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十大科學人物:瑞典氣候女孩、北大鄧宏魁上榜

2020-12-22 澎湃新聞

關注前沿科技 量子位

賴可 綜合編譯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Nature一年一度的十大科學人物出爐!

每年,雜誌選出一年中最重要科學時刻中發揮作用的個人。

他們可能取得了驚人的發現,引起人們對關鍵問題的關注,甚至是爭議性行動引起了廣泛討論。比如去年的賀建奎就入選。

今年的名單中有北大生命科學教授鄧宏奎;

谷歌量子計算機團隊的領銜科學家約翰·馬丁尼斯;

還有引起熱議的瑞典「氣候少女」——她還成為了今年《時代》雜誌封面人物。

完整名單和簡介如下:

約翰·馬丁尼斯JOHN MARTINIS:量子計算建造者

物理學家帶領Google首次實現新型量子計算機

10月,Martinis領導的Google工作組公開已經實現了「量子優越性」。

同樣的計算,Sycamore量子計算機可以在200秒內完成,而傳統的超級計算機卻需要1萬年。後來IBM提出異議,認為傳統計算機簡單調整後,也只需要幾天。

一些物理學家對這一裡程碑的意義進行了辯論,而且目前計算任務的實際應用有限。

Martinis說,這個實驗的重要性在於證明了一些基本的東西:物理學家對量子相互作用的理解——從小型量子系統中學到的——在更大的尺度和更複雜的情況下仍然是正確的。

Martinis有更多的想法。他未來的工作重點包括製造更好的量子晶片。

像我這樣的物理學家不會退休,我們有很多事情要做。

北大鄧宏魁:CRISPR翻譯器

CRISPR基因編輯可以在HIV感染的成年人中安全使用

鄧宏魁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他的團隊首次證明,證明了基於基因編輯的成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可行性和在人體內的安全性。

利用CRISPR/Cas9技術,科學家對人造血幹細胞進行基因編輯,基因編輯後的幹細胞在動物模型中可長期穩定重建造血系統,其產生的外周血細胞具有抵禦愛滋和白血病能力。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學家費奧多爾·烏爾諾夫(Fyodor Urnov)試圖將CRISPR技術推廣到臨床,不過他也表示,治療愛滋病的失敗表明,人們急於將這項技術轉化為現實。

之前的實驗表明,通過其他基因編輯方法,如鋅指核酸酶,獲得的臨床益處取決於編輯過程的效率。

鄧宏魁則對這個方法有信心,希望在短期內移植更多比例的基因編輯細胞。

此外,他想開發一種方法,將細胞重新編程成更容易編輯的多能幹細胞,然後將它們轉換成可移植的造血幹細胞。

裡卡多·加爾旺RICARDOGALVÃO:科學捍衛者

如實統計亞馬遜雨林毀壞數據,卻被總統指控

裡卡多·加爾旺是巴西科學機構國家空間研究所INPE的負責人。

該機構數據顯示,亞馬遜雨林的砍伐率在現任總統上任的最初幾個月裡一直在上升,5月開始飆升,6月有9.2萬公頃森林被毀,與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88%,7月共有18.6萬公頃森林被毀。

而巴西博爾索納羅及其環境部部長裡卡多·薩列斯卻稱數據有誤,並在今年任期結束後解僱了加爾旺。

現在他已經回到聖保羅大學擔任先前的教職。他收到別的科學家的感謝信,意識到面對政治壓力,他有責任繼續代表科學進行倡導。

我只是一個卑微的老人,從事物理學工作,但是出於這個原因,我決定繼續。

維多利亞·卡斯皮VICTORIA KASPI:天空偵探

天體物理學家用創新的射電望遠鏡追趕神秘的快速射電爆發

KASPI是加拿大蒙特婁麥吉爾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她和其它幾十位科學家共同參與的氫強度測繪實驗(CHIME)在今年獲得回報。

