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世界的十大科學實驗

2021-02-15 海豐阿東

震撼世界的十大科學實驗(浩整理)

知之浩

轉載▼

標籤:科學 實驗

分類:奇聞摘要(加評)

     人們認為,科學實驗僅是在實驗室裡進行的,沒有實際作用。但它對科學家來說,卻是最終的檢驗和擁有創造或打破關於宇宙理論的能力。科學實驗,不僅確認或者駁倒一些理論,還改變了我們對生命、對現實甚至是對自己的看法。實驗有時候完全顛覆了我們關於世界運行的常規性概念,有時還會粉碎存在已久的習慣性虛幻理論。以下是十個至今仍對我們有著重要影響的科學實驗:

 

   1、德國海因裡希·赫茲--無線電波的發現(頻率單位Hz命名者)

     震撼世界的十大科學實驗(浩整理)   震撼世界的十大科學實驗(浩整理)

   1888年,在德國一個黑暗的實驗室裡,一顆微弱的火星的出現預示著空前重要的技術革命的開始。31歲的物理學家海因裡希·赫茲在實驗室裡建立了一個電路,該電路在實驗室的一角蹦出了一顆火星,然後他看著這朵火星引起房間另外一邊另外一顆火星的出現。赫茲因而發現了電磁波的存在。電磁波在真空中也能以光速傳遞————正如15年前蘇格蘭物理學家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通過數學運算得出的預計一般,從那個時候開始這些電磁波成為了今天全球廣播、電視和電子通訊網絡的基礎。

 

 點評:直至現在,頻率單位的赫茲:「Hz」就是以他命名的。

 

  2、斯坦利·米爾格拉姆的服從權威實驗(1961年)

  震撼世界的十大科學實驗(浩整理)

   1961年6月,27歲的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斯坦利·米爾格拉姆刊登了一份廣告,邀請讀者參加一項有關記憶的科學研究。不過這項實驗和它看起來的樣子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實驗中有一個學生單獨在一間房子裡,負責實驗的科學家向他提問,如果回答錯誤,米爾格拉姆就要求受試者通過控制臺上的開關電擊那個學生,電壓從15伏到標明「危險」的450伏。電壓一直上升,當電壓已經顯示「危險」,被電擊的那個學生開始尖叫,最後尖叫被不祥的沉默所代替。儘管有所猶豫和抗議,可是65%的參加者還是聽從指令進行實驗。那個被電擊的學生實際上是一名演員,他只是在模仿被電擊的聲音,其實沒有受到一點傷害。米爾格拉姆的這個實驗證明了各種普通人都會被權威說服去虐待一個陌生人———如果他們相信可以把責任全部推到權威身上的話。正如最近在伊拉克發生的虐俘醜聞所表明的,米爾格拉姆的實驗並沒有過時。

 

點評:也許從這個實驗體會不出什麼,那就從伊拉克虐俘醜聞來看吧;人性潛在的肆虐傾向一覽無遺。

 

 

  3、恩裡科·費米和第一次鏈式核反應實驗(1942年)

  震撼世界的十大科學實驗(浩整理)  震撼世界的十大科學實驗(浩整理)

從原子中提取有用能量的想法,曾經被世界頂尖科學家,包括愛因斯坦在內,都認為是不可能的。可是當芝加哥大學進行了一次地下核反應實驗之後,科學家們就不再有這樣的懷疑了。

在1942年12月的一個寒冷的冬日,諾貝爾獎得主、義大利物理學家恩裡科·費米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原子反應堆CP—1的建設。費米證明了核反應是可能的,也是可受控制的,而且還能為世界帶來核能源。

 

點評:當核能源造福人類的時候,他就是偉大的科學家,反之當核武器濫用的時候,那他就是禍首。

 

 

  4、埃丁頓證實愛因斯坦引力理論的實驗(1919年)

  震撼世界的十大科學實驗(浩整理)

