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無解的方程,拉開了現代數學的帷幕

2021-02-12 環球科學


19世紀初,歐洲數學界已經尋覓了幾百年,卻仍未找到五次方程的通解。伽羅瓦的一紙證明,潑滅了學界的希望,但也同時拉開了現代代數學的帷幕。

本文節選自圖書《公式之美》。這本書通過人類最美的23個公式,用趣味解讀發現科學之美,用公式智慧重構思考體系。點擊下方封面圖,可進入購買頁面。

1832 年,自知將死的伽羅瓦奮筆疾書,洋洋灑灑地寫了一篇幾乎半個世紀都沒人看懂、只有 32 頁紙的論文,並時不時在一旁寫下「我沒有時間」。

第二天,他毅然參與決鬥並不幸身亡,一個瘦弱卻極富激情的天才就這樣走了,他才 21 歲!

之後的 14 年裡,始終沒有人能徹底弄明白伽羅瓦寫的到底是什麼。包括那個時代最頂尖的數學家、物理學家——高斯、柯西、傅立葉、拉格朗日、雅可比、泊松⋯⋯他們無一人能真正理解伽羅瓦的理論。

誰也沒有想到,這個 21 歲毛頭小夥子的絕筆理論,開創了現代代數學的先河。

「跳出計算,群化運算,按照它們的複雜度而不是表象來分類,我相信,這是未來數學的任務。」伽羅瓦留下的這句話,直至今天,仍然像閃電一樣划過夜空。


為什麼數學家對五次方程如此迷戀?因為在五次方程的求解過程中,數學家們第一次鑿開了隱藏在冰山下的現代科學,將數學帶入了精妙絕倫的現代群論。

群論開闢了一塊全新的戰場,以結構研究代替計算,把從偏重計算研究的思維方式轉變為用結構觀念研究的思維方式,並把數學運算歸類,使群論迅速發展成為一個嶄新的數學分支,對近世代數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群論的出現,同樣奠定了 20 世紀的物理基礎。從此,統治人類近 200 年的牛頓機械宇宙觀開始邁入隨機和不確定性的量子世界和廣袤無垠的時空相對論。

一場空前偉大的科學革命如疾風驟雨般降臨,甚至延續至今。如今的物理和數學顯然已經無法想像沒有群論的日子,算術和拓撲的交融是現代數學中一個極其神秘的現象,伽羅瓦群則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認真觀察伽羅瓦群與拓撲中的基本群,會發現兩者十分相似。為了更深入地理解拓撲本質,20 世紀數學界頂級天才格羅滕迪克提出了今天仍然神秘的 Motive 理論,而伽羅瓦的理論在這裡可以看作零維的特殊情況。

另一種不同角度的觀點則認為,伽羅瓦群(基本群)完全決定了一類特殊的幾何對象,這是格羅滕迪克提出的 anabelian 理論。

而在代數數論中,伽羅瓦群是最核心的對象,它與「表示論」的融合則是另一個現代數學的宏偉建築——朗蘭茲綱領的夢想,其與上面提到的 Motive 理論也是有機結合在一起的,它們共同構成了我們稱之為算術幾何領域中壯闊的綱領藍圖。


我們重新回到群論源頭的那個歷史難題:一般的五次方程是否有通用的根式求解?

這本質上涉及的是數學史上最古老也最自然的一個問題:求一元多次方程的根。

早在古巴比倫時期,人們就會解二次方程。任何二次方程 

然而,就當所有人都認為五次方程的解法會接踵而至時,之後的兩百多年間卻只有寂靜。

最先為五次方程求解提供新思路的是數學界的「獨眼巨人」歐拉,他把任何一個全係數的五次方程轉化為 

與此同時,數學天才拉格朗日也在廢寢忘食地尋找五次方程的通解公式。借鑑費拉裡將四次方程降階為三次方程的歷史經驗,他如法炮製。遺憾的是,同樣的變換卻將五次方程升階為了六次方程。

自此,數學家的腳步被五次方程這一關卡死死攔住,尋找一元多次方程通解公式的進展一度陷入迷局。而有關多次方程的爭論,當時主要集中在了如下兩大問題上。

(1)對 

(2) 

數學王子高斯出馬了。1799 年,他證明了每個 

撥開迷霧之後,這個難題仍然浮現在人們眼前,五次方程究竟是否有通解公式的疑問依舊困擾著人類,揮之不去。



1824 年,阿貝爾發表了《一元五次方程沒有代數一般解》的論文,首次完整地給出了一般的五次方程用根式不可解的證明,這是人類第一次真正觸碰到五次方程求解的真諦。面對這個來自北歐的無名小子,數學家們紛紛搖頭,根本不相信這個難題能就此被解答。柯西收到論文後,將此棄之一旁,隨意地丟進了辦公桌的某個抽屜裡;高斯則在輕輕掃了一眼後,只留下一句「這又是哪種怪物」的評論。

