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相法師:彌勒文化走進義大利 歡喜和包容世界通用

2020-12-13 手機鳳凰網

編者按:當地時間2019年2月17日,由義大利華僑華人佛教總會普華寺主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佛羅倫斯總領事館大力支持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元宵燈會暨2019雪竇山海外彌勒文化節」在義大利普拉託市普華寺舉辦。活動舉辦期間,鳳凰網佛教對話了中國佛教五大名山彌勒道場雪竇山浙江佛學院副院長然相法師。

然相法師(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謝遠琨)

當元宵佳節遇見海外彌勒文化節

然相法師:雪竇山作為中國佛教五大名山、彌勒菩薩的根本道場,這一次非常榮幸,受義大利華僑華人佛教總會,特別是黃樹林會長的再三邀請,來參加這次活動。

元宵佳節作為中國傳統的慶典活動,這一次能夠在海外,並且能夠與彌勒文化相結合,這是首次,而且是非常成功的。 

彌勒文化在歐洲的弘傳可追溯到阿育王時期

然相法師:彌勒文化和我們佛教文化在歐洲的弘揚,其實已經很早了,可以追溯到阿育王時期。在近代,我們雪竇山的方丈太虛大師也曾在歐洲弘法,太虛大師也因此被譽為近代在歐洲弘揚佛法的第一人。

因為我們這一次,一是追隨太虛大師的足跡,來進一步把中國優秀的佛教文化,特別是彌勒文化,在歐洲進一步弘揚開來。二是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正如我們主席所說:「古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通商易貨之道,更是一條知識文化交流之路」。

所以佛教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作為出家人也義不容辭地,要把中國優秀的佛教文化推廣出來。 

然相法師接受鳳凰佛教專訪(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謝遠琨)

歐洲民眾對於彌勒文化的接受度如何?

然相法師:想必通過這幾天的活動諸位老師也都看得到,整個義大利僑界乃至歐洲本土民眾,對我們這次活動的認可,對於我們佛教文化乃至彌勒文化的認可。

因為彌勒代表歡喜和智慧,我經常跟大家分享,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於苦難的覺知慢慢不那麼明顯了,但是大家對於現下的幸福開心和快樂的認知,好像也並不是特別敏感,也就是說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我們的幸福指數不一定隨之提高。

那麼我們布袋彌勒這種自在包容歡喜快樂的一種狀態,我想是適應時下每一個人的,這個不僅是我們華人需要,乃至歐洲人同樣需要。他們看到我們這個布袋小彌勒的形象後,一直在問「他叫什麼名字?為什麼可以這麼開心?」我想這也是我們弘法工作的一個重點。

中國佛教五大名山雪竇山的名山建設

然相法師:近年來我們雪竇山在建設中國佛教五大名山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我想名山建設不光是寺廟建設或者房舍的建設,佛教文化的弘揚更是名山建設的重要內容,所以這次在我們大和尚的支持下,走到歐洲,走到義大利,跟義大利僑界,乃至歐洲民眾,一同來分享佳節喜悅的同時,來感受彌勒的慈悲、包容和歡喜。

歡迎關注鳳凰網佛教官方微信公眾號「覺悟號」,做智慧的傳播者!

