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精通兵法,曾經下令殺了王的愛妃,最終卻協助他戰勝楚

2020-12-20 人生路要靠自己行走

吳王闔閭治理吳國的時候,一直都特別希望能夠網羅到一批人才,幫助自己成就霸業,結果有人向他推舉了一名叫做孫武的人,說他特別精通於兵法,如果大王能夠將他招為自己所用的話就好了。大王聽到這番說詞,內心十分激動,連忙派人從齊國將他請來。

孫武見到吳王之後,呈上了自己所寫的兵法,大王拿過來翻閱裡邊的內容,被深深地吸引了,甚至讀的忘記了吃飯與睡覺。如果他在其中看到了什麼不懂的問題,就會虛心地向孫武請教。等他全部看完之後,便問孫武,你這本書寫的十分好,但是我們可不可以把它運用於實戰之中呢,他回到說當然可以。大王又問,能不能用來訓練女人呢?孫武感到很奇怪,因為那個時候都是男人去打仗的,不過他回到道:「我這本書的訓練方法並不區分是男人還是女人,都可以使用的。」原來大王想在考驗孫武的同時,將這件事情當成一個娛樂活動,看著一群美女們用兵器的樣子一定很有趣。

到了實際操練的時候,大王特地從宮中選了一百零八位面容美好的女子,看著她們脫去了裙子,穿上了盔甲,美麗中還透露出一絲的英氣,大王感到特別滿意。不過這些女孩子們以前從來沒有被當成士兵訓練過,孫武教她們簡單的訓練方式她們都做不好,一個個做得歪歪斜斜的,她們嬉笑個不停。他便暫停了訓練給她們訓話,說誰如果不好好做還一直笑的話就拉出去斬首,這其中有兩個女子是大王非常寵愛的妃子,她倆才不聽孫武在這說什麼話,該笑還是笑,於是孫武下令將她們二人斬首。

大王一看他動真格了,連忙去勸說道:「我知道你在這方面很有才能,但這二人畢竟是女子,哪裡會這些,將軍如果殺了她倆,那我會吃不好、睡不好,每天都無法開心起來。」他卻沒有動容,他說:「正如大王您所說的那樣,治軍要將軍說了算,王的命令都可以不遵循。更何況我接受了您的命令,勢必要把這軍女子訓練出來,就要按我說的做。」大王沒辦法,只得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愛妃被砍了頭。其他女子看到這種情景,哪裡還敢不認真訓練呢?

經過這件事之後,大王雖然肯定了他治兵的才能,但是一想到他殺了自己寵愛的女人,心裡便十分不得勁兒,不想用他,暫停了他的職務。這個時候一位大臣上報導:「現在吳國的大業未成,大王您最需要的就是孫武這樣嚴格治理軍隊的人。他這樣做反而說明了他一心想著將軍隊治理好,協助您打贏戰爭。若是他想討好您,絕不會殺了您的妃子。」大王聽了覺得有道理,就派他出去打仗,他自然沒有令大王失望,打贏了許多戰爭。

在與楚的一戰中,更是體現了他的才能。他說出了吳軍輪番作戰,士兵們已經疲憊不堪的事實,這樣的一支隊伍去攻打士氣正足的軍隊,等於送死。於是在三年後才進行徵戰,而且沒有直接強攻,而是先打贏了圍繞在楚旁邊的兩個小國,之後再朝楚的腹地進攻,終於取得了決定性勝利。這件事情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只是想要討好領導是沒用的,我們應該學習知識,掌握真正的本領,才能夠成為一名有用的人。

