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香港經濟狀況如何?2020年香港經濟現狀

2021-01-11 綜投網

  據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披露的數據顯示:10月1日至4日,內地赴港的遊客人數分別為93人、154人、186人、225人,合計658人。相比去年國慶期間入境香港的內地旅客累計約為67萬人次,同比暴跌99%;與2018年的150萬人次比更是令人「捶胸頓足、慘不忍睹」。由於來港旅客數量大幅減少,香港多個行業生意慘澹,往年的十一黃金周霎時變成了「冰河周」。

  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訪港旅客為354.1萬人次,同比下跌接近92%。同期內地訪港旅客僅為268.9萬人次,按年暴跌92.2%。7月,內地僅有5709人次到香港旅遊,相比去年同期的500多萬,暴跌99.9%。8月,訪港旅客初步統計為4449人次,同比暴跌99.9%,其中,內地旅客僅為2323人次。

  當下,讓包括內地人士在內的遊客對香港望而卻步的是幾起幾落、尾大不掉的新冠肺炎病例難以清零,以及因此所帶來的一進一出須隔離28天的嚴厲防控措施。而已持續了近8個月且不知何時才能結束的疫情蔓延,無疑使香港經濟和社會民生遭受了多年未見的沉重打擊,零售、酒店、旅遊、飲食、運輸業等更成了受創最重的重災區。

  前8個月零售業暴跌30%,年底或有1/4店鋪倒閉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9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256億港元,同比下跌13.1%,跌幅雖較7月下跌23.1%收窄,但仍錄得連續19個月下跌。2020年前8個月合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同比下跌30.2%。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在本地第三波疫情下,8月零售銷售表現仍然疲弱,儘管按年跌幅明顯收窄,但主要是因為比較基數十分低。

  根據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的分析,8月份數字回暖實屬假象。去年同期,受社會運動影響,零售業已受到極大衝擊,去年10月的跌幅高達24.4%。如果以相對正常的數字來做同期比較,例如2018年時,其實並未出現明顯好轉的跡象。她預期,到11月香港「保就業」計劃結束後,一旦再次暴發疫情及業主未有大幅減租,年底將會有1/4店鋪倒閉。

  按零售商主要類別的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由高至低分析,今年8月與去年同期比較:

  食品、酒類飲品及菸草下跌15.7%;百貨公司貨品下跌9.2%;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下跌37.8%;服裝下跌29.6%;藥物及化妝品下跌39.8%;燃料下跌4.2%;書報、文具及禮品下跌36.3%;鞋類、有關製品及其他衣物配件下跌42.9%;中藥下跌24.9%;眼鏡店下跌35.2%。

  以往每逢內地假期就會人流如織的九龍尖沙咀和港島銅鑼灣一帶,今年一直是冷冷清清,很多主要做遊客生意的店鋪只能落閘關門,有的更是結業清盤。

  國慶長假期間,港人在疫情下不能離港度假雖可對本地零售消費市道有所支持,但有飲食業界人士透露,中秋當日的營業額達2.8億元,但按年仍減少7000萬元,比去年反修例風暴下的中秋還差。以往中秋佳節期間,不少人會向長輩或公司合作夥伴贈送水果籃,各大水果檔中秋接單也接到手軟,今年卻大拍烏蠅。在旺角街市經營水果檔的經營者表示,長假期間,不論人流或生意都很一般,市民消費意願低,公司客出手不再闊綽,即使幫襯也只是買少量水果,以往中秋都會有市民帶著月餅來拼果籃,一個中秋約有數十宗生意,但今年中秋僅做了一宗果籃訂單,價值400多元。

  一些從事酒店服務業的企業收入更是大打折扣,如九龍倉置業8月初公布的業績顯示,上半年公司基礎淨盈利為38.44億港幣,同比減少26%。如計入投資物業重估虧損淨額,則上半年股東應佔集團虧損達44.54億港幣,降幅超過163%。

  具體到各個項目上,即便是香港頭號商城海港城,上半年含酒店在內的整體收入也下跌28%,營業利潤下跌30%。其中商場部分收入下跌30%,盈利下跌33%。寫字樓部分的出租率降為86%,而去年末的出租率還是93%。

  九龍倉更將酒店業務形容為「最受前所未見的疫情重創的其中一個行業,全球尤其跨境旅運受到大限制」,馬哥孛羅香港酒店、港威酒店和太子酒店的平均入住率慘跌至20%,致使公司決定將太子酒店徹底翻新,直至2021年才會重新開業。