CHIME成為了世界上最好的快速射電暴(FRBs)捕捉器,FRBs是一種神秘的射電能量閃光,經常在天空中突然消失。CHIME已經發現了數百次爆發。

此外,她還從戈登和貝蒂·摩爾基金會獲得了240萬美元的贈款,用來建造「支腿」望遠鏡。

支腿將設在距CHIME約1000公裡處,將幫助查明FRB。這臺望遠鏡將會使CHIME繼續保持在天文學的前沿位置。

她說,

在這一點上,就像從消防水帶喝水一樣,我們擁有大量數據。

內納德·塞斯坦NENAD SESTAN:大腦重新啟動器

一位神經科學家復活了脫離肉體的豬腦,挑戰了生與死的定義

康乃狄克州紐哈芬耶魯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死豬的大腦中發現了電活動。

研究小組在豬死後不摘除了器官,並給它們注入了氧氣和一種冰冷的防腐劑,在這樣做的過程中,大腦至少部分恢復了生機。

這個令人震驚的結果讓Sestan意識到,原本只是一個尋找更好地保存腦組織用於研究的小項目,已經變成了一個可以重新定義我們對生死的理解的發現。

他立即做了兩件事:關閉了實驗,並與資助他研究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以及耶魯大學的生物倫理學家聯繫。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專家們仔細研究了潛在的道德涵義,例如大腦是否可以變得清醒,醫生是否需要重新考慮腦死亡的定義。

總的來說,Sestan的研究帶來的是好消息。結果表明,在中風或嚴重受傷時發生的缺氧對腦細胞的損害並不像之前認為的那樣嚴重。

4月份實驗發表以來,團隊就開始忙於應對媒體和科學家的詢問,以至沒有進一步實驗。

Sestan想要專注於他最初的問題並探索,例如,大腦可以維持多久,以及這項技術是否可以保存其他器官以供移植。他說,

我們想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徵求外界意見。

桑德拉·迪亞斯SANDRADÍAZ:生物多樣性保護者

物種滅絕的速度至少比過去一千萬年的平均速度快幾十到幾百倍

Díaz來自阿根廷,是政府間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科學政策平臺(IPBES)的三位共同主席之一。

他們剛剛完成了對世界生物多樣性的最詳盡的研究,這一消息人們想像的還要糟糕:

由於人類的活動,一百萬個物種正瀕臨滅絕,需要採取嚴厲的行動來阻止這種情況。

「我們的安全網幾乎已經延伸到斷裂點。」

儘管情況緊急,她拒絕對人類扭轉局勢的能力悲觀。她說,

我必須保持樂觀,因為沒有計劃B。

讓·雅克·穆耶姆貝·坦富姆JEAN-JACQUES MUYEMBE TAMFUM:伊波拉戰士

伊波拉病毒的共同發現者面臨著他在剛果民主共和國與該病毒的第十場戰鬥,最難的一次

1976年,Tamfum深入到現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DRC)的熱帶森林中,調查了一次不明疾病的爆發。後來這一疾病被命名為」伊波拉」。

現在,發現這種疾病已有43年了。自2018年8月以來,該流行病已在該國東北部殺死2200多人。

上個月,由他的團隊領導的一項由680人組成的對照臨床試驗表明,感染後不久使用抗體藥物治療的患者生存率達到90%。

退休前,他想解決的最後一個問題是病毒傳播。他的團隊一直在從病毒擴散到人類的地區收集動物,想追蹤追蹤疾病在物種之間的傳播方式。他說

我想找到病菌攜帶者。

約赫內斯·海爾-塞拉西 YOHANNES HAILE-SELASSIE:尋源者

一位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個保存完好的380萬年前的頭骨,更新了人類的族譜

Haile-Selassie被認為是古人類學最有才華的化石發現者之一。

2016年2月,約赫內斯·海爾-塞拉西 Haile-Selassie)在衣索比亞北部沙漠考察一個地點時,注意到一個蒼白的圓形物體,大約有一個葡萄柚那麼寬。

幾小時前,一名牧羊人發現了一塊顎骨,而這個物體就在離它僅3米遠的地方,從焦土中伸出來。

今年9月,這塊名為MRD的化石公之於眾,它可以追溯到380萬年前。它屬於一種名為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anamensis)的物種。

