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丁元英和芮小丹之間的愛情故事,通過一系列的商業活動案例給我們展現出來每一個階層想要實現階層躍遷的路徑只有一個,飢餓遊戲繼續,只有往上爬,才有機會過得更辛福。
都說三觀不合,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受到自己教育的影響,家庭環境的影響,還有自己脾氣秉性,性格愛好的影響,每個人要成為的那個人,可以是一個人設,也可以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
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道理就是讓我們成為最好的「自己」,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知己」,而自己也是自己唯一的敵人,顯而易見,躍遷首先是從自己開始的,因為堡壘通常都是從內部攻破的。
丁元英讓我們反思的得救之道,得道,甚至是扶貧,產業扶貧、精準扶貧背後的邏輯,就是讓我們自己動起來,因為主體結構不運動、不聯繫、不發展,外界因素再多,也改變不了現狀。
窮是客觀實際,也是歷史遺留問題,有生產力方面的問題,有生產制度上的缺失,也有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上的問題,修正我們觀念中對於適應社會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的文化、觀念、以及生存哲學。
小農意識,自給自足,甚至是吃大戶等靠要的心理已經不適合現代經濟發展的要求了,國家不是封建社會的國家,社會也不是那個時代的社會。
我們生活在一個風起雲湧的時代,我們國家從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同時,我們經濟發展方式,以及產業結構優化,甚至是意識形態方面建立的文化自信,讓經濟、文化、軟著陸成為核心需求。
為什麼窮人還是那麼多,不是社會不好,也不是經濟不好,而是參與者並沒有參與到自由市場競爭交易的體制裡來,我們雖然生活在現代讀書,我們的思想,生活方式,乃至生存觀念還停在上個世紀,這就是落後。
如何塑造自己的靈魂,如何重新架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需要我們重新認識這個社會,這個經濟,丁元英用上帝視角告訴我們,生存就是不擇手段,這屬於鬥爭哲學,讓道德和文化走開。
人的覺悟如何提高,見自己、見他人、見眾生,那麼就要去和別人社交,和別人聯繫,和別人合作,一起互利互惠,合作共贏,市場的蛋糕是多大,取決於我們眾人拾柴火焰高,想要分到更多的利益,那麼就不能想著破壞性開採市場資源,開採身體資源,而是想辦法把蛋糕做大。
覺悟這個東西並不是思想境界的提升,而是全方位的提升,三位一體,自己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言必信 行必果。只有經歷過現實考驗過的智慧才是智慧,沒有通過實踐反饋的那叫道理。
只要方向確定後,剩下的交給努力和時間,一定會有一個美好的明天。
不擇手段是戰爭的套路,商業競爭是沒有硝煙的戰鬥,自由市場的競爭也是不講道德的,只不過我們要有最起碼的道德和良知,傷天害理,損人利己的事情是不能幹的,至於遊走在鋼絲繩邊緣和鑽制度漏洞,這些都是最普通的競爭方式。優勝劣汰是自然法則,狼性法則同樣適應人類社會。
當下的生活中,我們必須提升自己的變現方式和獲利的渠道,靠銷售勞動力和血汗的模式已經不足以讓我們有核心競爭力。
智慧時代的來臨,生產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勞動力可以換錢,創意、智慧財產權、專利、人際關係、以及其他無形資源也可以交換和置換。
任何時代的財富累積方式都一樣,開源節流,開源就是把錢放到資本市場,讓驢打滾,節流不是省,節儉,而是好鋼用在刀刃上,該用的時候一份不少,不該用的一分不花,喬家大院不允許自家子弟喝花酒和碰戲子,就是這個道理。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在任何時代都不落伍,甚至還有新的意義賦予他,傳承的東西也是很科學的方法,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同樣都是文明,都是對於我們繼往開來,開拓創新最好的潤滑劑。
「致富」分為兩個層面,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所有的財富是社會的,個人對於財富的意義,不在於佔有和控制,只有市井文化的守財奴才會讓錢放在家裡「生兒子」,絕大部分的富人,都通過財富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賦予特殊的意義。
資本的原始積累部分,四步法,開源節流,風控和投資,儲蓄只是理財的一種形式,還有基金定投、股票、期貨、保險和其他文化產品和衍生產品。
精神層次的積累就是思考、理性、智慧和般若,我們賺不到認知以外的錢,即使賺到了,也會通過其他方式虧損掉。
見路不走,非讀懂不能理解,不是沒有路,而是看見的路,想要走成的概率和自己走自己路的概率相差無幾,事物發展的條件和要素都在變,主體也在變,我們無法複製父母的成功,我們只能書寫自己的傳奇。
學習逆襲人生必須掌握這幾個概念,複利、時間價值,無形資產,我們作為一個人,我們的青春、我們的勇氣和魄力,甚至我們對待人世間的真善美都是一種財富,我們就是最大的IP,傾國傾城,芳華絕代,豔與天齊。
齊天大聖就是一種氣量,一種胸徑,一種生存哲學和生存智慧,有什麼不可以戰的,什麼都可以爭取,在於我們是否有改變自己的勇氣,天地都為之瘋狂。
窮人想要變富的障礙:
第一、自我認知(目光短淺,坐井觀天)
第二、所處的環境,人和物對於財富和精神文明認知的局限。(多大的池塘養多大的鱉)
第三、已經形成的傳統文化觀念,生存觀念、文化觀念和道德觀念)
第四、窮人好面子,總在虛偽和自私的自我「編制」的謊言裡面沉淪,不願面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