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文科生如何解決自己的虛無感

2020-08-09 寧遠19

最近表妹高考完,我姨就打電話給我,問我有沒有什麼建議。我姨以前幫了我家挺多的,就不遺餘力地告訴她們我的想法。而且我個人的求學經歷可能比較有代表性,能告訴她們一些過來人的經驗,供她們參考。

一、個人情況

目前個人就從事福建某省屬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還是一名小科員。從我身邊的同齡人來看,也許我的工作還不錯。從收入待遇、社會地位及每年的寒暑假來看,這是一份性價比還不錯的工作。因為走的是體制的道路,隨著時代在變化,我的經驗對很多人來說已經不適用了。沒有覺得自己的路就是好的,只是講述下我這條路走過來所看到的。

二、求學經歷

本科念的是歷史學,碩士念的是中國現當代文學。本科在二本學校,碩士在魔都的一所211。本科念歷史學是因為高考的時候選了幾個熱門專業,分數不夠被調劑了。我們班的人大部分人也是被調劑。在一所二本念個冷門專業,大家的迷茫可想而知。相信很多類似經歷的人會有共鳴。很多文科生最後都不從事本專業的工作。我們班七十幾個人,最後做歷史學相關工作的,幾乎沒有。很多人要麼去事業單位公務員,要麼分散在各行各業。因此,就我個人所了解的,除了會計、財務和法律這種專業性比較強的,很多人最後都從事著與本專業無關的工作。有人就要問了,那不從事自己本專業的,那要從事啥?個人一直有名校情節,大三的時候決定考研,第一次考研失利,去應聘了送快遞和KTV的工作,並且幹了幾天。最後一邊在一家事業單位做臨時工,一邊備考公務員和研究生。

所以,就個人的文科生經驗而言,念了歷史和中文這類比較冷門專業,很容易迷茫無望。時常有百無一用是書生的虛無感。很多年裡,我都被這種情緒所包圍。可能跟個人心智也有關係。但是和身邊很多同學和朋友聊天后,發現這更多的是普遍現象。

三、文科生的短與長

分析其中的原因,最主要的是沒有一技之長。文科生似乎沒有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能力。但從現在看來,並非如此。而是文科生的學習路徑和理科生略有不同。理科生更多的是按操作手冊來訓練,熟練地掌握一門技能。更多的是表現為掌握的知識體系能夠解決問題。企業需要這樣能快速解決問題的人才,而非是經過再培訓培養的。很多人都沒有這種資源和耐心。於是,也就會發現,很多文科生更喜歡進體制,包括公務員事業單位和國企。除了說這類單位比較安穩,更重要的是供需相對一致。否則怎麼解釋理工科不愛安穩,主流不是進體制呢?

以上所想很大程度地反應了我以及身邊很多人的想法。但是這並沒有解決文科生如何立身處世的問題。難道文科生就沒有自己的長處了嗎?在我看來,文科生解決的是人的問題,理科生解決的是物的問題,這是根本上的差別。至於所謂的「一技之長」,只是表面上的問題。文科生也可以有一技之長的。解決人的問題包括自己與自己、自己與他人、自己與世界三種關係。我表妹說她喜歡心理學,在我看來,有可能是她想解決自己與自己的問題。很多人無法很好地與自己相處,不能很好地接受自己,就會尋求心理學的幫助。我的本科舍友情商高,很愛與人相處,高中的時候很喜歡歷史,繼續念了歷史學的碩士,在我看來,他比較喜歡解決與他人的關係。包括公務員之類的管理崗位,根本上是在解決人與人的問題。傳統社會主要的也是解決人與人之間的問題。這個話題太大,已經超出我的能力範圍,就此打住。

文科生也可以培養自己的「一技之長」。那就是不斷訓練自己解決人的問題的能力。包括《詩經》以及唐詩宋詞之類的文學作品,核心並非讓人傷春悲秋悽悽慘慘,而且在面對冷冷清清的人生,如何找到解決的辦法。每一首詩背後都有情感問題,也必然帶著解決之道。其中的問題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有些人說文科生喜歡多愁善感,並非是文科生愛多愁善感,而是正常人都會如此。只是文科生更容易置身其中,直面問題,並在努力地解決問題。看過一個故事,說一個國家疫情嚴重,國王派人去調查情況,派去的人回來報告說,病情嚴重的地方醫生比較多。國王覺得,是因為醫生導致了疫情的嚴重,就把醫生都殺掉了。文科生的「多愁善感」很大程度上就是與人的問題同在。因此而否定文科生,某種程度上也是在否定作為正常人的自己的各種問題。

如何培養文科生的一技之長?可以從兩個角度入手,即是「學習」。「學」的是知識體系,是操作手冊。要有問題意識,即明白所學的知識能解決什麼問題。「習」是去實踐運用。要非常勤奮地實踐自己的所學所思。知識不僅是解決以往的問題,也要能解決現在的問題,甚至可以去解決未來的問題。在實踐的過程中,知識會成為人骨子裡的東西,這便是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了。而且「習」是時時處處結可進行的,不僅僅限於寫作業,也可以在與人交流以及飯後散步的過程中。通過這種學習,慢慢地能克服自身的虛無感,並獲得自己的人生意義。