而此前發現的最老人類的頭蓋骨露西(Lucy)有329萬年的歷史。

MRD之所以重要,部分原因在於,就化石記錄而言,它所處的時期幾乎是空白的,

溫迪·羅傑斯WENDY ROGERS:器官移植倫理學家

如果你想一想真正發生的事情,那簡直難以忍受。

Wendy Rogers是澳大利亞雪梨麥格理大學的生物倫理學家。

關於中國用於器官移植的一些肝臟、心臟和腎臟的起源,爭議不斷。有人質疑,一些器官並沒有徵得捐贈者同意。

通過研究中國移植醫生的研究論文,Rogers增進了人們對這一問題的了解。

她的團隊的調查結果顯示,由於醫生無法證明捐贈者的同意,超過24起關於移植的報導被撤回。

Rogers並不樂觀地認為中國對其移植手術將完全透明,但監督可能會阻止任何強制性的器官移植。

格雷塔·圖恩伯格GRETA THUNBERG:氣候催化劑

一位瑞典少年表達出這一代人在氣候問題上的憤怒,引起人們對氣候問題的關注

在9月美國國會氣候變化的聽證會上,Greta Thunberg對立法者說:「我不想你聽我的話,我想你聽科學家的話。」 「我希望你團結科學,並希望你採取實際行動。「

科學家們花了數十年的時間來警告氣候變化,但他們無法像今年的Thunberg一樣引起全球關注。瑞典16歲的孩子表現出色,許多人都為她加油打氣。

瑞士聯邦理工學院氣候科學家Sonia Seneviratne表示:「有些人可能想知道,為什麼十幾歲的女孩公開哀嘆眾所周知的困境,比大多數氣候研究人員經過多年的努力和努力能獲得更多的信任和關注。」

