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新絲纏角粽菖蒲酒美清尊共 端午節的唯美詩詞

2020-12-22 川北在線網

五色新絲纏角粽菖蒲酒美清尊共 端午節的唯美詩詞

時間:2020-06-25 10:0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五色新絲纏角粽菖蒲酒美清尊共 端午節的唯美詩詞 端午 清代:江南靖士 浴蘭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 當日楚王憎逆耳,隨將一國殉靈均。 浣溪沙端午 宋代: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

  原標題:五色新絲纏角粽菖蒲酒美清尊共 端午節的唯美詩詞

 

  端午

 

  清代:江南靖士

 

  浴蘭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

 

  當日楚王憎逆耳,隨將一國殉靈均。

 

  浣溪沙·端午

 

  宋代: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

 

  宋代: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裡黃鸝時一弄。猶瞢忪。等閒驚破紗窗夢。

 

  菩薩蠻·端午日詠盆中菊

 

  清代:顧太清

 

  薰風殿閣櫻桃節,碧紗窗下沈檀爇。小扇引微涼,悠悠夏日長。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涼問。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開。

 

  謝張仲謀端午送巧作

 

  宋代:黃庭堅

 

  君家玉女從小見,聞道如今畫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端午日賜衣

 

  唐代: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溼,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

 

  端午日

 

  唐代: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臨江仙

 

  宋代:陳與義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

 

  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牆東。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端午詩詞這10首絕美!

 

  屈原塔

 

  宋代:蘇軾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

 

  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

 

  至今滄江上,投飯救饑渴。

 

  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壯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決。

 

  南賓舊屬楚,山上有遺塔。

 

  應是奉佛人,恐子就淪滅。

 

  此事雖無憑,此意固已切。

 

  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

 

  名聲實無窮,富貴亦暫熱。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節。

 

  少年遊•端午贈黃守徐君猷

 

  宋代:蘇軾

 

  銀塘朱檻麴塵波。圓綠卷新荷。蘭條薦浴,菖花釀酒,天氣尚清和。

 

