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國1600萬同妻生活:因丈夫同性戀身心遭受壓抑

2021-01-13 閩南網

對話

  記者:你們戀愛談了多長時間?

  曼娟:談了將近兩年,沒有發現有啥不對勁。

  記者:知道丈夫是同性戀後,你所遇到的問題都有哪些?

  曼娟:每次面對他我都覺得特彆扭。更重要的是,他和兒子關係很好,我怕兒子長大以後會被他帶入同性戀的圈子,也害怕自己會染上愛滋病。

  記者:既然有這麼多顧慮,為什麼不離婚?

  曼娟:他是一個脆弱又很內向的人,他每次都說想和我好好過日子。我能體會到他內心的痛苦。其實我還愛他。我也捨不得離開他。

  記者:你有和別人提過這件事嗎?

  曼娟:我曾和一個閨蜜說過,可是她不相信我,她覺得是我胡思亂想,無理取鬧。後來我就沒有再告訴任何人,包括父母家人。

  記者:委屈嗎?

  曼娟:特別委屈。說真的,就算老公在外面有「小三」,也比他的心裡裝的全是男人要好。

  記者:告訴閨蜜,是想讓她鼓勵你離婚?

  曼娟:確實有這個想法。

  記者:現在你又是怎麼想的?

  曼娟:同性戀不是他的錯。其實我也是幸運的,至少他對我很好。

  記者:不會覺得難熬嗎?

  曼娟:你知道同床異夢是啥感覺嗎?他躺在我身邊,卻感覺不到溫度。可是,我還是無法說服自己離開他,離,或不離,糾結充斥著每一天。

專家觀點

  哈工大社會學教授唐魁玉認為,同性戀進入異性婚姻肯定會降低婚姻的質量。同妻悲劇的產生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不在同性戀者自身,而是影響同性戀者選擇生活的傳統道德和異性戀霸權。解決同妻問題仍有賴於社會文化對於同性戀者的理解和接納。

  專家表示,從法律層面,應該完善《婚姻法》明確配偶權的具體內容,更好地保障包括同妻在內的女性權利。從社會層面,需要成立維護同妻權利的實體機構,鼓勵她們互相支持,爭取權益,對尋求幫助的同妻和已婚男同性戀者提供幫助,讓同妻找到自己的幸福。專家呼籲,已確認同性性取向的未婚男同性戀者應主動拒絕與異性戀女性結婚,提高尊重自身和保障女性權利的意識。

後記

  每一位同妻,都有屬於自己的心酸故事。因為各種原因,她們還在痛苦的婚姻中掙扎。同妻的悲哀不僅僅是同性戀丈夫造成的,也不只是當初「看走了眼」,更重要的是她們在法律上得不到應有的保護。