 1919年11月7日,愛因斯坦成為全球著名的科學家。媒體對一項科學實驗的結果進行了報導,這項實驗的結果表明,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廣義相對論將牛頓古老的定律淘汰了。根據廣義相對論,引力是空間與時間彎曲的結果,這使光線在通過有質量的物體附近時發生彎曲。英國天體物理學家阿瑟·埃丁頓決定通過測量太陽引力對在1919年5月發生的一次日食中靠近太陽的恆星光線的影響來證實這一理論。愛因斯坦的理論所預測的彎曲效應是牛頓理論所預測的兩倍,但它仍然十分微小:相當於從14米開外看到的一根頭髮的寬度。經過數月的分析,埃丁頓宣布,恆星表面位置的微小變化表明,愛因斯坦的理論已經擊敗了牛頓的理論。從那個時候開始,越來越多準確的測量證實了愛因斯坦的預言。

 

點評:相對論的爭議延續了100年,牛頓如此偉大的科學家也會被否定,不難保證若干年後新理論能挑戰愛因斯坦。智慧是無止境的,探索未知更是無窮,我們並不是否定前人,而是踏著前人打好的基石邁向更高的臺階。

 

 

5、艾伯特·米切爾森和愛德華·莫利的實驗 (1887年)

愛因斯坦說,在任何參考系下,光的速度是一致的,都是光速C。所以光之間的相對速度也是C。

如果你開車以70公裡/小時的速度在一條公路上行進,一輛汽車以70公裡/小時的速度迎面而來,兩輛車之間的相對速度是多少?很簡單:140公裡/小時——這是常識。

然而在1887年,兩位美國物理學家艾伯特·米切爾森和愛德華·莫利發現這種「常識」不適用於光束。他們試圖檢測到「以太」的存在。以太被認為是一種充滿了宇宙的流體,光波因此可以在真空中旅行。他們並沒有發現以太的存在,但是在實驗中,他們發現光速是恆定不變的。這個發現使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

 

點評:如果這個常識適用光速,那超越光速就太EASY了。當然,現在也有人提出這個實驗有錯誤,

可搜索「麥可遜-莫雷實驗到底錯在哪裡?」

 

  6、克隆技術的結果---多莉基因羊(1997年)

  震撼世界的十大科學實驗(浩整理)

1997年2月,一隻綿羊的照片登上了全球各大報刊的首頁。這隻名為多莉的綿羊是世界上第一個其它成年動物的克隆體——通過從一隻母羊身上的一個細胞中提取的DNA而產生的一個完美基因複製品。幾個月之後,這個來自蘇格蘭羅斯林研究所的科學小組又公開了兩隻克隆小羔羊:莫莉和波莉。這兩隻小羊的DNA中還被植入了一種人類基因,因此它們的奶中含有用於治療血友病的凝血因子。這些首批成功的克隆實驗在製藥道路上邁進了一大步。這些克隆動物將專門用於批量生產人用藥物成分。不過在羅斯林研究所300多例克隆胚胎的實驗中,最後只有多莉是成功的例子。多莉於2003年死亡,壽命只有正常羊壽命的一半。人們很擔心克隆技術最終會克隆出「完美的」人類,克隆的商業可行性也有待驗證。

 

點評:克隆是20世紀末最震撼的實驗,因為它關係到生命的延續,但是因此引來的倫理之爭也從未平息。

 

 

7、奧斯瓦爾德·埃弗裡的DNA實驗(1944年)