  好將沈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獄草煙深,訟庭人悄,無吝宴遊過。

  宋·蘇軾

  浣溪沙

  輕汗微微透碧紈,

  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

  小符斜掛綠雲鬟。

  佳人相見一千年。

  宋·蘇軾

  南歌子

  山與歌眉斂,

  波同醉眼流。

  遊人都上十三樓。

  不羨竹西歌吹、古揚州。

  菰黍連昌歜,

  瓊彝倒玉舟。

  誰家水調唱歌頭。

  聲繞碧山飛去、晚雲留。

  宋·張耒

  和端午

  競渡深悲千載冤,

  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

  只留離騷在世間。

  元·舒頔

  小重山

  碧艾香蒲處處忙。

  誰家兒共女,慶端陽。

  細纏五色臂絲長。

  空惆悵,誰復吊沅湘。

  往事莫論量。

  千年忠義氣,日星光。

  離騷讀罷總堪傷。

  無人解,樹轉午陰涼。

  宋·趙蕃

  端午

  年年端午風兼雨,

  似為屈原陳昔冤。

  我欲於誰論許事,

  舍南舍北鵓鳩喧。

  明·邊貢

  午日觀競渡

  共駭群龍水上遊,

  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

  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

  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

  醉諷離騷不解愁。

  宋·歐陽修

  漁家傲

  五月榴花妖豔烘,

  綠楊帶雨垂垂重。

  五色新絲纏角粽。

  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

  菖蒲酒美清尊共。

  葉裡黃鸝時一弄。

  猶瞢忪,等閒驚破紗窗夢。

  唐·殷堯藩

  同州端午

  鶴髮垂肩尺許長,

  離家三十五端陽。

  兒童見說深驚訝,

  卻問何方是故鄉。

  唐·殷堯藩

  端午日

  少年佳節倍多情,

  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

  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

  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

  幾人湮沒幾垂名。

  宋·文天祥

  端午即事

  五月五日午,

  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

  新知萬裡外。

  丹心照夙昔,

  鬢髮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

  三湘隔遼海。

  元·貝瓊

  已酉端午

  風雨端陽生晦冥,

  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

  無酒淵明亦獨醒。

  明·湯顯祖

  午日處州禁競渡

  獨寫菖蒲竹葉杯,

  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

  舟楫何勞吊屈來。

  唐·權德輿

  端午答詩

  良辰當五日,

  偕老祝千年。

  彩縷同心麗,

  輕裾映體鮮。

  寂寥齋畫省,

  款曲擘香箋。

  更想傳觴處,

  孫孩遍目前。

  唐·盧肇

  競渡詩

  石溪久住思端午,

  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

  獸頭凌處雪微微。

  衝波突出人齊譀,

  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

  果然奪得錦標歸。

  宋·劉克莊

  賀新郎

  深院榴花吐。

  畫簾開、束衣紈扇,午風清暑。

  兒女紛紛誇結束,

  新樣釵符艾虎。

  早已有、遊人觀渡。

  老大逢場慵作戲,

  任陌頭、年少爭旗鼓。

  溪雨急,浪花舞。

  靈均標緻高如許。

  憶生平、既紉蘭佩,更懷椒醑。

  誰信騷魂千載後,

  波底垂涎角黍。

  又說是、蛟饞龍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

  料當年、醉死差無苦。

  聊一笑,吊千古。

  唐·杜甫

  端午日賜衣

  宮衣亦有名,

  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

  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溼,

  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

  終身荷聖情。

  宋·陸遊

  乙卯重五詩

  重五山村好,

  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

  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

  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

  一笑向杯盤。

  宋·李之儀

  南鄉子

  小雨溼黃昏,

  重午佳辰獨掩門。

  巢燕引雛渾去盡,

  銷魂,空向梁間覓宿痕。

  客舍宛如村,

  好事無人載一樽。

  唯有鶯聲知此恨,

  殷勤,恰似當時枕上聞。

  宋·黃裳

  減字木蘭花

  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

  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

  歡聲震地,驚退萬人爭戰氣。

  金碧樓西,銜得錦標第一歸。

  宋·陳與義

  臨江仙

  高詠楚詞酬午日,

  天涯節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紅。

  無人知此意,

  歌罷滿簾風。

  萬事一身傷老矣,

  戌葵凝笑牆東。

  酒杯深淺去年同。

  試澆橋下水,

  今夕到湘中。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端午節唯有古詩詞與粽子最配 30首經典詩詞44張唯美祝福圖片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唯有古詩詞與粽子最配 30首經典詩詞44張唯美祝福圖片 一段優美精緻的文字,一張精美的心情日籤,和你一起與世界交流.你好,我是文案充電寶Pro. 端午節,唯有古詩詞與粽子最配!30首經典詩詞,44張唯美祝福圖片 古人究竟是如何過端午節呢?
  • 端午節詩詞好句大全
    今天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端午節的詩詞名句,大家一起來學習吧~ 詩詞名句1、空惆悵,誰復吊沅湘。—— 舒頔《小重山·端午》2、五色新絲纏角粽。—— 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3、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 陳與義《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4、正是浴蘭時節動。
  • 小學生朗誦關於端午節的詩句範文四則
    >小學生朗誦關於端午節的詩句範文四則2016-06-10 09:27:3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彩絲剪就交絨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義重。對景承歡寵。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漁家傲(宋·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裡黃驪時一弄。猶松等閒驚破紗窗夢。