相關焦點

  • 他是「兵家四聖」,一生未嘗一敗,死前一計讓殺他的人給自己陪葬
    後來吳起投奔到楚國之後,同樣受到了楚悼王的重用,先是被任命為宛城太守,一年後又升任為令尹。吳起在擔任令尹後對楚國進行了一系列的變法,極大地增強了楚國的國力。不過,吳起也因此得罪了楚國的那些舊貴族。在吳起的勵精圖治之下,楚國的實力日益龐大,戰勝百越之後,楚國的疆域更是擴展到了洞庭湖、蒼梧郡一帶。
  • 吳越王錢鏐:愛妃,可緩緩歸矣
    曾經那麼相愛,事業上升期就去低調結婚,剛剛走紅就選擇懷孕生子,可現在感情消磨殆盡,說散就散了,實在讓人難以接受。其實我覺得大可不必如此,雖然他們一對夫妻緣分有限、難以白頭,可從古至今夫妻攜手白頭、恩愛有加的比比皆是。比如我接下來要講的吳越王錢鏐,他和他愛妃的真摯感情至今還被人們稱讚不已,一起來看一下吧!
  • 他是劉邦封的異姓王,因為獨特的身世背景,劉邦不敢殺他
    大家都知道共患難容易,同富貴難,歷史上有很多狡兔死走狗烹的例子,就來漢高祖劉邦來說,他在建立漢朝的過程中,為了拉攏人心,大封了韓信、彭越等八個異姓諸侯王。可是當漢朝建立之後,劉邦就對這些異姓王下了狠手,八個異姓王中有七個都死於非命,只有一個倖免一死。獨存的這個異姓王是誰呢?
  • 國防教育欄目|《孫子兵法》作者是誰?
    孫子獻上其兵書,吳王被孫武的兵書兵法思想之深刻、謀略之絕妙深深折服,邊看邊連連讚嘆:「好!好!真好!」吳王雖然非常欣賞孫子所寫的兵書。但吳王認為孫子是一介書生和布衣,不知道他是否會真的帶兵打仗,他的兵書是否有實用價值。於是想考察一下孫子的才能,想讓他練兵試試。       有個大臣叫伯皮嚭故意刁難,建議吳王讓孫子訓練宮女,伍子胥暗示孫武不可答應,但孫武子卻答應了。
  • 楚莊王
    在複雜的形勢下,他採取了以靜觀動、難得糊塗的對策。三年後,對楚國的政局和各類人物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重用了伍舉、蘇從等忠直之臣,攻滅了前來進犯的庸國,使楚國的勢力向西北擴展,任用孫叔敖為令尹,重視社會生產,發展經濟,充實國力。楚莊王的故事很多,很能反映其個人特點。一鳴驚人楚莊王繼位後,三年不理政事,還明確下令,不準對他提工作上的意見。
  • 「三年不鳴,一鳴驚人」,很不靠譜的楚莊王,用實力打到你們服
    楚莊王,很多史書都記載的,春秋五霸又一位霸主。他繼承的是楚成王和楚穆王給他留下的,實力強大的楚國,加之楚莊王自己能力卓絕,所以稱霸也是必然但你若是看看楚莊王的早期經歷,你可能會覺得這位王上很不靠譜楚莊王登基之後的前三年,可以說是不問政事,荒廢時間。
  • 南楚君主列表,木匠立國延續6王,前面小心翼翼,後面自相殘殺
    唐朝馬上要滅亡的時候,他就被朝廷封為武安軍節度使,朱溫滅唐後也是為了穩住像他這樣的將領,封給他一個楚王,馬殷算是正式有了自己的王國楚,史書上為了區分眾多的楚國,稱其為南楚。南楚的國都定在潭州,也就是今天的長沙。
  • 東北王張作霖到底有多狠?曾下令:士兵放假半天,上街去殺日本人
    不過這些軍閥中倒也不都是酒囊飯袋,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是張作霖,張作霖其人雖然是草莽出身,但是由於他從不欺壓百姓,因此他在百姓中的聲望非常高。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組建起了一支東北軍,被稱為「東北王 」真是一個草根逆襲的勵志故事。
  • 不僅人品正,而且兵法高
    孫武(約公元前545年-約公元前470年),字長卿,是春秋末期齊國人,他的偉大創舉在於一是用三萬吳軍五戰五捷、攻入楚國都城郢城,幾乎滅亡楚國,後世稱其為「兵家至聖」、 「東方兵學的鼻祖」;二是編寫了《孫子兵法》十三篇,被譽為是「兵學聖典」
  • 百二秦關終歸楚,三千越甲可吞吳
    「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小故事項羽從小死了父親,是在叔叔項梁的照顧下長大的。他小小年紀便立志為國家報仇雪恥,叔父教他書法,他不用功;讓他去學習劍術,他也不肯努力。項梁很生氣就罵他沒有出息。項梁聽項羽這麼一說,認為侄子胸有大志,就教項羽學習兵法。項梁本人因善於結交朋友,碰到人家有什麼大事,他都趕去幫忙,當地的百姓都很喜歡他,他也就成了吳中豪傑的領袖,連地方官也要敬他幾分。
  • Q寶的第159天:兵法有雲「將欲取之,必先與之」