通常人們都認為是弗朗西斯·克裡克和詹姆斯·沃森發現了生命的奧秘——細胞中的DNA——的人。不過幫助他們發掘出DNA重要性的決定性線索卻是來自洛克菲勒大學的奧斯瓦爾德·埃弗裡和他同事所做的實驗。多年以來,科學家們都沒有認真考慮DNA對於生命多樣化的重要性,相反,他們一直認為蛋白質是遺傳信息的載體。不過埃弗裡和他的同事們證明這個觀點是錯誤的。1944年,經過對細菌多年艱苦的實驗,他們證實,如果把一個細菌裡的DNA轉移到另外一個細菌裡,這個細菌的特性也會在另外一個細菌中出現。他們的論證引起了激烈的爭議,不過克裡克和沃森決定跟隨這條關鍵線索繼續研究下去——最後他們贏得了諾貝爾獎。令人憤慨的是,批評者們使埃弗裡和他的研究小組沒有獲得這個獎項。

 

點評:這個初中生物課本就有了,生命科學在21世紀裡將會大放異彩,印尼大海嘯它就起了大作用。

 

  8、格雷戈爾·孟德爾與基因(1857年)

  震撼世界的十大科學實驗(浩整理)

達爾文的進化論影響人們對生命的理解,然而達爾文不知道生物的特性是如何世代相傳的。1857年,一位奧地利神父格雷戈爾·孟德爾通過對植物進行一系列仔細的實驗把答案告訴了我們。孟德爾發現植物的父母單獨地把自身的性狀傳遞給子代,這種非常簡單的規律決定了形狀的不同組合的最終結果。至關重要的是,他還發現性狀不是單純地混合在一起,而是保持著獨立性:一株高的植物和一株矮的植物繁殖出來的後代要麼是高的,要麼是矮的,而不是介於兩者之間。那表明性狀是分開獨立地遺傳給下一代,後來這稱為遺傳基因。讓人驚奇的是,孟德爾的重要發現被人們忽略了數十年,直到20世紀初才被人們認可。

 

點評:也許有人會覺得,為什麼我父母都不高,為什麼我反而會比他們都高呢?這裡就有可比較的答案,不要說植物不能和人比。但是在此,我個人還是強烈反對達爾文的進化論,猴子是絕對進化不了人類的!

 

 

  9、愛德華·詹納與接種牛痘(1796年)

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了一個鼓舞世人的消息:天花這種曾經一年就能奪去上百萬人性命的病毒性疾病已經被徹底消滅了。這還是人類首次對一種流行性疾病的全面勝利。這完全是將近200年前格洛斯特郡一位名叫愛德華·詹納的醫生進行的實驗帶給我們的勝利果實。這次實驗也許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一次醫學實驗。他發明了預防天花的牛痘接種法,為人類預防和消滅天花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點評:希望科學家們再接再厲,讓愛滋和癌症不再成為恐懼。

 

 

  10、巴斯德與微生物(1860年)

  震撼世界的十大科學實驗(浩整理)

1860年,法國傑出的化學家路易·巴斯德用帶有S型瓶頸的瓶子做實驗時發現了微生物,這不僅駁倒了中世紀對生命的看法,而且揭示了疾病的真實起因。他製成的S型瓶頸的瓶子,空氣可以自由進入瓶內,但是塵埃則在曲頸的彎處沉澱。如果瓶子裡面的肉汁是煮沸滅菌的,則微生物不會生長。如果除去瓶頸,瓶子裡面的肉汁很快就會發酵,這就是微生物進入的緣故。他很快把這個發現用於實踐:他發現並根除了一種侵害蠶卵的細菌,挽救了法國的絲綢工業。

 

點評:巴斯德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微生物學誕生可謂意義重大,他成功地用疫苗救治了被狂犬咬傷的小男孩約瑟夫"梅斯特的生命。狂犬疫苗誕生了。其實對科學的貢獻沒有大小與先後,都是為了人類能更健康更好的延續發展,造福人類也是造福自己。

 

