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水袋被窩中炸開七釐米口子 燙傷兩個月大寶寶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寶寶尿床了,媽媽擔心寶寶受涼,立即將充電的熱水袋放進被窩,不料熱水袋突然爆炸,將兩個月大寶寶的屁股燙傷。

  兒童醫院提醒家長朋友,每年秋冬季節,類似意外燙傷十分常見,冬季為寶寶取暖要科學。

  被窩中熱水袋爆炸

  昨日,在兒童醫院病房,兩月大的琳琳(化名)在媽媽的懷抱裡,露著被燙傷的屁股,讓人看得很心疼。

  媽媽張女士稱,他們家在四川省鄰水縣。本月24日早上9點,琳琳尿床了,她趕緊把琳琳挪了一個幹位置,並像往常一樣,在被尿溼的地方放了一個充電熱水袋,想用熱水袋的溫度把床單烤乾。

  張女士稱,插上熱水袋以後,又為琳琳蓋好被子,讓她繼續睡覺,熱水袋也和琳琳一起被蓋上了,她又繼續忙家務事。

  大約七八分鐘後,「砰」地一聲,然後便傳來琳琳的哭聲。張女士跑過去掀開被子一看,竟是熱水袋炸開一條七八釐米長的口子,琳琳的褲子和衣服上也被熱水袋爆出的水打溼,熱水燙得琳琳哇哇大哭。

  琳琳右側屁股被燙出了一顆顆大水皰,由於傷情嚴重,在當地醫院治療後被轉至重慶兒童醫院燒傷整形科。

  張女士稱,爆炸的熱水袋是去年冬天她在路邊地攤上買的,15元錢,就一個紙盒裝著,屬三無產品。

  熱水袋暖寶寶是禍首

  「如果說小孩遭高溫燙傷禍首熱水袋,那麼低溫燙傷禍首則是暖寶寶。」據燒傷整形科袁心剛醫生介紹,每年秋冬季節,醫院都會收治數十例熱水袋燙傷的患兒。

  袁心剛稱,除了熱水燙傷外,皮膚長時間接觸高於體溫的低熱物體也會造成燙傷,接觸70℃的溫度持續一分鐘,接觸60℃的溫度持續五分鐘以上時,就有可能造成燙傷。袁心剛說,冬秋因貼身暖寶寶引起的低溫燙傷十分突出,該科每年收治患兒上百例。

  寶寶少用充電取暖器

  天氣變冷後,使用取暖器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寶寶,如何排除類似安全隱患呢?

  袁心剛建議稱,最好不要使用充電取暖的設備。比如電熱毯、充電熱水袋。首先,這些充電設備可能線路老化,容易觸電;還可能出現爆炸等類似事故。

  此外,寶寶皮膚細嫩,最好不要使用貼身類的取暖器,尤其是暖寶寶等,這些取暖物品容易形成低溫燙傷,對於襁褓中的寶寶來說,他們的皮膚對低溫不敏感,而且不會表達,父母很容易忽視險情。

  袁心剛認為,最有效的取暖方式就是物理保溫,比如給寶寶穿棉質柔軟的衣服,在冬季適當增加寶寶的運動量,讓既增強了孩子的體魄,又通過運動中讓寶寶感到溫暖。如果太冷,還可以開空調,調整整個屋子的溫度。總之,儘量少讓寶寶直接接觸發熱體。(重慶晚報記者 黎奎)

