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水袋突然爆炸 小夥子被燙起了泡

2020-12-25 騰訊大浙網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進入冬季,熱水袋、暖手寶等取暖物品大受歡迎,但一不小心,這些東西就會成為「炸彈」。12月14日,記者從紹興第二醫院燒傷科了解到,入冬以後,常有被熱水袋、電熱毯燙傷的患者來就醫。

在第二醫院燒傷科病房裡,記者見到被熱水袋燙傷的柯橋區安昌街道小夥小劉。他回憶說,12月10日晚上,他正準備睡覺,媽媽把灌好的熱水袋放在他床上,讓小劉沒想到的是,熱水袋竟炸開了,滾燙的水瞬間濺到他的屁股上,紅腫一片。

小劉說,他媽媽第一時間找來溼毛巾讓他冷敷,一小時後,又在傷口上塗上了燒傷藥,接著小劉用電風扇吹受傷部位,「即便想各種招降溫,但仍感到火辣辣疼。」第二天一早,小劉來到醫院就醫,醫生發現,燙傷處已經起了3個長條形的水泡,燙傷面積約10%。

「熱水袋估計有質量問題,」小劉說,熱水袋是他媽媽在路邊小店買的,是普通的塑膠熱水袋,炸開的地方是一個直角形的口子。

第二醫院燒傷科周醫生說,像小劉這樣被熱水袋燙傷的病患,每年冬天都有。有些是熱水袋或暖手寶瞬間炸開,病患能及時發現;有的是捂著熱水袋一夜,醒來才發現自己被燙傷。醫生說,「裝進熱水的熱水袋短時間接觸皮膚並不會讓人覺得有多燙,但是長時間接觸,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就能在不知不覺中燙傷患者的皮膚表層甚至肌肉層。除了普通塑膠熱水袋,電熱毯、電取暖器都存在燙傷人的危險」。

周醫生表示,如果不慎被燙傷,要第一時間用冷水衝洗,用毛巾過水冷敷,並且及時就醫。有人選擇塗牙膏、紫藥水來止痛。周醫生指出,這種做法不可取,因為這些東西不但會影響醫生對燒燙傷深度的觀察和判斷,給診治造成困難,而且將牙膏等油性物質塗於燒燙傷創面,會增加創面感染的危險。

被熱水袋燙傷分為兩種,一種是熱水袋開裂而被炸傷,另一種是低溫燙傷。

熱水袋開裂被炸一般是因為使用時間過長,導致「超齡服役」,熱水袋老化引起的開裂;也有因質量問題,橡膠拉伸強度低、含膠量低等開裂。對此,醫生建議在使用熱水袋前,最好先檢查熱水袋是否出現老化、破損等情況。往熱水袋裡灌水時,先要把熱水袋內的空氣放掉,水溫以60℃及以下左右為宜,水量為熱水袋容量的三分之二。

而低溫燙傷,是指皮膚長時間接觸高於體溫的低熱物體而造成的燙傷。這類燙傷多發於晚上睡覺不易甦醒的人和感覺遲鈍的人,多以臥床不能自理的老人為主。低溫燙傷和被開水燙傷不同的是,低溫燙傷面積不大,通常只有一小塊,但威力卻很大,能造成皮下組織損傷,嚴重的會導致皮膚全層壞死。低溫燙傷在晚上睡覺時最容易發生。人進入深度睡眠後,皮膚會對溫度不敏感,特別是睡得熟的人,根本感覺不到燙。對於這類人群,一定不要將熱水袋緊貼皮膚,需要在熱水袋外包裹毛巾或專門的隔熱套,並離開身體一段距離。可在睡覺前放在被子裡,睡覺時取出來。

