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中秦滅周王朝?周王朝其實是壽終正寢

2020-12-15 太學宿管阿姨

隨著大秦賦的熱播,秦滅六國一統天下的歷史再次呈現在觀眾面前,在電視劇第9集中,秦相呂不韋率大軍攻打東周國,東周君在其他諸侯國不來援助的情況下,只好銜璧出降,請求呂不韋保留周王室血脈。實際上,秦滅東周國是真,但周朝真的不是被秦滅亡的,接下來宿管阿姨就來和大家聊聊這是怎麼一回事。

01東周國與西周國

我們都知道,周朝自周平王東遷後,分為了西周和東周,而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春秋時期,諸侯們忙著爭霸,周王室的勢力就已經日漸衰微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禮崩樂壞,孔子傾盡一輩子的努力,就是想恢復周禮,恢復西周時候穩定的社會秩序,但歷史的趨勢必然是周王室越來越弱,諸侯們越來越強。

到了東周第19代天子周考王的時候,他將原本就不多的土地和人口分給了自己的弟弟,也就是西周國,而東周國連周天子的分封程序都不走了,直接自立,所以說東周國與西周國,實際上是從周分封出的諸侯國,與秦、楚、趙等諸侯國地位一樣,理論上講並不等於周王朝,因為除了西周君與東周君,還有一位周天子。

02壽終正寢的周天子和周王朝

東周最後的土地也就是王畿地區,被分為了西周國和東周國,周天子已經沒有任何屬於自己的土地了,連王宮和國都都分出去了,周天子只能先後寄居在東周國和西周國養老,但非常不幸,這位東周最後一位天子周赧王趕上了秦與西周國作戰,也就是我們看到的大秦賦第4集,秦滅掉了西周國。

那周天子去哪了呢?實際上,周赧王在西周國滅亡這年以80歲的高齡壽終正寢,他死後無人繼位。所以說,秦滅西周國不假,但沒有對周王朝和周天子動手,秦滅西周國的後果就是沒有人再給周天子養老,所以也沒有人主動繼位下一任周天子了,周王朝和最後一位周天子一樣,是壽終正寢的。

03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

或許周朝的滅亡令人唏噓,末代周天子的遭遇的令人同情,但實際上,這個國祚長達近八百年的王朝在中國歷史上的無出其右,並且最後沒有內部叛亂、沒有外族入侵,自然消亡在歷史長河中。可以說是以血緣為紐帶的分封制讓這個王朝如此長壽,也是分封制最後葬送了這個王朝。

最後想再次強調,秦國滅掉的東周國真的只是一個諸侯國,東周滅亡於東周國被滅的七年前,原因是周天子壽終正寢後無人繼位,而電視劇過於渲染滅國氣氛,導致不少觀眾都以為是秦滅了東周,或者是搞不清楚東周怎麼在這個電視劇中滅亡了兩次,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能夠解決同學們的疑惑。

