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文旅大融合之年,嘉興市文化旅遊系統通過精心策劃和宣傳,並探索市場化運作,為市民和遊客準備了一份文旅融合春節「大禮包」。全市各地將傳統民俗文化和旅遊有機結合,各大文化場館、景區景點、旅行社、星級飯店接待繁忙。據統計,除夕至大年初六,我市共接待遊客267.22萬人次,同比增長9.96%;旅遊總收入29.099億元,同比增長15.39%。
走訪古鎮文化、體驗鄉村民俗、爭睹新春第一潮、領略非遺魅力……一道道文化旅遊年味大餐,讓市民和遊客用心暢享嘉興年。
突出「水鄉古韻」嘉興年俗特色
民俗文化盛宴韻味足
水燈會、長街宴、拜年船、福星派好運、新春集市……春節期間,烏鎮景區內各種民俗活動齊齊登場,處處洋溢著濃鬱的水鄉古鎮風情,吸引央視《新聞聯播》《新聞30分》《中國財經報導》等競相報導;西塘的年味則更有著漢風古韻,漢服水鄉婚禮成為古鎮新年的最大亮點,一支「送財神」的隊伍走街串巷,為遠道而來的遊客送上祝福;鹽官景區推出了新春送「福」、新春祈「福」、新春民俗嘉年華等一系列活動,包括石臼年糕製作、石磨麵粉體驗以及剪紙、捏麵人等非遺項目展示活動,讓遊客感受江南小城的傳統春節氛圍,值得一提的是,春節是錢塘江大潮日,大年初一就有近2萬名遊客到海寧觀潮;除夕這一天,南湖旅遊區舉辦了壕股塔紅絲帶祈福迎新活動,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和遊客前去體驗。
記者了解到,2019年春節,我市重點開發推出文旅融合新產品,各大旅遊景區、旅遊度假區、旅遊風情小鎮、鄉村旅遊點、A級景區村莊和民宿結合地方傳統文化和節日民俗開發系列有特色、有年味的文化旅遊產品和項目,豐富節日期間群眾出遊選擇,「水鄉古韻」嘉興年俗特色鮮明,年味十足,文化氛圍濃鬱,成為眾多遊客的首選。
「一口道盡千古事,雙手舞動百萬兵。」年初二至年初四期間,海寧市南關廂景區攜手海寧皮影藝術團,在海寧皮影戲演藝中心為市民和遊客帶來《關廂魂》《龜與鶴》等大型傳統皮影劇目演出,觀眾們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此起彼伏,氣氛十分歡樂。「小時候看皮影戲是最開心的時刻,現在也帶孩子來領略一下,回味兒時的年味。」當地市民李先生說。
走進農村,搭戲臺唱大戲又讓父老鄉親們找回了漸漸淡去的年味。大年初一剛過飯點,只見桐鄉市濮院鎮新聯村世紀新聯小區廣場的戲臺上已張燈結彩,開始吹吹打打鬧場了。臺下也已是人山人海,等待大戲拉幕開場。戲一場接著一場演,臺上演員唱得有板有眼,臺下觀眾聽得津津有味,有的還跟著熟悉的曲調哼唱。「越劇、黃梅戲……每天能看兩場,這個春節過得可真是熱鬧!」當地村民劉阿姨高興地說。
五個「網紅」村莊首度聯合
鄉村旅遊煥發新活力
伴隨著春節的到來,秀洲區王江涇鎮的古塘村熱鬧了起來。大年初一,家住桐鄉的市民吳女士,帶著家人驅車幾十公裡,來古塘體驗「灶韻古塘非遺文化節」。
非遺文化節,就在新年正式對外開放的古塘景區裡舉行。古塘村作為浙江省AAA級景區村莊,在原有生態綠道的基礎上,重點圍繞「灶文化」,修建遊客中心,打造田園農事體驗區、特色民宿區、花卉區、田園廣場,建設親子樂園、非遺文化館、古灶園、家宴中心、清歡咖啡等旅遊項目。
文化節現場,吳女士一家吃著糖畫、年糕,看著變臉、雜技、戲曲等節目,有滋有味,不亦樂乎。吳女士笑著說:「過年就圖熱鬧,現在的鄉村不僅風景好,而且活動多,很有意思。」
據統計,春節假期的5天時間裡,古塘景區接待遊客超過5萬人次。「古塘景區的非遺文化節不僅傳遞了古塘灶韻的文化元素,傳播印象古塘的鄉土文化氣息,也預示著古塘這個小村落,邁出了它的鄉村振興新步伐。」嘉興遠景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古塘村是今年春節我市鄉村文化旅遊煥發新活力的一個縮影。
