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吉娜·愛麗絲:我是中國媳婦,我愛中國文化

2020-12-12 澎湃新聞

鋼琴家郎朗和太太吉娜·愛麗絲如今出雙入對,走到哪兒都是聚光燈追逐的焦點。

兩人最近一次合體是在「相信未來」義演。5月4日第一場音樂會上,兩人壓陣出場,對琴而坐,以一曲《黃河頌》將音樂會推向高潮。

這段音樂選自《黃河鋼琴協奏曲》,兩人稍微做了一些改編,第一次四手聯彈。

「每次聽《黃河》,感覺我就要流眼淚,太感動了。」從小成長於德國這樣一個古典音樂大國,吉娜卻從《黃河》裡感受到了中國人的靈魂和傳統,在中國居住時間長了,她也更切身體會到了中國文化的豐富和魅力,「我是中國媳婦兒,我就認為中國是我家,我特別熱愛中國。」

自從和郎朗宣布婚訊,這位接地氣的德韓混血便憑芭比娃娃一般的美貌,鄰家女孩的親和力,以及讓人上頭的東北話,圈了一大波粉,成了「熱搜體質」。

真實的吉娜到底什麼樣?五一假期,我們走近了她。

吉娜接受澎湃新聞專訪

1

吉娜出生於德國威斯巴登,成長於法蘭克福。

公開資料顯示,吉娜4歲開始學鋼琴,其實時間線可以再往前撥。兩三歲時,她每天一大早就會主動找鋼琴,自己動手彈一彈。父母常被她的琴聲弄醒,發現她對鋼琴感興趣後,開始有意識地培養。

幼時的吉娜

8歲,吉娜開始在公共場合表演鋼琴獨奏;10歲,她相繼在威斯巴登國際鋼琴比賽和慕尼黑青年鋼琴大賽中獲獎;15歲,她憑藉個人首場鋼琴獨奏音樂會贏得關注。

小時候練琴,吉娜的偶像是義大利鋼琴家米凱蘭傑利,尤其喜歡他彈的德彪西和義大利曲子,聲音特別透、特別細。她還崇拜俄羅斯鋼琴家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喜歡他用音樂講故事的想像力,沒有限制的彈法。

幼時的吉娜

吉娜如今的偶像,毫無疑問是郎朗。

「全世界只有一個郎朗。」從專業角度,同樣是鋼琴家的吉娜向澎湃新聞記者解釋了郎朗的魅力,「他是最全面的鋼琴家。他對不同風格音樂的理解、他對音樂的感覺、他的技巧都特別強。那些特別難的曲子,他都能深入淺出,彈得大家都能理解,這很難得,他有這樣的能力。」

在綜藝節目《幸福三重奏》裡,郎朗追溯過二人的緣分。

1994年8月,郎朗在德國比賽,拿了人生中第一個重要獎項。比完賽那天,他從法蘭克福坐飛機回北京,比他小12歲的吉娜出生了,「那天天氣特別好,我記得特別清楚,而且特別高興我那天,獲獎了嘛。特別神奇。」

吉娜長大後,郎朗已經是很多人的偶像。她第一次注意到郎朗是10歲左右。郎朗剛出了一張唱片,演孟德爾頌的鋼琴協奏曲,吉娜的父母買來唱片,要求女兒多聽一聽,因為過一段時間,她就要開始彈這首曲子。

吉娜的父母對鋼琴情有獨鍾,在德國那樣的古典環境裡,早練就了挑剔的耳朵,但那時候,他們就發現了郎朗在鋼琴才能上的燦爛和全面。

18歲,吉娜迎來人生中一次重要的演出。在柏林愛樂大廳,她與柏林交響樂團同臺,獻演了孟德爾頌《第一鋼琴協奏曲》。演出前,她意外收到了郎朗手寫的祝福語「Good luck」,那份開心和雀躍,至今記憶猶新。

祝福原來是吉娜爸爸牽的線。作為德國國家電視臺的製作人,吉娜爸爸當時和郎朗有個秀,他問郎朗能不能給女兒寫個「Good luck」,郎朗非常爽快地答應了。如今,祝福語還存在吉娜在法蘭克福的家裡。

4年前的柏林,在郎朗一次演出的後臺,吉娜第一次見到了郎朗。她是專程去感謝的,感謝他給自己打氣,她在臺上更自信了,演出也成功了。

在後臺見到郎朗,會想到未來的自己和他有交集嗎?

