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插話就戴「黑口罩」,別讓你的做法毀掉孩子

2021-02-22 拇指兒媽媽

你見過戴「黑口罩」上課的學生嗎?

寧波有這樣一則新聞:有個孩子上課愛插話,老師忍無可忍,對著孩子一頓教訓:「成績好有什麼用,班級氛圍都被你破壞掉了,明天戴個口罩來!」

孩子恐於老師的威嚴,第二天就真得戴著口罩上課了。


這種情形還不是個例,城區其他一些中小學都會採取類似的課堂管理紀律,王女士回憶起孩子第一次買口罩的情景。

」媽媽,家裡有口罩嗎,明天我要戴它上學!」

那天傍晚,孩子放學回家,突然提出這個奇怪的要求。

「為什麼?生病了嗎?」

我很納悶地問,還順手摸了摸他額頭,沒有發燒症狀。

「不是,是老師嫌我吵,影響其他同學。」

兒子的回答讓我愣了一下。

原來兒子因為老師講課幽默搞笑,不小心笑出了聲,引來全班孩子一起鬨堂大笑。

王女士覺得不至於這麼嚴重,可還是擔心孩子受老師批評,特意帶孩子選了個低調的黑色。

不知什麼時候起,戴口罩的孩子越來越多,還成了一種流行。

家長很是憤懣,特地向記者求助:「插話肯定是不對的,但是老師這種做法是不是太簡單粗暴了,也太傷孩子自尊心了。」

這種孩子因插話被傷害的情況可不僅僅發生在學校,在我們的家庭生活中也一樣會遇到。

「大人說話,小孩子別插嘴。」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經常被罵的那句話嗎?

那時的我們總是被這句話傷害,黯然走開,受到滿滿的挫敗感。

時過境遷,當孩子長大了,我們卻重蹈覆轍,把這句話又殘忍地復刻在孩子身上。

看似脫口而出的一句訓斥,誰知竟深植於孩子心中,漸漸生出了毒素。

網友a說:小時候偶爾插嘴大人的談話,長輩們通常會一臉嫌惡地說「大人說話,小孩別插嘴」,次數多了;


即使有時候聽到許多新鮮事滿腹狐疑也默默地在一邊不敢提問了。


感覺自己內向的性格大概就是這樣來的吧。

有句話說:「從前有一種禮貌是:不要打斷別人講話。可有些人在遵循這種原則的過程中,不慎失去了開口的機會,甚至喪失了溝通的能力。

《少年說天下》節目中一位小朋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聚會上,大人都在商討去哪旅遊,毛毛很激動地說:「我們去太空旅行吧」,他剛想討論,媽媽很嚴厲地說「你懂什麼啊,大人說話小孩別插嘴。」

家長不分青紅皂白剝奪孩子的發言權,沒有幫孩子激活探索太空的欲望,也沒有保護孩子特有的純真,就是對孩子的一次「暴擊」。

 

當我們以「孩子懂什麼」為由,在幼時剝奪了孩子的發言權,卻又在孩子成年後抱怨他沒有主見,這樣真是為難了孩子。

究其根,大人根本沒把孩子作為一個平等對象對待。

只有給予孩子充分的人格尊重,孩子的心智才會健康成長。

仔細想想,孩子是真得有意打斷別人講話嗎?

也許我們真冤枉了他;

可這往往是孩子無意的行為。

一般情況下,孩子插話通常有下面幾種原因:

 一、求關注、求參與 

課堂上,老師正在給全班同學講解一道數學題,小健立刻開始搶話,」老師,這個是這樣做的……「

故事演講中,一個小朋友在臺上還沒講完,小健就高高舉起手說:」老師,這次輪到我了。「 結果,本來安排好的同學不高興,跟他爭吵了起來。

其實,這類孩子只是太急於展現自己或者想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他只能以這種最笨拙方式,直接打斷別人來達到訴求。

 二、求幫助 

榮獲美國凱迪克大獎銀獎的繪本《愛打岔的小雞》,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插話王」。

小紅雞在爸爸給她講睡前故事時,每當講到最關鍵之處,小紅雞總是煞風景的」打岔「劇透」,故事只能戛然而止,爸爸為此總是很無奈。

例如:爸爸講到《小紅帽的故事》;

