交易模式,所以不涉及物權流轉的「使用權轉讓合同」實質上就是租賃。但是,也不排除在具體案件中,法院確實可能沒有認定為租賃,且認定這種「使用權轉讓類合同」合法有效,甚至有可能允許「使用權轉讓超過20年」。——下面所說的「產權式商鋪」交易模式可供參考。

資料:產權式商鋪交易模式簡析

產權式商鋪是指商鋪所有權及經營權相分離的房地產經營模式,即開發商將開放式賣場先分割出售後自己或委託專業經營公司進行統一經營,投資者享有定期收取回報的權利。其特點是產權分散,統一管理、統一招商和統一租賃。[1]

一、「產權式商鋪」中的「產權」

所謂「產權式商鋪」的「產權」其實是個容易誤導人的用語。因為在實務中,買方所購買的「產權式商鋪」有下列情形:

1.商鋪能取得房產登記證書。

此時的交易模式其實就是商品房買賣,只不過這個商品房是個商鋪而已。

2.商鋪不能取得房產登記證書。

此時買方所購買的商鋪可能有兩種情形:第一種為概念分割形態,「該種商鋪不劃分四至區域,只是進行面積概念上的虛擬分割」,第二種為物理分割形態,「此種商鋪雖也是開放式空間,卻以透明玻璃、模板等實體分隔物隔開或者雖沒有間隔但採取點式地標來確定四至」。[2]但這兩種都不能取得房產登記證書。

此時的「產權」並非法律意義上的不動產物權,因此又稱為「虛擬性產權商鋪」。

當然,對於整個不動產物業來說,開發商是擁有法律上的土地使用權、房屋產權的,只是不能就單個出售的商鋪進行房產登記。

二、不能取得房產登記證書的商鋪「買賣」模式簡析

如果「買方」只是取得一個「虛擬性產權」,那麼實際上就等於只是取得商鋪的使用權或類似權益,因此實質上接近租賃。那麼能否取得「超過20年的商鋪使用權」呢?也就是,是否可以不受「租賃不得超過20年」的限制呢?

這一問題不好回答。實務中這種所謂「產權式商鋪」的交易模式往往是「銷售+包租/回租」的租合,已經不是一個單一的合同關係,還涉及是否違反房地產行業有關法規、是否涉及非法融資等問題。

如果只看「虛擬性產權」的轉讓合同本身,只要不違反相關法規,本身應該是合法有效的合同。至於其中涉及「超過20年的商鋪使用權」問題,法院有可能不適用「租賃合同不超過20年」的規定,也可能認定「不能超過20年」因而超過20年的那一段期間的使用權轉讓無效。

上面這個「虛擬性產權」商鋪轉讓的交易模式告訴我們,對於標的物的「租賃」還是「標的物使用權轉讓」,在具體場景中有時會難以區分,也給了律師一定的選擇空間。

三、房產租賃與承包經營

1.兩者主要區別。

這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標的不同,承包經營下的標的不只是房屋使用權,也就是說發包方給承包方提供了其他資源,例如營業執照、資質、生產經營配套設施等,或者說,發包方提供的並非僅有「硬體」。

如果發包方僅僅提供房產、設備設施的使用權,承包方以自己的名義使用、經營,則應該就是租賃合同。

2.某些場景下叫「承包經營合同」或「租賃合同」影響不大。

這類場景下應該是承包方以自己的名義經營。例如:甲將所持有的一個停車場交由乙承包經營,乙自負盈虧並向甲繳納保底承包費。承包期限約定為五年。

這種情形下其實用「停車場租賃合同」也是可以的。只要權利義務約定清楚,對雙方來說沒有實質區別。

3.注意承包經營的合法性問題。

如果承包經營涉及到資質、營業執照的轉讓、掛靠,則涉嫌違法。

4.「企業租賃經營」這個模式及表述已經極少使用。

根據《全民所有制小型工業企業租賃經營暫行條例》等幾個較老的規定,還存在「企業租賃經營」這種模式,其實質類似於企業承包經營。但這種模式現在已經極少使用,且僅適用於全民所有制企業,幾乎已經成了一個歷史名詞了。這種「企業租賃經營合同」與「租賃合同」也沒有什麼實質關係。