儘管這位稀有的天才最終沉痾纏身,因病去世,他的論文卻成功揭示了高次方程與低次方程的不同,證明了五次代數方程通用的求根公式是不存在的。阿貝爾的這一證明使數學從此掙脫了方程求解和根式通解的思想束縛,顛覆性地提出,一個通過方程係數的加減乘除和開方來統一表達的根式,並不能用來求解一般的五次方程。

可如何區分、判定哪些方程的解可以用簡單的代數公式(係數根式)來表達,哪些方程又不能呢?這一問題,阿貝爾並沒有給出完美的答案。直到伽羅瓦橫空出世,高次方程的求解才真正墜落凡塵。

1830 年,19 歲的伽羅瓦用一篇論文打開了一個更為廣闊的抽象代數世界。他引入了一個新的概念——群,以一種更完整而有力的方式,證明了一元 

由於一般的一元 

伽羅瓦以絕世才華打開了隱藏幾百年的「群論」領域,他興奮地把他的論文交給了當時的數學大師柯西,結果與阿貝爾得到的待遇並無兩樣,柯西答應完轉眼就忘記了,甚至把伽羅瓦的論文摘要也弄丟了。

伽羅瓦又將方程式論寫成三篇文章,自信滿滿地提交資料參加數學大獎,然而資料被送到傅立葉手中後,傅立葉沒多久就去世了,伽羅瓦的論文再次蒙塵。

伽羅瓦在泊松的鼓勵下向法國科學院遞交了新的論文,兩面派的泊松卻又說伽羅瓦的理論「不可理解」。年輕氣盛、滿腹才華的伽羅瓦怒火中燒,覺得數學這個領域沒什麼意思,當即把全部力量投入政治運動中,且說出「如果需要一具屍體來喚醒人民,我願意獻出我的」這樣的激烈言辭。數理領域的頂尖天才變成了新時代的憤青,對世界充滿了憤怒。

隨後的機緣巧合,讓伽羅瓦在政治活動中偶遇了他生命中的女神,並為其神魂顛倒,赴湯蹈火。這是一個有夫之婦的神秘女子,她的丈夫同伽羅瓦的性格如出一轍,狂暴易怒,兩人為此爭吵決鬥。最終,伽羅瓦在決鬥中不幸死去。

或許是神靈對伽羅瓦的命運有所愧疚,冥冥中讓伽羅瓦在死前整理遺稿,並將成果託付給了他的朋友奧古斯特·謝瓦利埃。朋友不負囑託,把遺稿寄給了高斯與雅可比,卻沒有得到回應。到了 1843 年,法國數學家劉維爾慧眼識才,不僅肯定了伽羅瓦的群論思想,還將一元五次方程無解的根本原因公布於眾。至此,伽羅瓦的天資與貢獻才被世人所知。



事實上,當初的阿貝爾和伽羅瓦並沒有證明五次多項式方程無解,而是證明了一件更為微妙的事,即假定了這些解的存在,但代數運算操作(加減乘除與開任意次方)都不足以表達這些解。回想一下,前面提到低次方程的解都能只用代數運算操作表達。而在這個證明過程中,伽羅瓦表現出了他的驚世才華,敏銳地洞察到了多項式的解的對稱性可以由多項式本身觀察到而不必求解,而這一對稱性本身完全決定了其解是否存在根號表達式。

以最標準的五次多項式方程為例:

假定這一方程有 

 

通過觀察這些公式,伽羅瓦注意到,按任意方式排列這些根,如把 

這樣,伽羅瓦實際上就解決了阿貝爾沒有解決的問題,為確定哪些多項式方程有根式解而哪些沒有提供了明確的判別標準。假如現在你面前有一個多項式,它的伽羅瓦群有不超過 20 個元素,那它就有根式解。

發現了伽羅瓦群這一解決五次方程的制勝秘訣後,伽羅瓦繼續披荊斬棘,成功地證明了當 

如果到這裡覺得畫面還是有些模糊,那我們再詳細地解讀下。設 

伽羅瓦這套使用群論證明的絕技最終成功破解了方程可解性的奧秘,清楚地闡述了為何高於四次的方程沒有根式解,而四次及四次以下的方程有根式解,甚至藉此完成了一次縱向穿越,解決了古代三大作圖問題中的兩個,即「不能三等分任意角」和「倍立方不可能」。

這些都為數學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有關「群」「域」等概念的引入更是抽象代數的萌芽。因此,人們將伽羅瓦的成果整理為伽羅瓦理論。伽羅瓦理論發展至當代,它已然不負人們的期望,成為當代代數與數論的基本支柱之一,功勳卓越。

