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中油」汽油出問題 20-30萬輛車恐受害
中新網10月22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中油」95號無鉛汽油摻配輕質油出現質量問題,專家推測,應有20-30萬輛汽車、摩託車受害。臺灣「中油」董事長戴謙指出,民眾持交易憑證聯繫,便會有第三方單位進行檢測,進而賠償;加油站被檢出油品不合格,或因被要求暫時停售,也將獲賠營業損失。不過,臺灣石化業者不諱言,臺灣「中油」檢測並賠償「將是一項大工程」,先不論檢測費,光是受影響車輛數量預計十分龐大,第三方單位檢測能力是否足夠就是一大問題。
-
臺灣「中油公司」漏油汙染基隆河 臺北重罰300萬
原標題:臺灣「中油公司」漏油汙染基隆河 臺北重罰300萬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中油汐止漏油汙染案」,由於已嚴重汙染臺北市基隆河段,臺北市環保局昨天祭出重罰300萬元(新臺幣,下同),限期「中油」本周前完成除汙。 「中油公司」漏油事件,臺北市環保局連日來積極要求「中油」持續進行河面除汙工作。
-
臺灣「中油」臺南官田天然氣二號井鑽探成功
中新社香港九月二十三日電 臺北消息:臺灣「中國石油公司」二十三日宣布,該公司繼在臺南官田一號井鑽獲大量天然氣後,又在官田一號井北方五百多米處續鑽官田二號井,現已鑽探成功,新增天然氣蘊藏量約三千萬立方米,目前正規劃日後設立生產中心。
-
亞灣土地開發 高雄市府槓上臺灣中油公司
圖/高雄都發局提供 圖片來源:臺灣《工商時報》 高雄市府一月下旬建議將位於亞洲新灣區內的臺灣中油公司5.7公頃特倉三土地,作為高軟園區二期腹地,引進生物醫療與種子基因培育等產業,不過臺灣中油公有不同規劃,希望投資景觀飯店與會議購物中心,雙方全無交集,讓該塊位於亞灣核心區的土地開發更添變量。
-
臺灣「中油」觀塘天然氣站環評通過 曾引發抗議
中新網10月8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環境保護署」環評大會8日審查臺灣「中油」公司觀塘工業區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是否建設的環境影響評估案(簡稱「觀塘案」),會議約於下午2時10分開始,討論1小時後表決,決議通過環評。
-
臺灣郵政「更名」被大陸歸為地方郵政 自稱吃虧
[提要] 臺灣「中華郵政」改名為「臺灣郵政」後,馬上被大陸中國郵政網站納入地方郵政連結,與香港、澳門並列。[點擊進入專題:臺當局「去中國化」] 新聞回顧:2月12日 臺灣「中華郵政」改名為「臺灣郵政」 人民網2月27日電 島內「臺灣郵政」才「正名」,就馬上被中國郵政納入地方郵政連結,與香港郵政、澳門郵政並列,臺北方面目前對此束手無策。
-
臺灣新聞晚播報:臺灣「中油」桃園煉油廠發生爆炸
臺灣新聞晚播報1.29.mp302:59來自中國臺灣網關注臺海動態,掌握新鮮資訊!中國臺灣網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是2018年1月29日,歡迎收聽今天的《臺灣新聞晚播報》!據臺灣《旺報》報導,臺灣民意基金會28日公布民調顯示,關於蔡英文在兩岸政策上的表現,有3成1滿意、6成不滿意,不滿蔡英文兩岸政策表現的創下了自其上任以來不滿意比例的最高紀錄。
-
臺灣「中油」:對問題汽油完整理賠 從源頭嚴控
中新網11月12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中油」12日上午表示,目前已就自產的95號無鉛汽油銅片腐蝕測試超標案提出完整理賠,從源頭嚴控汽油質量,盼獲消費者認同。問題汽油事件爆發後,臺灣「中油」相關汽油被停用。
-
觀察:臺灣石化產業現狀及展望
1949年,中油公司(即後來的臺灣中油)從上海遷往臺灣建設高雄煉油廠,臺灣省石化工業自此揭開序幕,之後由臺塑公司於1953年設立臺灣第一家PVC廠,開啟了民營企業投資石化工業的開端。在此後60餘年的發展過程中,通過石化下遊加工業逆向整合中、上遊石化原料行業,臺灣省建立了完整的石化工業體系。石化工業不僅是推動臺灣省經濟發展的關鍵性產業,同時還具有相當的國際競爭力。
-
臺"中華郵政"爭議聲中更名為"臺灣郵政"(圖)
2月9日,臺灣「中華郵政」公司工會成員身著工作服在閱讀刊載該公司改名的報紙。在臺灣當局的要求下,臺灣「中華郵政」公司召開董事會議,擬更改章程,將「中華郵政」改名為「臺灣郵政」,遭到公司工會成員到場激烈反對,要求協商保住這一有111年歷史的金字招牌。董事會議四度更改開會地點,均遭到工會成員緊隨抗議,最終在警察的層層保護下,才於「交通部」內舉行,並通過改名。
-
省吃儉用送口罩竟用「中國」飛機運送?臺灣政客的玻璃心又碎了!
