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民國的總統,大家都會想到孫中山、蔣介石,但有這麼一個人要比蔣介石任職時間還早,他就是曹錕。
曹錕出生在天津大沽的一戶人家,父親曹本生靠在船行工作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雖然過得很窮,但他寧願自己吃苦受罪,也要供孩子上學,所以曹錕兄弟都上過私塾,這也為曹錕後來的成功打下了基礎。
曹錕漸漸長大,在17歲時,父母給他娶了一個姓鄭的姑娘。婚後,兩人很是恩愛,他也靠著做一些小生意,來維持生活。一日,曹錕來到保定賣布,卻被守城的士兵攔住,並遭到他們的嘲笑和辱罵。曹錕深感恥辱,決定自己也去當兵。
1883年,曹錕加入了袁世凱新建的陸軍。因為沒有背景,平時又過於老實,所以他經常受人欺負,但總是隱忍不發。不過,也正是這些原因,使他受到了袁世凱賞識,認為這是個可以做大事的人。
1907年曹錕被袁世凱授任統制官,民國成立後任師長。袁世凱死後,他利用直皖兩系的內鬥居然成為了最高領導人,並取得了直皖戰爭、第一次直奉戰爭的勝利,成為了北洋軍閥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接著,曹錕先是逼退了徐世昌,又扶持黎元洪復職大總統,背後卻掌握這實權。隨著野心的逐步增大,曹錕開始不太滿足當一個幕後老闆,於是在一年後,強行迫使黎元洪辭職。同時,大肆收買或者威脅國會議員,成功當選了大總統。可此行此舉,引起了全國上下的極大不滿,他被國人諷刺為「賄選總統」,也為後來被囚禁埋下了伏筆。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早就對曹錕不滿的馮玉祥,藉機將他軟禁起來,直到1926年才放出。之後,曹錕只好當上了寓公,與養子曹少珊及三個夫人生活在一起。不曾想,掌握著曹家財政大權的養子卻是個白眼狼,死死把著錢財不放,導致了三個夫人和其他子女,對曹錕十分不滿,誰也不願意讓他白吃白喝。
內憂外困,本來身體就虛弱的曹錕病的更重了,無奈之下,他只好求助於四姨太劉鳳瑋,乞求吃一口飽飯活命。劉鳳瑋善良忠厚,不忍將丈夫如此模樣,便把他接到身邊精心照顧。時間不長,曹錕身體開始一天天好轉。
1935年的一天,曹錕的家門前出現了幾個身穿便衣的日本人,他們來邀請曹錕「出山」。本來他怕得罪日本人想開門,但劉鳳瑋死不同意。後來向他述說日本人在東北犯下的罪行,聽過之後,曹錕說了1句話:「我前半生做過很多好事和壞事,但晚年我不想再做任何背叛國家和人民的事了。」同時,曹錕也告誡他的子女們不要和日本人為伍。
曹錕76歲時,因肺炎去世,葬禮很隆重,吳佩孚派夫人親來天津弔喪,而他自己也穿重孝哀悼。國民黨和日本方面也派人出席。後來,國民政府因為曹錕拒絕和日本合作的壯舉,追授他陸軍一級上將。全國上下聽說此事後,都自發地到他墓前獻花。雖然曹錕曾被稱為「賄選總統」,但他的民族大義精神令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