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習俗「回漢通婚」,男方要進伊斯蘭教來改變思想和生活方式?

2020-12-16 睡起未添雙鬢綠

文化習俗「回漢通婚」,男方要進伊斯蘭教來改變思想和生活方式?

當然正是因為我國的地域分布不均,而且地形也非常複雜,這樣就導致了自古以來我國有不同的民族所產生,到如今應該統計有56個民族。一句古話說得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地區的生活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潛移默化,深遠而持久,不管你外出還是什麼,你的生活習慣永遠不會改變,當你回到家鄉的時候,你會情不自禁的說起自己的方言,我們要尊重自己的家族文化,同樣也要尊重其他的文化。但正是這些民族的存在,使我國中國文化豐富而多彩。

下面小編說一個比較現實的事情,那就是現在漢族人數也比較多,其次就是回族了,那麼漢族回族會經常通婚嗎?根據朋友們的回答來看,回族的女孩子很少嫁給漢族的男生,也不知道你們是否知曉,下面小編就這篇文章和大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兩個民族的文化習俗不同,而雙方在溝通上以及日常生活上出現了很多的障礙,其實只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還有很多的其他小因素,比如說嫁出去的姑娘就像潑出去的水,這句老話就可以看得出來,早期的漢族姑娘嫁出去之後很少有回娘家的,特別是跟自己的娘家還相差很遠的距離,同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當然這並不是貶低的意思,只是說,女方要尊重以及習慣男方的生活習俗。

在早期時回族的姑娘要嫁給漢族男生的話,那些漢子要加入伊斯蘭教,通過伊斯蘭教讓自己發生改變,最重要的是改變自己原來的生活方式,接受恢復了回族思想,可以說這是一門必修課,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雙方家庭還是存在很多爭議的,但是對於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正在不斷的改進,無論是漢族的男生還是回族的女生,現在基本上都是自由談戀愛了,所以說兩族的通婚也變得沒有那麼苛刻了,自由戀愛自由結婚,然後,只要感情相投,那就是建設了一條希望之路,兩個人的情感也得到了鞏固,還相濡以沫,心甘情願。

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兩個人的性格,當然也不能忽略其他的影響因素,只要兩個人相濡以沫的過著一生,雙方的心裡都有對方,佔據最中心的那個位置,兩個人相愛就不去管那些沒用的因素,不管是服從哪一方的生活習俗,應該都不會帶來很大的阻礙,如果兩個人在性格上有衝突的話,哪怕一個簡單的小事情,就會成為矛盾的導火線,你們是不是也這樣認為的呢?你們是怎樣看待現在漢族與回族的通婚呢?希望天下的情侶終成眷屬,百年好合,白頭到老。