四、房產租賃與聯營、合作經營

如果房東一方只提供房屋使用權,收取固定收益,則是典型租賃。

如果房東一方只提供房屋使用權,收益按照使用人收益的一定比例收取(例如按使用人商鋪月收入的20%收取),也就是收取浮動收益,其實也只是租金的計算方式不同,實質仍然是租賃。——但是,這種情況下,雙方籤訂的合同有可能會是「聯營合同」。

如果房東一方不只提供房屋使用權,還提供一些別的資源,例如收銀系統、品牌宣傳等,按照使用人收益的一定比例收取回報。這種關係就接近於聯營或是合作經營了。

從租賃到聯營、合作經營之間並無截然的分隔線。除非有特殊違法情形,租賃合法,聯營、合作經營也合法,根據實際交易模式選擇即可。如果以提供房屋使用權為主,則從房東一方角度還是選擇租賃更為簡單、風險更小;如果選擇聯營、合作,則需要明確約定各方投入、利益分配、風險負擔,同時還要考慮,第三人可能會主張聯營、合作各方應承擔連帶責任。

這一方面,商場與供應商之間可作為典型。商場與供應商之間的典型模式,既有租賃,也有聯營(合作經營)、代銷等模式。

五、房產租賃(允許轉租)與房產委託管理

房產租賃(甲出租給乙,且允許乙轉租)與房產委託管理(即甲將房產委託乙管理,乙向甲支付收益,乙自行出租取得收益),這兩種模式對應的合同關係性質雖然大不相同(一個是租賃一個是委託),但達到的實際效果其實差不多。因此有靈活選擇的空間。

在實務中,房產委託管理模式多為專業運營公司所採用,在商業運營、物業管理及房產維護上的經驗都較為豐富,針對的標的物一般是公寓。

另外,如果委託管理的期限超過20年,則不能選擇租賃而只能是委託管理。

從房東的角度,這兩種模式都可以接受,但是在房產委託管理模式中,必須明確「保底收益」,也就是說合同中應有類似約定:無論受託方實際收益如何,是否收到租金等,均不影響向房東(委託方)支付收益;受託方與承租人及第三人的爭議,由受託方自行承擔責任。

[1]羅鵬:《分割產權式商鋪買方權益保護論》,四川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來源:知網。

[2]陳曉雷:《統一經營模式下的產權式商鋪的法律問題》,《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相關焦點