相關焦點

  • 油炸元宵突然爆炸 已經被燙起了多處水泡
    原標題:油炸元宵突然爆炸 已經被燙起了多處水泡      元宵節到了你吃湯圓了嗎?貴陽陳女士昨晚的一個操作,不僅沒吃上湯圓反而被送進了醫院,到底怎麼回事?      「突然想起在餐館裡吃過的油炸湯圓,想做給兒子嘗嘗。」陳女士從冰箱裡拿出了一袋速凍湯圓,將其一股腦倒入了盛著沸油的鍋中。      可能是油溫過高,冰凍的湯圓剛一倒入鍋裡,就開始油星四濺,竄起火苗。最可怕的是,湯圓在鍋中一個個炸開,黑芝麻餡料四處噴射,陳女士下意識地用手遮擋。
  • 千萬不要用這樣的充電熱水袋,爆炸的危險太大了!
    所以很多人都喜歡懷裡踹一個熱水袋去上課或者是上班。很多人買的熱水袋是充電式的電極式熱水袋,這種熱水袋很容易爆炸。 2014年的時候,廣東一戶人家一個六歲的女童由於覺得被窩很冷,於是給熱水袋充電,想要暖一下被窩,但是充到一半的時候,熱水袋突然爆炸了,這個小女孩的右臉被大面積燙傷,她因此而毀容。
  • 電熱水袋在被窩裡突然爆炸!千萬別這樣用熱水袋!近期尤其要注意
    男子將熱水袋放進被窩插上電源加熱突然爆炸冬天捂熱水袋太舒服了,但把電熱水袋放進被窩加熱,實在太危險了!11 月 26 日晚上 7 點鐘左右,在鹽城射陽縣城百盛花園小區,丁先生的妻子在家中,將一隻電熱水袋放在被窩裡,插上電源進行加熱,結果導致電熱水袋爆炸,引燃了床上的棉被和席夢思。" 情急之下,我老婆將正在燃燒的棉被抱到了衛生間,可毫無作用,房間裡燃燒的席夢思的火勢卻迅速蔓延。"
  • 電熱水袋在被窩裡突然爆炸!千萬別這樣用熱水袋了
    不少人拿出冬天必備神器「熱水袋」冬天捂熱水袋太舒服了,但把電熱水袋放進被窩加熱,實在太危險了!11 月 26 日晚上 7 點鐘左右,在江蘇鹽城射陽縣城百盛花園小區,丁先生的妻子在家中,將一隻電熱水袋放在被窩裡,插上電源進行加熱,結果導致電熱水袋爆炸,引燃了床上的棉被和席夢思。" 情急之下,我老婆將正在燃燒的棉被抱到了衛生間,可毫無作用,房間裡燃燒的席夢思的火勢卻迅速蔓延。"
  • 充電熱水袋為何會爆炸 如何選購安全充電熱水袋
    前面我們已經介紹過充電熱水袋什麼牌子好?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們的話題是「充電熱水袋爆炸」。充電熱水器為何會爆炸?充電熱水器安全嗎?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一到冬天小編也會用充電熱水袋,從來沒有碰到過這種情況。但從近年來發生爆炸事故的情況來看,充電熱水袋還是存在不少安全隱患的。
  • 熱水袋衝一次電就爆炸 鄭州熱水袋安全大調查
    據了解鄭州市民李女士在網上購買了一個熱水袋,正準備使用時,讓她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第一次充電就爆炸了,但是幸運的是熱水袋的爆炸沒有傷及到人,對此也有很多市民反映市場上所銷售的充電熱水袋沒有外包裝並且缺乏安全意識
  • 小心熱水袋會爆炸!
    小心熱水袋會爆炸!天冷以來因熱水袋「爆炸」被燙傷的病人不是個例究其原因不少熱水袋都過了使用年限要知道熱水袋「爆炸」可致Ⅲ度燙傷嚴重的甚至要皮膚移植兒童和老年人的皮膚因為更薄、更脆弱燙傷也會更嚴重2、充熱水袋的水溫不宜太高,一般在80~90℃左右,不宜接觸酸、鹼、油脂類物質。3、使用前應注意所用的熱水袋是否有老化現象及袋身厚度的變化,一旦有上述變化,應該棄用,防止超齡服役。4、使用時最好在熱水袋袋身套上布套,能起到相應的防護作用,同時不宜重壓和利器刺扎熱水袋。