以上所講,是自己關於專業的思考。知識都在變,很多人最後都不從事自己的本專業。這是普遍現象。最關鍵的是在於如何提高自己終身學習的能力,不斷完善自身人格、培養獨立判斷。所以,不管在哪個學校和哪個專業,都可以讓自己一直處於努力的狀態,並且很可能是比較開心地努力著,並努力地化解掉自己的虛無感。

相關焦點

  • 薩特《存在與虛無》
    在薩特看來,自由是人存在的基礎,人之所以比物高貴,正是因為人可以自由地決定自己的存在,自由地選擇自己的本質。因此薩特提出來:存在先於本質。弄清楚「存在」、「虛無」、「自由」和「他人」的關係,就基本理出了《存在與虛無》的精神脈絡。《存在與虛無》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論述虛無問題;第二部分論述為自身的存在;第三部分論述為他人;第四部分論述有、做和存在。
  • 薩特 正視生命中的虛無
    一種普遍的生命無意義感、空虛感像吸毒和愛滋病一樣蔓延,人們失去了生活的目標,不知道為什麼活著,或者越來越沉迷於酒、色、財、賭以逃避自我,或者是「睡也無聊,醒也無聊」,痛苦於「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顯然,是意義失落的空虛感迫使他們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弗蘭克《無意義生活之痛苦》第6頁,三聯書店)
  • 清華新傳本科疑停招:文科生如何捍衛自己的生存空間?
    後來本科時候進了學校團委下面的一個網站做信息編輯,研究生畢業後也是在一家新聞單位下面的企業工作,自己的職業生涯或多或少是與新聞工作相關的,所以看到新聞傳播專業一直都有一種親切感。然而看到前面開頭這個新聞,我不禁露出了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沒啥好生氣的,我們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比你們新傳慘多了!
  • 現代人該如何對抗荒誕和虛無?
    西方現代派文學可以稱為廣義的荒誕派文學,荒誕性在作品中往往具體化為生活意義的虛無、和諧關係的喪失、人的異化等等主題,從而使荒誕派文學中的審美意象具有了不同於傳統文學的審美特質。網絡上有這麼一個說法比喻的很好:在一片一望無際的平原上有一臺巨大的機器,它有著無與倫比的複雜構造,不停地運轉著。但至於它是用來幹什麼的?
  • 千萬別把自己虛無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揉揉人人,ID:rourou-renre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每個人都知道,現在的網際網路上,信息爆炸,真真假假良莠不齊,需要自己小心應對。但如何應對呢?
  • 海外華人物理博士是如何黑國內文科生的
    或許是因為他覺得他處於專業鄙視鏈的頂端,或許他的諸多前女友被文科生撬走了(開玩笑的,他也許沒女朋友)。他本人智商奇高,文採斐然,黑起文科生又不遺餘力,所感所想,別具一格。就像前幾天出新聞說有七萬碩士送外賣,文科生小編對於學歷無用、學歷過剩長籲短嘆,而正常人都知道,這七萬碩士基本都是文科生。吐槽文科HR我就算找不到工作,也不會用領英的,實在不想被各種文科生評頭論足的騷擾。
  • 文科生如何高效學習數據科學?
    過程涉及編程虛擬環境問題,他們參考了《如何在Jupyter Notebook中使用Python虛擬環境?》一文,比較順利地掌握了如何在虛擬環境裡安裝軟體包和執行命令。我要求他們,一旦遇到問題就立即提出。我幫助解決的時候,所有人圍過來一起看解決方案,以提升效率。
  • 文科生必看!如何高效背書?
    作為一名文科生,對大量的材料進行記憶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能。小編的老師就曾經說過:「文科生的分數反映了他的背誦程度。」背誦材料能力的重要性可見一斑。當然,死記硬背小編是不太提倡的,作為一名經常在期末考前狂背專業課本的老手,今天就要為大家分享一款,適用於一切文科類書籍的高效背書法!高中生的背書任務量極大,尤其是文綜數十本書,但是我們不需要背得逐字逐句分毫不差,做題時有話可說,答到點上,邏輯嚴密就夠了。
  • 高二文科生如何提高地理成績
    很多文科生認為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學起來很困難。那麼,高二文科生怎麼提高地理成績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1文科生怎麼提高地理成績第一、抓"概念"重"消化"。當然,概念學習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第二、抓"原理"重"理解"。從基礎知識抓起,扎紮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過"地理原理"關。如:氣溫與氣壓的關係;海陸熱力差異形成的季風與季風氣候;生態平衡的條件等。掌握了這些原理、法則和規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說服力做就能做到舉一反三,尋找同類地理事物的一般特點和規律。