  • 三千旅居告訴你,什麼是「產權式酒店」?
    那在房地產投資中有一個產品——「產權式酒店」,您了解嗎?今天三千旅居就帶您了解什麼是「產權式酒店」。產權酒店定義產權酒店 ( Property hotel) 是消費者購買酒店設施的所有權,即房地產開發商將酒店每間客房的獨立產權出售給消費者,每間房都有獨立的產權。
  • 商鋪租賃合同糾紛有哪些解決方式
    糾紛,無法就是因為商鋪承租人和租賃人之間因為租金、商鋪有瑕疵等與事實不符的情形時導致的,一般是可以先雙方溝通協商解決的,不行就只能採取別的方式了。下面王晶律師為你整理了商鋪租賃合同糾紛有哪些解決方式的相關知識,歡迎閱讀,希望能幫到你。  一、商鋪租賃合同糾紛有哪些解決方式  第一是調解。出租、承租雙方當事人經過自願協商,在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主持下達成和解的一種方法和活動。
  • 明年3月起 成都買賣二手商鋪、車位等將正式實施評估計稅
    原標題:明年3月起 成都買賣二手商鋪、車位等將正式實施評估計稅   何為存量非住宅房產:   存量房交易俗稱「二手房交易」,是指已辦理權屬登記的房產再次進行交易;非住宅是指除了住宅以外的非居住用房產,包括辦公用房、商業用房、廠房倉庫及車位等房產類型。
  • 疫情期間商鋪編撰租賃合同糾紛指引免費發布啦!附全文,速看!
    疫情期間商鋪編撰租賃合同糾紛指引免費發布啦!附全文,速看!》(下稱《指引》)免費向社會大眾發布,幫助租賃合同各方當事人依法、有序處理糾紛,化解矛盾。
  • 房產被拍賣,租賃合同如何處理?
    由於財務問題,房東的房產被法院拍賣,那麼租賃合同應該如何處理呢?2019年6月10日,法院作出執行裁定書將涉案房屋拍賣,並由案外人餘某獲得該房產所有權。多喜來蛋糕店遂向法院提起確認租賃合同解除的訴訟。的規定,順發公司自該裁定生效時不再享有涉案房屋的所有權,於2019年6月10起已不再享有該房屋的財產權,那麼雙方的租賃關係自然就解除了。
  • 紅樓知乎|籤訂寫字樓、商鋪租賃合同的注意事項
    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投資寫字樓和商鋪,那麼,出租寫字樓和商鋪,籤訂合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第一點是關於免租期的約定。目前,大家購買的寫字樓和商鋪大部分都是毛坯,通常由承租人對房屋進行裝修,雙方根據房屋面積大小約定一定期限的免租期,免租期用於裝修且免收租金。
  • 遇到商鋪轉讓合同糾紛的處理技巧,店鋪轉讓合同範本
    對於承租人來說,只要是買賣交易在租賃合同籤訂之後,承租人就有權限制買受人行使所有權,即買受人要受制於物業出賣人與承租人的租賃合同,代替物業出賣人履行租賃合同的義務。其概念包括如下內容:第一,轉讓行為涉及三方當事人,這三方當事人包括商鋪的所有權人即出租人,租賃使用商鋪並且對商鋪內的設施與物品享有所有權的轉讓人(在與出租人的租賃合同中,同時為承租人),以及接受商鋪轉讓並與出租人形成新的租賃合同關係的受讓人(在與出租人的新的租賃合同中,作為新的承租人)。
  • 什麼樣的商鋪能買賣?買商鋪必須注意4個事
    作者: 蘇州特價房商鋪是一種高投入、高收益的房產,很多購房者已經將商鋪出租作為一種,但並不是的商鋪都能買賣的,如果看中的商鋪不能正常交易,你不就白忙活了嘛。另外,與住宅相比,商鋪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市民在購買商鋪時應格外注意。
  • 長興一產權式酒店業主被套牢 人去樓空害苦業主
    鳳凰山莊昔日外景圖  浙江在線09月10日訊《杭州業主狀告黃山產權式酒店》(詳見本報9月3日C5版)——上周本報詳細報導12位杭州業主購買黃山C2C產權式酒店,卻得不到應有回報這一事件後,蕭山人莊先生聯繫上了本報記者,他說,他在長興花20多萬元買的產權式酒店現在已經關門了,他想去討個說法。
  • 佳隆股份:提前解除租賃合同
    (含稅),房產租金每3年上浮10%,租賃期限5年,自2019年5月1日開始計算。現雙方本著平等、自願、互諒互讓的原則,經協商一致,決定籤訂《解除租賃合同協議書》,提前終止上述資產的租賃。公司擬提前解除租賃合同的事項已經2020年10月9日召開的第六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議和第六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本次交易在公司董事會批准權限內,不需要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
  • 2019年商鋪交易稅費如何計算?又要注意什麼問題?