  • 熱水袋又出事了,女子使用熱水袋暖腳,結果兩次被送進ICU
    熱水袋是冬天的一個取暖神器,很多人在天冷的時候,被子裡都會放一個暖暖被窩。但你知道嗎?看似小小的一個熱水袋,還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的。江蘇徐州59歲的劉女士,三個月前用熱水袋暖了一次腳,而就是這次正常取暖,卻讓她進了三次手術兩次ICU,生命一度垂危。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如此嚴重的後果呢?據了解,劉女士的糖尿病史已經有16年了,一直在控制吃藥。因為生病的原因,劉女士的腿已經失去了知覺,當劉女士使用熱水袋時,由於熱水袋很燙,她放在腳邊沒有感覺。
  • 突然爆炸!電熱水袋續命or致命?
    ,丁先生的妻子在家中,將一隻電熱水袋放在被窩裡,插上電源進行加熱,結果導致電熱水袋爆炸,引燃了床上的棉被和席夢思。案例22019年1月1日晚,湖南賀女士將去年購買的一個充電熱水袋放在床邊充電,突然,這個沒用過幾次的熱水袋爆炸了,而賀女士也被多處燒傷。1月5日早上,賀女士微博上爆料自己的遭遇,她表示,這段時間一直沒能聯繫上廠家,受傷的第二天欲去店面進行溝通時,卻發現該店已經關門了。
  • 正充著電熱水袋突然「爆炸」選擇 有保證產品
    近日,網友趙女士致電馬上辦欄目記者,稱熱水袋在充電時,突然發生「爆炸」。趙女士希望通過馬上辦欄目,提醒廣大市民,在購買和使用冬季取暖小裝備時,一定要注意其質量和安全,防止類似事件發生。網友反映充電熱水袋突然「爆炸」趙女士住在市區。前段時間,她在一攤點購買了兩個充電式熱水袋,一個放在家中使用,一個放在單位使用。她萬萬沒有想到,自己買回來的,竟然是個安全隱患。「當時家裡沒有開空調,我就一邊給熱水袋充電,一邊將熱水袋捧在手心取暖。」趙女士介紹,20日早上10點左右,氣溫較低,她就拿出剛買回來的熱水袋,準備充電取暖。
  • 暖寶寶、熱水袋、電熱毯……當心這些燙傷的兇器!
    我們有暖寶寶、熱水袋、電熱毯、暖腳腳墊、暖手聖「蛋」等一大批神器。便宜、方便攜帶、保暖持久,冬季必備。實在不行,咱還有熱水杯和堅強的意志力!所以,入冬,我們不怕。不過呢,這些保暖好物,好用是好用,但卻有危險。比如熱水袋,用的時候覺得溫暖舒服;可第二天醒來,發現腳莫名其妙起泡了——原來,是被熱水袋燙傷的。
  • 「第一次充電就爆炸!」鄭州街頭這些熱水袋、暖手寶還安全嗎?
    鄭州市民李女士從網上購買了一個充電熱水袋取暖,結果第一次充電就發生了爆炸,所幸的是爆炸濺落的熱水沒有傷到人。同時,還有多位市民反映市場所銷售的充電熱水袋、暖手寶沒有外包裝、缺乏安全提醒標識、充電線做工簡陋等情況。
  • 熱水袋接連爆炸!8旬老太皮都被燙掉 事發前曾這麼使用!
    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重慶新聞轉載請註明全部來源2月12號晚上,80歲的楊婆婆在使用熱水袋時,出事了。她告訴記者,12號晚上有點冷,她靠在沙發上看電視,當時把正在充電的熱水袋放在腿上,熱水袋上還蓋了一床薄被子。熱水袋充電以後,慢慢有些膨脹,她就把電斷了。誰知斷開沒多久,熱水袋就炸開了。蔣婆婆:「'嘣'的一聲就爆了,哎呀,好痛哦。那個水就流出來了,一下就爆了,鋪蓋棉絮都打溼了。褲子我一下子就脫了,一看當時皮都燙掉了。」
