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8 19: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隨著網絡交易的不斷發展
不少商家也開通了二手物品的網上交易,
為大家提供了一個閒置物品購買出售的平臺。
但平臺是個好平臺,
卻被少數人「玩」壞了......
11月13日,靜海公安新區派出所接到群眾小李的報警,其在某魚APP上購買網路遊戲帳號時被人騙走了數千元。
經過了解民警得知,小李所說的網路遊戲在申請帳號時需要玩家提供個人身份證,無論帳號被盜或者丟失,帳號的申請者都能夠使用身份證進行驗證找回,看似安全,而在遊戲帳號的實際交易中,帳號售出後又被賣家找回,從而使買家既得不到遊戲帳號,還損失錢財的騙局常有發生。
就在12號晚上,小李特意使用較為靠譜的某魚二手交易APP選購了一個遊戲帳號,為安全起見還在付款前索要了對方身份證照片。
平臺溝通中系統已明確提醒......
沒想到對方貌似還挺懂法,再三強調「交易金額已過兩千,如果我騙你,你可以報警抓我」,天真的小李以為萬無一失後,一次性支付了對方3300元,結果還是被騙了。
通過調查,民警發現賣家在交易過程中耍了「手段」。期間,對方以「節省手續費」為由,將小李哄騙至微信中完成交易付款,實則是繞過了平臺的監管,進行了一場「場外交易」。
轉至微信支付完成交易
案件發生後,新區派出所會同分局打擊犯罪偵查支隊三大隊、網安支隊對該案展開了偵查,並很快鎖定了身處廣東省的嫌疑男子張某某。11月27日,辦案民警遠赴廣東省中山市進一步開展工作。經過連續摸排、蹲守,最終於29日上午將嫌疑人張某某抓獲。
經查,張某某今年20歲,廣東省人,剛剛被工作單位辭退,失去經濟來源,自己又不想吃苦受累,於是突發奇想拿出了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遊戲帳號,以「出售後立即找回」的方式,先後兩次通過微信和某魚平臺對外出售,一共非法獲利7000餘元。
經訊問,張某某對通過網絡平臺出售後又找回遊戲帳號為手段詐騙他人錢財,並將非法所得全部揮霍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目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詐騙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規範的網絡平臺有著較為完善的監管體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減少詐騙行為的發生。因此,小編提示您,在網購時一定要在官方指定的軟體上完成交易付款,切勿輕易相信對方所謂的「省手續費」或「改價連結」等謊言,避免掉進「場外交易」的陷阱。
小小巴士竟塞進31名學生娃,司機涉嫌犯罪!八旬老人善心被利用,沒想到故事竟是這樣......這夥「油耗子」栽了 靜海公安搗毀一流竄盜竊團夥!
交警為我解難題,我為交警送錦旗嘔!因鄰裡糾紛,一男子竟將「粑粑」抹在……她們做對了!警民築起防詐牆現實版塑料花姐妹情,一口「咬」下了18萬!!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20歲小青年二手交易平臺玩出「新花樣」......》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