法國數學家畢卡在評述 19 世紀的數學成就時,曾如是說:「就伽羅瓦的概念和思想的獨創性與深刻性而言,任何人都是不能與之相比的。」回望五次方程問題的解決過程,群論、域論交相輝映,迂迴曲折,也難怪當時學界頂級的審評大師們如墜雲裡霧中。

這場用汗水和生命澆灌出來的理論之花終於在三次方程求解成功的三百多年後綻放,曾經困擾了人類千百年來的高階謎團也終被伽羅瓦理論一併解答。

本文節選自圖書《公式之美》

點擊圖片購買,可享7.5折優惠

相關焦點

  • 一元二次方程無解的情況說明
    求根公式是萬能的,但是二次方程會出現無解的情況!比如下面這個二次方程:x +x+1=0該方程無法進行因式分解,所以用求根公式來解。在解初中數學題中的二次方程時,如果 下為負數,就說明該二次方程「無解」。平方後得到負數的數稱作「虛數(imaginary number)」,因為它是實際不存在的數,所以才會被命名為「虛」數。我們從這個詞的英語語義中也能看出,這個數是想像出來的數,在高中才會學到。
  • 中考數學專題系列七十七:解答「分式方程無解」問題需注意什麼
    中考數學專題系列七十七:解答「分式方程無解」問題需注意什麼先請大家解答一下這道題:若關於x的分式方程7/x-1+3=mx/x-1 無解,則實數m=?大家的解題過程可能是這樣的:去分母,得7+3(x-1)=mx;去括號,得7+3x-3=mx;移項,得3x-mx=-7+3;合併同類項,得(3-m)x=-4;係數化為1,得x=-4/3-m;因為方程無解,所以分母3-m=0,所以m=3。
  • 張壽武:方程無解,求之不得
    所以,那時候做數學是很不容易的,前面丟了命,後面這工作都沒了。到今天,我們有了正數、負數,這個解其實不複雜,稍微懂一點中學數學,方程就能求解了。但在那個年代不容易。不可解方程現在我講不可解方程。關於四次方程按照前面方法也能求解,但五次方程的話,這些科學家就不知道怎麼辦了。
  • 初中數學,分式方程何時有解何時無解,純理解題型,學到就是賺到
    本節課的講課內容跟分式方程的增根有關,對增根不理解的學生請先查看前兩節課的內容。要使分式方程無解,要麼變形後所得的整式方程無解,要麼整式方程有解,但解是分式方程的增根;反過來,要是分式方程有解,則變形後所得的整式方程必須有解,並且這些解不能使公分母等於0。
  • 關於分式方程無解的探討和反思
    一、分式方程無解的含義分式方程無解是指無論取何值都不能滿足分式方程等號兩邊相等,分式方程無解主要有兩種情形:一是原分式方程在等號兩邊同時乘最簡公分母化簡為等式方程後,等式方程無解;第二種情形是在分式方程化為等式方程後,整式方程有解,但是這個解卻讓原來的分式方程分母為0,這個解就叫作分式方程的增根.
  • 八年級數學:分式方程增根(無解)經典題解析
    分式方程的增根與無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它們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增根表示符合整式方程但不符合分式方程的解,而無解則表示方程沒有解。分式方程有增根並不意味著方程一定無解,如果該方程有一個以上的解,而增根的個數少於解的個數時,方程還是有解的。
  • 八年級數學,分式方程有增根、無解與正負解,解題方法有所區別
    前節提要:初二上學期,勾股定理的運算,注意分情況討論初二上學期,一次函數實際應用題,八種題型三大難題八年級下學期,計算天天練之分式乘除法與分式方程,記得檢驗分式方程中有一類比較難的題目,那就是分式方程有增根、無解和正負解問題,這三種問題的解題思路稍有不同
  • 張壽武:數學中的無解之解
    11月16日,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教授張壽武在未來論壇上以《數學中的無解之解》為題,報告了方程無解給數學帶去的思想激蕩演講 | 張壽武(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整理 | 木槐、丹麗很高興能夠參加未來科學大獎周,我接到組委會邀請來做一個30分鐘的報告,這對我來說是不太容易的事情
  • 分式方程無解的兩種情況解析
    「分數方程無解: 1、分式方程有增根。 2、x的係數不為0。 如: 方程兩邊同時乘以最簡公分母,將分式方程化為整式方程;若遇到互為相反數時。不要忘了改變符號。 (最簡公分母:係數取最小公倍數;未知數取最高次冪;出現的因式取最高次冪。)
  • 越南高考在疫情下拉開帷幕
    2020年越南國家高中畢業和大學入學統一考試9日在疫情下拉開帷幕,全國86萬餘名考生參加。2020年越南國家高中畢業和大學入學統一考試9日在疫情下拉開帷幕,全國86萬餘名考生參加。 新華社/越通社上一頁12345下一頁8月9日,在越南南部胡志明市,佩戴口罩的考生們參加考試。
  • 中考易錯題:分式方程無解,很多同學忽略了第二步
    每年數學中考都會有分式方程無解題,這種題的難點在於同學們的理解上。我們需要注意這是一個分式方程,它會涉及到一個增根的問題。做無解題要注意兩點:第一種是真的無解,方程雖有解,但為增根。分式方程還有什麼問題,大家可以在下方留言給我,我們一起討論交流哦!
  • 線性代數拾遺(一):線性方程組、向量方程和矩陣方程
