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放羊的孩子的故事

2021-03-02 問天寫作室

我的耳朵不太好,花了兩個多小時,反反覆覆,終於整理出曹文軒教授講的第一個故事。下面是曹教授講座原文,如有疏漏之處,還望見諒。

我們有一句行話叫作文得高分者得天下。你想想這句話,是什麼分量,是什麼意思。今天曹老師願意把幾十年的經驗總結為幾句話送給你們。這幾句話是通過幾個放羊的孩子的故事傳達給你們。

現在先講一個第一個放羊的孩子的故事。

在西班牙草原上,有一個放羊的孩子,在一座教堂的一棵大樹下連續做了兩個相同的夢,夢見自己從西班牙草原,越過大海來到了非洲荒原,他在一座金字塔的下面發現了一大堆財寶。於是,這個放羊的孩子就決定趕著他的羊群去尋找那堆財富。

這一天,走過西班牙草原,越過大海,來到了非洲荒原,找到了那座金字塔,就開始挖那堆財寶。可是,他挖了一個很大的坑,並沒有發現財寶。就在這個時候,來了幾個壞蛋,他們問這個小孩在幹什麼。這個小孩拒絕回答。於是,他們就把這個小孩揍了一頓,然後把他扔到了坑裡。當他們得知這個孩子竟然在為了兩個相同的夢從遙遠的西班牙草原來到非洲荒原的時候,不禁哈哈大笑,然後揚長而去。

其中有一個壞蛋走了幾十步,又重新走回來,站在坑邊,望著坑裡的這個孩子,對他講:「你是我在這個世界上見到的最愚蠢的孩子。你知道嗎?就在你挖坑的這個地方,兩個月前,本人也做過兩個相同的夢,你知道我夢見什麼了嗎?我夢見了從你挖坑的這個地方出發,我走過非洲荒原,越過大海,來到了西班牙草原,我在一座教堂的一棵大樹下發現了一堆財寶。可是,我還沒有愚蠢到為了這麼兩個相同的夢去做這樣一件蠢事。」說完哈哈大笑,然後揚長而去。

過了一會兒,這個放羊的孩子跪在坑底,仰望蒼天。天意啊!他從坑裡爬到了地上,重返他的西班牙草原,在他出發的地方,也就是那座教堂的那棵大樹下——同學們,你們說,這個孩子發現了什麼?財寶,很多很多財寶。

這是一個具有寓言性質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這個道理就是曹老師現在要送給你們的第一句話,大家可以記下來。這句話不僅僅對你的寫作有意義,對你的人生也是有意義的。這句話是——財富不在遠方,財富就在我們自己的腳下。這是我送你的第一句話。好,孩子們,現在曹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請求,請你把我送你的這句話大聲地朗讀一遍。好,開始。對,為什麼讓你們朗誦?因為曹老師參加了全國中小學語文教材的編寫工作,而且還是主編之一。新的小學語文教材和新的初中語文教材,都特別強調朗讀與語文學習的關係。所以,我每送你一句話,都會請你朗讀一遍。

好,我們現在說到寫作文上了。同學們,大家一定要明白一個基本的寫作道理,這就是你寫作文最重要最寶貴的資源是什麼?是你自己,記住,是你自己!不要小看自己八九歲、十幾歲,其實你來到這個世界這個時間已經不短了,你看到的,你聽到的,你知道的,你所親身經歷的事情,其實已經很多很多了。也就是說,你已經是這個世界上很有財富的人了。這個財富已經多到什麼程度,你知道嗎?已經多到足以足以你們老師各種各樣的作文題目。

可是你為什麼在寫作文的時候,卻覺得自己是個窮光蛋,要材料沒材料,要故事沒故事,要話題沒話題,原因何在?曹老師在講第三個放羊的孩子的故事的時候,會給你答案。

同學們記住, 故事是與你一起出生,一起長大的。一天24小時,只要這個世界是運動的,那麼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故事。而所有的這些故事,都可以轉化為我們寫作文的材料。你們看過我很多書,這我知道,但你們有一件事是不知道的,這就是你們看的這些書裡,它的很多很多故事其實都是我小時候的故事,都是我在有你們這麼大的時候看到的、聽到的、知道的、經歷的故事。

《草房子》從出版到今天已經380次印刷,我在這個地方可以肯定地告訴你們,在這個時間裡頭,中國還沒有第二本書有380次印刷的紀錄,只有一本書——《草房子》!可是就是那個《草房子》,寫的是什麼呢?寫的也不過就是我小學時候的故事。