「沒想到。我想過我們在專業方面有可能還會碰到,比如大師課或音樂會,但誰能想到(結婚),我完全想不到。」吉娜連連搖頭。

吉娜和郎朗

是郎朗先表白的。兩人第一次約會是在布魯塞爾,郎朗還記得自己買了當地的巧克力。吉娜眼中的郎朗像個小動物,而郎朗眼中的吉娜,「特別小女孩。」

因為左手練琴受傷,郎朗曾經暫別舞臺一年多時間。在這個艱難的過渡期,吉娜始終陪伴左右,給了郎朗很大鼓勵,兩人的感情也因此升溫。

「我也是彈鋼琴的,所以我就換位思考,如果是我,我會需要什麼,我就儘量幫助什麼。」吉娜說,有什麼困難,兩個人就一起共擔,「把不好的事變成好事,肯定需要一些耐心,但是不要害怕,什麼都會好的。」

「對我來說,愛情是很簡單的,我的要求不是那麼高,小事兒就能讓我非常開心。」在《天天向上》,吉娜回憶過這樣一個小故事:有一次在紐約,郎朗默不吱聲,出門就把她最愛吃的漢堡買了回來,這樣一個意外的小驚喜,讓她樂了一天。

而說到郎朗為自己做過的最浪漫的事,自稱中文不夠豐富的吉娜語出驚人,「最浪漫的事情是把我們兩個人的未來放到一起。」

今年3月,郎朗在德國萊茵河音樂節首演了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這是音樂史上規模最大、結構最恢宏的一首變奏曲,宛若一匹人人均想駕馭的戰馬,是鑑別鋼琴家演出實力的「試金石」。

這部作品對郎朗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展現了他作為一名鋼琴家的技術能力和深度思考。有意思的是,首演地竟然就在吉娜的家鄉威斯巴登,從這裡走到吉娜降生的家裡,只要三分鐘。

人們都以為這是郎朗獻給吉娜的禮物,是他特意挑選的首演地。吉娜對澎湃新聞記者澄清,這是主辦方安排的,演出地點定了幾個星期後他們才知道,「那天我們還在城裡散步,去了我出生的家,特別有緣。」

作為國際上腳程最忙碌的鋼琴家,郎朗一年要演大約120場音樂會,9個月在國外,3個月在國內,平均每兩天一場音樂會,每兩天坐一趟飛機。

「他一天怎麼能控制那麼多事情,還那麼有能量,那麼有熱情?」跟著郎朗東奔西走,吉娜剛開始很不習慣,因為每個地方都有不一樣的時差、溫度、環境,如今已經完全習慣了,尤其是時差,她安慰自己不要想太多,到哪就是哪,千萬不要提醒自己剛從哪來的。

吉娜上熱搜

和郎朗在一起後,吉娜的關注度和曝光度陡然增高,從56釐米的腰圍,到呆萌的性格、一口喜感的東北話,她一次又一次衝上熱搜榜,儼然「熱搜體質」。

最讓吉娜哭笑不得的一次熱搜,是《幸福三重奏》裡的她穿上德國傳統裙子和郎朗散步,郎朗怕著涼要給她披外套,一向乖巧的吉娜突然叛逆起來,堅拒了好意,揮揮手說,「好看比什麼都強。我不冷,我要好看。」

「我沒想到就這一句,就能上熱搜。」吉娜笑說,德國對熱搜沒有這麼關注,不像在亞洲。如今經常上熱搜,會不會更注意言行舉止?吉娜坦言,自己不會受影響,「我不會因為熱搜故意不做什麼,一定要真實,做好自己就行。」

2

「我不能想像我的生活沒有音樂,音樂就像我的空氣一樣。」

小時候的吉娜不用父母逼就會主動練琴,剛開始是一個小時,漸漸五六個小時後,周末有時要練到七八個小時。如今她沒法天天在家,哪有鋼琴就撲過去,會完全忘掉練了幾個小時,全是享受。

