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部分西方媒體和政客串通一氣,無視醫學常識,炒作所謂「病毒來源與武漢病毒研究所有關」的陰謀論。
與此同時,全球眾多科學家和相關學者秉承科學嚴謹的態度,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邏輯分析紛紛「打臉」陰謀論,相繼指出了這一判斷的不實和漏洞,並通過最新研究進一步強調了該病毒起源於自然。
當地時間4月30日,美國國家情報局局長辦公室在官方網站上發布聲明,表示「同意科學界的廣泛共識,即新冠病毒不是人造的,也未經過基因改造」。
近期,在美國部分政客的施壓下,美國情報機構一直無法找到支持相關疫情起源論的證據,這也讓陰謀論的擁護者們「深表失望」。而30日的這則聲明,甚至有些「自抽耳光」的意味。
然而,就在當天晚些時候的記者會上,有記者問道是否有證據證明病毒來源於武漢實驗室時,美國總統川普依然嘴硬,「是的,我有」。在被追問證據是什麼的時候,川普又擺出一貫的套路:「我不能告訴你。」
△川普懷疑新冠病毒來自中國實驗室,但沒有引用證據(CNBC)
堅稱病毒源於武漢實驗室,卻還是沒有證據的「嘴炮」。真是「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
那麼,這些來自相關領域專家、權威機構和學術期刊的硬核「闢謠」↓↓你都get了嗎??
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法德拉·沙伊布4月2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當前媒體和社交平臺上流傳著一些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謬論和陰謀論,但所有已知證據都表明新冠病毒源自動物(最有可能來自蝙蝠),而不是經實驗室人工幹預或製造出來。
多個醫學研究機構也與世衛組織的觀點一致。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的一個團隊發表文章稱,如果要通過實驗室製造病毒,就必須依靠已知病毒的主幹來進行開發,但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和任何人類已知病毒的主幹結構都不同。
當地時間3月26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弗朗西斯·柯林斯曾發表名為《基因研究顯示新冠肺炎病毒起源於自然》文章,援引併力挺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支持的國際研究小組在對比幾種冠狀病毒的公開基因組數據後得出的結論: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是自然產生的。
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4月17日,法國總統辦公室也發表了一篇聲明稱:「迄今為止,沒有事實證據可證實新型冠狀病毒源頭與中國武漢實驗室的研究工作有關聯。」
而就在前一天(16日),法國病毒學家蒙坦耶剛剛拋出武漢實驗室產出病毒的謬論,這波「打臉」可謂又快又準!
當地時間4月25日,美國社交平臺一用戶發帖稱,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日本醫學教授本庶佑表示,新冠病毒非「天然」形成,而是「中國研製」,還稱本庶佑教授曾在武漢研究所工作。
4月28日,本庶佑教授親自在京都大學網站發布聲明,駁斥了這一信息虛假、帶有嚴重誤導的帖子。聲明稱,某些造謠者利用我的名義來散布污衊和誤導信息,我對此感到非常悲憤。我們應該盡全力集中於疫情控制與治療,在這個時候散布未經證實的病毒起源陰謀論以分散大眾注意力,是非常不當的做法。
至於說他曾在武漢研究所工作云云,更是子虛烏有。
在一場白宮記者會上,美國國家衛生院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也表示,該病毒的基因證明它是從動物傳染給人的,而非來自實驗室的人工改造。
據美國《商業內幕》5月2日報導,曾對武漢病毒研究所人員進行培訓並參與合作的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流行病專家喬納·馬澤特認為,新冠疫情的暴發極不可能源自實驗室洩漏,主要有如下四個原因:
1、實驗室樣品與新冠病毒不匹配。
2、實驗室執行嚴格的安全協議。
3、新冠病毒是人畜共患疾病中暴發的最新一例病毒。
