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西藏推藏漢民族通婚 許多通婚夫婦將孩子定為漢族

2020-12-12 觀察者網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8月17日發表題為《中國在西藏鼓勵民族通婚以促進「團結」》的報導稱,近日,西藏自治區當地報紙連續刊文倡導民族通婚。根據新公布的政府報告,政府近年來採取了一系列民族通婚優待政策。

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8月17日報導稱,為加大推進民族通婚的力度,西藏的官員近來與來自全區的19戶異族通婚家庭代表召開座談會,表示「要積極推動各民族間通婚,努力形成血濃於水的民族關係。」

外媒:西藏推藏漢通婚 許多通婚夫婦將孩子定為漢族(資料圖)

報導稱,儘管並未詳細說明,但報告將民族間通婚率上升歸功於相關優惠政策,包括社保、婚育、休假,以及子女在就學、就業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自治區政府一直在促進藏漢通婚。迄今為止,政府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8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高度評價了這種政策。在報告中,西藏自治區黨委政研室稱,近年來全區民族間通婚率每年的增長速度都是兩位數,從2008年的666對增加到2013年的4795對。

西藏人口中約90%是藏族,8%是漢族。整個中國的人口構成正好相反,漢族約佔92%,藏族比例不到1%。

近來,西藏的官方報紙不斷報導幸福美滿的通婚家庭,這些家庭裡的孩子熱愛漢藏兩種文化,既講藏語也講漢語。

報導稱,長期以來,中國一直在全國範圍內給予少數民族優待,藉此使他們融入社會。一些漢族人和少數民族的人對這種政策持批評態度。

報導還稱,中國實行獨生子女政策,但雙方或一方是少數民族的夫婦最多可以生三個孩子。少數民族學生在高考時可以獲得加分。通婚家庭還會被授予「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稱號,有時會優先被政府部門錄用。但澳媒報導稱,但這類政策也常受到漢族和少數民族的批評。有些藏人擔心失去自己的文化和傳統。在當地政府工作的一名藏族婦女說,許多通婚夫婦將子女指定為漢族而非藏族,認為這樣可令孩子有機會過上更好的生活

