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同事突然到訪,我們相互分享了如今的工作狀態,之後便隨意閒聊。原本在一旁看電視的女兒,突然跑到我身後說:&34;我皺著眉頭說:&34;她嘟著小嘴繼續看電視。
老同事向我請教工作經驗,我隨意分享了一些。&34;女兒再次打斷我們的談話,我大聲喊道:&34;
隨意插話可謂是很多小孩子的&34;,我年少之時也是如此。每次家中來客人,我都想在他們面前表現一番,提升自己的&34;。然而每次準備加入談話時,父母都會冷冷地說一句:&34;
進階為家長之後,對於孩子的插話行為,我也選擇了零容忍的態度。想必很多朋友都不喜歡孩子隨意插話,畢竟這是對客人的不尊重。有些性格暴躁的家長會大聲責罵孩子,讓其閉嘴。
孩子喜歡插話的原因。
為何孩子總是隨意插話呢?其實並非是父母眼中的故意搗亂,而是這兩個原因。一方面是他們缺乏等待的耐心,不希望讓客人影響自己的活動進程。比如父母原本想帶他們去遊樂場,但是客人的突然到訪,拖延了自己的計劃。
父母和對方交談時,孩子感到枯燥無味,缺乏等待的耐心。他們希望父母可以快速結束對話,帶自己前去玩耍。而頻繁插話的潛臺詞便是:你們聊完了嗎?快點,我要去玩!
另一方面是想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成為談話的主角。有些孩子喜歡彰顯自己的個性,希望得到各種誇讚。當家長和別人談話時,他們感覺自己被忽視,便會用插話的方式得到父母的關注。參與父母的談話,繼而發表自己的意見,很有可能得到對方的誇讚。
有些客人出於禮貌,便會誇讚孩子聰明活潑。這樣便會讓他們覺得,隨意插話可以得到父母和客人的關注,內心可以得到莫大的滿足。
孩子經常插話,父母要如何引導呢?可以試試這兩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適當回應孩子,再將其支開。
有些孩子善於表現自己,隨意插話也是為了能夠得到父母的關注,從而達到內心的小虛榮。父母的一句&34;只會打擊他們的熱情,甚至產生心理隔閡。我們不妨適當回應他們的談話,之後再將其支開,做到&34;。
當孩子準備加入談話時,我們可以暫時回應,向客人介紹自己的孩子。之後便用&34;為由將其支開。這樣既可以讓他們得到片刻的關注,又能夠避免其再次插話。
第二個方法:引導他們換位思考。
詩人託馬斯曾說:一分鐘的思考抵得過一小時的嘮叨。
如果孩子頻繁插話,或是故意幹擾父母的交談。等客人離開之後,家長可以和孩子冷靜溝通,讓他們換位思考。可以問:&34;經過一番思考之後,孩子腦海中便會浮現&34;、&34;、&34;等字眼。
理解了父母當時的心情,孩子也會明白隨意插話會影響客人的情緒。經過溝通之後,他們也會逐漸改掉隨意插話的習慣。
寄語:尊重他人是立身社會之本,孩子隨意插話,好似前行的火車突然失去燃料。家長要培養他們等待的耐心,以及相互理解。今後和別人相處時,他們也懂得適當迴避,給對方交談的空間。你家寶貝喜歡隨意插話嗎?你會如何回應他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