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小青年二手交易平臺玩出「新花樣」...

2020-12-19 澎湃新聞

20歲小青年二手交易平臺玩出「新花樣」......

2020-12-08 19: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隨著網絡交易的不斷發展

不少商家也開通了二手物品的網上交易,

為大家提供了一個閒置物品購買出售的平臺。

但平臺是個好平臺,

卻被少數人「玩」壞了......

11月13日,靜海公安新區派出所接到群眾小李的報警,其在某魚APP上購買網路遊戲帳號時被人騙走了數千元。

經過了解民警得知,小李所說的網路遊戲在申請帳號時需要玩家提供個人身份證,無論帳號被盜或者丟失,帳號的申請者都能夠使用身份證進行驗證找回,看似安全,而在遊戲帳號的實際交易中,帳號售出後又被賣家找回,從而使買家既得不到遊戲帳號,還損失錢財的騙局常有發生。

就在12號晚上,小李特意使用較為靠譜的某魚二手交易APP選購了一個遊戲帳號,為安全起見還在付款前索要了對方身份證照片。

平臺溝通中系統已明確提醒......

沒想到對方貌似還挺懂法,再三強調「交易金額已過兩千,如果我騙你,你可以報警抓我」,天真的小李以為萬無一失後,一次性支付了對方3300元,結果還是被騙了。

通過調查,民警發現賣家在交易過程中耍了「手段」。期間,對方以「節省手續費」為由,將小李哄騙至微信中完成交易付款,實則是繞過了平臺的監管,進行了一場「場外交易」。

轉至微信支付完成交易

案件發生後,新區派出所會同分局打擊犯罪偵查支隊三大隊、網安支隊對該案展開了偵查,並很快鎖定了身處廣東省的嫌疑男子張某某。11月27日,辦案民警遠赴廣東省中山市進一步開展工作。經過連續摸排、蹲守,最終於29日上午將嫌疑人張某某抓獲。

經查,張某某今年20歲,廣東省人,剛剛被工作單位辭退,失去經濟來源,自己又不想吃苦受累,於是突發奇想拿出了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遊戲帳號,以「出售後立即找回」的方式,先後兩次通過微信和某魚平臺對外出售,一共非法獲利7000餘元。

經訊問,張某某對通過網絡平臺出售後又找回遊戲帳號為手段詐騙他人錢財,並將非法所得全部揮霍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目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詐騙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規範的網絡平臺有著較為完善的監管體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減少詐騙行為的發生。因此,小編提示您,在網購時一定要在官方指定的軟體上完成交易付款,切勿輕易相信對方所謂的「省手續費」或「改價連結」等謊言,避免掉進「場外交易」的陷阱。

小小巴士竟塞進31名學生娃,司機涉嫌犯罪!八旬老人善心被利用,沒想到故事竟是這樣......

這夥「油耗子」栽了 靜海公安搗毀一流竄盜竊團夥!