  位於銅鑼灣的地標購物中心時代廣場,整體收入下降19%,營業盈利減少21%,商場收入減少23%,並導致出租率下降至92%,而去年末的出租率還有97%。

  好萊塢廣場收入同樣減少13%,營業盈利下降17%。只有中環組合的會德豐大廈和卡佛大廈的優質商業物業,還在上半年保持6%的收入增加和8%的盈利上升。

  然而,在2018年剛剛開業的尼依格羅旗下的奢華酒店The Murray, Hong Kong平均入住率都只有15%,收入和盈利都大受打擊。

  九龍倉置業在中報中直言,自2019年年中開始的本地局勢動蕩,及至2020年初開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規模暴發,導致市場受到雙重打擊,酒店業的入住率暴跌至個位數,加上集團為零售租戶提供超過10億港幣現金租金減免,對上半年業績造成不小的影響。

  而屬另一集團的網紅打卡之地紅磡嘉裡酒店,因門可羅雀不得不改成共享辦公室。

  在上遊,香港迪士尼樂園愁眉緊鎖。9月23日,香港政府宣布,特區收回迪士尼二期用地。

相關焦點

  • 香港大學發布2021年第一季香港宏觀經濟預測,香港經濟持續下滑
    香港訊今天,香港大學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第一季香港宏觀經濟預測。報告指出,受冠狀病毒疫情打擊,香港經濟在2020年上半年下跌9%,下半年預期下跌2.6%。2020年第四季實質GDP預計按年下跌1.7%, 跌幅比2020年第三季下跌3.5%小。
  • 香港的未來在內地!重創的香港經濟,如何搭上國家經濟發展順風車?
    本文刊於2020年12月31日鳳凰網,原標題為《香港的未來在內地,要積極融入國內的內循環》。 請點擊觀看專訪視頻 核心提示 1、香港和內地經濟的表現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反差。
  • 香港經濟10年來首降!2019年香港GDP或下跌1.2% 2020年經濟前景高度...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香港經濟2020年的前景仍面臨高度不確定性因素,包括環球經濟復甦步伐、外圍經貿關係、本地社會事件、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等。數據顯示,2018年,香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8453.17億港元,同比增長3%。
  • 2020年中國經濟適用房建設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2020年中國經濟適用房建設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通過經濟適用房建設項目研究團隊多年對經濟適用房建設行業的監測調研,結合中國經濟適用房建設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趨勢,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一手的調研資料數據,對經濟適用房建設行業現狀及趨勢進行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採用定量及定性的科學研究方法撰寫而成。
  • 香港經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經濟日報這兩篇文章說清楚了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9月26日和27日,經濟日報連發兩篇述評,詳細分析了香港經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其中上篇著重闡釋香港經濟目前面臨的問題及成因,下篇則介紹香港在歷史上發展的背景、經歷的波折並指出其未來發展方向。請看全文。
  • 陳茂波:預計香港2020年經濟增幅介於-4%至-7%
    原標題:陳茂波:預計香港2020年經濟增幅介於-4%至-7%   新華社香港4月29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9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香港經濟的打擊較早前估計的更嚴重和持久,他估計香港2020年的經濟增幅將介於-4%至-7%之間。
  • 陳茂波:預測2020年香港經濟增長-1.5%至0.5%
    新華社香港2月26日電(記者蘇萬明)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6日表示,香港經濟2020年面對極大的內外挑戰,短期內難言樂觀,考慮到財政措施的提振作用,預測2020年香港經濟的實質增長為-1.5%至0.5%。
  • 香港經濟前路:止亂制暴是前提
    而要細究香港經濟將在哪些方面受到何種程度的影響,則與其在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左右完成的經濟結構多元化有關:從1841年到1951年間,香港曾一直作為單純的貿易轉口港;1952年到1969年,其工業化經濟迅速崛起;而從70年代開始,香港經濟結構逐漸從工業製造為主轉向服務業為主,藉助此前數十年的工業化積累以及受外部環境變化(西方主要國家市場萎縮、亞洲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生產競爭日趨激烈
  • 邱騰華:積極參與國內大循環對香港經濟至關重要
    【解說】經過五個季度衰退之後,香港經濟在2020年第三季度迎來改善。日前,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疫情之下,全球經濟持續萎靡,未來香港經濟的重啟需要積極參與配合國家的內循環發展策略。  【同期】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  面對全球經濟未來幾年可能走下坡,內地這個「內循環」的市場對香港也是相對來說越來越重要。所以有幾方面就是香港的企業也要學習,第一就是怎麼去了解內地這個非常大的市場。
