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記者 王甲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4月9日15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發展司副司長蔡榮華、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孫光奇、生態環境部大氣司副司長吳險峰、商務部消費促進司負責人王斌就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減少大氣汙染、促進二手車跨地區流通等介紹情況並回答媒體提問。
疫情不會影響我國汽車產業長期向好趨勢
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發展司副司長蔡榮華說,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時間內對汽車產業確實帶來較大衝擊和下行壓力,但是暫時的。
「根據行業協會統計,1—2月份,汽車產量和銷量同比下降了40%,其中單看2月份,同比下降幅度達80%。」蔡榮華說,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汽車產銷正在逐步回升。目前日產量也逐步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的75%以上,經銷商訂單恢復到正常水平的65%以上,汽車復工復產已經全面展開了,市場銷售也正在恢復。同時國內企業進口零部件庫存相對比較充裕,一些增加的訂單也正在運輸途中,整車企業的生產沒有因進口零部件受到影響。
商務部消費促進司負責人王斌同時表示,我國汽車產銷量已經連續兩年下降,表明經過多年高速增長以後,整個產業逐漸進入一個階段性調整的平臺期,但這並不意味著汽車銷售會持續走低,我國汽車消費尚未達到發展的「天花板」。他表示,未來十年,我國汽車消費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尚未實施國六排放標準地區適當延後實施
生態環境部大氣司副司長吳險峰介紹,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汽車產業確實帶來很大影響,從排放標準實施方面來講,主要影響了新車的零部件供應、新車產品認證和庫存車的銷售,對國六影響最大的是顆粒物數量排放控制環節。受疫情影響最重的湖北省和武漢市是我國汽車生產的主要地區,影響是全國性的。另外,近期境外疫情蔓延,對全球汽車供應鏈產生的影響也波及到我國。
吳險峰透露,生態環境部考慮在全國尚未實施國六排放標準的地區適當延後實施,即適當延長汽車生產企業的生產過渡期,適當延長國五庫存車的銷售期,「這個政策一經出臺,會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
今年末我國汽車保有量或超美國
王斌介紹,目前,隨著國內防控疫情形勢持續向好,汽車企業已全面復工復產,市場需求穩步回升。3月下旬,商務部重點監測零售企業汽車銷售額比2月下旬增長8.9%,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顯示,3月份乘用車銷售104萬輛,比2月份增幅回升了37.5個百分點。
近年來,我國汽車消費主要呈現4個方面特點:規模不斷壯大,汽車產銷量已經連續11年穩居世界首位,2020年末我國汽車保有量將有望超越美國。結構加快調整,農村居民家庭汽車擁有量增長15.5%,已經連續5年明顯高於城鎮的增長水平。層次逐步升級,中高端乘用車市場份額不斷擴大,SUV銷量佔比達到43.7%,比上年高出1.5個百分點。綠色發展凸顯,新能源車銷量超過了120萬輛,佔全球銷量50%以上。
新能源汽車購置優惠政策延長兩年主要考慮這三點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中央財政從2009年起對新能源汽車購置給予補貼,從2014年9月1日開始免徵新能源汽車的車輛購置稅。今年3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將今年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車輛購置稅兩項優惠政策延長兩年。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孫光奇介紹,出臺這項政策,一是助力解決問題,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我國新能源產業起步早,開局好,發展快,但當前存在一些現實的困難,主要表現在新能源汽車製造成本還比較高,難以與傳統燃油車競爭,需要繼續給予支持。二是順應發展趨勢,提高綜合競爭能力。三是對衝疫情影響,促進汽車消費。1-2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了63.8%和59.5%,延長優惠支持政策,有助於拉動汽車市場消費,對衝疫情影響,也有利於支持相關行業和企業加快復工復產。
25個省市均已取消二手車限遷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二手車交易1492.3萬輛,同比增長8%,交易額近萬億元。但二手車交易量佔新車銷量比重只有發達國家的1/3左右。據此測算,我國二手車交易量理論上應該接近4000萬輛,發展空間巨大。2016年以來我國部署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要求除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地區以外,各地區應允許符合標準的二手車遷入,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地區,允許符合標準的二手車在本省市內交易流通。
王斌介紹,目前為止,大氣防治汙染重點區域外的25個省市均已經明確取消限遷,有關地區也取消了省內限遷。受益於此,2019年,二手車跨區轉籍的比例比2015年提升了8.7個百分點。
「國務院出臺二手車經銷企業減按銷售額0.5%徵收增值稅政策,對二手車行業發展具有裡程碑意義,有助於推動二手車企業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發展,有助於加快市場釋放二手車消費潛力,為新車消費創造更大的市場空間。」王斌說,下一步,將加快修訂《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進一步推動落實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促進二手車自由流通。
今年這兩個地區將淘汰100萬輛柴油貨車
生態環境部大氣司副司長吳險峰介紹,今年2月中上旬,受春節假期和疫情雙重影響,全國交通流量大幅度下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公路貨運下降了77%,客運下降了39%,直接帶來機動車汙染物排放量下降50%左右,空氣中二氧化氮濃度下降30%左右。
吳險峰說,目前為止我國交通流量基本恢復到了正常水平,汙染物排放量也恢復到了平常水平。「為了進一步治理機動車汙染,降低車輛排放,我們引導更多公路運輸向鐵路運輸轉變。同時強化監管,不斷提高車用油品的質量。另外就是穩步推進新車排放標準的實施,進一步淘汰高排放老舊車輛。」
據介紹,2013年以來,我國淘汰了2700多萬輛黃標車和老舊高排放車輛,今年還將推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100萬輛柴油貨車的淘汰工作,此舉能夠減排機動車氮氧化物30%以上、顆粒物50%以上,全國其他地區也會持續推進。
今年將增加充電樁超60萬個 支持居民區多車一樁
到去年底,我國充電樁總數已經達到了122萬個,其中公共樁52萬個,私人樁70萬個,充電設施已經覆蓋了全國404個城市。
蔡榮華介紹,下一步國家將繼續加大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一是結合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引導相關方聯合起來開展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運營,支持居民區裡多車一樁,即幾輛車合用一樁,臨近車位共享等模式,解決居民區裡建樁比較難的問題。二是在高速公路、城市和鄉村加快形成適度超前、快充為主、慢充為輔的公共充電網絡,鼓勵開展換電模式運用示範。三是加強新型充電技術研發,提高充電服務的數位化和智能化水平。
從行業協會摸底調查的情況來看,預計今年全年能夠完成投資100億元左右,新增公共樁20萬個左右,新增私人樁預計超過40萬個,公共充電站達到4.8萬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