4、普通人比研究人員更容易接觸感染活體病毒。
△《科學日報》撰文:《COVID-19病毒的自然起源》
此外,據美國《科學日報》近期報導,一項對新型冠狀病毒及相關病毒的公共基因序列的分析表明:沒有證據顯示該病毒是實驗室製造、或以其他人為方式設計的。
而這一觀點的支撐主要來自於以下兩點:
1、如要通過實驗室製造病毒,就必須依靠已知病毒的主幹來進行開發。但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具有和任何人類已知病毒不同的主幹結構。
2、科學家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尖刺」部分的蛋白與人類細胞有著極強的結合能力,而這種能力只可能來源於自然演化。
該研究由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免疫學及微觀生物學助理教授克裡斯蒂安·安德森及其團隊完成,最終結果刊登於美國《自然科學》雜誌。
3月18日,美國杜蘭大學官網登載了該校病毒學家羅伯特·加裡的採訪視頻。在視頻裡,加裡教授介紹了他們團隊對新冠病毒起源的相關研究:「這不是生物武器,這是自然界的產物。我們不知道該病毒在人類中生存了多長時間,可能只有幾個月,可能是數年,甚至是幾十年,然後最終發生了一個小突變,使它得以更快地傳播。」
加裡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採訪時表示:「我們的分析以及其他一些分析都指向了比那(中國武漢)更早的起源。武漢那裡肯定有一些病例,但絕不是該病毒的源頭。」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媒體報導,最新研究發現,1月中旬英國已經有新冠肺炎病例。通過對該戶家庭成員的前期活動調查發現,他們在發病前一個月之中都沒有與中國人的接觸史,卻有與美國人的接觸史。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國家發現無中國接觸史病例。比如,美國加州發現有患者既沒有疫情重災區旅行史,也沒有接觸過已知的新冠肺炎病例;伊朗最先確診的兩位患者沒有中國旅行史;日本一名男子從夏威夷旅行返回日本後確診,短期內並未訪問過中國等。
據日本新聞網(JNN)4月28日報導,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最新調查發現,從新冠病毒毒株變異情況來看,目前在日本蔓延中的新冠病毒從歐美傳入的可能性較大。
當地時間5月1日,英國《衛報》發表了一篇題為《新冠病毒來自哪兒?我們所知道的新冠病毒起源》的文章,稱科學界對於「沒有證據表明該病毒是基因改造而成」的共識是一致的。
此外,英國劍橋大學遺傳學家彼得·福斯特的研究表明,與蝙蝠冠狀病毒具有最相似遺傳性的版本並不是中國中部城市武漢最流行的一種。福斯特說,這也證明,武漢是不是該病毒的起源地尚且不確定,更何談病毒來自武漢實驗室?
研究全球大流行病的專家達薩克表示,「每當人類出現一種新病毒時,總會有人妄言是來自實驗室」。
對於某些西方媒體和政客而言,扭曲對新冠病毒起源的評估,將可能被用作對抗中國的政治武器。而這些有理有據的駁斥虛假消息、反擊陰謀論的觀點與聲明,他們自然也可以「選擇性無視」。
△《柳葉刀》總編理察·霍頓
對此,國際頂尖醫學期刊《柳葉刀》總編理察·霍頓稱,這種做法沒有用處,我們應該做的是加強合作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分化各個國家和人民並不能有效應對這一全人類面臨的威脅。
「最近幾個月,我們在對抗兩種疫情,一種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是由虛假信息引起的。在很多時候,虛假信息造成的影響和病毒引起的疫情嚴重程度相當。」
不過,隨著世界各地對於病毒傳播研究的不斷深入,人類對新冠病毒傳播路徑的認識正逐漸清晰,朝著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向發展。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早就警告過,用疫情來謀取政治得分,如同玩火,「如果不想見到更多屍袋,便要停止將疫情政治化」。抗疫時刻,有時間炮製病毒陰謀論,不如攜手防控,拯救更多生命。
正如本庶佑教授在聲明中所說的那樣:「現在,是我們所有人,特別是在科學研究最前線竭盡全力的人們,為了和這個共同敵人戰鬥而應該合作的時候。」
監製丨唐怡
製片人丨鄭弘 趙新宇
策劃丨張慶
編輯丨何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