  • 「充電式熱水袋」居然也會爆炸……
    竟也會變成一顆「定時炸彈」該如何選購安全可靠的熱水袋呢?>大家可以摸一摸電熱水袋的內部在熱水袋底部能摸到網狀物體(U形管子)是電熱絲式或電熱管式電熱水袋若感覺到兩條硬邦邦的小短棍則是電極式熱水袋同時>如何正確使用熱水袋呢?
  • 熱水袋被窩中炸開七釐米口子 燙傷兩個月大寶寶
    寶寶尿床了,媽媽擔心寶寶受涼,立即將充電的熱水袋放進被窩,不料熱水袋突然爆炸,將兩個月大寶寶的屁股燙傷。  兒童醫院提醒家長朋友,每年秋冬季節,類似意外燙傷十分常見,冬季為寶寶取暖要科學。  被窩中熱水袋爆炸  昨日,在兒童醫院病房,兩月大的琳琳(化名)在媽媽的懷抱裡,露著被燙傷的屁股,讓人看得很心疼。  媽媽張女士稱,他們家在四川省鄰水縣。本月24日早上9點,琳琳尿床了,她趕緊把琳琳挪了一個幹位置,並像往常一樣,在被尿溼的地方放了一個充電熱水袋,想用熱水袋的溫度把床單烤乾。
  • 保溫杯突然爆炸,23歲女孩眼球破裂,完全看不見了!就因為杯子裡泡了...
    保溫杯突然爆炸,23歲女孩眼球破裂,完全看不見了!就因為杯子裡泡了這個忘記喝...醫生一再追問小雪才想起10多天前她泡了紅棗養生茶,放在保溫杯內忘了喝等她想起時卻發生了這樣的事故戳視頻看更多▼好端端的保溫杯怎麼會「爆炸」呢?
  • 充電乾電池突然爆炸 火苗撲上來燒傷他的腿
    乾電池放工房內充電致爆炸11月30日下午,記者在重醫附屬永川醫院燒傷整形科見到被燒傷的嚴師傅。嚴師傅側身躺在醫院的病床上,腿部被裹滿白色的紗布,只露出腳趾。老伴在一旁守著他。「他現在不能下床走動,一個人在醫院很不方便。」
  • 電極加熱式熱水袋易引起爆炸 國家明令禁止生產6年市場仍有賣
    電極加熱式暖手袋易引起爆炸(資料圖)這幾日,馬鞍山氣溫持續走低,街頭各種禦寒「神器」也開始走俏,其中,最小巧方便的非暖手寶莫屬。據了解,暖手袋的發熱體分為電極式和電熱絲式兩種。電極加熱式暖手袋的發熱體有兩個正負電極金屬頭,通電後袋內溶液處於帶電加熱狀態,易引起爆炸,早在2010年就被國家質檢總局明令禁止生產。但記者走訪發現,國家明令禁止6年的電極式暖手寶,在詩城市場依然能買到。是電極式還是電熱絲式加熱多數商家不懂12月22日上午,記者走訪發現,隨著氣溫走低,各種各樣的暖手寶已經被商家擺到了最顯眼的位置。
  • 生活|熱水袋燙壞皮膚,害孩子做植皮手術!這些「禦寒神器」很要命→
    👇6歲女童右臉被大面積燙傷廣東一戶人家在為電熱水袋充電時,電熱水袋突然爆炸!6歲女童右臉被大面積燙傷,留下黑色傷疤。熱水袋爆炸,兩月齡寶寶燙傷南京秦虹小區張先生家裡的電熱水袋突然爆炸原來,電熱水袋分兩種一種是電熱絲(管)式熱水袋一種是電極式熱水袋
  • 姑娘手中的保溫杯突然爆炸,致其眼球破裂,只因杯子裡泡了這個忘...
    近年來,養生理念深入人心很多人都有在保溫杯裡泡上一些紅棗、胖大海等滋補品的習慣日前,福建福州一名23歲的女孩卻因為用保溫杯泡紅棗被保溫杯杯蓋炸傷導致眼球破裂泡了養生茶 忘喝釀悲劇8月11日晚8時,小雪被送到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時,她的右眼緊閉,還有鮮血滲出,疼得嗷嗷叫。家人告訴醫生,當晚小雪想擰開保溫杯,但杯蓋特別緊,她用力擰了好幾把,沒想到,杯蓋突然迸起,砸向她的眼睛。她慘叫一聲,捂著眼睛蹲下。家人趕緊把她送到當地醫院。由於傷情嚴重,醫生建議小雪儘快轉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