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當地時間2019年2月17日,由義大利華僑華人佛教總會普華寺主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佛羅倫斯總領事館大力支持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元宵燈會暨2019雪竇山海外彌勒文化節」在義大利普拉託市普華寺舉辦。活動舉辦期間,鳳凰網佛教對話了中國佛教五大名山彌勒道場雪竇山浙江佛學院副院長然相法師。
然相法師(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謝遠琨)
當元宵佳節遇見海外彌勒文化節
然相法師:雪竇山作為中國佛教五大名山、彌勒菩薩的根本道場,這一次非常榮幸,受義大利華僑華人佛教總會,特別是黃樹林會長的再三邀請,來參加這次活動。
元宵佳節作為中國傳統的慶典活動,這一次能夠在海外,並且能夠與彌勒文化相結合,這是首次,而且是非常成功的。
彌勒文化在歐洲的弘傳可追溯到阿育王時期
然相法師:彌勒文化和我們佛教文化在歐洲的弘揚,其實已經很早了,可以追溯到阿育王時期。在近代,我們雪竇山的方丈太虛大師也曾在歐洲弘法,太虛大師也因此被譽為近代在歐洲弘揚佛法的第一人。
因為我們這一次,一是追隨太虛大師的足跡,來進一步把中國優秀的佛教文化,特別是彌勒文化,在歐洲進一步弘揚開來。二是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正如我們主席所說:「古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通商易貨之道,更是一條知識文化交流之路」。
所以佛教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作為出家人也義不容辭地,要把中國優秀的佛教文化推廣出來。
然相法師接受鳳凰佛教專訪(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謝遠琨)
歐洲民眾對於彌勒文化的接受度如何?
然相法師:想必通過這幾天的活動諸位老師也都看得到,整個義大利僑界乃至歐洲本土民眾,對我們這次活動的認可,對於我們佛教文化乃至彌勒文化的認可。
因為彌勒代表歡喜和智慧,我經常跟大家分享,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於苦難的覺知慢慢不那麼明顯了,但是大家對於現下的幸福開心和快樂的認知,好像也並不是特別敏感,也就是說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我們的幸福指數不一定隨之提高。
那麼我們布袋彌勒這種自在包容歡喜快樂的一種狀態,我想是適應時下每一個人的,這個不僅是我們華人需要,乃至歐洲人同樣需要。他們看到我們這個布袋小彌勒的形象後,一直在問「他叫什麼名字?為什麼可以這麼開心?」我想這也是我們弘法工作的一個重點。
中國佛教五大名山雪竇山的名山建設
然相法師:近年來我們雪竇山在建設中國佛教五大名山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我想名山建設不光是寺廟建設或者房舍的建設,佛教文化的弘揚更是名山建設的重要內容,所以這次在我們大和尚的支持下,走到歐洲,走到義大利,跟義大利僑界,乃至歐洲民眾,一同來分享佳節喜悅的同時,來感受彌勒的慈悲、包容和歡喜。
歡迎關注鳳凰網佛教官方微信公眾號「覺悟號」,做智慧的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