交警為我解難題,我為交警送錦旗嘔!因鄰裡糾紛,一男子竟將「粑粑」抹在……她們做對了!警民築起防詐牆現實版塑料花姐妹情,一口「咬」下了18萬!!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20歲小青年二手交易平臺玩出「新花樣」......》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二手交易平臺應加強監管
    但二手交易平臺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常暴露出以次充好、發貨延遲、退換困難、售後得不到保障等問題。如何在二手交易網絡平臺上真正安心交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年度中國二手電商發展報告》顯示,中國閒置物品交易規模達5000億元,中國在線二手交易用戶規模已達7600萬人。
  • 二手交易平臺藏隱患
    衣服、鞋子、飾品、更換下來的手機、老公收藏的籃球明星周邊產品……二手交易平臺為她的閒置物品提供了一個好去處,但她也認為,在這些平臺上交易的時候,常常得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可能財物兩空。  根據易觀智庫前不久發布的《2018二手閒置物品交易平臺專題分析》,中產以及「90後」甚至「00後」新消費主力人群的形成,對消費觀念、消費方式的引領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 二手交易平臺閒魚日活躍用戶超2000萬
    二手貨交易平臺應運而生,不少人在平臺上買賣閒置物品,一來收回資金用於消費,二來也可以「淘」到不少物美價廉的好貨。  哪些人在買賣二手貨?二手交易為何會日益火熱?筆者進行了走訪。  二手交易方便買家、成全賣家  舊貨市場歷史悠久,歷來是二手交易的重要聚集地。無論是家具、電器、衣物,還是首飾、古玩、老物件,可謂應有盡有。
  • 二手交易平臺頻現色情等違法交易:二手貼身衣物等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二手物品交易平臺的出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既給賣家增加了收入,也給買家帶來了實惠,同時還能夠提高物品的利用率。但這些二手平臺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常常暴露出誠信缺失、滋生灰色交易等問題,成了不少不法交易的集散地。
  • 賣「原味」絲襪 二手交易平臺閒魚涉嫌情色交易
    李小姐說,她曾在二手交易平臺上出售自己閒置的一雙高跟鞋,然後發了一張自己穿著鞋子的照片,結果引來大量留言。「他們的關注點根本不在鞋子上,而是我的腳。」李小姐氣憤地向平臺投訴,那些留言才被刪除。半月談記者在某頁面看到,一賣家曬出一款低胸連衣裙,並配有穿著此款衣裙的不露臉女性照片。
  • 別讓二手交易平臺成為灰色交易的「遮羞布」
    近年來,二手物品交易平臺快速發展,但也常常暴露出誠信缺失、滋生灰色交易等問題,成為不少不法交易的集散地。儘管經過了多次整改,目前市面上的主要二手物品交易平臺仍然存在許多「灰色產業領域」的物品交易,例如盜版影音、色情信息、菸草等。
  • 大學生「創」出全國最大二手書交易平臺
    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團隊,由最初拼揍2萬元組建舊書網站,經過8年堅守與拓展,打造出一個全國最大的二手書交易平臺——「有路網」。起步:從廢品中發現商機8月13日,記者走進位於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清華科技園內的「有路網」,尋訪這幾位創客,並了解他們的創業之路。
  • 新華社:部分二手交易平臺成假劣貨集市 亂象背後監管不力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假酒假包、過期食品、盜版網課……如何斬斷伸向二手交易平臺的「售假黑手」新華社南京7月2日電 題:假酒假包、過期食品、盜版網課……如何斬斷伸向二手交易平臺的「售假黑手」新華社記者李雨澤、楊洋因為既能「回血」又能省錢,網絡二手交易平臺在疫情期間活躍度大增。
  • 二手交易平臺市場火爆背後「暗流洶湧」
    二手交易平臺究竟存在哪些問題?《法制日報》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  無論是喜歡購物的「剁手一族」,還是時下倡導簡約生活的「斷舍離一族」,他們都可以說是二手交易平臺的老顧客。在二手交易平臺上,沒有用處的閒置物品可變現為繼續購物的資金。  如今,閒置物品的二手交易社區與平臺數不勝數,但繁榮之下卻貓膩多多,各種亂象觸目驚心。
  • 交易網路遊戲帳號 騙出「新花樣」