「小紅帽路過了那條位於森林深處的小路。她遇見了一個跟她打招呼的大灰狼,此時……「

小紅雞立即打岔道:「他是只大灰狼,千萬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其實,小紅雞並不是在爸爸面前耍小聰明,她只是迫切地想央求爸爸和自己一起在主人公遭遇危險的時候適時將他們救下,她是一個特別勇敢、仗義的好孩子。

 三、心理焦慮 

心理諮詢專家馬健文表示:有的孩子過分關注自我內心的感受,誤以為周圍的人都在對自己指手畫腳、品頭論足,因此產生不良的心理焦慮,導致他們用不斷在與他人交談中打斷別人來自我防禦。


插話不一定是壞事,孩子因為年齡小,溝通規則不明晰,或者焦慮下的自我防禦機制,都會使孩子無意識地違反了溝通規則,這並非孩子的錯。

如果家長意識不到這點,不能讀懂孩子的心,反而一味指責、批評,甚至用「黑口罩」這種極端方式禁言;

這樣的簡單粗暴只會給孩子帶來不可預知的傷害與影響。                              

 

我們並不是鼓勵孩子插話,我們要讓孩子明白插話可以,但「過度插話」,隨意幹擾別人的行為都是不應該、不禮貌的。

遇到孩子插話的問題,首先父母應該先冷靜處理,仔細想想這背後的真正需求是什麼,調整自己的行為,幫助孩子養成一種與人談話的好習慣。

 不要當面指責 

對於表現欲旺盛的孩子,不要當面批評,以免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

 

在《爸爸去哪兒》中,劉燁在向村民打聽地址時,諾一在旁邊不停插嘴問爸爸要不要吃東西,打斷劉燁跟村民的講話。

當時的劉燁很生氣,但並沒有說什麼,直到事後,劉燁蹲下來嚴肅地對他說:「爸爸在跟別人的講話的時候,不要一直打斷,這是對他人的不尊重,知道嗎?」

  製造討論機會 

日常生活中,多給孩子製造一些可以參與討論的機會,讓孩子自主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樣既可以改善親子關係,又可以提升孩子的表達能力。

 尋求替代 

如果一些談話,確實不允許孩子參與,可以跟孩子約法三章,並告知大約時間,如「媽媽要跟同事說點事,那麼你先看書,看完之後來找媽媽」。

或者暫時可以讓孩子把想說在紙上」寫「出來。

 學會傾聽 

教育孩子要學會傾聽,不要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儘量給予別人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這才是彼此尊重。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越來越頑劣,而是我們對孩子失去了信心與耐心,造成了我們對孩子的誤解與錯誤的教育方式。

教育與跟「黑口罩」無關,而是跟我們的用心與耐心有關。

只有當大人充當一個引路人,教會孩子與人溝通的技巧,又能平等友善地與他相處,這樣「黑口罩」才會消失,每個人才會露出燦爛的笑容 。

拇指兒媽媽

專研科學育兒多年的90後辣媽;