相關焦點

  • [趣味物理]震撼世界的十大科學實驗
    科學實驗不僅僅確認或者駁倒一些理論,它們還改變了我們對生命、現實甚至是對我們自己的看法。實驗有時候完全顛覆了我們關於世界如何運行的常識性概念,有時候還會粉碎存在已久的虛構理論。在實驗中有一個學生單獨在一間房子裡,負責實驗的科學家向他提問,如果回答錯誤,米爾格拉姆就要求受試者通過控制臺上的開關電擊那個學生,電壓從15伏到標明「危險」的450伏。電壓一直上升,當電壓已經顯示「危險」,被電擊的那個學生開始尖叫,最後尖叫被不祥的沉默所代替。儘管有所猶豫和抗議,可是65%的參加者還是聽從指令進行實驗。
  • 中國年僅22歲少年,竟被評選為「世界十大科學人物」榜首
    中國年僅22歲少年,竟被評選為「世界十大科學人物」榜首在世界上有一本雜誌叫做《自然》,在國外的名氣非常大,而且還經常會評選出一些對世界有巨大貢獻的人登上這本雜誌,例如國際上非常有名的科學家們,像愛因斯坦、牛頓、霍金都曾在《自然》雜誌上留下過名字,由此可見這份雜誌的權威性!
  • 他是「墨子號」研製團隊的領銜,剛剛入選國際十大科學人物,獲稱「量子之父」
    【一起來學】Ĉina Akademio de Sciencoj 中國科學院kvantumo 量子國際知名學術刊物《自然》12月19日凌晨對外發布2017年度十大科學人物,中國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榜上有名。
  • 北大鄧宏魁教授入選2019世界十大科學人物,卻凸顯武大的超強實力
    北京大學社會人文和理科實力強勁,清華大學工科獨佔鰲頭,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北京大學也開始發展工科,清華大學也開始發展理科,尤其在生命科學領域,清華大學隨著施一公等海歸人才的帶動下,清華大學的生命科學院已經成為世界頂級的科研機構,然而北京大學雖然在CNS主刊領域並沒有施一公、顏寧等蛋白結構生物學家那麼搶眼,但是在生命科學基礎領域的實力卻非常的雄厚
  • 22歲榮登「十大科學人物」榜首,他的成功離不開小時候的科學啟蒙
    導語:近代,90後、00後盲目的追星、追「網紅」、被冠上「非主流」的標籤,都是自家孩子的標籤;但是,有一位90後的男孩,在22歲的時候榮登《自然》雜誌「十大科學人物」榜首,並且曾獲得眾多殊榮,成為人們眼中「別人家的孩子」,他為何如此優秀呢?
  • 李蘭娟就被《自然》雜誌評為「2020年度十大科學人物」發表聲明
    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 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就被英國《自然》雜誌評為「2020年度十大科學人物」,致函該雜誌並發表聲明,表示有關她的介紹與事實不符,希望予以更正。英國《自然》雜誌在介紹材料裡稱自己為「Lockdown Architect」(封城設計師)並基於此將自己評為「2020年度十大科學人物」,李蘭娟認為不符合事實,希望予以更正。
  • Nature十大科學人物:瑞典氣候女孩、北大鄧宏魁上榜
    關注前沿科技 量子位賴可 綜合編譯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Nature一年一度的十大科學人物出爐!每年,雜誌選出一年中最重要科學時刻中發揮作用的個人。
  • 太空授課:五個實驗展示足夠震撼的新世界
    新華社北京6月20日電(記者姬少亭 許曉青)老師在距離學生300公裡的太空中,課堂人數超過6000萬人,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課堂出現在人類航天時代的最開端。    科幻作家劉慈欣說:「這堂課最偉大的地方不在於簡單展示了幾個知識點,而是像一支畫筆一樣,為孩子們描述了一個與地球重力世界不同的太空世界。」
  • 恐龍十大科學真相:《侏羅紀公園》錯好多