吉娜喜歡拉赫馬尼諾夫、蕭邦、舒伯特,25歲的她如今也更喜歡浪漫一點的作曲家。不久,她就要通過DG唱片發行拉赫馬尼諾夫、蕭邦等人的古典單曲。

而如果要開音樂會,吉娜首選《黃河鋼琴協奏曲》,並期待早日和中國樂團演湊完整版。在此之前,她演繹過《彩雲追月》《平湖秋月》等極富中國特色的鋼琴曲,還曾牽手郎朗,以及琵琶演奏家方錦龍,用中西樂器跨界演繹《紅樓夢》《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等老版電視劇裡的經典旋律。

「現在的我更能理解中國音樂的音色、韻律,希望能有更多機會和中國傳統樂曲合作。」小時候,吉娜常彈德彪西、拉威爾等法國印象派作曲家的經典,在音樂裡突出東方色彩時,他們會採用五聲音階、中古調式,就像水墨畫一樣細膩,也因此,她從小就對中國音樂親切。

吉娜錄音

除了彈鋼琴,吉娜還喜歡打開想像力寫歌,旋律自己跑出來,她就抓筆寫下來,自彈自唱。前不久,她便通過環球唱片發行了唱作單曲《不滅的煙火》。她把自己和姥姥的回憶寫進音樂,就像不滅的煙火,永遠藏在心裡。

吉娜還熱衷設計。婚禮上很多東西是她設計的,她還經常穿自己設計的演出服登臺。在《幸福三重奏》裡,觀眾眼見她畫了一件粉色高領旗袍,找服裝設計師做了出來。

如果沒有學琴,會不會當設計師?

「這個倒不會。音樂和我的心特別近,我聽音樂經常流眼淚,但我看電影不會。我不能想像我的生活沒有音樂,音樂就像我的空氣一樣。」

吉娜穿旗袍

如今,人們也常能在大師課上見到吉娜的身影,她本人也喜歡教小朋友彈琴。

「好老師很重要,一定要找個好老師。」怎麼才能叫好老師?「孩子必須喜歡 這個老師,這個老師也必須有耐心。他要打開孩子的想像力,還要教他們有計劃、有思考地練琴。」

在吉娜看來,練琴就像轉動一把鑰匙,練得好,就能打開一個新世界。教學過程中,老師講故事的能力也很重要,而這正是郎朗最擅長,也是吉娜最想學習的地方,「有些曲子挺難的,很難向小朋友解釋怎麼彈,郎朗就像變魔術,三言兩語,點出幾個問題,馬上就能聽到孩子的變化。」

要走專業道路成為鋼琴家,先天的天賦和後天的努力有多重要?

「天賦佔30%,努力佔70%,你必須要有天賦、要有對音樂的熱愛,還要很堅持、很刻苦地練琴。另外,不要光悶在自己的房裡練琴,音樂是彈給別人聽的,要多和朋友們一起享受音樂、交流音樂。」

吉娜在後臺

吉娜很忙,不久,她還有新的綜藝節目上線。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古典音樂是陽春白雪,很難走近大眾,吉娜和郎朗一樣,是主動出擊的那一個。

「古典音樂成天在自己小圈子裡自娛自樂,我不認同這種,所以我也不會在家等著。古典音樂家不意味著要低調。」郎朗很早就發現了世界性範圍的古典音樂危機感,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他說,他希望向不同的群體推廣藝術,而不是只蜷縮於音樂圈裡製造聲音。在他眼裡,真正偉大的古典音樂家,也絕不會局限在小圈子裡。

吉娜同樣認為,音樂家應該打開自己,更主動地走出去,「如果年輕人都不知道古典鋼琴家在做什麼,是不是很可惜?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宣傳機會,把古典音樂傳遞給下一個時代。」

歐洲音樂廳裡常見白髮觀眾,在向年輕人推廣古典音樂上,吉娜認為,歐洲應該多向中國學習,「中國有這麼多小朋友學鋼琴,郎朗也會主動找年輕人交流,讓他們看到美麗的古典音樂,這很重要。」