    如果說消息是假的,那麼青燈也能體諒傳這個假消息的同伴那焦灼的心情,他(她)應該是深怕對方真的使出那麼一招,很多人面對美食,飢不擇食,而忘記了「君子不食嗟來之食」的古訓。但是青燈想說的是,如果您真那麼想,也確實小看了這一路坎坷相伴的朋友們的鑑別力了,我國自來是兵法之國,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對於國人來說,只怕比數理化還來的熟稔,「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的道理,大家還是明白的。
  • 趙王:沒有人能夠比得上他
    原因是因為在趙國被秦圍攻之時,秦昭襄王發下話來:趙國被攻破是遲早的事,誰過來救趙,等到趙國都城攻破之時,便是調兵攻打他之時。魏王一聽便心生膽怯,只好採取兩面倒的策略在一旁觀望。魏國雖然不急,但是趙國這邊可等不下去了。這麼下去趙國遲早要被攻陷。
  • 秦朝趙高,葬送了大秦帝國,他最終是怎麼死的?
    趙高出身不好,他母親受刑罰變成殘疾,他的父親被處以宮刑,他和他的弟弟們一樣受了刑,終身為奴。趙高者,諸趙疏遠屬也。趙高昆弟數人,皆生隱宮,其被刑僇,世世卑賤。——《史記》趙高勤學苦讀,不但字寫得好,還精通法律,腦瓜子靈光,能言善辯,成為當時稀缺人才。
  • 秦昭王:秦兼併六國,他的貢獻其實最大
    給秦昭王提建議的人叫範雎,一個在魏國差點被打死的人,為了活命,跟著秦國使者王稽悄悄來了秦國。範雎用了一年時間,將秦國研究得是透透徹徹,對於如何說服秦王他早已成竹在胸。 範雎不僅為秦昭王理清了位置,他更是為秦昭王提出了一條影響深遠的大計:遠交而近攻,結交遠處的齊、楚,進攻跟前的韓、魏,這樣得寸則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
  • 楚成王自盡前,唯一願望是要吃熊掌,可死後不閉眼又想要什麼?
    公元前672年(魯莊公二十二年), 熊惲聯繫隨國(今湖北隨州西北)人,發動了政變,殺死自己的哥哥楚文王楚堵敖,奪得國君之位,是為楚成王。楚成王剛一登位,就布施仁德恩惠,與諸侯修好結盟,並派人向周天子進貢。
  • 其實秦昭襄王本不會殺他,只因這個小人散風點火
    他從戍卒到左庶長,又被秦王封為武安君,更是著有兵法兩冊,似乎白起天生就是個戰爭機器,在蕩平天下後,仿佛完成了身為戰神的使命,他的一生也終結在了一把劍下。對於白起的死,有一種說法是白起雖然軍事能力上乘,在朝堂之上卻少了些圓滑不懂得自保,最終被秦昭襄王下令自裁。還有一種說法是白起的軍事生涯太過血腥,說白了就是在屠殺,以至於遭到了報應,甚至就連他自裁前都說到:坑殺四十萬趙軍,足以死。
  • 2000多年來,兵法家尊他為聖人,創建鬼谷門派,歷數代而不老
    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2000多年來,兵法家尊他為聖人,創建鬼谷門派,歷數代而不老。(王建安 攝影)歷史上有名的鬼谷子家鄉在臨漳縣,近幾年,隨著旅遊熱的興起,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保護文物和開發旅遊的重要性。
  • 明朝開國功臣徐達、常遇春這些草根出身的人,為什麼會精通兵法?
    他在打天下的時候,身邊聚集了一大堆能人,並且這群能人裡很多都是朱元璋兒時的玩伴,這也就意味著跟隨朱元璋徵戰四方的將軍,很多也都是草根出身。所以在明朝建立之時,草根皇帝、草根將軍、草根文臣匯聚一堂,簡直是個「草根王朝」,不過它卻擁有著276年的國祚,讓人不服都不行。
  • 朱元璋路遇明王,明王求他將來不要殺自己的兒子,可是和尚食言了
    和尚路遇一囚犯,囚犯:將來請別殺我的兒子,可和尚後來食言了文|緣是夢裡見到你歷史上平民百姓偶遇貴人的事跡數不勝數,很多無名小卒因為偶遇貴人,或者得到高人指點,從此龍遊大海,平步青雲。可是很快韓山童就因為叛徒出賣被擒獲,元朝下令將明王韓山童押解到京師處斬。當押解車隊途經商丘時,朱元璋也剛好在此地化緣,就這樣明王韓山童在肖水橋和正在化緣的朱元璋不期而遇。可是當韓山童看到朱元璋後,臉上的表情完全呆滯了,半晌才回過神來。他叫住朱元璋搭訕:「小和尚從哪裡來,去往哪裡。」朱元璋答道:「我從鳳陽來,不知道去哪裡。」
  • 他是春秋楚國人,卻把畢生才華奉獻給吳國,一生活在仇恨中
    楚平王就殺死了自己的四個哥哥,才登上了楚國的國君之位。登上君位的楚平王任然擔心任何一個和可能和他搶奪國君之位的人,包括自己的親生兒子。由於對自己的兒子有了這樣的心思,他就想辦法想要消除這個威脅。於是下令讓自己的兒子去駐守邊防。本是太子的兒子,應該待在國君的身邊,幫助國君治理朝政,可是卻遭到國君這樣的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