  • 【心靈港灣】如何應對自己的挫敗感|2020學生心理小講堂(總111期)
    各位同學大家好,心靈港灣——學生心理小講堂新學期第五期又準時和大家見面啦,我是初一(10)班的心理委員饒哲睿。本期小講堂的主題是,如何應對自己的挫敗感。要明白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什麼是挫敗感,挫敗感是受到挫折以後的一種失落感,比如和朋友打球時輸了比賽,又譬如考試時沒考到自己理想的分數。總之,一切讓自己感到並不舒服的事情都可能成為自己潛在的挫敗感。
  • 用心地生活,勝過虛無的幻想
    我們理應拋棄不切實際的幻想,用實際的行動改變自己的生活。 幻想很容易讓人沉溺,因為在幻想的世界中你不必去承擔責任,同時你能夠通過幻想獲得虛無的成就感,從而短暫逃避生活的挫折。 可你若是一直沉溺於虛無的幻想,便會喪失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遇到困難你便會想著逃避,渴望在虛無的幻想中獲得慰藉。
  • 2021考研文科生應該如何挑選自己的專業?有些專業真的不能選!速看
    2021考研文科生應該如何挑選自己的專業?有些專業真的不能選!速看! 那2021考研文科生考研專業如何選該如何準備?很多文科同學對於考研還是很茫然,一起來看看下面的內容吧。 一:選擇本學科內個人興趣較濃的二級學科 經過四年的本科學習,不少同學對文史哲逐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部分學生適合繼續在本專業深造,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二級學科方向。
  • 文科生和理科生,誰是「優質股」?就業市場很現實
    文科生和理科生,誰才是優質股?誰更有前途?他們彼此的差距,又體現在什麼地方?很多大學生,平時對這個問題不關注,也不太關心自己和對方的差距。但是,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差距,確實比較大,這些差距,在走向就業市場的時候,就非常現實地呈現出來了。
  • 文科生數學差怎麼辦?文科生學好高中數學的三大技巧
    文科生數學差怎麼辦文科生學好高中數學的三大技巧。高中數學其實文科學生都想學好,但總是學不好,心裡很著急。  形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我覺得有如下幾條,高中數學對於文科生來說是個大難題,有些同學甚至「談數學色變」。  其實只要掌握恰當的學習方法,文科生一樣可以學好數學並在高考中取得滿意的分數。
  • 高中數學:文科生如何複習文科數學,提高數學成績呢
    那麼,在高三總複習時,作為文科生如何複習好文科數學,提高數學成績呢?就此,小編淺談一些想法,以饗讀者。第一、重視課本。越是在高三,很多學生越是喜歡刷題,而對課本卻置之罔聞。我們都應該知道這樣的一個事實:數學高考題的來源必定是課本!
  • 張江:文學「虛無」歷史的本質
    但事實上,歷史和現實都處在一個既定的時空當中。從時間上說,時間流淌綿延不絕,像河水一樣川流不息,交融匯合成一個連續的、不可分割的過程。沒有絕對的歷史,也沒有絕對的現實。歷史是昨天的現實,現實是明天的歷史,兩者處在永無止境的推進、轉化之中。從空間上說,歷史與現實共存一個空間,這個空間是人類歷史和現實活動的共同背景和舞臺。在這個舞臺上,歷史遵照自己的規律循序演進,不能隨意顛倒和切割。
  • 談談中國文科生的就業難問題
    文科生就業難,是我國一個老問題了。2018年,教育部公布了就業率較低的本科專業名單,雖然各省情況有差別,但文科專業始終是上榜最多的。但是體制能解決的就業畢竟是有限的,而且我國一直在精簡機構,就算擴招往往也是臨時性政策。希望體制解決過剩的文科生完全不現實。那麼體制外呢?很遺憾,我國體制外對於文科生的需求是有限的,尤其相對於美國。
  • 我的世界:探秘「虛無世界」的22個維度,第一天該如何活下去?
    「虛無世界3」這個模組以一個龐大的虛無世界觀,獨領《我的世界》風騷數十載!高達22個維度的世界讓它如今成為Minecraft史上最大的一款RPG模組!也因此虛無的玩法難度堪稱mc之最!但也正是因為如此龐大的世界,反而是讓不少玩家望而卻步。
  • 文科生的煩惱就是總與理科生比
    文科生的煩惱就是總與理科生比原創 小詫 壹詫 今天網際網路大數據顯示:在就業方面,理科比文科好就業。文科崗位比理科少,學文科的人同樣也少。如果說10%的文科就業難度大,通過努力,可以不成為那10%......本周來辯話題:學文科的是不是普遍混不過理科的?
  • 高中生,你能用一句話證明,自己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
    大家好,我還是那個熱愛學習的小編,每天都會在這裡分享最新的高中資訊,以及高中學習技巧,很高興我們能一同學習,一同進步。文科生是詩情浪漫,理科生是大方沉穩,要是真細說起來,都有說不完的好處,那麼,怎樣來展現你文科和理科的風採,來和小編一起來看看,一句話就能證明你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