相關焦點

  • 怡藏法師:繼承太虛大師思想 弘揚彌勒大慈精神
    編者按:11月11日,2020雪竇山彌勒文化節在寧波奉化雪竇寺龍華廣場盛大開幕,這是雪竇山彌勒文化節連續第十三年舉辦,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浙江省佛教協會會長、雪竇寺方丈怡藏大和尚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本屆雪竇山彌勒文化節適逢太虛大師誕辰130周年,太虛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與彌勒菩薩人間淨土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 恭誦彌勒菩薩經典,吉祥迎新年
    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的化身,他的形象代表了快樂、知足、富裕,深受教內外一切眾生的歡喜,正是新春佳節最佳的「形象代言人」。因此,值此新春佳節,大眾閱藏網感謝三寶的慈悲加持,龍天護法的強力擁護,感謝積極參與和推動大眾閱藏的寺院、法師和居士的無私奉獻。
  • 〈一生補處〉彌勒菩薩成佛之前為何要待在天界第4層「兜率天」呢
    一生補處 ·彌勒彌勒,梵文Maitreya,印度婆羅門十八姓氏之一,玄奘法師譯為「梅呾利耶」。Maitreya的字根源自Maitrī(慈愛),因此亦有意譯為「慈氏」。彌勒出身婆羅門,是南印度大婆羅門之子,其父親善淨通曉梵文及四部吠陀。
  • 淨土釋疑 | 往生彌勒淨土比彌陀淨土更容易嗎?
    答:第一個問題:這段經文上寫的,在我理解的,這兩個往生的條件也不算高,我們往生到彌勒淨土中去也不難,為什麼法師您說只能是阿彌陀佛能救我們呢?回答:往生彌勒淨土的條件的確不高,聞名也的確能往生。但是什麼人聞名能往生呢?一者,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 無著法師的信願行——舔狗的慈悲
    無著法師覺得所學不究竟,在經典中得知兜率淨土一事,於是發願入雞足山閉關求見彌勒菩薩,欲往兜率天內院學習。 無著法師每天專心念彌勒菩薩名號,如此過了多年沒有一點消息。心灰意冷選擇下山,見有老翁把鐵棒放在石頭上,欲磨成針。無著心想,此人做這麼荒謬無意義的事,尚且意志堅定。我欲見彌勒大士求取正法,又豈能退心呢?回去接著閉關,倍加精進。
  • 宗性法師總結講話:彌勒垂化慈雲遠 應夢名山法音宣
    中國佛教在信仰情感的表達上,形成了中國化的獨特表達方式,這主要體現在由印度佛教的「聖地信仰」,轉換成了中國佛教的「名山信仰」,這不能不說是中國佛教徒的特別智慧和創造。千百年來,中國佛教徒將佛菩薩的信仰與中國的名山大川相對應,既尋找佛經中的聖言量懸記,又依託各類神異的感應故事、高僧大德群體,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佛教「名山信仰」形態。
  • 《魔獸世界懷舊服》法師一鍵宏怎麼設置 法師通用一鍵宏設置攻略
    導 讀 魔獸世界懷舊服法師通用一鍵宏是什麼?
  • 彌勒為何這麼美!
    東風韻小鎮主打「文化藝術牌」,吸引了眾多文化藝術名家紛至沓來。 紅河水鄉小鎮主打「國際運動牌」,享受世界高端五星級酒店集群式服務,體驗緊張刺激的F3國際高端汽摩賽事。
  • 你好,我叫彌勒! 一個唯一與佛同名的新興旅遊城市
    素有「縣名彌勒、山似彌勒、寺名彌勒、佛名彌勒之奇觀。彌勒寺擁有大佛、大運、大雄、大智、天王五院之宏闊,集彌勒強巴相、彌勒思維相、彌勒仙光相、彌勒布袋相、彌勒天冠相之絕致,遂成「彌勒道場」之大奇,已初具大叢林規模。
  • 慈航法師:仁厚的人福報大
  • 怎樣尋找、利用史料來撰寫佛教學論文——以彌勒研究論文為例