    [導讀]有人買房子**,就會有人會買商鋪**。現在在市面上也很常見了。那麼如果自己有了商鋪,將其租出或者出售。當然商鋪出售也是需要籤訂合同,然後辦理產權過戶。那麼,二手   有人買房子**,就會有人會買商鋪**。現在在市面上也很常見了。那麼如果自己有了商鋪,將其租出或者出售。當然商鋪出售也是需要籤訂合同,然後辦理產權過戶。那麼,二手商鋪買賣稅費計算是怎樣的呢?
  • 物權類合同類型歸納與簡析
    物權法定,現行法律環境下的物權類別非常有限,相應交易模式也有限。但另一方面,合同自由、債權意定,對應合同類型無限,當事人可以約定五花八門的債權債務。物權類合同與普通合同的選擇。如果某物權實際上不允許某類交易模式,也即雙方不可能創設或轉讓此項物權,那麼律師應建議停止交易,或者將合同類型由「物權類合同」調整為「普通合同」。調整為「普通合同」時,合同的標的就不再是物權,當事人也就不能獲得物權。
  • [關聯交易]太平鳥:關於朝裡中心房屋租賃暨關聯交易的公告
    除租賃合同另有說明外,租賃房產(含公攤部分面積)狀態為毛坯,承租方可根據自身需要對租賃部分面積進行裝修,費用由承租方承擔,無論租賃合同因何種原因解除或終止,承租方均有權按照租賃房屋室內裝修的公允價值獲得補償。
  • 陝西金葉:子公司西安明德理工學院北校區房屋場地租賃暨關聯交易
    五、關聯交易協議的主要內容 本次明德學院房屋租賃事項涉及的合同尚未正式籤署,租賃合同的主要內容將由明德學院根據公司2020年度七屆董事局第四次臨時會議決議與關聯方萬裕文化及萬裕實業最終協商確認並籤署。根據初步協商,合同主要內容如下: 1.承租期:3年,其中免租期為3個月。
  • 中國產權式酒店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
    (1)酒店式公寓市場供應情況分析      (2)酒店式公寓市場需求結構      (3)酒店式公寓市場競爭現狀調研      (4)酒店式公寓租賃價格現狀調研    2.2.4 酒店式公寓經營管理現狀分析      (1)酒店式公寓經營模式分析      (2)酒店式公寓管理模式分析
  • 律師執業札記:杜絕房產交易陰陽合同,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房產契稅,又寫了一份陰陽合同,辦理產權變更登記的協議寫明約定的房產交易價格為20萬,雙方完成了房產交易並辦理了產權變更登記手續。在庭審時就看房的細節、交款及房產變更登記相關細節進行詢問,當事人李某吞吞吐吐,敘事不清,邏輯不順,法院認定細節不真實,有惡意串通情節,房產交易額20萬元低於實際市場價格,不符合合理對價的判定標準,判決二審維持原判,判令房屋買賣合同無效,因為此判決以後李某追償購房款還可能損失十萬元。這一案件是我律師生涯中少有、頗有挫敗感的一起訴訟案件,留下的印象極深。
  • 「買賣」一定不破租賃嗎——抵押權的實現打破原有的租賃關係
    在此期間商鋪可由王穎自由轉租。王穎與顧維根、肖豔一致確認,該收條上的30萬元,王穎並未實際支付,而是約定用這六年的租金衝抵王穎的30萬元債權。2012年11月24日,王穎(甲方)與盧同好(乙方)籤訂《房屋租賃合同》一份,雙方約定,甲方將中山西路26#日出東方小區的A區7-6商鋪租給乙方使用。
  • 海航投資:關於全資子公司籤訂養老租賃合同暨關聯交易的公告
    4、此次擬籤約的四家酒店中,海南康樂園海航度假酒店、昆明皇冠假日酒店、蘇州飯店的部分土地及房產被相關方實施了查封與凍結(該查封為資產保全性質)。    公司第八屆董事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了《關於全資子公司籤訂養老租賃重大合同暨關聯交易的議案》,關聯董事朱衛軍、姜傑、蒙永濤、陳英傑迴避表決,會議以3票同意,0票反對,0票棄權,審議通過了此議案。        本次交易尚需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關聯股東迴避表決。
  • 產權式商鋪的四大物業管理難點和重點
    「一鋪旺三代」 讓眾多投資者看好產權式商鋪投資的高回報並傾囊搶購,然而後期資產運營過程中諸多的開發遺留問題卻成了物業管理的「攔路虎」。產權式商鋪作為一種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物業,在各開發單位「一鋪旺三代」概念的大力宣傳下,讓眾多投資者看好商鋪投資的高回報,誘於「先售後租、售後包租」,傾囊搶購。
  • 租賃合同備案對第三人的對抗效力
    就在法院即將對A房進行拍賣時,案外人丙向法院提交了一份乙、丙籤訂的租賃合同,該合同載明:2003年12月11日,乙以650元/月(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的價格,將其名下的A房出租給丙,租賃期為18年,即從2003年12月15日----2021年12月14日,並於籤訂合同的當日預交了十年的租金7.8萬元。  該租賃合同的出現,對該案的執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