  • 關於端午節的經典古詩詞大全 描寫端午節有名詩句欣賞
    明天(新曆2018年6月18日)就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人們都會以吃粽子、賽龍舟等方式來紀念這個日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端午節的詩詞資料,供同學們參考學習。當日,2015中華軒轅龍舟大賽在鄭州東區的如意湖舉行,共有60支龍舟隊參加男子組和混合組兩項龍舟競速比賽,以慶祝傳統節日——端午節。新華社記者 朱祥 攝  關於端午節的經典古詩詞大全 描寫端午節有名詩句欣賞(一)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 李隆基《端午》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 啟明星幼兒園:五色新絲纏角粽,共度端午情更濃
    在今年這樣一個全球面臨著新冠疫情大考驗的特殊年份,啟明星幼兒園為協調、豐富教職工們的工作與生活,讓他們感受到源自啟幼大家庭的關懷、體味「每逢佳節」的溫馨,從而持續增強整體團隊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戰鬥力,2020年6月23日下午在三樓多功能廳,值端午節即將來臨之際,特開展「疫去歸來在啟幼,千山萬水』粽』是情」的慶端午活動,以教職工們齊聚一堂、親手包粽子的方式共度端午。
  • 十首端午節詩詞,有習俗,有歡樂,有感傷
    端午節在我國由來已久,在漫長的傳承中,流傳下來的端午節的習俗和風情是怎樣的呢?我們通過下面十首詩詞了解下吧!《競渡詩》唐·盧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端午習俗:吃粽子端午食粽,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粽子,屬籺的一種,籺是人們在逢年過節時用來拜神的貢品,逢年過節做籺拜神是古老的傳統習俗。籺有很多品種,不同的節日會做不同的籺,粽籺是端午節拜神的貢品。
  • 端午節,在古時的古詩筆下是怎麼樣的?這20首詩詞值得一讀
    我們通過20首詩詞來了解下吧!懷念屈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內容。人們同情屈原的遭遇,感念他對於國家的忠貞,千百年了,多少人吟詠不絕。在詩詞中,我們似乎能聞到千百年前的粽味飄香。《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
  • 詩詞| 端午節,邂逅最美的端午詩詞
    詩詞 | 端午節,邂逅最美的端午詩詞 2020-06-25 2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麼有趣的端午節活動,請給我來一打!
    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端午佳節願大家端午安康端午佳節來臨,文明小編將會在三天內向各位網友展示長沙800萬市民在精彩文藝中唱響愛國風、在特色載體中傳播廉潔風、在主題傳播中領略文明風、在趣味互動中觸摸環保風、在精準幫扶中守護關愛風、在特色民俗中體驗文化風,讓佳節更正、更美、
  • 端午節的由來歷史故事 端午節傳統習俗習俗有哪些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等。端午節期間,各地民眾包粽子、賽龍舟、佩香囊、懸艾草菖蒲等,習俗名目繁多,因地而異。  那麼,在豐富多樣的端午習俗背後,承載著怎樣的文化記憶和精神內涵?我們今天過端午節,它的現實意義在哪裡?  這要從端午節的由來說起。端午節歷史悠久,距今已有至少兩千年的歷史。目前,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學界說法不一。
  • 藏在古詩詞裡的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的諺語俗語
    藏在古詩詞裡的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的諺語俗語時間:2020-06-25 10:21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藏在古詩詞裡的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的諺語俗語 又是端午節,一年一度的粽子節,在中國神州大地各處沿襲上演。端午節的古詩詞大家還記得嗎? 關於端午節的詩詞諺語推薦給大家。
  • 端午節|20首端午詩詞,祝您端午安康!
    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都懸艾草、菖蒲,包粽子吃粽子,以此慶祝端午節。在古時,端午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文人墨客也喜愛端午節,在他們筆下,端午節是怎樣的呢?我們通過20首詩詞來了解下吧!懷念屈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內容。
  • 端午節詩詞大全 30首經典端陽古詩賞析
    端午節詩詞大全30首經典端陽古詩賞析  1、端陽採擷(宋許文通)  玉粽襲香千舸競,艾葉黃酒可驅邪。  騎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婦把景擷。  2、乙卯重五詩(宋陸遊)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 4首端午節詩詞:粽子飄香艾草芳,龍舟爭渡鬧春江,懷念屈原之魂
    4首端午節詩詞:粽子飄香艾草芳,龍舟爭渡鬧春江,懷念屈原之魂二零二零的端午節即將到來,對於今年這麼特殊的時期而言,很多人選擇在家裡吃粽子陪家人。五月又稱「午月」,初五日又叫做午日,兩五相疊,故稱重午。時至今日,不管是否知道屈原這個人物,我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度過端午節,而且詩詞是最具中國人文化品質,我們在詩詞中不僅可以感受詩人當時的心境,還能從詩詞中描繪中「追溯」回千百年間的歷史場景。比如說下面這4首詩詞,全部跟端午節有關,讀的時候讓人感覺就像是粽子一樣飄香、回味無窮。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基備考:關於端午節的小常識
    端午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端午習俗甚多,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端午習俗主要有扒龍舟、祭龍、採草藥、掛艾草與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藥水、打午時水、浸龍舟水、食粽、放紙鳶、睇龍船、拴五色絲線、薰蒼朮、佩香囊等等。   扒龍舟   扒龍舟是端午節傳統的習俗。
  • 明天端午節,浙江不下雨概率0.1%
    因為端午節前後,我國南方暖溼氣流活躍,與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在江南、華南地區一交匯,往往就會出現持續大範圍的強降水。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龍和雨往往是密不可分的,所謂「飛龍在天,行雲布雨」,所以在古人眼裡,「龍舟水」代表了吉祥,有闢邪的作用,像廣東地區至今還保留了洗龍舟水的習俗,泡泡龍舟水,據說能去晦氣、帶來吉祥。
  • 端午節|詩詞中的端午風物
    風物說粽子,古稱「角黍(shǔ)」「菰黍(gūshǔ)」「筒粽」等。傳說中與紀念戰國時楚大夫屈原有關,一般認為至晉代成為端午節食物。最初以黍米為材。晉時添中藥材「益智仁」,美其名曰「益智粽」。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長。空惆悵,誰復吊沅湘。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離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風物說「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