    「華嚴法門」落實在信仰與生活的層面,仍然是以菩薩行作為主要的法門,印順法師提到屬於「華嚴法門」的有菩薩的「本業」、菩薩的行位,等等。「『般若法門』、『文殊法門』,重於菩薩行的向上悟入平等。『華嚴法門』重於佛德,所以表現為平等不二中,一切的相即相入。」[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36頁。臺灣正聞出版社,1994年7月第七版。]
  • 雲南旅遊新熱點:彌勒湖泉溫泉水世界
    彌勒湖泉溫泉水世界。 5月27日,雲南彌勒湖泉溫泉水世界正式開園迎客。今年夏天,雲南人又多了一個玩水好去處。 湖泉溫泉水世界坐落於彌勒國際溫泉度假區,以「新、奇、家庭化」為核心遊樂理念,注重「驚險刺激」和「合家遊樂」元素的兼容並蓄,是一座充滿異域風情的水主題樂園,是紅河投資繼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湖泉生態園、湖泉酒店、半山溫泉之後的又一精品力作。
  • 佛陀預言:未來彌勒佛降世 人類世界是這樣的
    這一首贊偈是當初釋迦牟尼佛和彌勒菩薩共同在底沙佛前修學時,因為多修此一贊歎法門,持誦上述的偈頌,故早於彌勒成佛。所以,彌勒菩薩現在只能稱作補處菩薩,等到當來下生,才能成就佛道。 彌勒菩薩出生於印度波羅奈國,名為慈氏,又名阿逸多,跟隨舅父阿波離申修行。
  • 怡藏法師:講經說法是傳承佛陀遺教的重要方式
    編者按:11月4日,以「慈悲·圓融·宏博」為主題的2019中國佛教講經交流會在中國佛教五大名山、彌勒根本道場雪竇山浙江佛學院太虛大講堂開幕。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浙江省佛教協會會長怡藏法師出席開幕式並致歡迎辭。
  • 【科注學習班】淨空法師:習主席是菩薩再來,菩薩化身
    弟子曾恭敬請教師父上人:是何心念得遇三位恩師?師父笑言:誠心。又告弟子曰:雪公眉注會集本若是別人得到,可能就此雪藏塵封,世人不能受益;而我就是要做到心量大,傳給我的,我一定將它傳遍全世界。  世尊何以付囑彌勒守護《無量壽經》久住不滅,因彌勒悲臻後劫,至極之慈,心量廣大,超出凡小,定能作大守護於此廣大微妙難信之法。
  • 《詩的秘密》:走進詩的世界—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詩的秘密》的作者陳正治教授就帶領孩子們上了一堂二十八課的詩詞課,讓孩子們學習用什麼樣的方法去學習和熱愛詩詞,深入地了解詩詞背後的故事和意思,領悟到詩詞真正的魅力。 陳正治教授把這二十八首詩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抒情詩篇」「景物詩篇」和「敘事詩篇」,每種類型都包含著諸多非常有名且耳熟能詳的詩詞,他帶領孩子們一首一首地領略和分析,幫助孩子們搭建分析詩詞的能力,逐步地讓孩子們掌握分析詩詞的方法。
  • 濟群法師:玄奘大師的五大精神
    法師又以《中》、《百》論旨唯破遍計所執,不言依他起性及圓成實性,師子光不能善悟,見《論》稱「一切無所得」,謂《瑜伽》所立圓成實等亦皆須遣,所以每形於言。法師為和會二宗言不相違背,乃著《會宗論》三千頌。《論》成,呈戒賢及大眾,無不稱善,並共宣行。(卷四)  時復有順世外道來求論難,乃書四十條義,懸於寺門曰:「若有難破一條者,我則斬首相謝。」
  • 從僧朗大師到隆相法師 看棲霞寺1500年中外文化交流史
    清乾隆帝稱棲霞山為「金陵第一明秀山」,這座佛教名山不僅風景秀美,更堪稱是一座文化名山,不少學者對棲 霞山的宗教文化、石刻文化、民俗文化和茶飲文化做過深入梳理
  • 親近過淨空法師的青年法師的感言---能利法師
    然淨空法師,獨承傳此法,教於吾等,三月之餘,受用終生不盡也!「看破、放下」,言之者眾,然真行者有幾人?印祖云:「一分誠敬,一分收穫;十分誠敬,十分收穫」。果能真幹,真看破,真放下,絕名聞,舍利養,亡果報,至誠感通,自他二利,佛教焉有不興之理?!此四字為真入佛門之寶匙也,可忽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