白天縱橫職場,晚上回家奶娃,

咱們一起聊聊婚姻、親子、教育那些事啵

相關焦點

  • 愛「插話」的孩子更聰明?這實際上是個壞習慣
    家長有時候會發現,大人在交談的時候,有的孩子喜歡打斷別人的說話,經常隨意地插嘴,甚至孩子發現家長不理會自己時,還會加大音量來獲得注意。而大多時候家長都會遷就孩子,停下來聽孩子講,有些家長覺得這是孩子聰明的表現,愛插話好像顯得孩子機靈,會表現自己,其實是不對的。
  • 為什麼孩子總愛插話?多數父母忽視的原因,一定要來了解一下
    李桂雲也說「即便是成年人,被冷落都會有不適的感覺,何況是孩子?」從而可知,之所以會插話,並非孩子不懂事,很多時候也就只是為了尋求安全感。解決方式:當孩子有「被忽視」的感覺,想盡辦法插話的時候,這時候父母別只一味訓斥孩子。
  • 柴犬的黑口罩是表示柴犬的品種不純嗎?(淺草柴犬屋)
    很多想養柴犬的朋友在網上搜柴犬的圖片時,一定看到過嘴巴周圍有一圈黑黑的柴犬,好像戴了一個黑口罩一樣。如下圖:公眾號:柴犬柴巨星那麼問題來了,有黑口罩的幼犬,就表示它的品種不純嗎?公眾號:柴犬柴巨星柴犬分淨臉和黑口罩。有黑口罩是因為色素較重,這種柴犬長大後毛色會偏赤紅色。淨臉的柴犬色素相對較淺,毛色偏黃。在日本柴犬標準中,柴犬的鼻梁必須有色素沉著。
  • 愛是克制,別讓越界的愛毀掉你的孩子
    孩子作為父母愛情的結晶、生命的延續,無疑可以得到眾多的愛與關注。可俗話說:&34;從父母的角度看這句話,重點在於強調對孩子好要適度,不可毫無底線、一味寵溺。過了度,超過了界限,反而會出現反效果。太愛以致嬌慣,害了孩子最近,藝人仝卓透露,在高考期間曾把自己往屆畢業生的身份改為應屆畢業生被質疑涉高考舞弊。
  • 孩子經常插話,並非是故意搗亂,家長別隨意讓他們閉嘴
    然而每次準備加入談話時,父母都會冷冷地說一句:&34;進階為家長之後,對於孩子的插話行為,我也選擇了零容忍的態度。想必很多朋友都不喜歡孩子隨意插話,畢竟這是對客人的不尊重。有些性格暴躁的家長會大聲責罵孩子,讓其閉嘴。
  • 柴犬有黑口罩不要扔!養養會驚豔到你!
    今天一位家長和我私信,說自家的柴犬有黑口罩,醜到爆,想要扔掉,讓我問問有沒有人要。我立刻回復了它,千萬不要扔,再養養一定會驚豔到你的,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柴犬的黑口罩。1、什麼是黑口罩柴犬的黑口罩是指它的嘴巴周圍和鼻線附近有不少黑色的胎毛,遠遠看上去像帶了個黑色的口罩而得名。柴犬小時候有黑口罩是很正常的現象,長大之後會褪掉,不要過於擔心。可見柴犬的高顏值並不是與生俱來的。
  • 「別讓你的驕傲」,毀掉了孩子的一生
    別讓你的驕傲毀掉孩子的一生現在眾多家庭裡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孩子,「孩子」成了一個家庭中的核心,作為父母,最關注的就是孩子!為什麼說「別讓你的驕傲,毀了孩子的一生」,其實有些家庭裡家庭關係並不是那麼和諧這樣的現象,相信大家是知道的,其實孩子選擇怎樣的人生,過怎樣的生活,是他(她)們的選擇。也許你們用自己的能力驕傲的過了一生,可是強迫自己的孩子去選擇不喜歡的一生,可能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 別讓你「自以為是」的教育,毀掉孩子的一生
    別讓你「自以為是」的教育,毀掉孩子的一生文:高能能1文學院的老師在課堂上給大家分享了一件最近親身經歷的事兒:鄰居家孩子媽媽來請教她,怎麼才能讓孩子寫好作文呢?3不要輕易幹涉孩子,這句話說來容易,做起來卻艱難地多。儘管我們可能不會像那個爸爸一樣固執執拗,但大多時候也會在不知不覺間「毀掉」孩子。我們常說,中國的孩子想像力差,在全球排倒數第一。不是我們的孩子差勁兒,而是我們孩子的想像力都被父母「自以為是」的教育毀掉了。
  • 別讓別人的否定毀掉你的未來
    是的,一定要自己相信自己,不能任由別人否定你。喜歡否定別人是一種控制雨萍的丈夫劉江特別愛否定別人。雨萍想考職稱,還沒報名,劉江就直接打擊她:「我勸你還是別考了,你有本事把娃管好,我就服氣你,中級職稱不是你想考就能考過的。「雨萍想學駕照,剛提出想法,劉江連想都沒想就說:「你還想考駕照,你咋不上天呢?
  • 毀掉一個孩子有多簡單?這種禮物會是「毀娃神器」,父母別再給了
    我們經常歌頌父母的偉大,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每個父母都會毫不吝惜地為了自己的孩子付出一切。父母無私給予的愛與溫暖確實能給孩子打造出更適合成長的港灣,但是給予孩子的各種饋贈中,卻也隱藏著毀掉孩子的危險「禮物」。
