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影像敘事的歷史觀照 講述嬴政的奮鬥故事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大秦賦》:影像敘事的歷史觀照——講述秦王政的奮鬥故事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時隔兩千多年,秦風猶在耳,令人血氣澎湃,也令人熱淚盈眶。用影像藝術來展現這段塵封已久的壯麗史詩,喚醒人們對遙遠的先秦的記憶,於《大秦賦》而言,還不夠,我們為這部劇所做的努力,就是想激起人們心中的那股勁兒,那是兩千多年來先人們傳下來的,是我們血脈裡與生俱來的,是願為國家慷慨赴死的豪情,也是「天涯靜處無徵戰,兵氣銷為日月光」的理想,這是全劇的魂,是根。

  ——《大秦賦》導演闡述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說的是受眾對同一個藝術作品的理解不同。嬴政是距今2300多年前的秦國公子。他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兩千多年以來也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賈誼的看法、李贄的看法,「孟姜女」的看法以及「徐福」的看法都不一樣。站的角度和立場不同,看法也就大相逕庭。

  看法不一樣,塑造和講述就不一樣,在秦腔戲曲片《千古一帝》(1987)、電影《荊軻刺秦王》(1997)和《英雄》(2002),電視劇《秦始皇》(2007)等影視作品中,嬴政形象各不相同。2020年,電視劇《大秦賦》恢宏來襲,引發熱議。

  單看《大秦賦》是一部取材於王朝史中的「帝王戲」。它與此前的《雍正王朝》(1999)《康熙王朝》(2001)《成吉思汗》(2004)《漢武大帝》(2005)《貞觀之治》(2006)《貞觀長歌》(2007)《秦始皇》(2007)是同類型作品,都是描寫中國歷史上的創業之主或盛世之君的故事。將這些作品聯結起來,中國古代史上的高光時刻就成為一條綿延兩千多年的光帶,觀眾看到的是一朝一帝的勵精圖治故事。可以說,這些作品將歷代正史中的「本紀」加以改編搬上了屏幕。

  鍥而不捨開拓「東出」強盛之路

  《大秦賦》的故事背景是我國戰國時代後期。那是一個戰亂不止的「大爭之世」。其實,「大爭之世」在公元前259年早已呈現。蔡國於公元前447年為楚國所吞併,鄭國於公元前374年被韓國滅亡,宋國於公元前286年被齊、楚、魏瓜分……在這樣的「大爭之世」,社稷的「生存還是毀滅」嚴酷地擺在各諸侯國面前。

  《大秦賦》所講述的就是在戰國時代大博弈背景下,秦國最終吞併六國、實現天下統一的故事。天下一統是由秦王嬴政實現的,但奠基於秦孝公時代。從公元前362年,到《大秦賦》終篇的公元前221年,在這個前後接續的140多年的漫長故事中,在「大爭之世」的戰國中後期,秦從「危秦」成長為「強秦」,從「諸侯秦」發展成「王朝秦」。而「戰國七雄」中其他六國的命運,在這場大博弈中卻是江河日下,終至於社稷無存。

  七國力量此消彼長的原因很多,但秦國的勝出有一個根本性的原因,這就是從秦孝公開始,經秦惠文王、昭襄王乃至嬴政所念念不忘的「東出」目標。誠如賈誼在《過秦論》評述了秦國的發展歷程,斷續所言的「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王蒙故業,因遺策」「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可以說,在「大爭之世」的戰國時代,成就秦國的是秦國幾代君主矢志不渝的奮鬥和百折不回的努力。

  「大爭之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猶如一場接力賽,參賽者是「戰國七雄」的君主們。《大秦賦》把秦國的接力棒交到了嬴政手裡。在本劇中,夢中昭襄王將「秦王劍」賜予嬴政的細節,就是以「託夢」的超現實敘事方式,表達了自孝公以來,秦國為實現東出夢「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的精神傳遞。

  與秦國相較,在自公元前362年以來的百年博弈中,「山東六國」的君主們或東張西望,或南轅北轍,或朝令夕改,他們跑輸了的原因,一如荀子所嘆惋的「行衢道者不至」,用心躁也。

  聚焦奮發圖強的秦王政

  《大秦賦》情節開始於嬴異人(嬴政的父親)從趙國返秦,終止於嬴政冠十二旒之冕拾級而上。因而,劇情中的嬴政是秦王嬴政,而非始皇帝嬴政。秦始皇的帝號是在「天下大定」之後而定的。《大秦賦》講述的不是秦始皇得天下之後的故事,而是秦王政平天下的故事。這與此前電視劇《秦始皇》貫通嬴政一生故事不一樣。