報導說,中國歷史上不乏以通婚為手段來維繫和平的例子,最著名的就是唐朝文成公主與當時的西藏君主松贊幹布聯姻,從而促成了和約的締結。

相關焦點

  • 文化習俗「回漢通婚」,男方要進伊斯蘭教來改變思想和生活方式?
    文化習俗「回漢通婚」,男方要進伊斯蘭教來改變思想和生活方式?當然正是因為我國的地域分布不均,而且地形也非常複雜,這樣就導致了自古以來我國有不同的民族所產生,到如今應該統計有56個民族。但正是這些民族的存在,使我國中國文化豐富而多彩。下面小編說一個比較現實的事情,那就是現在漢族人數也比較多,其次就是回族了,那麼漢族回族會經常通婚嗎?
  • 苗族和漢族是否可以通婚,苗族姑娘這樣說,讓人心裡很舒服
    我國自從建立以後,一直都在堅持著56個民族是一家,在這個大家庭中,國家這哪一個民族都是一視同仁的。在貴州還是雲南,這些地區有很多不同的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中有很多能歌善舞的人,他們熱情開朗,民風淳樸。
  • 這個民族是56個民族之一,人口只有5萬多,千年來從不與外族通婚
    導言「56個民族,56支花,56個兄妹是一家,56種語言,融成一句話,說愛我中華!」中國一共是56個民族,每一個民族全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於民族諸多,許多 民族乃至都不被大部分人所了解,下面要為大夥說一個很獨特的民族,他是中國唯一的白色人種民族,而2000餘年至今從來不與異族通婚,只求確保血統的純潔。這一民族稱為塔吉克族,塔吉克族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類型,民族語言為塔吉克語,塔吉克族主體在中亞,中國境內的塔吉克族主要聚居於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
  • 我國有一個說伊朗語的民族,還是白種人,被禁止與漢人通婚
    我們中國也是一樣的,在我們國家並不都是黃種人,在我們的少數民族中,在遙遠的新疆有個民族,他們是純正的白種人,他們使用的是伊朗語言,是西方語言的發音,但是他們卻和我們一樣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守護邊疆,他們就是塔吉克族!
  • 中國也有白色人種,女性膚白貌美身材修長,不太與其他民族通婚
    雄鷹是塔吉克族人的吉祥物,他們崇拜鷹就像漢族崇拜龍一樣。唐朝時,他們被稱為''Cina-deva-gotra'' ,意為漢日天種或日漢天種。這名字起源于波斯皇帝向中國公主求婚的傳說,傳說裡,中國公主在去波斯的路上,在一個土匪出沒的山上意外懷孕了。這是一個民風極致友好的民族。
  • 一偏遠山村發現滿清皇族嫡系血脈,為保持血統純正,常年近親通婚
    我們知道當一個王朝滅亡時,躲過殺戮的那部分人都會跑到一個偏僻的地方藏起來,像平民一樣地耕種生活,漸漸的新王朝將他們忘了,他們就可以繼續繁衍下去。溥儀被逐出皇宮後,愛新覺羅皇族中有一大部分逃到偏僻山村,不斷繁衍,百年後有人來到這個山村,發現了愛新覺羅的後裔,就記錄下來。
  • 中國唯一不與外族通婚的少數民族,美人眾多,被譽為雲上人家
    生活在我們中國這片廣袤的大地上,我們都知道56個民族是一家,一起造就了我們現在幸福的大中國,其中,我們漢族佔絕大多數,我們不知道的民族有很多,很多都是我們沒聽說過的。今天介紹我們國家西藏的一個地方,最近是我們國家唯一的一個,看一個民族是不是同一個民族,他們非常奇怪,也就是說,男女不是同一民族的話,是禁止通婚的,這個習慣從古至今一直留存至今。但是,不管怎麼說,他們在這裡都是男性的面孔,非常英俊,身上散發著那種獨特的氣質,很多人來這裡旅行,但是,從遠處看也不能玩。
  • 旁觀中美異族通婚:「雞同鴨講」也能幸福美滿?
    旁觀中美異族通婚:「雞同鴨講」也能幸福美滿?洛杉磯名為「中國媳婦美國郎」的民間組織中全是中美異族通婚夫妻,從20多歲的80後小夫妻到80多歲「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銀髮夫婦,每一對都有奇妙的故事。看來,族裔在婚姻中並未構成障礙。  華人過去講究「門當戶對」,主要著眼於社經地位,在過去小說或電影中多描寫為有點「勢利眼」、「嫌貧愛富」,但從今日維繫婚姻的角度來看,雙方成長背景相同,確有助於維繫婚姻。
  • 為什麼三代之外的「血親」可以通婚,但同姓村民卻不能通婚呢?
    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專制時期,同輩之間,除了親生兄妹、姐弟,都是可以互相通婚的。類似表兄妹、表姐弟之類的通婚,已成為普遍現象。俗語說:「親上加親」,就是這個意思。近親的夫妻二人會從祖先那裡獲得同一基因,並將之傳遞給子女。這就增加了某些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的發生風險,子女會因此而身體不健全。
  • 我國唯一的白人民族:女性絕美不與外族通婚,男性見面需「親吻」
    我國除了漢族以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的存在,每個民族都有自己不一樣的風俗文化和各種生活習慣。當然這56個民族中間,漢族的人數是最多的,而我們絕大部分中國人也都是漢族居多。不過在新疆這麼多少數民族裡面,最奇特的一個應該還是要當屬塔吉克族了吧?因為這個民族是我國唯一的一個白色人種的少數民族,而大家也都知道,中國是一個黃種人國家,白種人則是基本都分布在了歐洲地區。所以我國這個民族就真的很奇怪了吧。塔吉克族主要居住在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屬於歐羅巴人種印度帕米爾類型。