3

爸爸是德國人,媽媽是韓國人,從小在德國長大,偶爾才去韓國探親,在吉娜身上,你能看到歐亞兩種文化的有趣交織。

吉娜爸爸有著德國人特有的嚴謹和中規中矩,但也熱情浪漫,開車高興了就喜歡放披頭四,吉娜感覺自己這一點隨了爸爸。吉娜媽媽非常顧家,細膩、穩重、靠譜,不乏溫柔和幽默,吉娜感覺這些方面她也很像媽媽。

「我從小在這兩種文化裡長大,所以我能更快地在亞洲生活,能迅速融入。」

一般跨國婚姻裡面,夫妻雙方都要磨合和適應對方的文化,但吉娜肯定地說,她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困擾,「第一次來中國,我就覺得我和中國文化特別近,中國人特別熱情,人情味兒特別濃、特別重,特別容易交流。」

一起遊長城時,郎朗隨口說過一句「外國人好多。」吉娜忙說,「我不是外國人,我是中國媳婦。」一起打桌球時,郎朗調侃「德國隊不想回家,咋整。」不服輸的吉娜脫口而出,「我太喜歡中國了,回什麼家。」吉娜對中國和中國文化的認同,自然流露在字裡行間。

吉娜日常

在很多場合裡,她毫不掩飾地表達過對中國美食的喜愛。若要打比方,她說,德國美食吃三天差不到就到頭了,但中國美食總是源源不斷給她驚喜。

在德國的家裡,他們幾乎不吃德國飯,媽媽主要做亞洲菜系,偶爾也做中國菜。受媽媽影響,吉娜對辣愛不釋手。也因此,如果硬要從中國菜系裡選,湖南菜是她的最愛,川菜其次,粵菜也不錯,仿佛有個「中國胃」。

來中國後,吉娜迷上了抹茶蛋糕、抹茶冰淇淋,一切和抹茶有關的東西。這是她在德國就很喜歡的食物,但因為吃的機會少見,她蒙上了「陰影」,開始在中國狂補,慢慢才回到正常狀態。

當然,吉娜始終牢記,郎朗最愛吃什麼,東北的白菜燉豆腐,還有餃子和韭菜盒子,早已和婆婆學得十成十。

吉娜對中國旗袍也飽含熱情,衣櫥裡掛了五六件。在她眼裡,這是全世界最漂亮的傳統服飾,有時候設計演出服,她也會借用一些旗袍的元素,「有些旗袍圖案就像水墨畫,它的型也美,特別凸顯身材,尤其是高領,有一種高貴、含蓄的美。」

穿上旗袍,你會驚嘆吉娜那一把蜂腰。憑藉56釐米的腰圍,吉娜迅速上了熱搜,在《天天向上》她又量了一次,真實尺寸是53釐米,比主持人錢楓60釐米的頭圍還要小一圈,她還能輕而易舉反手摸肚臍。

吉娜在《天天向上》

練琴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腹部很容易堆積脂肪,上班族也有這個問題,吉娜建議,「練琴或坐著的時候,千萬不要窩著腰,一定要挺起來,讓腹部核心發力。」

問及身材管理的辦法,她強調,健康第一,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餓了就吃,不餓也不要勉強狂吃,適當運動,保持健康的節奏。

平時,她會練瑜伽,最近迷上了快走,每次都會拖著郎朗一道。大家都調侃郎朗瘦了,她笑說,快走可能有一些功勞。

剛來中國時,吉娜一句中文都不會說,全靠大家的手勢和熱情連蒙帶猜。過了差不多兩年,她的中文就很溜了。

整個過程裡,吉娜沒報過班,全靠生活和自學。從象形文字出發,郎朗活學活用,發明了不少拆解中文的花式教法,常把吉娜聽得一愣一愣,也把旁觀者看樂了。

婆婆的方法更直接,就是說,「剛開始我也不敢說,怕說不好、說不準,婆婆就說隨便說,不要想太多,然後就越來越順了。」

歐了,絕了,咋整,硬菜,賊開心,一丟丟,吹風嗚嗚滴,說話嗷嗷滴,質量槓槓滴,忙得嘰裡咕嚕滴……不知不覺,吉娜就被帶歪了。和人聊天時,她的東北話一句接一句往外蹦,比郎朗還要地道。混血美女說東北話,這種接地氣和反差萌,把網友樂翻了。