    《侏羅紀公園》的新作上映,而這也恐龍重回大家的視線,它的十大科學真相,電影搞錯了許多啊。博爾特的速度能夠超越霸王龍科學家指出,計算機模擬數據顯示,霸王龍最高奔跑速度大約29公裡/小時,顯然這一速度並不能追趕汽車,但能追趕到多數人。
  • 《自然》新聞版年度十大科學發現:快速射電暴中國研究入選
    當地時間12月14日,學術雜誌《自然》(Nature)新聞與觀點欄目評選出2020年度十大科學發現。除了影響2020年全球人類健康的新冠肺炎研究外,HIV治療、冷凍電鏡和快速射電暴等領域也受到關注。今年的十大科學發現共涉及15篇學術論文,13篇發表在《自然》,其餘2篇發表在《科學》雜誌。北京師範大學林琳博士等人的快速射電暴研究入選。1.
  • 《自然》網站評出2013年最受歡迎十大科學新聞
    12月16日,英國《自然》雜誌網站公布了本年度最受讀者歡迎的十大科學新聞,包括計算機模擬支持宇宙全息理論;可以同細菌「PK」大小的病毒;歷時69年才滴落的瀝青實驗;宇宙如何在一個四維恆星的崩潰中形成……科學界的發現總超出你的想像。
  • 《自然》公布2019年最值得關注的十大科學事件進展
    《自然》公布2019年最值得關注的十大科學事件進展  Evelyn Zhang • 2018-12-29 08:36:57 來源:前瞻網
  • 百年學術團體即將「登鷺」 精彩震撼的化學實驗秀將讓觀眾大開眼界
    百年學術團體即將「登鷺」,牛津博士是主講嘉賓  歷經176年歲月的英國皇家化學會,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化學學術團體。據了解,該學會在全球130多個國家擁有超過4.6萬名會員,名譽會員中有不少是諾貝爾獎得主,其中還有一個特殊個例——2002年,英國皇家化學會授予「福爾摩斯」名譽會員稱號,使得「福爾摩斯」成為學會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虛擬人物。
  • 殘忍和進步的矛盾 動物實驗震撼人類心靈(組圖)(1)
    殘忍和進步的矛盾 動物實驗震撼人類心靈(組圖)(1)   雖然活體解剖(vivisection)在字面上意謂切割活生生的生命,但是它包含所有有關動物的實驗,並且不只限於「解剖」而已.
  • 銀湖實驗小學402班李柏森《震撼閱兵》
    震撼閱兵銀湖實驗小學 402班 李柏森立正!向前走!
  • 最美化學實驗,簡單震撼不危險
    要注意喲~~糖水的濃度要稍微高一些,實驗結果才會明顯;用蠟燭烤紙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別把紙點著,用糖水寫在紙上的字,因為被火烤過後,糖分會脫水,便成淺褐色,字就顯現出來了
  • 量子力學神秘莫測,雙縫實驗到底能夠證明什麼,量子世界到底如何
    現在科學界認為量子是構造微觀世界的基礎,量子有其內在的運動規律,可是這個理論在一些環境下根本站不住腳。因此引發了很多的科學爭議,實際上量子力學人類僅僅才起步,對於量子世界的秘密,人類僅僅只看到冰山一角而已。
  • 震撼世界!
    西藏被稱為「世界屋脊」,是世界上自然環境最惡劣的地方之一,但這絲毫不影響它對人們的吸引力。每年都有近百萬人走進這片神秘的土地,去經歷那些從未有過的心靈震撼,去感受那些一生難忘的刻骨銘心,而關於西藏最耐人尋味的高僧「虹化」之謎卻至今無解。虹化是得道高僧在圓寂時出現的一種神秘現象。
  • 震撼:臺大校長科學實驗證明佛、神、靈界的確存在
    在臺大校務行政方面,其於1996年到2002年間擔任「國立」臺灣大學教務長,2005年通過臺灣地區「教育部」遴選,擔任「國立」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教授並無宗教信仰,但於特異功能(神通)以及佛教、基督教、媽祖信仰等的神靈相關求證性實驗研究中,有突破性的發現。儘管他的實驗遭到一些學者質疑,但這些質疑者有個共同特徵,就是全都沒有參與過或詳細了解過他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