這個年,我市著重打出「鄉村牌」,帶市民和遊客看看那些仿若置身紅塵之外的原生態風景,感受那些千年流傳濃縮而成的歷史文化精髓,品品紅紅火火張燈結彩的鄉村「土」年味。
今年,我市王祥裡、竹林、潘家浜、古塘、梁家墩五個「網紅」景區村莊首次聯合推出5天4晚和3天2晚兩種自駕遊產品,共吸引21.2萬人次前往鄉村看美景、品美食、賞民俗。這些村也紛紛放出「大招」,為市民和遊客送上了一份又一份新春驚喜:從昔日「養豬第一村」到現如今的AAA級景區村莊,竹林村實現了鳳凰涅槃,在該村今年推出的年味大集裡,糖畫、糖葫蘆、葫蘆工藝、草編等兒時小吃、小玩意應有盡有,每天舉辦的「金豬鬧春」小豬賽跑活動也極受歡迎;梁家墩搬出了以往的大石臼,請了村裡的老師傅來打年糕;王祥裡則推出了品嘗年糕趣味闖關、書香尋寶、福氣沖天、祥裡尋福等一系列活動;潘家浜村展示「千年桑梓故裡」特色,春節期間推出蠶匾畫現場製作體驗教學,遊客可以在蠶匾上畫出農村風景、農民生活……
多元產品和服務成為新亮點
滿足市民和遊客個性需求
如今,年文化的內涵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變化與豐富。大家對文化和旅遊的需求也趨於差異化、個性化。
在春節期間,嘉興的紅色旅遊依舊熱度不減,南湖景區停車場外地車牌佔比超過50%。遊客們在南湖革命紀念館裡仔細觀看文物、資料,認真聽取講解員講解,深刻體會那段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紅色歲月,為新春留下一份紅色記憶。此外,望湖廣場開展的小豬佩奇送祝福、歡樂民俗匯活動,梅灣街、月河街等城市歷史文化街區推出的民間藝人表演、鬧新春戲曲專場演出等活動都人氣十足。據統計,今年春節南湖旅遊區共吸引遊客21.15萬人次,同比增長50%以上。
這個春節,我市各地還推出康養遊、美食遊、體育健身遊等特色旅遊產品和活動。如剛獲評3A級景區的海鹽「豬豬星球」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豬文化遊園活動;梅花洲景區推出「除夕守歲撞頭鍾」「草莓採摘甜蜜蜜」系列活動,吸引了周邊眾多自駕遊客人;湘家蕩省級旅遊度假區突出水上遊樂特點,舉辦湘豬賽跑、皮劃賽艇等多項競賽活動,遊步道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徒步健身;大雲省級旅遊度假區的雲瀾灣溫泉以「吃一桌團圓飯、看一場煙花秀、泡一次溫泉水」打造一站式新春之旅,碧雲花海景區的花卉和草莓讓遊客體驗到了分享果實的樂趣,歌斐頌巧克力小鎮滿足了親子遊市場的需求……
記者還發現,春節期間,全市各大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城市書房和旅遊諮詢服務中心等都正常開放,為市民遊客提供便捷的公共文化旅遊服務,也成了很多人新年的「打卡」地。
欣賞文化展覽、領略書香洋溢、觀看春節電影……也成了一種新年俗。今年春節期間,嘉興博物館聯合廊坊博物館推出一個具有濃鬱年味的特別展覽——北方特色木版年畫展,市民還可以在年畫拓印體驗區親手印一幅年畫,體驗春節民俗。桐鄉市鳳凰湖湖畔的伯鴻城市書房也迎來了一波讀者「高峰」,從早上開始,書房就一位難求,「相比熱鬧,我更喜歡清靜,在城市書房伴著醉人的書香和溫暖的燈光看書、思考,很是愜意。」當地市民孫女士說。文化過大年,觀影也成了很多市民春節期間的「必選項目」,今年春節檔共有《流浪地球》《飛馳人生》《瘋狂的外星人》等8部電影上映,據統計,2月4日至2月9日,全市影院票房達3217.2萬元,觀影人次78.1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