會意識到自己飆了東北口音嗎?「有時候會知道,但有時候我自以為標準,就不太知道了。」吉娜有點不好意思地說。

學中文前,吉娜已經會說德語、英語、法語、韓語。在她看來,語言是每個國家、每個文化的靈魂,只有掌握語言,才能真正深入靈魂。

「不要害怕說不好,不要總跟別的語言比,就像打開一個新的大腦,你要進入這個語系,尋找練習的環境,敢說,敢問。」她這樣談語言心得。

除了郎朗,吉娜言談間提及最多的就是婆婆,婆婆教她學中餐、學中文,還教她學兒歌。

「婆婆比較直接,想什麼就說什麼。和婆婆在一起不會無聊,她會讓人特別快樂。有時候,她會用幽默的語言鼓勵我,讓我特別有動力學習。」比較起來,吉娜覺得婆婆更熱鬧、更活潑,媽媽比較溫柔,一個外向,一個內向。

吉娜看展

如今,吉娜大部分時間在中國,她也入鄉隨俗,玩起了小紅書,和網友分享美食、護膚、化妝、健身裡有用的小貼士,盤個丸子頭也說得津津有味。最近,她還教起了德語,網友們的點讚動輒上萬。

「也不能光美,用這個平臺教大家學一點語言也不錯。」大家最感興趣的是什麼?「最感興趣的是真實的形象,沒有掩飾,越真實,大家越喜歡。」

會看網友評論嗎?「我會看,但有時候也看不太懂。」追《幸福三重奏》時,吉娜學會了看彈幕,但她承認,離真正看懂還有些距離。

「我肯定還要繼續學中文。」採訪最後,吉娜感慨,「我一輩子都學不完中國文化。別的國家去幾次差不多就能了解,中國太大了,每個地方的語言都不太一樣,文化也不太一樣,實在太豐富了。」

採訪開始前,見記者進門,吉娜很快就站起來打招呼,並說自己中文不夠豐富,可能會夾雜英文,請諒解。採訪結束後,吉娜已經準備離開了,見記者手裡沒拿口罩,又連忙下車給大家送口罩。