民進黨當局最近大手筆將臺灣老百姓省吃儉用(蘇貞昌語)剩下來的口罩進行對外捐贈,但還沒高興多久,玻璃心的臺灣政客發現,執行捐贈任務的華航(臺灣中華航空)因為其英文名為「China Airlines」容易被誤認為大陸的航空公司,揚言「華航改名的時候到了」。
-
臺灣中油董座 南臺科技大學校長戴謙有望出任
▲ 戴謙(圖/臺「工研院」節約能源園區網站南臺科技大學頁面) 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中油董座將由南臺科技大學校長戴謙出任,對此,臺「經濟部長」沈榮津並未否認此項傳聞,「行政院發言人 目前臺灣中油董座由「經濟部常務次長」楊偉甫暫代,但楊偉甫傳出將接任臺電公司董事長,因為臺灣中油董事長位子再度懸缺。素有「養鴨博士」美名的戴謙,在2008年政黨輪替後出任南臺科大校長,一直留在臺南市貢獻地方,傳出可能因地緣關係與賴揆熟識,加上有部門行政歷練經驗,獲得賞識,並認為可以協助改革臺灣中油,並帶頭投資臺灣。
-
新北汐止油管破裂封路搶修 臺灣中油:無安全疑慮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新北市汐止區2日清晨傳出鍋爐用燃料油油管破裂,整條路達100多米都是油漬,目前道路封鎖,禁止車輛通行。臺灣中油公司表示,目前已派人員及機具至現場回收,今天內會清理完畢,沒有安全疑慮。 新北市消防局說,2日清晨6時許接獲通報,汐止區中興路183巷與吉林街口,道路有30釐米左右裂縫,疑重油管線破裂,洩漏大量黑色液體,有點刺鼻味。
-
中信銀行擬入股臺灣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
同時,該行下屬境外子公司將向中信金控之子公司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出售中信銀行國際(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銀中國」)100%股權。據悉,兩項交易將於中國銀監會、臺灣金管會和香港金管局等政府部門審批同意後進行交割。以上交易如果能夠成功達成,中信銀行將成為首家赴臺投資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也是大陸金融機構首次赴臺參股金融控股公司。
-
臺北故宮改名?學者潘朝陽:「臺灣永遠是中國的臺灣,不可分割」
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教授潘朝陽作者:吳生林 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將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前院長潘朝陽向筆者表示,臺灣永遠是中國的臺灣,臺灣的生命內在於中國的長江巨河中而不可分割。潘朝陽認為,臺北故宮博物院裡面珍藏的文物,不僅是中國人的也是整個人類文明珍寶,民進黨當局改其名降其級,根本是「臺獨」幻想在作祟。
-
中油工程(600339.SH)擬共同向崑崙數智增資 增資後公司持股10%
格隆匯12月22日丨中油工程(600339.SH)公布,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工程有限公司(簡稱中油工程有限)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石油集團)、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石油股份)和中國石油集團資本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油資本有限)共同向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
-
中油與臺電拒絕南遷 當局「部會」請尊重市場
臺灣《工商時報》今天發表社論說,繼公營事業「正名」、「去中國化」之後,「行政院」緊接著又研議推動「部會」與公營事業南遷,並且將目標鎖定「經濟部」所屬的臺電與中油兩家公司,要求立即提出南遷評估報告。
-
西安石油大學與中油國際管道有限公司籤署校企合作協議
西安石油大學校長李天太、副校長陳軍斌;中油國際管道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孟繁春,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工會主席孟向東出席雙方座談會暨籤約儀式。座談會暨籤約儀式由中油國際管道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孟向東主持。
-
815全臺灣大停電 蔡英文當局:臺「中油」要負全責
據臺灣「中央社」8月21日報導,臺「行政院長」林全今天表示,「815」停電事件就算是廠商外包,臺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還是要負完全責任,「行政院」已行政調查,會徹底檢討「中油」操作失誤。 至於責任問題,他稱就算是廠商外包,「中油」還是要負完全責任。廠商外包做不好,「中油」有督導責任,會徹底檢討「中油」操作失誤,「行政院」也已行政調查,從「中油」外部檢視。 臺灣「經濟部代理部長」沈榮津稱,「中油」的標準作業程序(SOP)規劃不夠嚴謹、督導不夠周延,檢討後應有改善空間。
-
2018世界十大石油公司排名出爐,中國有7家公司入榜
中石油、中石化、中國海油、中國中化,全部入圍了世界百強企業之列! 文 | 石油Link(更多深度內容,請關注公眾號:石油Link) 2018年7月19日晚間,《財富》雜誌發布了最新世界500強企業排名。各大石油公司表現如何,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