責任編輯:吳德飛

相關焦點

  • 「結婚40年我還是處女」:同性戀騙婚背後是2000萬同妻的悲劇
    同性戀騙婚背後是2000萬同妻的悲劇「你本可以放過我,為什麼非要拖我進泥潭?」多少同妻滿心歡喜地步入婚姻,卻發現這不過是對方精心打造的囚籠。無性無愛、家暴、抑鬱、性病,是她們的噩夢。四川大學女教師羅洪玲,從13樓縱身跳下身亡。
  • 豆瓣8.6《誰先愛上他的》|無性,無愛,中國1600萬同妻家庭的縮影
    看完這部電影,我們或許會叩問,中國1600萬同妻家庭的誕生,到底是誰的錯?宋正遠:需要「正常」生活的丈夫和男朋友宋正遠是一個大學教授,他一表人才,脾氣溫和,又精通音樂。可以說是很多女性眼中的理想丈夫。他過上了「正常的生活」卻不幸福。在幾年的婚姻生活中,他與妻子的性生活寥寥無幾。面對妻子的「親密接觸」和主動,他的肢體語言始終是畏縮、逃避的。
  • 結婚10年驚覺丈夫同性戀,遭冷待她成罪魁禍首:你土醜笨懶兇
    然而婚後的生活並不理想,丈夫時常出門,兩人之間沒有太多相處的時光。獨處時,丈夫似乎只對要孩子感興趣。孩子出生後,兩人之間的關係就更加惡劣了,他們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陌生人。即便如此,陳年小九還是努力維持家庭的和諧,直到她發現了丈夫性取向的秘密,陳年小九提出離婚,丈夫沒有絲毫挽留。
  • 1600萬女性深陷的「形婚」騙局,觸碰不到的丈夫,每天對活人守寡
    為什麼近幾年中國關於「性」的教育不斷被提上日程?除了兒童這一群體,還有一個人數龐大的群體被落後的觀念和現實所籠罩。她們就是同妻,在中國有1600多萬女人嫁給了同性戀丈夫,說她們踏入漩渦也不為過。同性戀人群在中國沒有被正視!他們一直生活在「櫃中」,只有極少數「出櫃」的勇士。勇士面臨的將是猜疑和冷眼旁觀,所以絕大多數同性戀一直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在我們周圍。愛滋病、婚姻、心理健康……這些與同性戀緊密相關的字眼,已經在他們身上刻的越來越深。
  • 被家暴、被忽視、感染愛滋,1600萬的同妻們過著怎樣生活
    臺灣曾出過一部關於男同的電影《誰先愛上他的》,影片中的母親劉三蓮在丈夫死後,發現他的保險理賠金是留給了一個名叫高裕傑的陌生男人,這才發現自己的丈夫原來是個同性戀。劉三蓮疼愛兒子卻不會愛,也從未了解過兒子,當她決定為了兒子向高裕傑徵討時,兒子卻與高裕傑的關係越來越親密,甚至搬到了他的家中。
  • 同妻丈夫在外招男妓 被提醒儘快做愛滋病排查
    原標題:中國同妻  生完孩子,劉思琦才發現自己的另一個身份。坐在電腦前,她瘋狂地搜索有關「同妻」的信息,瘦削的肩膀抖得厲害。  在內心深處,她始終不肯接受丈夫是同性戀這個事實,直到有一次,丈夫在夢中叫出另一個男人的名字,她徹底心碎。  沒有質問和爭吵,丈夫很快攤牌。劉思琦寫了一封遺書,發在了一個男同論壇裡。
  • 丈夫隱瞞同性戀取向騙婚,妻子怒至法院要求離婚和賠償獲法院支持
    即使有限的在家時間,也以身體很累拒絕夫妻生活,兩個多月過去了,王豆豆還是處女身。在共同生活過程中,豆豆還發現丈夫行為異常,與同性朋友之間有種說不出來的親暱關係。王豆豆把這些苦惱給閨蜜講述,閨蜜開玩笑說張方不會是同性戀吧?說完兩個人都沉默了,儘管豆豆不願意相信,但這個可能確實有。閨蜜讓豆豆找找證據,好好跟張方溝通溝通。
  • 同性戀丈夫結婚後,和同性伴侶一起生活,是否構成重婚罪?
    回到正題,在我國,人們對同性戀的態度依然是比較保守的。更多的人是選擇低調地生活在「柜子」裡,公開出櫃的人是少數。同性戀者,存在於各行各業,據我們了解,有的單位對個人的婚姻問題比較重視,甚至會影響升職、加薪等。這部分人迫於各種壓力,最終選擇了向現實妥協,即選擇進入婚姻。
  • 同性戀小夥回憶部隊生活:洗澡時壓抑自己怕被發現
    流逝(化名):在一起之後呢就很煩啊,每天就是看到她特別煩,因為當時學校是住宿的嘛,等於說每天都跟她生活在一起,說下了課可能你倆就得在一起,吃飯就得在一起,然後除了睡覺不在一起之外,其他時候幾乎都在一起,這個時候你就覺得天吶怎麼熬啊,一天八個小時。        解說:當流逝的女友提出進一步的身體接觸時,他的內心開始崩潰。
  • 新加坡國有電視臺因播放同性戀生活節目被罰款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海峽時報》4月25日報導,新加坡國有電視臺因播放一檔和同性戀情侶及其領養的小孩有關的節目,被該國電視節目審查機構處以1.5萬新元,約合1.1萬美元的罰款。  據《海峽時報》報導,新加坡傳媒發展局認為,在這檔名為《發現和設計》(「findanddesign」)的家裝欄目中,主持人竟然幫助一對同性戀情侶裝修託兒所,這樣的做法等同於「將同性戀行為正常化,並鼓吹這種行為」。
  • 資料:中國同性戀調查