私下裡的吉娜和鏡頭前的吉娜沒什麼兩樣,坦蕩,真誠,有禮,用郎朗的話說,她就是一個小女孩。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吉娜·愛麗絲:我是中國媳婦,我愛中國文化
    鋼琴家郎朗和太太吉娜·愛麗絲如今出雙入對,走到哪兒都是聚光燈追逐的焦點。 兩人最近一次合體是在「相信未來」義演。5月4日第一場音樂會上,兩人壓陣出場,對琴而坐,以一曲《黃河頌》將音樂會推向高潮。
  • 吉娜·愛麗絲全新創作單曲《This Feeling》正式上線 中文版《尚未...
    Gina Alice - 尚未命名 - 封面簡體中文  2020年1月10日德國鋼琴演奏家吉娜·愛麗絲全新唱作單曲《This Feeling》全網正式上線,歌曲中文版《尚未命名》推出這是吉娜·愛麗絲2019年11月15日發行首支創作單曲《不滅的煙火》(英文版《Memory》)後推出的第二支創作單曲,也是她正式籤約環球音樂後發行的第二首唱作音樂作品。  《This Feeling》作為吉娜·愛麗絲(Gina Alice)第二首發表的唱作曲,詞曲依然由她包攬,再次將演奏、創作、演唱完美結合。
  • 《幸福三重奏2》吉娜·愛麗絲—連女生都會喜歡的女人
    ·愛麗絲,簡直就是「完美」,今天就來認識一下這位無可挑剔又讓人好感的女人。吉娜最初進入我的視野就是作為郎朗老婆的身份,當時最讓我無法忽視的就是她傲人的身材,吉娜·愛麗絲出生在德國威斯巴登,是位德韓混血兒。長相甜美可人,腰細腿長,身材又超級正,簡直是所有男人理想情人的標準。
  • 吉娜·愛麗絲愛穿S型高定禮服:粉色羽毛碎鑽超甜美!氣質優雅
    鋼琴家郎朗的妻子吉娜·愛麗絲是出了名的天使容顏和魔鬼身材,因為從小練習鋼琴的原因,所以她的整體氣質都非常優雅,藝術家的從容和魅力在每一處細節中散發開來,她的一顰一笑和行為舉止都富有自己的風格。對於高級定製禮服的選擇,吉娜·愛麗絲偏愛收腰S曲線的剪裁,因為能夠展露出自己完美身姿的同時,還能凸顯女人的魅力,她清純甜美的外表和完美的魔鬼身材,這樣的結合簡直是賞心悅目。
  • 新銳鋼琴家吉娜·愛麗絲
    錄音助理:張添一 鋼琴:施坦威 調律師:劉磊 側拍:解天 封面設計:Wing 照片:郭一 鋼琴公主語言天才吉娜·
  • 參加《妻子的浪漫旅行》有感,吉娜·愛麗絲將發首張古典EP《旅行...
    鋼琴家吉娜·愛麗絲首張古典EP《旅行日記》將於8月28日在環球音樂集團旗下古典廠牌德意志留聲機(DG)全球發行。這張EP緣起於作為郎朗的妻子、參加真人秀《妻子的浪漫旅行》的感受,吉娜遊歷大江南北,觸景生情,用3首動人的鋼琴曲來表達對湖光山色的熱愛。
  • 愛築七夕 守「後」甜蜜 Whoo後攜手吉娜·愛麗絲呈獻七夕限量...
    今年乞巧佳日,韓國高端護膚奢品Whoo後將攜手品牌「絨」耀本色彩妝大使——吉娜·愛麗絲呈獻七夕限量禮遇,邂逅皇后臻美佳期。片羽吉光,娉婷婀娜,以宮廷精萃力量與溢彩匠心工藝邀請都市皇后們一起共赴繾綣愛戀。
  • 郎朗嬌妻吉娜·愛麗絲身材厲害,穿灰色羽毛裙,這比例真實存在?
    吉娜·愛麗絲和郎朗結婚之後就經常出現在大家的視線之中,而且總是會給我們帶來一些驚喜,例如大家都知道吉娜·愛麗絲的身材很好,擁有a4腰的她穿什麼單品都好看,這一次和朗朗出現在舞臺上,為自己挑選了一條灰色的連衣裙,結合露肩的處理秀出了鎖骨的曲線。
  • 吉娜·愛麗絲懷孕,被質疑不是「原裝」的她,用誠意打動了粉絲
    吉娜·愛麗絲懷孕,被質疑不是「原裝」的她,用誠意打動了粉絲 如果說幾年前說到「愛麗絲」這個名字的時候,大部分觀眾能夠將「愛麗絲」和鋼琴曲聯繫起來的唯一一件事物就是貝多芬的鋼琴曲《獻給愛麗絲》的話,那麼這兩年無疑大家是可以將吉娜·愛麗絲和郎朗結合在一起了。
  • ...愛麗絲婚後首秀,四手聯彈《今夜我屬於愛情》獻給《獅子王...
    關注 一直很好奇,鋼琴天才郎朗和他摯愛的吉娜·愛麗絲在事業上會如何綻放他們神仙眷侶般的愛情之花,就在前天他們給出了答案。 隨後,郎朗夫妻二人默契的進行四手合奏,將《今夜我屬於愛情》(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獻給《獅子王》首映。