相關焦點

  • 新買熱水袋充電時炸裂 燙傷3個月大寶寶(圖)
    新買熱水袋充電時炸裂 燙傷3個月大寶寶(圖) 2016-12-1614日晚9點多,袁女士準備把熱水袋充電加熱後來給3個月大的兒子的奶瓶保溫,誰知充了一會兒就炸了,滾燙的熱水濺到孩子的右下肢,造成深二度燙傷……  回顧  充電時突然炸裂 熱水噴泉般湧出  14日晚,袁女士帶著兒子小熊在家,小熊每天晚上都習慣脫了褲子,用小毛毯裹著睡覺。
  • 給寶寶用熱水袋時請注意,這幾個舉動很危險!
    熱水袋是我們從小用到大的,寶寶冬天可以用嗎?其實,只要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熱水袋是可以用的。但是使用時,有很多注意事項,如果不注意的話,很可能會對寶寶造成傷害。電熱水袋很危險,不要用!提前放進被窩裡睡覺前,大家可以先把熱水袋放進被窩裡,等到被窩變暖和了,再讓寶寶進去睡覺。還有,熱水袋記得要用棉布或毛巾包好,避免直接接觸寶寶皮膚,以免造成低溫燙傷。
  • 孩子被熱水袋燙傷 這個常識很多人不知
    「醫生,孩子的小腿被熱水袋燙傷,這都10天了,還沒好。」昨日上午,義烏稠州醫院急診外科,患兒晃晃(男孩)的媽媽金女士焦慮地對急診外科專家曹海源說。  原來10天前的一個晚上,5歲的晃晃準時鑽進溫暖的被窩準備入睡,被窩裡有媽媽專門為她準備的熱水袋。沒想到第二天早上起床時,晃晃右小腿上起了兩個水泡。
  • 熱水袋突然破裂燙傷女童 醫院近期接連收治燙傷患兒
    本周末,鍾先生4歲的女兒甜甜(化名)準備午睡,正當甜甜接過媽媽灌好開水的橡膠熱水袋時,熱水袋瞬間從中間爆裂,滾燙的熱水噴湧而出落在甜甜的會陰部。媽媽立即抱起大哭的女兒衝到衛生間,用冷水衝淋降溫,簡單包紮後就帶著甜甜前往重醫兒童醫院就診,被診斷為Ⅱ度熱液燙傷。「可能是熱水袋使用時間太久,老化破裂。」
  • 熱水袋突然破裂燙傷女童 重慶醫院近期接連收治燙傷患兒
    媽媽立即抱起大哭的女兒衝到衛生間,用冷水衝淋降溫,簡單包紮後就帶著甜甜前往重醫兒童醫院就診,被診斷為Ⅱ度熱液燙傷。「可能是熱水袋使用時間太久,老化破裂。」鍾先生說,「以後使用熱水袋時,僅在睡前放在被子裡先暖被窩,孩子睡覺時就取出,避免意外發生。」
  • 晚上睡覺腳冷,她將熱水袋放進被窩,結果第二天腳上起了個大泡
    沒有暖氣的南方,過冬除了一身正氣,還有暖手寶、熱水袋、暖寶寶貼等「取暖神器」,保護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自己。這些東西是暖和了不少,低溫燙傷的事情也是時有發生。#低溫燙傷#一位朋友晚上睡覺腳冷,就灌了熱水袋,結果第二天起床驚呆了!一開始這麼大沒在意!慢慢就開始變大變圓!
  • 熱水袋突然爆炸 小夥子被燙起了泡
    圖片來源於網絡進入冬季,熱水袋、暖手寶等取暖物品大受歡迎,但一不小心,這些東西就會成為「炸彈」。第二天一早,小劉來到醫院就醫,醫生發現,燙傷處已經起了3個長條形的水泡,燙傷面積約10%。「熱水袋估計有質量問題,」小劉說,熱水袋是他媽媽在路邊小店買的,是普通的塑膠熱水袋,炸開的地方是一個直角形的口子。第二醫院燒傷科周醫生說,像小劉這樣被熱水袋燙傷的病患,每年冬天都有。有些是熱水袋或暖手寶瞬間炸開,病患能及時發現;有的是捂著熱水袋一夜,醒來才發現自己被燙傷。
  • 入睡後熱水袋長時間接觸一個部位,也可能被燙傷
    重慶已進入最冷的時節,熱水袋、烤火爐、電熱毯等取暖設備受到市民追捧,但由於使用不科學,導致燒傷燙傷的患者增加。晨報記者了解到,光是西南醫院燒傷研究所最近收治的燒燙傷患者中,就有兩成是因保暖不當所致。  熱水袋的最佳溫度是多少?電熱毯該如何正確使用?烤火爐的安全距離是多少?昨天,西南醫院燒傷研究所副所長張家平接聽966966公眾服務熱線,為市民解疑答惑。
  • 熱水袋灌進開水後炸裂 常州8歲兒童被燙傷
    常州8歲的小孫同學比較怕冷,晚上睡覺媽媽都會給他準備一個熱水袋,誰知前幾天晚上剛躺下沒多久,熱水袋就炸了。家長說,當時把燒開的熱水灌進熱水袋之後就出事了。
  • 電熱毯開一夜 依伯低溫燙傷
    醫生提醒,天冷取暖小心「低溫燙傷」,電熱毯短時間接觸皮膚,不會感覺很燙,但長時間接觸,能在不知不覺中燙傷皮膚,還會是深度燙傷。 入冬後 老人總開著電熱毯睡 昨日,81歲的閩侯李老伯還在住院,他的臀、腰、右腿嚴重燙傷,坐不得、躺不得。家人說,老人身體孱弱,比較怕冷,入冬後總開著電熱毯睡。