    中國某省會城市一大型同性戀酒吧的經營者曾詢問過許多同性戀:如果你感染了愛滋病怎麼辦?其中有人告訴他:「儘可能傳染給更多的人。」  1997年5月,北京某大醫院發現的38例愛滋病毒感染者和愛滋病病人中,有12人是同性戀/雙性戀者,所佔比例高達31.6%,男性同性戀人群是中國性病感染者年增長率最高的人群。
  • 中國同性戀婚姻登記第一案長沙開庭並宣判
    內容提示:中國內地的首宗同性戀維權案件13日在湖南長沙開庭,芙蓉區法院根據審理認為,根據婚姻法第二條第五條以及婚姻登記條例的規定,一夫一妻以及締結婚姻關係的兩個人必須是一男一女,現行法律沒有為同性戀登記婚姻的規定
  • 「心理學」:破解同性戀的5大流言
    看見同性戀,心裡會想到什麼?心理學告訴你答案:喜歡一個人,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痴於肉體,迷於聲音,醉於深情……談起同性戀,從同志們的性癖好、性生活到同性戀關係的本質,民間存在著各種說法和刻板印象。小編挑出了其中最廣為流傳的5大流言。一起來看看心理學研究是怎麼說的吧!
  • 同性戀學生遭欺凌,臺灣醫學界呼籲重視
    臺灣一些人要求從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中刪除「認識和尊重同性戀」內容,對此教材作者之一顏正芳醫生表示,校園調查發現同志學生遭受嚴重欺凌,將來會面臨更高的健康和自殺風險。  作為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和精神科主治醫生,顏正芳從2015年8月起開展為期18個月的調查,發現在500位成年初期的同性戀和雙性戀男性受訪者中,87.6%曾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遭受騷擾、辱罵、詆毀、毆打等各種形式的欺凌,一些老師和家長得知情況後坐視不管,甚至落井下石,導致欺凌行為變本加厲。這些學生為了保護自己,被迫壓抑或偽裝性傾向和性彆氣質,長期生活在痛苦中。
  • 為什麼同性戀就不該結婚?
    李先生對中國的婚姻習俗有著豐富的研究經驗,他告訴我們,其實婚姻表面上看是一男一女在一起生活,但人們結婚早已不是只為了一起生活,而是為了結婚。她與丈夫通過網絡相親認識,幾次約後在雙方家庭督促下,不久就結婚了。婚後,丈夫常年不在家,對小櫻也十分冷淡,更不用提夫妻生活了。小櫻想要一個孩子,可是丈夫那邊卻是支支吾吾不答應。直到她跟蹤丈夫出門,才發現丈夫原來一直有位同性情人。
  • 臺灣遭綁架船員之妻:丈夫是民進黨員 但感恩藍營
    原標題:臺遭綁架船員之妻:丈夫是民進黨員但感恩藍營海外網10月28日電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日前,遭海盜綁架4年多的臺灣輪機長沈瑞章,前天返抵基隆。據悉,遭綁架的輪機長沈瑞章妻子發布千字聲明稿,不僅痛批船公司、船老闆冷血無情,還透露自己的丈夫雖是民進黨員,但最要感謝的是暗中幫忙的藍營人士。
  • 揭秘:屈原是同性戀 為楚王弄臣因失戀自殺?
    屈原有同性戀平權運動者倡議將端午節命名為「同性戀情人節」,理由為屈原也是同性戀引發廣泛爭議。腐女:「腐」在日文有無可救藥的意思。性社會學家方剛隨即轉發了這一微博,稱「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屈原是一位同性戀者,並且因失戀自殺」,呼籲更多同性戀平權運動者參與到「為這一節日的『正名』中來」。有學者指出,「用這類的眼光解讀經典文本很早就有,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他們所言「屈原是同性戀者」的理由,來自六十多年前民國學界關於屈原的一次學術討論。
  • 同性戀在中國:寬容漸成氣候
    同性戀在中國:寬容漸成氣候 中國日報網 2015-03-16 13:41:06 據《外交政策》網站3月11日報導,出櫃在中國依然非常艱難,但因為一部不同尋常的短片
  • 婚姻心理諮詢:結婚後發現老公是同性戀,我該怎麼辦?
    隨著同性戀越來越多的被暴露,同性戀的妻子也逐漸浮出,婚姻的不幸、痛苦也慢慢被人所知,「同妻」成為她們的稱呼。同妻現象在各國都有,由於傳統觀念和性意識缺乏,很多女性在婚前沒有察覺丈夫的性取向,婚後發現時往往難以接受、痛苦不堪。
  • 老夫少妻終究過不下去?
    近日,廣州市白雲區法院審結了一起老夫少妻離婚案,夫妻二人相差28歲,因感情破裂對簿公堂,最終法院判決準許離婚。近年來,中老年人離婚案件呈逐年上升趨勢。北京西城法院的一份調研顯示,與其他離婚糾紛相比,中老年人離婚案中「老夫少妻」現象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