  • 「中國鋼琴王子」郎朗,為何能在世界五大宮殿之一辦婚宴?
    【編輯/郝佳 統籌/劉姝蓉】6月2日,中國著名鋼琴家、36歲的郎朗曬婚紗照宣布婚訊,並對外正式介紹他的新娘,吉娜·愛麗絲。當晚,郎朗在法國凡爾賽宮舉辦婚禮晚宴。凡爾賽宮為世界五大宮殿之一,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人物丨吉娜·愛麗絲:我和郎朗,一慢一快最好的平衡
    「我必須要保持勤奮,不停地學習,打開眼界。」面前這位年輕的女孩反覆強調著。新京報動新聞出品1994年出生的吉娜·愛麗絲,今年即將26歲。在人生的頭25年,她的身份更多的是德國鋼琴演奏家。2019年成為郎朗的妻子後,吉娜這個名字被更多中國觀眾記住。
  • 同是中國媳婦,她們能說一口流利中文,李安琪卻只用英文交流!
    2019年10月17日,《幸福三重奏》第二季開播,郎朗攜妻子吉娜·愛麗絲參與錄製。節目中吉娜的目光一直在郎朗身上,如「你太可愛了」這樣誇讚的話一直不斷,可以看出夫妻感情十分甜蜜了。節目中吉娜能說出一口流利中文,只是帶著濃厚的東北腔,簡直像是土生土長的東北人。
  • 離開「綜藝濾鏡」的吉娜·愛麗絲,是什麼樣子的?
    之前在熱搜和新聞上看到他們,給我印象就是最典型的「郎才女貌」型夫妻。但看節目的時候又有新的感受。吉娜的高「琴」商郎朗和吉娜兩個人都是古典鋼琴演奏出身。 郎朗的成就自不必說。他以出色的演奏能力和記憶力年少成名,在國際舞臺上獲得多項權威肯定。他在世界古典音樂界舉足輕重。
  • 郎朗新娘吉娜·愛麗絲的外語和音樂人生
    01音樂才華吉娜·愛麗絲(Gina Alice ),1994年出生於德國威斯巴登市,德韓混血,4歲開始學習鋼琴。8歲時,便獨自登臺進行鋼琴獨奏演出,畢業於漢堡音樂戲劇學院。還熟練掌握德語、英語、法語、韓語等多國語言,中文也相當流利。
  • HIFIVE專訪|Sugar Blue:我愛中國觀眾,因為他們是不一樣的
    A:我喜歡讀書、寫作、作曲(哦抱歉,這還是關於音樂)、旅行。探索新的地點和文化,遇見形形色色的人。我最愛的還是我的妻子、孩子還有我的音樂!Q:從2017年中國首秀到2018/2019都有在華演出,每次演出在心態上有什麼變化嗎?
  • 媳婦和我冷戰,樓下男生高喊:我愛你,結果我媳婦……
    1、我有一朋友是出了名的小氣鬼!今天他給他兒子過生日,他點燃了生日蠟燭,兒子一口氣吹滅蠟燭,問他說:「爸爸,我能許個願望嗎?」他問:「什麼願望?」兒子弱弱地說:「明年生日,能在蠟燭下面放個蛋糕嗎?」2、一天我問閨蜜:「你長得那麼漂亮為什麼不找個對象」。閨蜜說:「一直沒有中意的」。我說:「你喜歡什麼樣的」。閨蜜說:「我喜歡中國文化」。留下了一臉懵逼的我…3、有個官員,被妻子踩壞了烏紗帽。怒而奏曰:「臣啟陛下,臣妻羅唣,昨日相爭,踏破臣的紗帽。」皇上傳旨:「卿須忍耐,皇后有些憊賴,與朕一言不合,平天冠打得粉碎。
  • 吉娜·愛麗絲美絕了!魔鬼身材惹人羨,氣質超好被贊「人間芭比」
    看似高冷的吉娜·愛麗絲,在節目中說著一口東北話,反差萌更讓人對她印象深刻。通過節目,吉娜圈了不少粉。雖然集天使的顏值、魔鬼的身材於一身,再加上鋼琴的才華加持,可她卻完全沒有架子,日常性格可愛軟萌,面對郎朗時一秒變身腦殘粉,親親抱抱很是可愛。在節目裡,吉娜曾挑戰過多種服飾,如旗袍、德國傳統服飾等,都駕馭得遊刃有餘。
  • 郎朗:2019是我豐收的一年
    2019年12月24日,「郎朗和他們的朋友們」 新年音樂會在星海音樂廳隆重奏響,國際著名鋼琴家、聯合國和平大使郎朗和同為鋼琴家的妻子吉娜·愛麗絲為廣州觀眾獻上了一場世界頂級水平的視聽盛宴。演出結束後,郎朗又馬不停蹄奔向下一個工作場合。在廣州演出期間,郎朗接受了本報記者的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