相關焦點

  • 重審明初禮俗改革對回回人的影響
    [17]似乎說明這一政策對回回群體而言是利大於弊。問題在於,這一規定只是口頭上的號召還是得到強制執行了呢?確實也存在回回人娶漢人使得漢人入教為回回人的例子,但政策性的導向對個體所產生的影響應當是雙向的,也不排除回漢通婚導致回回人轉變為漢人的情況。譬如回族史上有名的「薩琦變俗」的例子或可從其家族的婚配角度予以理解。
  • 外媒:西藏推藏漢民族通婚 許多通婚夫婦將孩子定為漢族
    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8月17日報導稱,為加大推進民族通婚的力度,西藏的官員近來與來自全區的19戶異族通婚家庭代表召開座談會,表示「要積極推動各民族間通婚,努力形成血濃於水的民族關係。」外媒:西藏推藏漢通婚 許多通婚夫婦將孩子定為漢族(資料圖)
  • 伊斯蘭教中道思想國際研討會發表《倡導中道思想,反對極端主義...
    央廣網烏魯木齊7月21日消息(記者張雷)為期兩天的伊斯蘭教中道思想國際研討會今天下午在新疆烏魯木齊閉幕,這次研討會以「倡導中道思想,反對極端主義」為主題,由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和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共同舉辦,
  • 伊斯蘭教是怎麼傳播到西藏的?由克什米爾至日喀則和拉薩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伊斯蘭教是由中國新疆傳播至中國內地的,但事實是,伊斯蘭教在中國的傳播還有1條線路:由克什米爾至日喀則和拉薩。日喀則和拉薩等地的「藏回」就是最好的佐證。今天,人們研究這條線路,除了宗教與文化本身的因素外,不可忽略的是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事實。
  • 李贄:青少年時期的生活是怎樣的?他接受了什麼樣的教育?
    商業的繁榮,會在思想、風俗、習慣上給人們以深刻影響。李贄在他後來的一些作品中,表現出來的注重經濟利益、肯定私慾的思想,同情商賈的態度,如「商賈亦何可鄙之有?挾數萬之資,經風濤之險,受辱於官吏,忍詬於市易,辛勤萬狀,所挾者重,所得者末」,和他從小生活在泉州這個環境中是分不開的。
  • 【乾貨】科目三:關於伊斯蘭教的知識大全(深度講解)
    伊斯蘭教法是在古阿拉伯部落習慣和倭馬亞王朝(661-750)行政慣例基礎上發展而形成的一種以宗教教義為基礎集諸法於一體的法律學說和法律制度的統稱。它是一個虔誠的穆斯林必須遵守的一整套行為規範,具有宗教、道德、法律三方面的意義。伊斯蘭教法也稱「穆斯林法」,在中國也稱「回教法」。
  • 伊斯蘭教與東南亞傳統文化融合,在該教派影響下,改革浪潮出現
    伊斯蘭教與東南亞傳統文化融合,在該教派影響下,改革浪潮出現東南亞伊斯蘭教與當地傳統宗教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的宗教習俗,從一開始就被持正統觀念的穆斯林視為異端和迷信而一直面臨改革的壓力。在中東的瓦哈比教派的影響下,東南亞出現了改革伊斯蘭教的運動。19世紀後期,東南亞的伊斯蘭教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新變化。接下來,小編就帶領大家去了解一下在改革過程當中發生的一些事情。如前所述,東南亞伊斯蘭教吸收了當地傳統文化和原有的宗教信仰中的某些成分,既信奉真主安拉,也祭拜眾多的鬼神;既履行「五功」,又保留抽菸、飲酒、鬥雞等習俗。
  • 伊斯蘭教 _中國臺灣網
    這些穆斯林建起了最初的清真寺,伊斯蘭教信仰世代流傳下來。但在日本佔領時期,不準大陸阿訇到臺灣,不準進行伊斯蘭宗教活動,使伊斯蘭教受到極大削弱,臺灣回族居民逐漸被當地民間信仰所浸染,只有一些回族生活習俗被保留下來。1948年,大阿訇王靜齋在光復後首先入臺傳教,在臺北設立會所,組織回族居民恢復聚禮。1949年,大約2萬多穆斯林從大陸湧進臺灣,為臺灣伊斯蘭教的復甦和鞏固增加了決定性的力量。
  • 《小娘惹》娘惹文化是怎樣的?現在還有娘惹嗎?
    1、娘惹的來歷早期,旅居東南亞的華人與當地人通婚,如印尼、馬來人,生下的孩子,男孩被稱作峇峇,女孩被稱作娘惹。在幾百年的時間裡,他們漸漸形成了自己的習俗和文化。娘惹(Nyonya)是早期華人和馬來人通婚的後代,也被稱為土生華人。