Seneviratne說,Thunberg坦率而坦誠,她的憤怒絲毫未變。

作為科學家,我們通常不敢用如此真誠的簡單來表達真相。

參考資料

https://www.nature.com/immersive/d41586-019-03749-0/index.html

原標題:《Nature年度十大科學人物公布:瑞典氣候女孩、北大鄧宏魁、谷歌量子計算領導者上榜》

相關焦點

  • 北大鄧宏魁教授入選2019世界十大科學人物,卻凸顯武大的超強實力
    北京大學社會人文和理科實力強勁,清華大學工科獨佔鰲頭,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北京大學也開始發展工科,清華大學也開始發展理科,尤其在生命科學領域,清華大學隨著施一公等海歸人才的帶動下,清華大學的生命科學院已經成為世界頂級的科研機構,然而北京大學雖然在CNS主刊領域並沒有施一公、顏寧等蛋白結構生物學家那麼搶眼,但是在生命科學基礎領域的實力卻非常的雄厚,2019年12月18日,世界頂級科技期刊《自然》評選出2019年世界十大科學人物
  • 中國科學家入選Nature發布2019年度十大人物
    2019年12月18日,《自然》(Nature)雜誌評選出了本年度Nature十大科學人物(Nature’s 10)。Nature十大科學人物的有巴西物理學家Ricardo Galv o、加拿大天體物理學家Victoria Kaspi、美國神經科學家Nenad Sestan、阿根廷生態學家Sandra Díaz、剛果國家生物醫學研究所所長Jean-Jacques Muyembe Tamfum、衣索比亞古人類學家Yohannes Haile-Selassie、澳大利亞生物倫理學家Wendy Rogers、中國生物科學家鄧宏魁
  • 中國科學家鄧宏魁入選《自然》年度十大人物
    全球十名科學家因對地球生物多樣性、快速射電暴、量子計算機等研究入選,其中,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的中國科學家鄧宏魁入選該榜單。《自然》文章中則這樣描述這位幹細胞生物學家——第一個發表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對成人細胞進行編輯的臨床試驗結果的人,並在特寫文章中,將鄧宏魁被稱為「CRISPR轉化者」(CRISPR translator)。
  • 那個有爭議的瑞典氣候女孩,出現了公然的反對者
    這是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雜誌裡,經濟專欄對「瑞典氣候女孩」格雷塔·桑伯格 (Greta Thunberg) 進行的調侃。 說出這句調侃,並不是因為這位氣候女孩風頭正盛,而是因為就在最近,她出現了新的競爭對手:一位名叫娜奧米·塞布特 (Naomi Seibt) 的19歲德國女孩。
  • 格蕾塔·通貝裡:「氣候政治」中的瑞典「環保少女」
    圍繞通貝裡的爭議反映了一個核心問題:未成年人在氣候變化以及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上,究竟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2月15日電(記者和苗)16歲的瑞典「環保少女」格蕾塔·通貝裡近日當選美國《時代》周刊2019年「年度人物」,她也因此成為迄今為止最年輕的《時代》「年度人物」。
  • 紐西蘭的氣候緊急宣言遭瑞典環保女孩批評,總理阿德恩回應
    瑞典環保女孩桑伯格12月13日在社交媒體上批評紐西蘭近期通過的氣候緊急宣言,暗示其名不符實。紐西蘭總理阿德恩14日駁斥這一說法,稱政府在環保方面所做的努力可能比桑伯格所知的更多。紐西蘭總理阿德恩2日宣布該國進入「氣候緊急狀態」, 議會投票通過了具有象徵意義的氣候緊急宣言。
  • 呼籲關注氣候變化的16歲瑞典女孩,為啥讓全球又愛又恨?
    在23日的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上,16歲的瑞典女孩格裡塔·桑伯格這樣「怒斥」在場的各國領導人。這個「咆哮會場」的女孩是近幾年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網紅」,她頻繁亮相世界級會議,呼籲人們關注氣候問題;但她也飽受爭議,無論是國家領導人還是網友,都曾對她發出批評和質疑。格裡塔·桑伯格在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上發言。
  • 從瑞典「氣候少女」看中國的氣候治理
    在2019年9月於紐約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上痛批過各國領導人的瑞典女孩格蕾塔·通貝裡(Greta Thunberg),也正乘帆船前往馬德裡。通貝裡生於2003年1月,2018年8月起,她開始通過在瑞典議會大廈外舉牌抗議的方式,呼籲各國對氣候變暖採取更強硬措施。至今,她已成為全球最炙手可熱的「氣候抗議紅人」,她的身影出現在幾乎所有和環保相關的活動上。
  • 李蘭娟就被《自然》雜誌評為「2020年度十大科學人物」發表聲明
    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 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就被英國《自然》雜誌評為「2020年度十大科學人物」,致函該雜誌並發表聲明,表示有關她的介紹與事實不符,希望予以更正。英國《自然》雜誌在介紹材料裡稱自己為「Lockdown Architect」(封城設計師)並基於此將自己評為「2020年度十大科學人物」,李蘭娟認為不符合事實,希望予以更正。