  • 香港交易所董事總經理鮑海潔:香港交易所展望未來新經濟發展|WISE...
    12月8-10日,36氪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了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本次大會是WISE大會的第八屆,2020年也是36氪成立的第十年。在新經濟之王主會場,我們邀請十年裡乘風破浪的創變者們,連接初創公司、網際網路巨頭、投資機構、地方政府、傳統企業等市場參與主體,一起回望中國新經濟快速崛起的十年,共同展望新經濟下一個十年的無限可能。
  • 央視財經香港論壇聚焦新經濟 國內國際雙循環促發展
    今年論壇的主題為「新發展格局下的新經濟」,這也符合當下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21年是中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必須進一步穩固經濟恢復態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好第一步,實現「十四五」高質量開局。要如何加速新經濟發展?
  • 專業介紹|物流業是香港經濟的支柱產業,那香港的物流和供應鏈專業究竟如何呢?
    而香港是國際主要的貨運基地之一,物流業是香港經濟的支柱產業,那麼香港的物流和供應鏈專業究竟如何呢?香港開設物流和供應鏈專業碩士課程的學校分別是: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院校物流和供應鏈專業介紹1.
  • 非法示威拖累香港經濟 商家生意勁減樓價持續下滑
    飲食及酒店業職工總會組織幹事何鴻興指,「現時員工陷入兩難狀況,不得不放假,又怕不答應會被秋後算帳。」  何鴻興又指,酒店員工未知事件下一步發展,因酒店並無召開員工大會,又不知道放假方式,擔心其他酒店採取同樣方法。資料圖:香港中環頂級寫字樓林立。
  • 屠海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給香港的信息
    那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給香港什麼信息?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觀察。  讓香港有可靠依託  今年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首次「破七」,增長了6.9%,這是2010年一季度達到12.1%高度之後持續下滑的最低點。也有人估算,由於中國統計數字存在一定水分,實際增長率應該更低。無論怎麼說中國經濟增長趨緩是不爭的事實。
  • 2020年香港出口展望
    全球經濟同步放緩,加上保護主義盛行,勢將導致香港出口於2020年進一步下跌。雖然各主要經濟體紛紛採取更寬鬆的貨幣政策,而中美貿易緊張局勢也間中有緩和跡象,但美國明年舉行大選,加上保護主義已擴散到更廣泛的經濟和地緣政治領域,意味著中美爭端及其他貿易衝突將難以完全解決,而全球經濟陷入嚴重且持久放緩的風險也在增加。
  • 香港2019年經濟預計出現十年以來首次年度負增長
    新華社香港2月3日電(記者張歡)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3日公布的預先估計數據,由於內部和對外需求均表現疲弱,2019年第四季度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同比實質下跌2.9%,當年年度GDP同比實質下跌1.2%,這是香港經濟自2009年以來首次出現年度負增長
  • 中國的下一個「香港」,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各方面和香港都很像
    上到繁華的城市下到偏僻的鄉鎮,到處都可以感受到中國速度給人們帶來的便利,「中國速度」的崛起少不了我國經濟的支持,而同樣也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而這都是我們祖國日益強大繁榮的表現。在很多人心中我相信香港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因為幾十年前中國沒有今天這樣的發達經濟的時候,香港在整個中國的外國人眼裡都是代名詞,因為那時香港在整個亞洲可以說是一兩個大城市,據說在現在的情況下,國內的發展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香港在多年前的文化出口下在國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仍有很多人特意去香港看電影,與此同時,人們期待著下一個香港的出現。
  • 陳茂波:預計2021年香港經濟可恢復正增長
    新華社香港1月3日電(記者劉明洋)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3日發表網誌表示,踏入2021年,香港經濟的情況是困難未盡、但轉機漸現,預計全年經濟可恢復正增長,不過,疫情變化將是經濟復甦速度和力度最關鍵的變數。
  • 專訪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鳴:香港沒有地產霸權
    從其他方面觀察,香港有不少行業發展得也不見得很好。香港現在最重要的兩個行業,一是進出口貿易,這和物流業是綁在一起的,佔香港GDP的26%到27%左右,二是金融服務業,大概佔香港GDP 16%到17%。香港現在最有競爭力的可能只有金融服務業,進出口貿易行業一直都有變化。
  • 香港經濟深度衰退,美妝零售及貿易何去何從?
    香港特區政府數據顯示,香港經濟在2020年第一季度陷入深度衰退,本地生產總值同比下跌8.9%,是1974年有記錄以來最大單季跌幅。而在剛過去的五一假期,香港首日內地旅客僅為119人次,去年同期為50萬,首次出現了「零團來港」。一方面是訪港旅客人數急劇下跌,另一方面是本地客消費意欲亦受拖累,香港經濟出現大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