  • 伊斯蘭教中道思想國際研討會發布《倡議書》達成重要共識
    ­  中新社烏魯木齊7月21日電 (記者 孫亭文)由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和中國伊斯蘭教協會21日在新疆烏魯木齊共同舉辦的以「倡導中道思想,反對極端主義」為主題的「伊斯蘭教中道思想國際研討會」閉幕。
  • 漢族小夥與苗族姑娘結婚,男方給多少彩禮算有誠意?苗族人這樣說
    大家好,我是旅遊小編小阿倩,今天跟大家聊的是與苗族姑娘通婚,漢族小夥要拿多少彩禮呢?中國從歷史上就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國家,且各民族均有各自的婚禮風俗和特色。土家族的姑娘在出嫁的時候,有哭婚的習俗,如果在出嫁時新娘庫得不悲傷,不夠感人,哭得不哀婉動人,是要被人家恥笑的。
  • 帶你扒一扒你不知道的南洋娘惹文化
    那什麼是「娘惹」文化呢?通俗一點講,「娘惹」是指中國人和馬來西亞人通婚的女性後代。早期馬來西亞人與華人通婚的後代,男性稱為峇峇(Baba),女性稱為娘惹(Nonya)。明清時代大量廣東、福建一帶的民眾跨洋冒險,到異國「南洋」去尋求生路,定居後娶當地女子,他們和他們的後代有了新的身份,操起了不同的語言,也醞釀出更豐富的生活與文化。
  • 毛南族傳統訂婚習俗,哈尼族的各種節日,高山族傳統豐年祭
    訂婚時,男方要設宴待客,並把部分禮物送到女家。訂婚後,待男女雙方的年齡到二十歲左右便可擇日結婚。結婚時要請法師作招魂等法事,還要請子女雙全的人來殺豬。毛南族向來有對歌自由戀愛的風俗,如逢節日喜慶或農閒晚上,男女青年喜歡對唱山歌。在對歌之前,人們常常看到一種有趣的現象,毛南人稱為搶帽。
  • 西藏穆斯林歡慶伊斯蘭教傳統節日古爾邦節
    舉行「聚禮」、唱誦《古蘭經》、舉行宰牲儀式,今年11月28日是伊斯蘭教傳統節日古爾邦節,中國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的各族穆斯林群眾歡聚在清真寺和「聚禮」點,以各種形式互致祝賀,共同歡度古爾邦節。28日清晨,拉薩清真大寺、拉薩清真小寺和甘肅臨夏駐拉薩辦事處等地分別舉行了古爾邦節「聚禮」。
  • 客家文化|客家婚禮習俗知多少?
    其中,廣東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區域,主要分布在梅州、河源、惠州、深圳、韶關、清遠等廣東東部、北部和粵西部分片區。在廣州的白雲區、增城區、花都區也有不少客家聚居村落。千百年來,客家人在由北向南的長途跋涉和遷徙中,不僅保留了古老中原漢民族固有的優秀文化傳統,而且還對少數民族的優秀文化和風俗取其精華而吸收,從而使客家文化千情萬種、雲蒸霞蔚、獨具特色。
  • 九萬大山裡仫佬人的傳統婚俗:洞房只掛門帘,新娘天亮就回娘家
    筆者通過向少數民族老者查證和查閱資料,對仫佬地區的傳統婚姻習俗進行簡單的記錄分析。少數民族男女戀愛自古就是自由的,年輕人會通過走坡對唱山歌的方式來結識異性。男女雙方通過山歌來傳達心聲,若哥有情妹有意得到回應就算是建立戀愛關係了,以後仍舊會通過趕圩走坡來約會。
  • 中國伊斯蘭教協會譴責美通過所謂涉疆法案:停止借宗教人權問題幹涉...
    聲明指出,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新疆的經濟社會和人權事業取得巨大成就,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宗教信仰自由依法得到保障,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得到保護和弘揚。新疆各族人民平等團結、和諧互助、休戚與共,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 中國伊斯蘭教的歷史是什麼
    經歷了1300多年的發展,現今伊斯蘭教已傳播至世界五大洲,擁有信眾15億人左右,佔世界總人口的1/5左右,並有40多個國家奉其為國教,特別是在亞非許多國家中,伊斯蘭教對社會政治和文化有深遠的影響。 唐宋時期(公元7世紀中葉),伊斯蘭教從阿拉伯傳入中國,至今有1300多年的歷史。伊斯蘭教傳入中國並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