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報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構建國際關係理論的中國學派
但當時的理論構建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約,學科建設尚處於起步階段,知識積累不足,中國自身對外交往的經驗也不充分。而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經過長期積累和歷史演變,已經在學科內佔據主導地位。這使得許多中國學者特別是中青年學者將興趣主要放在學習和研究西方理論上,而對構建中國自己的理論動力不足。
-
構建中國特色話語體系 增強國際影響力話語權
在第二屆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建設理論研討會召開之際,本期我們特刊發中共中央黨校、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上海大學等單位的學者根據他們的研究撰寫的5篇文章,圍繞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建設從理論認識和實踐層面進行闡述。
-
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推動構建新型中國與世界關係...
習近平外交思想的科學辯證法,體現在把中國與世界作為既不同又相通、既區別又聯繫的單元,體現在把對內與對外、改革發展與開放協調統一起來的科學決策與戰略布局中。 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夏立平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
構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體系
通過開展首腦外交,中國與世界主要大國基本保持戰略穩定,在重大全球性問題上呈現不缺位、不卸責,有力地展現了大國外交的風範、大國外交的擔當和大國外交的特色。 關鍵詞:大國外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際關係;全球;共同體;習近平;首腦外交;中國外交;理念;合作 作者簡介: 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為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了強大理論武器和行動指南。
-
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 推動構建新型中國與世界關係
原標題: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推動構建新型中國與世界關係 編者按 7月11日,由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光明日報社聯合主辦的習近平外交思想理論研討會在京召開。習近平外交思想的科學辯證法,體現在把中國與世界作為既不同又相通、既區別又聯繫的單元,體現在把對內與對外、改革發展與開放協調統一起來的科學決策與戰略布局中。 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夏立平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
專家學者在武大經管共探 「大變局下中美經貿關係新發展與理論經濟...
01 研討會簡介2020年12月5日,「大變局下中美經貿關係新發展與理論經濟學學科建設」研討會在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召開。論壇旨在通過思想碰撞,深度解析大變局下中美經貿關係新發展,共探理論經濟學學科建設之路。
-
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2020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召開
(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近日,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主辦、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承辦的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2020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召開。她表示,希望通過承辦此次學術活動,加強與各兄弟院校、科研院所的學術交流,對國際經濟法發展動態、國際經貿規則及各國經貿政策變化趨勢、最新成果等問題進行充分探討和交流,共同為國際經濟法學科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和法治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
中外人文交流與新型國際關係學術研討會在復旦大學舉行
;秦亞青;研討會;院長;閉幕式;中聯部;演講;教授 內容摘要:12月 8日, 2018中國大學智庫論壇分論壇之中外人文交流與新型國際關係學術研討會在復旦大學舉行。
-
《國際理解教育在中國——現狀與未來》報告發布會暨學術研討會在...
報告旨在服務我國國際理解教育的理論研究和創新實踐,為培養具有民族情懷和國際視野的未來人才提供理論和實踐支撐。、國際組織的代表和媒體記者共同出席了當天的報告發布會暨學術研討會活動。這是中國更好地理解世界、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國的新時代,也是國際理解教育在中國進一步發展和繁榮的新時代。國際理解教育引入中國後,在理論和實踐上不斷有中國特色的新探索出現。同時,中國對國際理解教育的訴求也越來越多。報告體現了中國對國際理解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展望了國際理解教育在中國的積極前景。
-
——第二屆中國法治的國際傳播學術研討會綜述
中國法治的國際傳播是全面依法治國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涉外法治體系、開展涉外法治工作、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的關鍵環節,是中國參與全球治理、推進國際法治、提升中國法治話語權和影響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由之路。 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在致辭中強調,此次研討會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的一項重要舉措。
-
百餘知名專家學者在滬研討中國國際關係理論創新
中新網上海6月24日電 (記者 許婧)「中國國際關係學會2017年理事會暨紀念上海國際關係理論討論會三十周年會議」24日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百餘位知名專家學者齊聚上海,以「中國國際關係理論創新與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發展」為主題展開深入探討。
-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70周年慶典暨「中國與世界政治」學術...
、北京外國語大學、暨南大學、華僑大學、北京語言大學、河南師範大學等20餘所國內高校相關院系以及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等多家研究機構的學者參加了慶典開幕式和學術研討會,來自劍橋大學、牛津大學、耶魯大學、杜克大學、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和東京大學等20餘所海外高校的著名學者通過視頻的形式向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70周年慶典及本次學術研討會的舉辦表示祝賀。
-
...比較文明視域下的價值觀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
12月13日,由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辦,比較文明理論研究所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承辦的「文明交流互鑑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觀建構:比較文明視域下的價值觀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逸夫會堂第一會議室舉行。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的外籍專家和國內50多名學者參加了本次國際學術研討會。
-
「國際組織理論與人才培養」學術研討會在北大舉行
2018年4月18日,在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暨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之際,以「國際組織理論與人才培養」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大學中關新園舉行。此次學術研討會是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和中國聯合國協會聯合主辦的「加強全球治理,實現互利共贏」——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參與國際多邊合作的回顧與展望高峰論壇的分論壇。
-
中國社會科學網:「構建中國特色社會學學科話語體系」學術研討會舉行
為了有效回應社會轉型的新需要、解決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對於社會學理論體系完善提出的更高要求,《社會科學輯刊》編輯部日前召開「構建中國特色社會學學科話語體系」學術研討會。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首先,要立足於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講好「中國故事」,推動中國特色的社會學理論在國際社會學界乃至社會科學界發揮重大影響力。其次,要重視對優秀的中國傳統社會思想的挖掘、傳承和再建構,加強對20世紀30-40年代社會學家的本土社會學思想的研究。最後,要創建與西方並駕齊驅的社會學學科評價和學術評價體系。
-
"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新格局"——2020年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年會...
11月16日,「2020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年會暨國際貿易發展論壇--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新格局」在濟南的山東財經大學隆重舉行。中國國際貿易學會會長金旭、副會長邊振瑚和李鋼,山東財經大學黨委書記王邵軍、校長趙忠秀出席會議。
-
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科學理論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揭示了這條道路的歷史淵源、理論淵源和客觀必然性;深刻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長期奮鬥、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的旗幟、奮進的旗幟、勝利的旗幟,揭示了這條道路的科學性;深刻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
-
...學術年會系列主題論壇「國際經貿規則的變遷和發展」研討會在滬...
「國際經貿規則的變遷和發展」研討會在上海舉辦。來自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對外經貿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復旦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以線上線下方式進行研討交流。
-
「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理論研討會」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
習近平法治思想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麼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
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向世界亮明了中國外交的大方向,把中國外交戰略提升到了歷史性的新高度,充分展現了中國外交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思想,應著重把握五個方面: 一、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總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旗幟鮮明地提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總目標是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且進一步明確了總目標的具體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