相關焦點

  • 《大秦賦》中呂不韋滅掉的東周國是東周王朝嗎?
    周王室可謂是風雨飄搖。公元441年周貞王去世,留下四個兒子。先是老二姬叔殺死老大姬去疾,又是老三姬嵬殺死老二姬叔成為周考王。也就是歷史上的三王並立。周考王害怕老四爭權就把周王室的一部分土地封給四弟姬揭成立西周公國。姬揭就是西周桓公。
  • 《大秦賦》:影像敘事的歷史觀照 講述嬴政的奮鬥故事
    看法不一樣,塑造和講述就不一樣,在秦腔戲曲片《千古一帝》(1987)、電影《荊軻刺秦王》(1997)和《英雄》(2002),電視劇《秦始皇》(2007)等影視作品中,嬴政形象各不相同。2020年,電視劇《大秦賦》恢宏來襲,引發熱議。  單看《大秦賦》是一部取材於王朝史中的「帝王戲」。
  • 《大秦賦》:影像敘事的歷史觀照——講述秦王政的奮鬥故事
    》是一部取材於王朝史中的「帝王戲」。從公元前362年,到《大秦賦》終篇的公元前221年,在這個前後接續的140多年的漫長故事中,在「大爭之世」的戰國中後期,秦從「危秦」成長為「強秦」,從「諸侯秦」發展成「王朝秦」。而「戰國七雄」中其他六國的命運,在這場大博弈中卻是江河日下,終至於社稷無存。
  • 大秦賦:秦昭襄王滅周取九鼎與鹹陽,那麼如今九鼎又在何方?
    在熱播的電視劇《大秦賦》中,秦昭襄王五十一年,西周君舉天子旗號合縱攻秦。劇中九鼎周天子號令諸國,合縱五十萬大軍伐秦。秦昭襄王命贏摎二十萬兵馬直撲天子國都洛邑,破解合縱連軍。到周成王時,還在郟鄏(周之洛邑,故城在今河南洛陽市)營建宮室,奉安九鼎。據說,秦滅周后第二年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遷鹹陽。但到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時,九鼎已不知下落。有人說九鼎沉沒在泗水彭城,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地方,曾派人潛水打撈,結果徒勞無功。也有史學家認為,九鼎並非是九個,而是只有一個,因為代表九州,也叫九州鼎,簡稱九鼎。
  • 《大秦賦》:誰在痛罵那個「早熟」的王朝?
    ▲《大秦賦》中的嬴政01無力回天的周天子周朝立國之後,天子號稱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是,中國實在是太大了,天子不可能直接控制全部國土。而以前那些在銷售部門作威作福的老幹部們,全部開掉;▲《大秦賦》中的秦軍二是編定戶籍,實行縣制;總經理直接任命部門總監,總監下面的小主管們,也全部由總經理任命。在商鞅的眼裡,只有能者可以居上。
  • 《大秦賦》中的「伊闕」,戰略地位有多高?西周君如鯁在喉
    《大秦賦》中的「伊闕」,戰略地位有多高?西周君如鯁在喉 《大秦賦》原名《大秦帝國之天下》,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在《大秦賦》開篇中,頻繁提到了兩個古地名:伊闕、洛邑,好多人不大明白怎麼一回事,更不明白伊闕的戰略位置有多麼的重要。
  • 從《尋秦記》到《大秦賦》|為何王朝短暫卻說不盡
    也有將現世現實的問題投射在秦史中。所以,有那麼多以秦為背景的電影電視劇,陳凱歌執導《荊軻刺秦王》、張藝謀《英雄》、TVB版《尋秦記》等等,並不奇怪。再或是最近的電視劇《大秦賦》,雖然高開低走,口碑差於前三部,但還是引起熱議,比如段奕宏飾演的呂不韋,陰笑魔性十足。也正是這些電視電視劇,加深我們對秦帝國的興趣。可能像下面的知識點,在秦迷(暫且這麼稱呼)是常識?
  • 《大秦賦》中的西周、東周是怎麼回事?看了這篇就全明白了
    原創:唐封葉|葉話文史公眾號前言秦迷們期盼許久的《大秦賦》終於上演了,讓大家飽了眼福。不過前幾集中出現了東周和西周,把很多對歷史不太了解的觀眾弄糊塗了——西周早就滅亡了,怎麼還有西周呢?其實這是沒弄清楚東周朝、西周朝和東周國、西周國的區別。中學歷史課本裡教的、大家第一印象想到的東周、西周,是指東周王朝和西周王朝,當然西周王朝在前、東周王朝在後,具體說周王室建都豐鎬時期就是西周王朝,等到犬戎破鎬京,周平王東遷洛邑之後的周朝,歷史上就叫它東周王朝了。
  • 《大秦賦》犯了歷史致命錯誤?秦國先滅東周,為何還再滅西周?
    不知道最近小夥伴們,是否有看過古裝電視劇《大秦賦》? 這部電視劇是近幾年來少見的歷史正劇,因此吸引不少歷史愛好者的追捧。 何為歷史正劇?
  • 優酷《大明王朝1566》《大秦帝國之崛起》獲贊