寫完《草房子》,相隔八年,我又為你們寫了一本書《青銅葵花》,《青銅葵花》目前已經是250次印刷的紀錄。我也告訴你們,在這個時間裡頭,中國沒有第二本書有250次印刷的紀錄,只有《青銅葵花》。而且《青銅葵花》是我們國家翻譯成其他語種最多的長篇小說之一。那麼這個《青銅葵花》寫的是什麼,寫的也是我小時候知道的事。我們老家有一片蘆葦蕩,那一年來了一群城裡人,他們在這個地方開荒種地,發生了許多許多故事。於是,我把它寫進了《青銅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紅瓦黑瓦》《細米》等等等等,這些作品都有我童年的記憶。

我對你們說這些,就是想告訴你們,那個來到這個世界上已經十幾年時間的人,看到的、聽到的、知道的、親身經歷的事情已經很多很多了,你已經是這個世界上很有財富的人了。

財富不在遠方,財富就在我們自己的腳下。而你自己的財富才是最寶貴的。為什麼?因為在這個天空下,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故事,每一個人的故事都是不重複的。作文要的就是那些不重複的故事。那你怎麼樣才能做到你的故事和他人的故事不重複呢?那好,你必須使用你自己的財富,就是這個基本的道理。

只要孩子們能從中得到些許啟發,就不枉我獨坐燈下整理講座內容所花的一番精力了。

附簡單日記(十六):

2017年11月15日  星期三  多雲

見到了曹文軒先生

昨天下午才知道今天襟江小學「作家進校園」活動的主角是曹文軒先生,有點兒驚訝。想不到,堂堂「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著名作家、北大教授居然來到了我們這座小城。

上午8點30左右,報告廳裡掌聲響起來了,曹先生來了!他照例繫著一條鮮豔的紅領巾,表示永遠和孩子們在一起。走到主席臺上,面對幾百名鼓掌的孩子和老師,他親切地舉手示意,然後坐了下來。

我坐在最後一排,遠遠地看去,只覺得他精神有些疲憊,稍稍低著頭,只是安靜地聽主持人的介紹。從網上搜出一張先生的照片,對比之下,感覺他老了一些,畢竟已經是63歲的老人啦。但是,不管是年輕點的曹文軒還是眼前的曹先生,都展現出一種形象:文質彬彬,人淡如菊。

開講啦!曹先生卻離開座位,走到前面:「我給北大的學生講課,從來不坐著講。我喜歡站著講。」輕輕的一句話,卻散發出對在場所有人的尊重。

他講了三個放羊的孩子的故事。短短的四十多分鐘講座中,他時而在臺上瀟灑地踱步,時而停下來提問,時而貼心地重複要點。他的聲音並不大,帶著明顯的鹽城口音,卻有一種非凡的魔力,吸引著在場的每一個人。報告廳裡,他輕柔、優雅的聲音在迴蕩。孩子們聽得入了神,或積極地應和,或認真地記載,或大聲地朗讀。

在互動環節,一個孩子提出了刁鑽的問題:「您最喜歡哪一部作品?」曹先生機智作答:「如果不是計劃生育,你的母親會再為你生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她真的生了幾個孩子的話,若問她你最喜歡哪個孩子,你猜她會怎麼回答?她肯定會說:『每個孩子都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我當然都喜歡了。』實在要問我最喜歡哪一部作品,就像母親都偏愛最小的孩子一樣,我會說是剛剛寫好的那一部。」聽到這兒,我帶頭送上了敬佩的掌聲:沒有這樣的才思,斷斷不能寫出那麼光輝的作品。

孩子們捧著書排隊讓曹先生籤名,我隨其他老師先行離場。後來在朋友圈看到了他的籤名——文軒。「文」字起筆與眾不同,點和橫兩畫筆意相連,撇和捺成了「一筆畫」,透露出了文軒先生的志得意滿。而「軒」字的「車」字旁別出心裁,折來繞去,打成兩個結,形似「8」字。右邊的「幹」字第一橫與左邊伸過來的弧形重合,第二橫更有意思,化為一個略重的頓,最後一豎是懸針豎,採用了行草的筆法,可以想像出,先生畫出這一筆時心中定會生起小小的暢快之意。與他「追求文字不朽」相應,寫意的長豎彰顯著他不懈的追求。大作家的籤名當真不同凡響,簡而不繁,隱隱有一種雲淡風輕的味道。

曹文軒自豪地說,他沒有中「得獎登頂後再無作品」的魔咒,將陸續為孩子送上新作。孩子們又有書讀了,真好!

