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勞動託舉夢想,奮鬥書寫華章。勞模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國的功臣。近期,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召開,紅網時刻專門開設「勞模精神耀三湘」欄目,展現勞模和先進工作者風釆,弘揚勞模光榮、勞動偉大的時代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
湘電動力有限公司高級技師徐仲維。
紅網時刻記者 曹利敏 通訊員 劉婷芬 湘潭報導
從業35年以來,他愛崗敬業,默默奉獻,憑藉多年來豐富的工作經驗,解決了工作中多項從研製到製造以及總裝過程中的技術瓶頸,共提出和實施小改小革和合理化建議200餘項,為企業節約資金3000餘萬元,為多項國家重點科研產品的生產工藝改進和質量提高做出了突出貢獻,得到了國家數位知名院士的高度評價。他技能超群,理論功底深厚,是新時期敬業型、專家型、實幹型的優秀高技能人才的傑出代表。
他就是被稱為「工人發明家」的徐仲維,是湘電動力有限公司某國家重點科研項目高級技師。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在11月24日舉行的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徐仲維獲評了「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其實對於我來說,全國勞動模範除了是一份殊榮,更是一份責任,一種鞭策,一股動力,一個方向。在我工作的這35年裡,我一直把『簡單的事情重複做就會成為專家,重複的事情用心做就會成為贏家』作為我工作的目標,而這句話也是推動我不斷前行的『發動機』。」徐仲維說。
「穿新鞋走老路,不會有突破,我覺得穿新鞋就要走新路。」今年54歲的徐仲維對解決技術方面的問題,從不墨守成規,總是要打破常規找思路。多年來,他通過自學,不斷積累了大量電機設計、工藝製造的知識,解決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
某科研攻關項目是國家重點高新裝備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對國家重點裝備建設跨越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徐仲維擔任總裝裝配工藝、檢測負責人,主持該項目的總裝裝配工藝、相關檢測驗證文件的編制、安裝調試工作。該項目處於國際前沿,無任何經驗借鑑。徐仲維四處尋資料,想辦法,結合自己多年來的工作經驗,成功制定了分段軌道精確定位方法,用5個多月的時間,不分晝夜,圓滿完成了該項工作。期間他還製作定位、檢測、吊運工裝100餘項,現場指揮,通過近萬次試驗驗證,數百米軌道精度定位、水平定位和分體電機,各項性能均滿足使用要求。
「失敗與成功,往往一步之遙,堅持就能看到曙光。」徐仲維記得某個國家重點科研項目中有一項技術,就是高能電機定子線圈的繞制工藝。該工藝要求在同一定子鐵芯繞制多相多級線圈,不能拼頭、不能纏繞,尺寸也要求極高。
一時間,分管技術的高層都覺得非常棘手,甚至有放棄的想法。其實,這時徐仲維的壓力比任何人都大,可他總覺得有辦法掃除「攔路虎」。他與自己的團隊,制定攻關方案,一個不行再來一個,這種方案加起來就有10多個。
正是這種永不言棄的堅持,他們最終設計製造出了兩臺大型全自動繞線整形機,其技術達世界前沿水平。徐仲維發明的該項技術獲得4項國家專利。
這些年來,徐仲維參與了多個國家科研重點項目的總裝、調試任務,深受數名國家知名院士的親切教誨,多項的專業技能、嚴謹的工作態度、紮實的工作作風贏得了領導和同事的高度讚揚。他曾參加了慶祝新中國成立50周年閱兵式,成為了一名國慶閱兵保障隊員,被授予「國慶首都閱兵優秀技隊員」稱號。
有多少付出便會有多少收穫。徐仲維通過自身堅持不懈的努力,勇於創新、以國家企業為重,默默無聞地奉獻著自己的力量。他愛崗敬業、任勞任怨、勤於學習、超越自我。他不但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和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貼,還先後榮獲了「湘潭市優秀高技能人才」「湖南省優秀共產黨員」「湖南省技術能手」「湖南省勞動模範」「全國裝備製造調整和振興規劃立功競賽先進個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等眾多榮譽。
如今,徐仲維又獲得了「全國勞動模範」稱號。這是一個新的起點。徐仲維表示,接下來,自己將把重心主要集中在智能製造及改革創新上來,結合公司研發製造產品的特殊性和必要性,將企業生產製造過程的模式逐步從人工製造轉變為智能製造,結合產品的加工不斷進行改革創新,多設計開發製造相關智能設備,向人工智慧邁出更大一步,也為國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最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