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7月4日訊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發布會上了解到,山東將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加強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監管。
就餐安全事關廣大青少年的健康發展,學校食堂是學生就餐的主渠道,是社會公眾和廣大家長關注的焦點問題,是食品安全監管的重中之重。
據了解,山東共有持證學校食堂19502家,其中,幼兒園食堂12059家,中小學食堂6787家,高校食堂656家。自主經營的學校食堂17061家,承包或委託經營的2441家。近年來,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嚴格落實「四個最嚴」的要求,認真履行監管職責,以學生就餐食品安全為主線,創新監管理念,實施「四查」制度,開展了學校食堂量化分級管理、示範學校食堂創建、「清潔廚房」工程、「明廚亮灶」工程等一系列監管措施,著力強化日常監管,深入開展專項行動,加強學校食堂單位食品安全監管。
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郭之祥說,制定並推行了《山東省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監督檢查辦法》,確立了學校自查、季度檢查、飛行檢查和督導檢查「四查」制度,明確檢查標準。「四查」結果納入信用檔案,依據檢查結果和信用檔案記錄,調整學校食堂監督檢查頻次,依法採取限期整改、約談負責人、社會公示和行政處罰等措施。今年上半年,全省各級市場監管共檢查學校食堂4萬餘家次,對學校食堂開展監督抽檢9283批次,不合格80批次,合格率為99.14%,約談學校責任人658人次,下達學校食堂責令整改通知書2958份,立案查處違法案件70件。3月至4月,省市場監管局、省教育廳組成聯合督查組,對全省16市春季開學學校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工作進行了聯合督查,共檢查學校食堂55家,檢查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12家,均向被督查單位書面反饋檢查意見,提出整改要求。目前全省已有12994家學校食堂實施了「明廚亮灶」,其中,採用視頻方式的有9761家,930家學校食堂創建為省級「清潔廚房」。
郭之祥表示,《關於明晰縣鄉職責規範「屬地管理」的若干意見》的發布,進一步明晰了縣鄉職責,規範了「屬地管理」,明確市場監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學校、幼兒園以及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食品安全的監督管理,編制日常監督檢查計劃,明確檢查事項、方式、頻次及內容;指導督促學校和幼兒園等相關單位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等職責,同時也明確了鄉鎮(街道)要將日常巡查中發現的食品安全疑似問題和隱患線索,按照約定時限上報市場監管部門處理,進一步明晰了縣鄉職責邊界,既有利於省市局對縣級局的工作指導,理順縣鄉工作關係,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合力,落實工作要求,又有利於分清職責,促進各自履職勤勉盡責。今後,縣級市場監管部門在依法履職的同時,要依照本次縣鄉主體責任和配合責任清單指導目錄,主動加強與鄉鎮(街道)工作聯繫,建立定期溝通機制,相互配合,依法履職,共同做好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閃電新聞記者 山東廣播電視臺經濟廣播 米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