相關焦點

  • 放羊的故事
    第一集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飽了,你的柴呢?砍柴的陪不起放羊的……——請放棄你的無效社交第二集 砍柴人陪放羊人聊了一天,表面上他一無所獲,但是砍柴人通過與放羊人聊天,知道了哪個山的柴多,哪個山的路好走,哪個山布滿荊棘,第二天收穫多多回家了。
  • 記得那個「放羊的孩子」嗎?生活中的我們大多數也是放羊的孩子
    對這篇文章還是以「放羊的孩子」引起來吧。多年前,有一位知名記者去偏遠地區採訪了一名放羊的孩子。記者:「孩子,你為什麼要放羊啊?」孩子:「放羊可以賣錢啊?」記者:「那你放羊賺了錢以後你要幹什麼呢?」孩子:「掙了錢娶媳婦。」
  • 放羊與砍柴的故事,你會怎麼想?
    放羊與砍柴的前段時間,網絡上好就行放羊和砍柴的故事。有些認為砍柴的人跑去跟放羊的人聊天而耽誤了自己一天的砍柴工作。他們把砍柴人的工作看成是一天制。覺得如果砍柴的人一天沒有砍到柴,就是失敗的案例。放羊的他們總覺得只要砍柴的人與放羊的人一起聊天,就覺得砍柴的人不務正業,荒廢時間。
  • 曹文軒:三個放羊孩子的啟示
    這是一個具有寓言性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財富不在遠方,就在我們自己的腳下。但我們卻需要通過九死一生的尋找,才會有所悟。寫作最重要也最寶貴的資源究竟是什麼?就一個中國作家而言,是中國經驗。就我們個人而言,就是我們的個人經驗。一個作家只有依賴他的個人經驗,才能在寫作過程中找到一種確切的感覺。無疑,個人經驗是片面的。但我們無法迴避片面。
  • 搞笑漫畫:老杜放羊,上演狼來了的故事
    搞笑漫畫:老杜放羊,上演狼來了的故事老杜找了很久才找到一個幫人放羊的工作,但是這個工作不包吃不包住,工作還很低,為了生存下去,老杜不得不向惡勢力低頭。老爺對著老杜很嚴肅的說:「你的任務就是要保證我們羊的安全,千萬不要別狼給捉了去,聽明白沒有。」
  • 放羊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淳以衡放羊少年聽見樹林裡有人喊救命,順著聲音尋去,看到一個男生被綁在樹上,全身就穿了個褲衩。放羊少年被眼前的一幕驚到,呆呆站在原地,褲衩男大吼道:「看什麼看!還不快給我解開!」放羊少年「哦」了一聲,上前動手解繩子,結果褲衩男嘴裡嘀咕著:「這什麼荒山野嶺,滿是刁民,把本少爺騙到這種地方來。」
  • 民間故事:老漢晚上放羊,結果遇到怪事,卻也因此救了一戶人家
    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放羊老漢捶打神秘黑影》,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論著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04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這個民間小故事呢,說的是一個放羊的老漢,在一次晚上放羊時遇到的怪事,後來他果斷出手,沒想到竟然還因此幫助村裡的一戶人家化解了危難,就像那句話說的,「該出手時就出手」!好了,閒話咱就不多聊了,馬上開講今天的民間小故事!
  • 放羊不要只為了生娃
    是啊,生個孩子就可以傳宗接代了。可是,有了孩子是不是要好好的教育他?生出來就不管了嗎?如何教育呢?很多人就是用所謂的「老一輩」的方法。不要以為只有沒接受過教育的父母會用「老一輩」的方法,事實上,一些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照樣是用「老一輩」的方法教育孩子。為啥?因為學校裡沒教怎麼教育孩子啊,我上了這麼多年學,學校只教我專業知識,哪教我怎麼樹立世界觀、人生觀了?
  •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什麼意思 故事啟示引網友神評論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神回復有哪些?砍柴的和放羊的聊天啟示是什麼?近期,火爆朋友圈的砍柴放羊聊天引起了無數網友關注。下面,我們來看看知乎大神們的神回復吧!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神回復  網友觀點一: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閒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飽了,但他還是那個放羊人。