  在《大秦賦》劇情裡,嬴政(時名趙政)歸秦時13歲,完成平天下大業時他39歲。劇情就圍繞著青壯年嬴政立身創業而展開。一個人在其青春期、成年期和暮年期的心理和慾念,所作所為是有區別的。《大秦賦》將嬴政的故事限定在了青壯年時期。在這個時期內,秦王政的作為,即使是寫《過秦論》的賈誼也是予以了肯定的:「秦滅周祭,並海內,兼諸侯,南面稱帝,以四海養。天下之士,斐然向風……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虛心而仰上。」說的就是秦統一天下結束戰亂紛爭後,天下百姓「莫不虛心而仰上」,而歷來對嬴政的抨擊,大都與秦王政的時期關係不大。

  在電視劇《大秦賦》中,講述了從趙政到秦王政的曲折過程。他的「原生家庭」是支離的,他的童年是顛沛的,他也靠「被拼爹」上位,還有「非婚生子女」的陰影,他在多方力量的傾軋與裹挾中成長,這些情況在《史記》裡有載。與他的主要對手趙國公子趙偃相比,或者與燕國公子丹、甚至其他諸侯國公子相比,劇情中的嬴政,起點確實很低。他的成熟經歷,史冊裡沒寫,但劇情賦予了他一個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的過程,這個過程是虛構的。這個過程編織得好不好,觀眾自有己見。但劇作確定無疑地是寫了一個從低起點,經曲折的上升期到最後成功的年輕君王的奮鬥故事,本劇中的秦王政是陽光的,作品推崇的也正是「那股勁兒」,那種勵精圖治、奮發向上的精神與豪情。

  多寫齊國幾筆如何?

  《大秦賦》主打秦趙攻守的敘事主線,將宗祖近源的秦趙兩國互設為死敵,多是寫秦王政與趙王偃的對手戲。在歷史上,趙國確實是秦國東出的巨大障礙,「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結構秦趙矛盾,確實能讓劇情緊湊。同時,這或許也是想通過讓本來就同宗的秦趙兩國,再度合一,來達到曾是「一脈」又回歸「一家」的「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效果。

  但換個角度來看,或者說從《六國論》的視角出發,在同樣的歷史情境下,多寫齊國幾筆是否會讓本劇更有滋味?

  在戰國時代後期,以商賈立國的齊國,旁觀秦與其他五國相攻伐,袖手旁觀,舉國上下想的都是漁利發財,「活在當下」苟且偷安。春秋時代,「五霸之首」是齊國,及至昭襄王在位,秦國也是有畏於齊,才向齊國提出「東帝西帝」的想法。

  之後兩國力量此消彼長,齊國自戀、短視、恃大、偷安,終至忘戰而亡。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於齊國之亡處慨嘆:「安有撤其藩蔽以媚盜,曰:『盜將愛我而不攻』。」在秦之得天下與齊之喪社稷的對比中,蘊含著「憂患」與「安樂」之思。

  歷史題材中的「廟堂故事」漸息,歷史古裝題材中的「宮闈故事」增多。《大秦賦》創作於這樣的氛圍中,華陽夫人的強化塑造也屬於入「戲」隨俗,確為遺憾。

  當然歷史正劇的創作,難就難在如何平衡歷史真實和藝術加工,能夠做到大事不虛,小事不拘已屬難得,讓我們更多地關注這部電視劇的魂和根,能從中找到創作者想要激發的「那股勁兒」!那種「豪情」!(內容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央視劇評)