    優酷《大明王朝1566》《大秦帝國之崛起》獲贊 2017-02-2410:57:07來源:華聲在線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鮑文玉 2017年02月24日 10:57
  • 《大秦賦》裡,秦人強迫周赧王割讓「王畿三十六邑」有多誅心?
    要說最近大火的電視劇,那肯定非《大秦賦》莫屬了。 但是,貌似這部劇最近因為演員搭配和演技的問題,評分一路狂跌,甚至有人說它敗壞了《大秦系列》前幾部劇奠定的口碑。 不過,作為歷史愛好者,我還是更加關注影視類的題材背後隱藏的歷史事實! 比如,《大秦賦》裡周赧王因為被秦人強迫割讓「王畿三十六邑」,而大罵秦人是「養馬的家奴」。
  • 《大秦賦》中,秦國滅掉西周,又滅東周,東西周為何會同時存在?
    筆者很負責地告訴大家:《大秦賦》這部劇的質量我不評價,但關於東西周的問題,編劇真沒搞錯!不僅沒搞錯,而且還很專業!下面,筆者就來給大家細說秦國和東西周的話題。眾所周知,牧野之戰後,周武王姬發徹底滅掉了商朝,從此,中國歷史來到了「周」時代。
  • 韭菜、乾電池,拼多多、大秦賦
    在中文網際網路上,乾電池用來代指,在內卷中拼命工作、看不到未來的打工人。內卷競爭的特點是,低水平的複雜和努力。因為低水平,因此有龐大的替代品;因為複雜,所以必須努力,直到耗盡最後一絲電量。大秦賦,則把「韭菜」、「乾電池」的內涵、外延擴展了。
  • 大秦賦:為正統王朝秦朝「洗白」的一部還原歷史的電視劇
    1、 大秦賦延續電影英雄的理念,主題仍然強調為秦皇"洗白"大秦賦是最近熱度非常高的一部電視劇作品,也是備受矚目的一個作品。大秦賦是一個除了戰國之縱橫、裂變等之外的又一步的秦帝國一統局面的電視劇,以往的有關的歷史劇概括了整個秦朝歷史的發展。
  • 《大秦賦》嬴政戀愛腦?這遠古瑪麗蘇橋段現在的言情編劇都不用了
    《大秦賦》最讓人無語的加戲估計就是羋華開始出現跟嬴政談戀愛,搞得嬴政茶飯不思左右為難的,我真心懵逼了!多雄偉的歷史劇,怎麼開始往言情劇湊了?按理說羋女應該是嬴政不得已納的妃,為了同楚系周旋的無奈之舉,談何寵愛?秦滅楚國前嬴政終於得以把羋妃連同楚系屠滅才統一六國,羋妃一直就是嬴政統一路上的絆腳石,怎麼就成了嬴政真愛了?
  • 《大秦賦》背景:都東周了,為啥還有西周公,是不是編劇搞錯了?
    我老婆在看大秦賦的時候,問了我這麼一個問題。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此時自然要顯擺一番。我可喜歡老婆看歷史劇了,總顯得我很博學^_^。首先說的是西周公,明顯是個公爵,不是王。而此時朝代還是周,如果西周公是周王朝的國君,自然是王。
  • 這本小說主角修煉九死蠶神功,重生歸來,只為顛覆大秦王朝!
    >【小說簡介】自連滅韓、趙、魏三大王朝,大秦王朝已經迎來前所未有之盛世,強大的修行者層出不窮,人人都以身為秦人而榮,但丁寧,一個出身毫無疑問的秦國都長陵普通的市井少年,每天所想的,卻是顛覆大秦王朝,殺死修行已至前所未有的第八境的秦皇帝。
  • 周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得國最正,享國最久的王朝
    其實西周開始時,周公他們搞的這套分封制以及配套的禮制是毫無問題的,畢竟分封的諸侯只有一個城邦,這些諸侯可耕種的土地可培養的軍隊,人數是有上限的。 其次,周王室看似窩囊,但是正是周王朝的分封制度把華夏文明從狹小的中原擴展到更大的區域,奠定了後世中華文明的基礎。
  • 周王朝為什麼採取分散自己權力的分封制
    周朝使用的分封制確實讓周王朝在剛開始的一段時間內越來越強大,可是時間一長,周圍的附屬國開始逐漸脫離了周王朝的掌控,甚至開始逐步蠶食周王朝,周王朝最後也是因此而滅。那麼周王朝當初為什麼要選擇這樣一種最後害了自己的分封制,而不選擇中央集權制那?
  • 周王朝事實上是很牛的
    一,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共持續790年,傳30代37王,是持續時間最長和傳君主最多的王朝。 二,發展最快的王朝。 商朝和西周都是奴隸社會,經濟文化比較落後。周朝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到戰國中期,各諸侯國經過長期變法,基本都進入到封建社會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