  • 場景水彩人物 瑞典畫家-卡爾·拉爾森:慄樹、女孩、寫信、葡萄樹
    A.D 19C-20C瑞典著名畫家_卡爾·拉爾森,與雕塑家米列斯(C.MlLLES)、畫家安·左思(A.ZORN), 是瑞典美術史上對世界貢獻最大的三位藝術家。場景水彩人物美術作品一:在慄樹下場景水彩人物美術作品二:院子和洗衣房場景水彩人物美術作品三:寫信場景水彩人物美術作品四:葡萄樹場景水彩人物美術作品五:斯威婭在廚房裡
  • 紐西蘭氣候緊急宣言遭瑞典環保女孩批評 總理阿德恩回應
    來源:澎湃新聞瑞典環保女孩桑伯格12月13日在社交媒體上批評紐西蘭近期通過的氣候緊急宣言,暗示其名不符實。紐西蘭總理阿德恩14日駁斥這一說法,稱政府在環保方面所做的努力可能比桑伯格所知的更多。紐西蘭總理阿德恩2日宣布該國進入「氣候緊急狀態」, 議會投票通過了具有象徵意義的氣候緊急宣言。阿德恩將要求政府部門購買電動或混合動力汽車,將削減20%政府用車數量,並表示將於2025年實現「碳中和政府」的目標。對此,桑伯格在推特上發文:「換句話說,政府承諾到2025年將全國排放量減少不到1%。這就是紐西蘭所謂的氣候緊急宣言,這顯然和其他國家沒什麼不同。」
  • 《自然》雜誌評選年度人物,李蘭娟上榜後,高調拒絕「夾帶私貨」
    在英國《自然》雜誌公布的"2020世界十大科學人物"榜單中,中國工程院李蘭娟院士上榜,同時上榜的還有美國傳染病專家福奇,紐西蘭總理傑辛達·阿德恩,以及負責美國輝瑞公司新冠疫苗研發的高管凱薩琳·詹森等人。
  • 聯合國氣候峰會上,瑞典少女怒視川普
    【文/觀察者網 趙挪亞】 帆船渡洋、指責議員......短短一年時間內,「憤怒的環保公主」,已經成為了16歲瑞典女孩格裡塔·桑伯格(Greta Thunberg)在媒體上呈現的主要形象。 在9月23日美國紐約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上,桑伯格又一次憤怒了,這次她不僅「怒視」川普,還當著世界各國領導人的面,再次指責政客們在環保氣候問題上的不作為:「你們已經用空洞的言語,偷走了我的夢想和童年。」
  • 瑞典氣候少女帶著行李坐地上擺拍之後,坐進了頭等車廂
    在前不久結束的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上,一名來自瑞典的16歲少女格雷塔·桑伯格(Greta Thunberg)「聲淚俱下」地怒斥在場的各國領導人,因此而「一戰成名」。這個「咆哮會場」的女孩成為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網紅」,她頻繁亮相世界級會議,呼籲大家關注環保和氣候,同時她也飽受爭議。
  • 瑞典16歲環保女孩看川普,憤怒到扭曲,因其在氣候大會的表現
    16歲的瑞典女孩格蕾塔·通貝裡,是當今最知名的環保人士之一,她和她手中那塊「Skolstrejk F r Klimatet」(為氣候而罷課)的牌子令人印象深刻。
  • 當年要求全人類吃素,要求放棄使用筷子的瑞典女孩,如今怎樣了?
    當年有一個人要求全世界的人類都吃素,並且還要求放棄使用筷子的一個瑞典女孩,如今這個女孩怎麼樣了呢?這個環保女孩名為格蕾塔·桑伯格,她被人稱為瑞典環保少女,她在環保上面是引起很多人關注的。但是格蕾塔·桑伯格最火熱的時候,其實是因為一次在紐約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上面,當時女孩只有17歲,她當著很多領導人的面直接斥責他們在環保方面,在氣候問題上面的無所作為。
  • 《自然》雜誌發布2018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
    除了曹原和賀建奎之外,上榜的還有薇薇安·斯隆、傑西·韋德、羅伯特-楊·施密茨、芭芭拉·雷凡特、安東尼·布朗、吉川真、梅森-德爾莫特、楊美盈。同樣上榜的天文學家安東尼·布朗的團隊,其公開了蓋亞太空望遠鏡追蹤到的十幾億顆恆星的數據集,這改變了人類對銀河系演化的認知。來自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科學家吉川真入榜的原因是其領導的「隼鳥2」號探測器將會前往餃子狀的小行星「龍宮」採樣並會返回地球。
  • 中國「天眼」上榜!《自然》公布2019年最值得關注的十大科學事件進展
    中國「天眼」上榜!《自然》公布2019年最值得關注的十大科學事件進展  Evelyn Zhang • 2018-12-29 08:36:57 來源:前瞻網
  • 瑞典環保女孩曾經患有精神障礙?其父的這一表態令人意外
    16歲的瑞典少女格蕾塔·通貝裡因為在環保方面的激進做派,受到國際媒體的廣泛關注,還當選美國《時代》雜誌2019年「年度人物」。為了幫這個女孩走出抑鬱症的困擾,通貝裡夫婦只好放下工作來陪伴女兒,當時一家人都在討論和氣候變化相關的話題,而格蕾塔則迷上了環保問題。如果你認為這個女孩怒懟馬克龍等領導人的做法讓人意外,還有讓你更加意外的。這個激進的環保女孩,還曾指責自己的父母是沒有認真對待氣候問題的十足偽君子。
  • 落選諾獎,16歲瑞典女孩為何飽受爭議?
    這位今年還只有16歲的瑞典學生,已經是全球知名的環境活動家。她從15歲起就開始為氣候問題奔走抗議,號召罷課並且四處演講,因此頻頻登上媒體頭條。其影響力之大,「吸引」了上百萬人參與了她所發起的罷課和抗議活動,這樣的行為使得《時代》雜誌將她評為2018年全球25位最具影響力的青少年之一和2019年百大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