相關焦點

  • 《大秦賦》:影像敘事的歷史觀照——講述秦王政的奮鬥故事
    看法不一樣,塑造和講述就不一樣,在秦腔戲曲片《千古一帝》(1987)、電影《荊軻刺秦王》(1997)和《英雄》(2002),電視劇《秦始皇》(2007)等影視作品中,嬴政形象各不相同。2020年,電視劇《大秦賦》恢宏來襲,引發熱議。
  • 《大秦賦》展現王者之路 為早日親政嬴政大婚
    《大秦賦》展現王者之路 為早日親政嬴政大婚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人領銜主演的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正在CCTV-8黃金強檔、騰訊視頻、愛奇藝同步熱播。
  • 嬴政即位開新篇章 《大秦賦》紮根時代吸引新觀眾
    大秦系列歷史劇的終章《大秦賦》,以寬廣獨特的視角和跌宕起伏的故事線,串聯起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歲月,令觀眾一覽兩千餘年前的烈烈秦風。該劇播出首周反響頗佳,口碑熱度雙豐收,獲得各界人士的好評。  大秦閱兵嬴政即位,開啟秦國歷史嶄新篇章  《大秦賦》劇情緊湊情緒高燃,在上周播出的劇情裡,大秦銳士集結閱兵,場面恢弘氣勢雄偉,充分展現了大秦當時雄厚的軍事實力和精神風採;在威武振奮的閱兵場上,嬴異人(辛柏青 飾)強撐身體最終虐心下線,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 情感溫度大於歷史厚度,別把《大秦賦》當成歷史正劇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睿近日,電視劇《大秦賦》開播,也意味著這部由孫皓暉小說《大秦帝國》改編的長篇古裝歷史系列連續劇來到了最終章。《大秦帝國》自2009年起開始影視化改編,前三部《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堪稱國劇良心,豆瓣評分分別為9.3分、9.2分、8.5分。
  • 《大秦賦》:張魯一版嬴政出bug了嗎?與歷史中嬴政的區別
    《大秦賦》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尾篇,觀眾的口碑褒貶不一,爭議還是很大的。最主要的爭議點就是嬴政的扮演者張魯一,有的觀眾認為他演繹出了最正常的嬴政,一本正經的嚴肅模樣儼然一副帝王之相。也有觀眾認為張魯一壓根不適合演嬴政,比起大秦系列的前面幾位前輩他要差遠了,看著柔柔弱弱的,很難強行撐起帝王之氣。
  • 《大秦賦》嬴政大婚場面恢宏 雄渾壯麗一展東方美學
    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人領銜主演的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正在CCTV-8黃金強檔、愛奇藝同步熱播。自播出以來,《大秦賦》的熱度、口碑均持續保持「高開高走」,憑藉其精良考究的美學呈現、跌宕起伏的劇情走向,收穫了大批忠實觀眾,在網絡上掀起了一陣「大秦熱」,可謂是近期最令觀眾驚喜的作品。朝堂局勢風雲變幻,嬴政加冠在即謀略過人隨著劇情的不斷推進,《大秦賦》所展現的立意視野、歷史觀念逐漸明晰、深刻。
  • 大秦賦?大秦父?震驚,嬴政如何幹掉他的那些「爹」
    臺詞與劇情是一部電視劇的靈魂所在,尤其對於歷史正劇而言,更是容不得半點馬虎。《大秦賦》的畫風開始逐漸跑偏,其一就是臺詞太過現代化,明顯與前三部那種半文半白的親切「古風」味道背道而馳。上至王族宗室、下至販夫走卒,幾乎都是滿口大白話。
  • 《大秦賦》電視劇有哪些看點 《大秦賦》劇情介紹
    古裝大劇《大秦賦》首播6集就收穫一片好評,不僅服化道精緻,還盡力去還原歷史,宏大的戰爭場面讓觀眾直呼過癮,而主演團隊也是演技在線,非常值得一追,那麼《大秦賦》有哪些看點?下面帶來介紹。  《大秦賦》的內容看點  《大秦賦》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張魯一飾演)在呂不韋(段奕宏飾演)、李斯(李乃文飾演)、王翦(尤勇智飾演)等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華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  先說尊重歷史的一面。這部《大秦賦》從秦國攻打趙國邯鄲,秦異人緊急回鹹陽講起,引入秦異人、呂不韋、嫪毐、華陽夫人等等大家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
  • 《大秦賦》以為看的是嬴政橫掃六國,結果演的大情婦之嫪毐傳
    開始以為我看的是大秦賦,嬴政橫掃六國一統江山。結果演的是大情婦之嫪毐傳,趙太后與粗人後宮雜事。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難以評價,甚至是蓋棺都難定論的帝王。論過,他焚百家之言,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殘忍暴虐,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想想秦始皇的一生有太多的論點了。攻六國有足夠的題材,而該劇的大部分竟然只是在講述宮鬥,40多集了,秦王還未親政。