  • 柴犬幼犬都有黑口罩嗎?能褪掉嗎?
    最近有家長和我反饋說買柴犬時候有的柴犬有黑口罩,但是長得也像柴犬,這種黑口罩的柴犬是不純嗎?今天就和大家來說說柴犬是不是都有黑口罩:柴犬黑口罩其實不是缺點,一般是因為黑色素沉積,但是不能說有黑口罩就不是柴犬,因為柴犬要經歷尷尬期,尷尬期以前有這種黑口罩都是正常現象,當然也要排除各方面特徵是柴犬的情況下。黑口罩不是缺點,有的柴犬兩個月以後基本都消退了。
  • 這樣做你正在毀掉孩子的健康!!!
    在一個家庭之中,孩子是重要的,因此,有關孩子的一舉一動都牽扯著大人們的心!特別當孩子生病的氣候,那個揪心啊,全家人急得團團轉。為了讓孩子少受罪,稍微有點頭疼發燒的就打點滴,這樣真的好嗎? 我不贊成這樣做,正常情況是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
  • 孩子喜歡插話,可能在向父母進行暗示,家長要仔細分辨
    不知道該用怎樣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才能讓其有所改變,因此就非常的頭疼。孩子愛插嘴的&34;是怎麼形成的呢?與家長的教育方式是否存在關係?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這種愛&34;的現象?長期如此,孩子就會養成這種愛插話的壞毛病。二、不懂得等待。
  • 暴脾氣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別讓情緒毀掉一個家
    作為父母要懂得,別讓情緒毀掉一個家,甚至毀掉整個家族。父母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壞脾氣就像是一種無形的打擊,每發作一次,就會在孩子心裡留下一個陰影,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平和地和孩子交流,具體應該怎樣做呢?
  • 是什麼毀掉了你的孩子?
    ,但是,當過分的寵愛和順從孩子,這種愛就會成為溺愛。 如果父母沒有及時止損這種行為,那麼毀掉的將是孩子的一生,也將使一個家庭走向敗落。 法國教育家盧梭曾說:「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 為什麼有些柴犬有黑口罩有些柴犬沒有?
    相信很多家長在挑選柴犬的時候看到過有黑口罩的小柴和淨臉小柴兩種,不知道哪個好,應該怎麼選擇,那麼今天就給大家講解一下。首先,血統多純正的柴犬在幼犬時期在嘴巴和鼻線附近都或多或少有一些黑色的胎毛,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 別這樣!否則你就會毀掉孩子獲得好習慣的機會。聰明的父母這麼做
    一位媽媽隨手給蘋果皮削在了水池裡,而且就長時間放在那裡不管不問,以後她孩子也一樣有這樣的習慣…別這樣!否則你會毀掉你孩子獲得好習慣的機會。都說父母是孩子的鏡子,父母的好壞習慣基本都會從孩子身上折射出來。另外我們也知道一個好的行為習慣對孩子今後有多重要。以前我們也經常看到很多人事單位的重要考核就是考核其是否有好的品行習慣,有些用人單位也是比較重視這個的,如果你的孩子今後入職職場,成績很優秀但是卻被他的行為習慣考核扣了分,而導致用人單位不錄用。豈不是很可惜?
  • 試試以下方法,可以毀掉你的孩子
    7.當眾出孩子的醜。前6條都是在家庭裡的「單練」。真正要徹底毀掉他,這第7條才是殺手鐧。你一定要當著外人(或同學或親友或鄰居)損他、貶他,讓他無地自容。掌握了以上7條,您基本上就可以毀掉自己的孩子了。當然,還得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做到運用自如,這樣才能將你的孩子徹底毀掉,使他終身一事無成。
  • 父母10種教養行為 毀掉快樂的孩子
    父母10種行為毀掉孩子(資料圖)有些父母常常對養育孩子抱有疑問:自己明明傾盡所有給孩子最好的愛,可孩子還是不領情,反而變得跟自己越來越遠,越來越不自信。這是為什麼呢?專家經過大量案例的積累,探究出父母如何用自以為是的愛毀掉原本自信快樂的孩子的十條共性問題,您不妨對照一看。
  • 總給孩子玩具?這種獎勵正在毀掉你的孩子,父母千萬不要這樣做
    孩子哭鬧就給個糖吃,乖乖吃飯就給買個玩具,這種做法其實正在一步步的毀掉孩子。看這孩子一天比一天消瘦,媽媽想出了一個方法,孩子喜歡玩具,那就用玩具來獎勵孩子。這天文文有不吃飯,媽媽就對文文說「你不是喜歡公主玩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