    就在12號晚上,小李在某魚二手交易APP選購了一個遊戲帳號,為安全起見還在付款前索要了對方身份證照片。平臺溝通中系統已明確提醒......沒想到對方貌似還挺懂法,再三強調「交易金額已過兩千,如果我騙你,你可以報警抓我」,天真的小李以為萬無一失後,一次性支付了對方3300元,結果還是被騙了。通過調查,民警發現賣家在交易過程中耍了「手段」。
  • 二手交易平臺什麼產品最多?為什麼
    可以看出,男性用戶對二手閒置交易平臺有著更高的接受度。二手交易平臺什麼交易最多?第三方數據挖掘及市場研究機構比達(BigData-Research)給出的數據說明一切。據報告顯示,用戶常在線交易的二手閒置物品是數碼產品,其次是手機、家居日用品、影音家電。
  • 疫情下的二手交易平臺競爭激烈:新轉轉悄悄走紅
    不過在消費電子領域另外一個分類卻悄然走紅,就是手機二手交易平臺。2020年的疫情加速了消費的線上化趨勢;另一方面,人們開始提升理性消費的意識,更加關注二手交易市場。 二手存量市場現狀 二手交易市場規模如今已達到萬億級別,但是與傳統電商相比,因為二手商品存在3個大問題:服務難以標準化、商品質量難以保證、以及交易信息難以透明化。 其次,二手電商平臺的認知度、信任度問題,更難建立。
  • 二手平臺交易「加微信」 小夥購買二手電腦被騙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二手物品的線上交易方式日漸盛行。然而,看似雙贏的交易方式背後卻隱藏了不少「坑」:各個APP構架出的二手交易平臺,讓每個人通過一部上網的手機就可以一鍵開店,將自己閒置的物品賣給他人,也可以低價購買到他人閒置的物品。但這些看似便利的二手交易平臺有時也會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成為進行詐騙犯罪的工具。
  • 二手交易平臺,豈是「法外之地」
    此次調查主要選取目前市場上用戶量大、交易頻繁、消費者反映問題較多的二手交易平臺,包括閒魚、轉轉、閒轉、拍拍、58同城、找靚機、花粉兒等。調查顯示,二手交易平臺買賣假貨、盜版網課、釣魚詐騙、非法銷售「贓物」等亂象叢生。  假冒偽劣頻現,  部分平臺姑息縱容  鑑於二手交易的特殊性,平臺作為買賣雙方的信息服務中介,需要建立完善的交易規則。
  • 二手交易平臺閒魚日活躍用戶超2000萬 誰在買賣二手貨?
    近年來,不少年輕人喜歡上買賣二手商品。一名北京市民正在二手交易平臺上掛賣自己的二手飾品。「買買買」,如今消費者購物頻率越來越高。這一過程中,「喜新厭舊」的煩惱也頻頻來襲:不再喜歡的東西,放著無用、扔掉可惜。
  • 在線二手書交易平臺現身 盈利模式有待探索
    盧嘉倩花了整整一個周末的時間,特地抽空整理出《小王子》《呼嘯山莊》等8本年月久遠的舊書,打算通過二手書交易平臺來置換。在眾多的二手書交易平臺面前,她發現雖然有很多選擇,但是審核標準備很嚴格,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 二手交易平臺現野生保護動物交易
    活體和標本均有;平臺稱發現有相關行為,將會對其帳號做出處罰近日,有網友發微博稱,深圳福田有人通過「閒魚」二手交易平臺公開售賣老鷹標本。賣家對所售物品的描述是「真老鷹做的標本」。從賣家提供的圖片上看標本頭部、尾部、腳爪等細節,疑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
  • ...消保委《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報告》:近半數交易脫離平臺付款...
    現代快報訊(實習生 吳儀 記者 江楠)在二手平臺上買盲盒被坑,退貨反倒貼運費,著實令人火大。1月14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的《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報告》顯示,超九成用戶都在交易中遭遇過糟心經歷。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過半數消費者遭遇信息不透明、實物與照片不符情況,近三成消費者反映二手交易退貨難。
  • 二手交易的黃金時代-虎嗅網
    本報告就從二手交易的新時代因素、新市場格局、新挑戰和新路徑角度,解讀二手交易的黃金時代內涵。還有平臺將傳統線下以舊換新的模式複製到線上,在二手交易本身並非高頻的應用場景中,提升引入流量精準性和交易成功率。
  • 估價遠低於二手交易平臺,蘋果產品的以舊換新真的划算嗎?
    本期話題:估價遠低於二手交易平臺,蘋果產品的以舊換新真的划算嗎?想要買新款iPhone又覺得囊中羞澀怎麼辦?不想擔心受騙買到二手的組裝機怎麼辦?對此,蘋果官方推出「以舊換新」服務,幫助消費者用舊的蘋果設備折價購買更換新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