  • 大秦賦嬴政親政是哪一集?大秦賦劇情介紹(1-78全集)大結局
    網易娛樂12月17日報導 日前,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領銜主演的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正在CCTV-8黃金強檔、愛奇藝同步熱播。播出至今,《大秦賦》熱度不斷攀升,在同檔期劇集中以黑馬之勢,佔領各大平臺榜單榜首。
  • 《大秦賦》中華陽夫人反對嬴政為太子,扶持成蟜,不符合歷史記載
    談秦說漢(323) 《大秦賦》中華陽夫人反對嬴政為太子,扶持成蟜,不符合歷史記載 《大秦賦》的劇情中,華陽太后扶持子楚與韓女所生的兒子成蟜為太子,是想掌握權力維護羋氏家族利益,也是想以己之力阻止秦滅楚國。
  • 《大秦賦》嬴政深愛公子扶蘇,卻為何不立他為太子?原因細思極恐
    #電視劇大秦賦#文/羅小可由張魯一、段奕宏、朱珠、鄔君梅、李乃文等領銜主演的古裝劇《大秦賦》正在熱播中,該劇是《大秦帝國》系列第四部,講述了傳奇歷史人物秦始皇嬴政滅六國一統天下的故事。原因細思極恐,與他生母羋華楚女身份有關,這也是嬴政心中最大一抹糾結!自從華陽夫人安排羋華做嬴政身邊的眼線,嬴政雖然對她一見傾心,但在家國天下這個命題的選擇上,他的態度始終無比謹慎。
  • 《大秦賦》火了 讓觀眾懂得了許多有趣的古代禮儀知識
    【視線】《大秦賦》賦的是什麼近日,大型歷史劇《大秦賦》開播,引起觀眾尤其是歷史愛好者的熱議。該劇改編自孫皓輝的《大秦帝國》,也是這一系列電視劇的最後一部,前三部分別為《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
  • 《大秦賦》嬴政見呂不韋丞相已經開始害怕 呂不韋人物簡介最後結局...
    《大秦賦》嬴政見呂不韋丞相已經開始害怕正如李斯所說,當一個人沒有得到某些東西時,他一定會拼命爭取;可是當他已經擁有的夠多的時候,他就會權衡利弊,究竟是冒著一無所有的風險繼續爭取,還是求穩。
  • 《大秦賦》第62集:繼「車同軌」後,嬴政開始「書同文」
    《大秦賦》「車同軌」是在秦趙合盟的單元,劇情較於簡潔。《大秦賦》嬴政離間燕趙矛盾來攻趙的手段驚醒六國。韓非借弔唁之名入趙國密謀合縱抗秦之事。《大秦賦》稷下學宮之辯論,李斯自知不敵韓非。《大秦賦》央視善於歷史劇,其一優點是尊重歷史。《大秦賦》這段「書同文」的情節放在「六國合縱抗秦」的單元。
  • 《大秦賦》冬兒:單戀嬴政,為救扶蘇而死,她的作用卻不止如此
    《大秦賦》冬兒出場挺多的,但大多只是作為嬴政的背景陪衫,是默默陪在他身邊的近侍。冬兒小時候救過趙姬與嬴政的命,之後,成為孤兒的她就一直跟在趙姬身邊,像一家人一樣生活,被趙姬當女兒般對待。大家在中學課本裡都讀過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故事裡說,荊軻為了剌秦計劃,必須獻上被秦王通緝的樊於期的人頭當獻禮。當樊於期知道後,為了讓刺秦計劃成功,便自殺了,以便荊軻拿他的首級到秦國去見秦王政。
  • 《大秦賦》國事家事矛盾初浮現 嬴政王者之路困難重重
    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人領銜主演的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正在CCTV-8黃金強檔、愛奇藝同步熱播中。劇情播至現在漸入高潮,嬴政(張魯一 飾)告別稚嫩逐漸嶄露頭角,為政收復王權、為民修築長渠、為國操練新軍,為日後統一大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 《大秦賦》收官:評分6.0,結尾倉促,一集滅一國,觀眾有遺憾
    《大秦賦》收官原本聲勢浩大,開播引人注目的《大秦賦》收官了齊國投降,嬴政正式宣告天下結束活躍在歷史舞臺上的人物,哪個不是大名鼎鼎?但是製作方在宮闈爭鬥方面著墨太多,令觀眾失望。從個人角度來說,也不喜歡《大秦賦》這一方面的安排。或許製作方想要突出秦始皇在未登基以及手握實權初期,遭遇的壓力主要來自於秦國內部。但是,這一側重大大降低了大眾對其劇的審美和期待。
  • 電視劇《大秦賦》熱播 不多讀點書,恐怕連彈幕都看不懂
    電視劇《大秦賦》正在熱播,這是 「大秦系列」四部曲的終結篇。從2009年《大秦帝國之裂變》到《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直至《大秦賦》,「大秦系列」四部曲展現了戰國時代的秦國從秦孝公起用商鞅變法,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大一統政權,百餘年間的壯闊歷史。
  • 豆瓣評分斷崖式下滑 《大秦賦》讓觀眾越看越糾結
    從8.9分落到8分,豆瓣評分斷崖式下滑  《大秦賦》讓觀眾越看越糾結  羊城晚報記者 龔衛鋒  製作嚴謹、品位中正的歷史正劇一向擁有不錯的口碑:1997年的《雍正王朝》、2001年的《康熙王朝》、2004年的《漢武大帝》豆瓣評分都高達9.2分,2007年的《大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