  • 一偏僻山村發現一支滿清皇室後裔,自稱血統純正,多年只近親通婚
    愛新覺羅這個家族在歷史上顯赫的時候不過那麼兩百年,尷尬的時候是從滅亡時期開始的,一直到現在,因為漢人還是排斥性比較強的,尤其是一提起愛國情懷,那兩把火燒得旺旺的,仿佛出於愛國都應該將遊牧民族趕回老家去,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中華民族是一家人,從來不分彼此。
  • 臉上有這個特徵的人,或許不是純正漢族人,你的先祖可能被漢化了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的人都各有特色,有的民族的人一看他長相就能猜出他來自哪個民族,就比如現在大火的丁真小哥哥,黝黑的皮膚,特有的高原紅,直挺的鼻梁,這一看就知道是藏族小夥。
  • 華夏民族5000年的進化,漢族人的血統到底有多複雜?
    我們漢族人一般將軒轅黃帝視為始祖,每年農曆的三月三會有盛大的祭祖儀式,連很多海外華人都會回來祭奠,可見黃帝在華夏民族心中的地位(華夏民族是春秋時代以前對漢民族的別稱,那時候還沒有漢族之說。但本文並不對此做區分)。
  • 胡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加強文化認同
    他認為,各民族間的交往交流交融,不僅僅是物資交流、人員流動和民族間通婚,更重要的是思想的碰撞、情感的融洽和對其他民族文化的認同。而更深刻、更重要的變化則是漢藏兩個民族對彼此了解的深入,文化的尊重和感情的增強。西藏當地各族幹部群眾通過援藏切切實實感受到祖國大家庭的溫暖,援藏幹部不僅為民族團結做出了重要貢獻,學到了「老西藏」精神,大家都增強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意識。」
  • 新中國成立後是如何從400多個民族中識別出56個民族的
    民國成立後的民族劃分其實相當簡單:漢、滿、蒙、回、藏。中華民國的基本政治綱領「五族共和」也就是因此誕生的。北洋政府時代的國旗是五色旗:用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分別表示漢、滿、蒙、回、藏五大族系。民國時期的漢、滿、蒙、回、藏五大族系並非與今天的漢族、滿族、蒙古族、回族、藏族所對應。
  • 古埃及王室的婚俗,為何兄妹父女皆能通婚?此亂象並非古埃及獨有
    近幾年來,隨著人文研究的發達,許多人開始深入了解古埃及的文化與歷史。在古埃及王室之內,近親通婚的頻繁與習以為常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我們知道,不論是母系社會還是父系社會,族群的區分和血緣關係的確認,絕對是人類文明的巨大進步。那麼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埃及,為何會出現這種看似倒行逆施,使文明後退的現象呢?
  • 此民族佔了中國一半江山,有血緣關係,後人落戶洛陽成為漢族人!
    這種文化魅力不僅讓我們有了文化上的自信,而且還吸引著其他民族不斷地向我們學習,甚至不需要用手段,就能讓他們主動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各民族大混戰、大遷徙、大同化、大融合的時期。我們知道,這個時期也算得上中國歷史上最亂的時期,中國社會各民族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競爭,甚至可以說是生命不止,戰亂不息!
  • 西藏動員全區漢族幹部學藏語「接地氣」
    新華社拉薩1月12日電(記者黎華玲)西藏近日開會動員全區漢族幹部職工學習藏語,以便更好地服務百姓。截至2014年底,西藏七地市均完成組織漢族幹部職工藏語學習的目標。西藏自治區編譯局副局長曲扎介紹,1987年,西藏自治區人大通過《西藏自治區學習使用和發展藏語文的若干規定(試行)》,其中明確提出新時期西藏語言政策堅持「藏、漢雙語方針」。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西藏近年來持續動員漢族幹部職工學習藏語。基礎藏語類教材廣受歡迎。
  • 如今一白種民族,仍有男尊女卑思想,為保血脈純正不跟漢人通婚
    「黃種人,走在路上,天下知我不一樣……」謝霆鋒這首《黃種人》正是各種中華兒女的歌曲,不過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就連膚色也並非唯一的。除了中國有塔吉克族人外,在烏茲別克、伊朗等地區也有這個民族,而「塔吉克」就是伊朗語,是「王冠」的意思,塔吉克族同胞很少與外界聯繫,所以我們大多數人都不太了解他們。
  • 首批藏漢雙語公務員將赴內地任職
    原標題:搭建就業平臺 加強民族團結 首批藏漢雙語公務員將赴內地任職 近日,2017年援藏省市和部分中央機關在西藏考錄藏漢雙語公務員工作完成,首批203名藏漢雙語人才將赴內地任職公務員。這是我區首次與內地建立公務員專項考錄製度,為西藏籍高校畢業生到內地就業搭建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