  • 童年時,在鄉村有種無言可述的幸福:叫「放羊」
    林場很大,在我的記憶力,我們去放羊都是在靠近村子的樹林子裡,林場周圍村子裡放羊的也是這樣,一是防止羊群交叉,丟了羊;二是不同村子的在一起放羊容易鬧矛盾,甚至是鬥毆。不過那些不安靜的小青年及想戀愛的青年卻偏偏喜歡在遠離村子的地方放羊。由於草料豐富,我們村上幾乎家家養羊戶戶餵豬。
  • 願你們不會變成放羊的孩子——致賭博成癮的人
    相信大家都聽過《放羊的小孩》這個故事,故事大致內容講的是:從前有個放羊的孩子,他每天都把羊趕到山上去吃草,到了幫傍晚的是時候在把養趕回來,一天二天就這樣他過著即乏味又單調的生活,他覺得這樣很沒意思,於是就去找點樂趣開心開心!於是,他就騙正在地裡幹活鄉親們:「狼來了,狼來了!」
  • 放羊的孩子,敢於創新,終成歐洲繪畫之父
    他不想把聖人像畫得像神一樣,他希望當信徒們在教堂的牆壁上看到他畫得聖方濟各的故事時,就像讀了一首動人的詩歌一樣感動。所以,他畫的人或風景就像真實的一樣,我們現在稱之為寫實藝術。「喬爸爸」創新的藝術風格推動了後來文藝復興藝術的發展。
  • 放羊的孩子,來自大山的渴望
    山裡的孩子要給父母放羊,俄友圖的作業只能留到深夜完成。「由於時間差,本該睡覺的老師還是會等我們的作業,而且會很耐心地通過系統給我們批改,很感動。」手裡的屏幕就是連接知識的橋梁,有了空中課堂,俄友圖保持了正常的課程進度。「無論相隔多遠,有多久的時間差,老師理解我們,我們心疼老師,把網課上的快樂些,就很滿足了。」
  • 《我是餘歡水》:成人版「狼來了」,放羊的小孩長大了
    小時候聽過一個寓言故事,叫做《狼來了》:一個放羊的小孩,因為無聊整了一個惡作劇。連續騙2次村民狼來了,村民信了2次,也憤怒了2次,等到第三次,狼真的來了,小孩呼喊村民來就羊,村民沒有一個相信了。結局是狼把羊吃完了,小孩也後悔萬分……如果撒謊的主角不是小孩,而是一個成年人呢?
  • 小時候我們聽過放羊小孩的故事,那你們知道有哪些羊類寶可夢嗎
    小時候放羊孩子的故事是這樣的——放羊郎趕著他的羊群到村外很遠的地方去放牧。他老是喜歡說謊,總是大聲向村裡人呼救,狼來吃我的羊啦,快來幫忙呀。開始兩三回,村裡人忙驚慌跑來,被他嘲笑後,沒趣地走回去。後來,有一天,狼真的來了,竄入羊群,大肆咬殺。
  • 李若嘉發微博:從前有個放羊的孩子,無聊的時候就自拍…
    李若嘉沒事發微博曬自拍:從前有個放羊的孩子,無聊的時候就自拍!還讓網友們和粉絲接著說出下句!網友們就紛紛留言:自拍的時候就大聲的對村民大喊狼來了狼來了!從前有個放羊的孩子,無聊的時候就自拍!於是我家的餐桌上多了一道免費的羊肉大餐,哈哈!
  • 她是林志穎「女兒」,因《放羊的星星》走紅,如今顏值堪比關曉彤
    這麼多年過去了,林志穎已經成了三個孩子的爸爸了,劇中的主演變化也很大,除了林志穎還在娛樂圈發展的非常好,其餘的人幾乎都在不怎麼在露面了。在《放羊的星星》中有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角色,就是林志穎的「女兒」妮妮。
  • 當孩子問:「為什麼讀書」時,家長可以把這個故事講給孩子聽
    當孩子問:&34;,家長可以把這個故事講給孩子聽有一天,一位語文老師在評分改試卷時,發現班級裡的一個同學在試卷中的作文上留下了空白,上面只有同學用筆歪歪扭扭寫下的三句話:老師,讀書有什麼用?我不喜歡讀書,是爸爸媽媽要我讀的,我是為爸爸媽媽而讀書的。
  • 《放羊的星星》主演現狀,林志穎未老而她已去世,網友:真可惜
    《放羊的星星》主演現狀 , 林志穎未老而她已去世,網友:真可惜有一部劇令人形象非常深入,就算是現如今的百家爭鳴的局勢,但是那部劇現在看來仍是可圈可點的,不知道有沒有小夥伴看過,感覺看過的現在很多應該都成婚生子了吧,這部劇叫做《放羊的星星》,是有我們的娃娃臉男神林志穎和韓國女星劉荷娜協作的
  • 這個故事,值得老師家長講給孩子聽
    很多不喜歡讀書的孩子,總覺得讀書沒用,是給父母讀的,不如自己天天玩遊戲!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就沒法讓孩子自覺學習!今天這個故事,值得老師家長講給孩子聽!這位老師合上課本,走到學生中間,說:有一個小故事可以告訴我們,讀書有什麼用,我們為什麼要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