    這本書不僅對線性代數的基本概念闡述地很直觀形象,而且還有許多現實生活中的應用,特別是經濟、物理、計算機領域,真正讓人領略到線性代數作為現代數學的魅力。我特將自己的讀書總結和體會記錄於此,也是希望藉此加深自己的理解。注意,這個系列假設你已經有了線性代數基礎,像是行變換、將矩陣轉換為行階梯形式這種基本技巧已經掌握。本文不再贅述具體操作步驟,主要關注於概念的直觀理解。
  • 中考數學診斷,分式方程若要考,增根檢驗少不了
    大家好,眾所周不知我是個教數學的。今天我們繼續聊聊中考數學,今天要說的是分式方程的一些相關問題。一,增根問題增根一直是分式方程的一個常考點,究竟什麼是增根,增根常考的有哪些?解釋一下增根就是使分式方程分母為零沒意義的未知數值,但在把分式方程化為整式方程(去分母)時,因為此時整式方程沒有分母不為零的限制這個沒意義的未知數值可以代入。這個值就是增根。
  • 2020高考拉開帷幕
    2020年高考拉開帷幕,南京兩萬多名考生走進考點,開始為期三天的考試。在南京九中門前,考生有序排隊進入校園。校門外,大批家長目送孩子入場,迎接他們人生中第一次大考。2020年7月7日,江蘇南京。2020年高考拉開帷幕,南京兩萬多名考生走進考點,開始為期三天的考試。在南京九中門前,考生有序排隊進入校園。校門外,大批家長目送孩子入場,迎接他們人生中第一次大考。2020年7月7日,江蘇南京。
  • 2018中考數學知識點: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步驟
    下面是《2018中考數學知識點: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步驟》,僅供參考!   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步驟     ⑴ 去分母,把方程兩邊同乘以各分母的最簡公分母。(產生增根的過程)     ⑵ 解整式方程,得到整式方程的解。
  • 初二下學期,分式方程增根問題全解,無解、正負解解題思路精析
    通過本例題,我們可以知道,求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步驟為:去分母(左右兩邊同時乘以最簡公分母)轉化為整式方程,然後再按照解整式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驟進行求解。所以解分式方程的關鍵是把分式方程轉化為整式方程,但在轉化的過程中是乘以最簡公分母,最簡公分母可能會等於0.因此解完方程後需把所求結果代入公分母,若公分母為零,則所求結果為增根,增根不是原分式方程的根,原分式方程無解。
  • 中考數學專題複習 第6講 一元一次方程與分式方程及其應用
    (2)分式方程的解法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是將分式方程轉化為整式方程,具體步驟是:①去分母,在方程的兩邊都乘以最簡公分母,化成整式方程;②解這個整式方程;③驗根,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簡公分母,如果不等於0 ,則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則,這個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 七年級數學培優,含絕對值的方程怎麼求解?看過這兩道題明白了
    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是初一數學的重要知識點,也是中考的常考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含絕對值一元一次方程的化簡和求解方法,希望能給初一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當a≠-3時,方程無解。x=(a+7)/2;當a≥3或a≤-3時,方程無解。
  • 香港現代青少兒英語——蜀都萬達校區,開學典禮正式拉開帷幕!
    香港現代青少兒英語蜀都萬達校區第二場開學典禮正式拉開帷幕,全校師生沉浸在奮進新徵程的激情和喜悅中,此次典禮還邀請了家長共同參加,一起迎接新學期的美好開端。新的一年,開啟新的希望,新的徵程,承載新的夢想,香港現代青少兒英語蜀都萬達校區第二場開學典禮圓滿落幕,希望在新的學期裡,同學們學業進步,天天向上,做更好的自己。
  • 中考數學高頻考點-分式方程及應用
    考點1分式方程及解法2.分式方程的增根(1)定義:使分式方程中分母為0的根.(2)產生增根的原因:將分式方程化為整式方程時在方程兩邊同乘以使分母為零的整式.(3)檢驗方法:a.利用方程的解的定義進行檢驗;b.將.解得的整式方程的解代人最簡公分母,看計算結果是否為0,不為0就是原方程的根.若為0,則為增根,必須捨去3.列分式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與一次方程(組)的應用題不一樣的是:要檢驗兩次,既要檢驗求出來的解是否為原方程的根,又要驗是否符合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