  • 溫度不高也會燙傷
    深圳市兒童醫院骨科燒傷整形組副主任醫師熊竹表示:「我們曾經遇到過一個三度燙傷的孩子,就是用熱水袋在孩子身邊一直放著就燙傷了,皮膚已經全部壞死、發黑,形成了焦痂。其實低溫物體短時間接觸並無大礙但是長時間接觸就如同「慢火燉肉」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傷害這裡就不得不提起一個概念——「低溫燙傷」低溫燙傷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高於45℃的低熱物體所引起的慢性燙傷,感覺遲鈍或睡得沉的一些人
  • 央視曝光「傷人暖寶寶」:睡一覺就被燙傷,卻有無數孩子在用……
    尤其是為了不讓孩子凍著,更是把他們武裝到牙齒,但有一種隱患我們當家長的必須要注意,那就是「低溫燙傷」。 央視新聞之前就曝光過,冬季低溫燙傷頻發,熱水袋成罪魁禍首,有不少人被意外燙傷。
  • 女子一覺醒來發現腳上起了個大水泡 冬天使用熱水袋當心低溫燙傷
    近日,在紹興第二醫院燒傷整形科,來了一位年輕姑娘小王,她拉起褲腳給醫生看,小腿上起了水泡,小王說是晚上熱水袋燙傷的。一到冬天,她經常手腳冰涼,每天都要捧著熱水袋,特別是晚上睡覺,更是離不開熱水袋的陪伴。
  • 寶寶燙傷後,家中錯誤的處置是「雪上加霜」,要謹防低溫水燙傷!
    而這個時候,寶媽們就不得不當著寶寶的跟屁蟲,生怕寶寶遇到一丁點危險。可是百密終有一疏,媽媽總有看不住寶寶的時候。在寶寶遇到的諸多危險中,燙傷是最讓寶媽們揪心的。因為燙傷易留疤痕,而且嚴重情況下會毀容,所以媽媽們會格外注意家中的明火,以及高溫的開水。 可只有開水才能燙傷寶寶嗎?其實有些時候,低溫水的燙傷危害更大!
  • 熱水袋破裂燙傷4歲女童 這些取暖神器可能也是「定時炸彈」
    熱水袋、電熱毯、烤火爐、暖氣片等過冬神器給各家各戶帶來溫暖的同時,也隱藏著意料不到的危險。12月21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重醫兒童醫院了解到,近日來被各式各樣取暖設備燙傷兒童的案例屢見不鮮,有上升趨勢。「怎麼也想不到,平時用得好好的熱水袋突然就破裂了,漏出的開水還把我女兒燙傷了。」
  • 千萬不要用這樣的充電熱水袋,爆炸的危險太大了!
    所以很多人都喜歡懷裡踹一個熱水袋去上課或者是上班。很多人買的熱水袋是充電式的電極式熱水袋,這種熱水袋很容易爆炸。 2014年的時候,廣東一戶人家一個六歲的女童由於覺得被窩很冷,於是給熱水袋充電,想要暖一下被窩,但是充到一半的時候,熱水袋突然爆炸了,這個小女孩的右臉被大面積燙傷,她因此而毀容。
  • 冬季取暖 小心熱水袋等物「低溫燙傷」
    點擊圖片觀看視頻進入冬季,我們總是習慣使用暖水袋、暖寶寶等取暖用品,但長時間使用還要小心「低溫燙傷」。在醫院燒傷整形科,前來換藥的患者絡繹不絕。記者了解到,這其中有大約三成都是在較長時間使用「暖寶寶」或者熱水袋時不小心被燙傷的。
  • 18個月寶寶被熱水袋燙成這樣!這些取暖神器一定要小心
    昨天晚上,看到一個特別讓人心疼的新聞:事情發生在杭州餘杭,據餘杭晨報報導,這幾天天冷,18個月大男孩小磊睡午覺時,父母在他身邊放了個熱水袋,結果鄰居家來做客的小孩戳破了熱水袋,引發了燙傷事故。 小磊被送到杭州市餘杭區婦幼保健院就診時,右大腿、兩隻腳、會陰部都是慘不忍睹的大水泡,屬於淺Ⅱ°燙傷,需要住院治療。
  • 冬季取暖謹防低溫燙傷!常州88歲老人雙腳被熱水袋燙傷出現潰爛
    不過,這些產品使用不當也容易造成燙傷。近日,家住常州經開區88歲的黃女士,因雙腳被熱水袋燙傷後出現潰爛,不得不入院治療。黃女士長期臥床,由於子女都在外工作,所以家中請了一位護工幫忙照料。最近氣溫驟降,護工出於好心為黃女士準備了熱水袋取暖,沒想到意外發生了。黃女士的護工說:「原來她腳冰冰涼,隔夜水冷的熱水袋倒不要緊。後來燒開會把東西包好了,這個毛衣系好了。
  • 冬日最怕「低溫燙傷」!各種燙傷早已「盯上」寶寶了
    ,有的寶寶長時間使用「暖寶寶」而被低溫燙傷,各種各樣令人痛心的意外不時地發生在我們身邊。意外總是離我們那麼遠,似乎只在新聞中看到,但意外又往往離我們這麼近,一旦發生在自家孩子身上,家長往往措手不及。而寶寶被燙傷,家長與其「直接不敢碰」,不如提前學習燙傷的預防和急救知識來將損失減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