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的老闆表示,他正計劃著僱一位熱衷環保的年輕活動家,這樣就可以讓董事會在氣候變化的問題上,選擇更激進些的立場。這個差事聽起來倒很適合格雷塔·桑伯格。」
這是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雜誌裡,經濟專欄對「瑞典氣候女孩」格雷塔·桑伯格 (Greta Thunberg) 進行的調侃。
說出這句調侃,並不是因為這位氣候女孩風頭正盛,而是因為就在最近,她出現了新的競爭對手:一位名叫娜奧米·塞布特 (Naomi Seibt) 的19歲德國女孩。
這位娜奧米曾多次公開討論氣候問題,並在主流媒體間走紅,很快被人們拿來與「瑞典氣候女孩」相提並論。
「反格雷塔」的名聲在《華盛頓郵報》《彭博社》等美國主流媒體頻頻出現
和瑞典氣候女孩一樣,「德國氣候女孩」娜奧米也是一個金髮碧眼、口才出眾的歐洲年輕人,然而她最大的亮點,就是完全持著與前者截然相反的觀點。
如今的她譴責「氣候問題危言聳聽」 ,稱氣候意識是「一種卑鄙的反人類意識形態」 ,用格雷塔著名的口號「你怎麼敢? 」 與德國主流媒體較量。
事實上,早在幾年前娜奧米還在學校時,她就曾積極提出和探討德國自由移民的政策,她對政治事務的熱情也是在那時候被點燃的。
她說,當時老師和其他學生都對「自由移民」表示強烈反對,這使她對德國主流思想的懷疑,變得更加強烈。
娜奧米Twitter背景圖
自去年起,娜奧米開始在 YouTube 上傳視頻,發布過諸如《氣候變化——只是空話? 》(Climate change – just hot air?) 、《沒有女權主義的激烈》(Fierce without Feminism)、《給媒體的信息——你怎麼敢? 》 (「Message to the Media – HOW DARE YOU?」) 等熱度很高的視頻作品。
她的視頻積累了幾十萬的點擊量,再加上下面大量的正面評論,明顯娜奧米已經引起了一些人的共鳴。
如今,娜奧米已經在 YouTube 上擁有了六萬多的訂閱者,並活躍在各種氣候相關的會議和媒體採訪中。
作為被人們放在一起討論的兩個「氣候女孩」,她們之間確實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甚至可以說,格雷塔的出現,促使了娜奧米開始站出來討論氣候問題。
她說,看著最近年輕人參加由格雷塔發起的每周一次的 「星期五的未來」(Fridays for Future) 抗議活動,激發了她對「氣候變化行動主義」的反對。
由格雷塔發起的「星期五的未來」活動
「每當我看到這些年輕人,尤其是參加 『星期五的未來』 活動的,我就會感到寒顫。他們在尖叫和喊叫,他們通常都很害怕。」她在一次採訪中說。
她說自己不否認溫室氣體排放正在使地球變暖,但是,娜奧米認為,氣候變化的可怕後果被許多科學家和活動家誇大了。
娜奧米的語言技巧很有意思,她稱自己為氣候現實主義者(climate realist),並在 Heartland 網站上發布的一段視頻中,凝視著鏡頭說: 「我不想讓你恐慌,我要你好好想想。」這基本上奠定了與格雷塔相反的基調。
在去年,格雷塔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 上對與會者表示,「我想讓你感受到我每天都感受到的恐慌。」
娜奧米試圖甩開「反格雷塔」的稱號,因為她說:「作為一個德國人,把某人稱作是「否認氣候變化者」 (climate denier) 是非常無禮的,因為這與『否認大屠殺者』 (holocaust denier) 這個詞有些關聯,而這個詞在德國有很沉重的分量。」
娜奧米並不認可現在的氣候變化科學,在她看來,科學應完全建立在理智之上,因此人們必須不斷質疑這種說法,而不是單純宣揚,因而如今的氣候變化科學,根本就不是真正科學。
「也許全球變暖甚至不是那麼有害。在能夠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之前,我們不能容忍那些過於衝動的政治舉措。」
她認為,現在的許多與氣候相關的變量,都不可能準確地描述現實中發生的氣候變化過程。因為氣候太複雜了,無法用計算機模型來模擬。
「這種對人類力量的過高估計,導致了對氣候政策歇斯底裡的執行,我們決不能容忍這種衝動的反應,因為這對我們社會的後果將是有害的。我們是知道這一點的。」
格雷塔此前曾呼籲,世界各國在未來十年,至少要將其碳排放總量減少一半,如果他們不這樣做,將會產生很可怕的後果。
娜奧米則回應,這種做法是毫無意義的。
她說:「我希望人們相信,氣候的確是在變化的。但是人為的二氧化碳排放對氣候有那麼大的影響嗎?我認為這種想法是荒謬的。如果人類認為自己可以利用二氧化碳排放摧毀氣候,那麼他們就大大高估了自己的力量。」
對于格雷塔之前的發言,娜奧米甚至如此評價:「(氣候科學家的) 目標是羞辱人類。氣候變化的危言聳聽,其核心是一種可鄙的反人類意識形態。我們被告知,要帶著愧疚、羞恥和厭惡看待我們的成就,甚至忽略我們所獲得的許多重大利好,即使這些利好是通過使用化石燃料才達成的。」
「我們不能讓自己成為中產階級稅務壓迫的受害者」,她說,「我們決不能剝奪我們自己或第三世界國家的人民,獲得廉價和可靠能源的機會。」
上周,格雷塔把她的氣候運動帶到了英國,在布里斯托(Bristol)舉行的大約 2.5 萬名罷工學生參加的集會上,發表了講話,秉持著她一貫的憤慨作風。
無獨有偶,娜奧米出席了上周五的美國保守派政治行動會議 (Conservative Political Action Conference,簡稱CPAC) ,會議上她發表演講,譴責了「氣候危言聳聽者」(climate alarmists),稱他們「散布恐懼,將恐慌作為限制我們自由的工具」 。
娜奧米在CPAC會議上發言
在早些時候對格雷塔的嘲諷中,她表示: 「不要在一個年輕女孩迫不得已說的話裡,創造出一種意識形態來。」
當然,作為「新秀」的娜奧米,她的言論也並非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在她的視頻發布的視頻裡也存在著質疑的聲音:
一些網民對她的政治立場表示懷疑,說她是在「輿論洗腦」,並把她視為沒有環保行動的「代言人」「說空話的演講者」。
如今,這兩位氣候女孩,以及她們所代表的兩種觀點,似乎正在全世界的範圍內展開著一場無形的對戰。
關於「瑞典氣候女孩」的「成名史」,大家已經頗為熟悉,但是這個「反格雷塔」的德國氣候女孩,似乎經歷更曲折一些。
娜奧米發家於 YouTube,早年發表的其他政治性視頻一直不溫不火,直到她對氣候變化的獨特觀點引起了哈特蘭研究所 (Heartland Institute) 主任的詹姆斯·泰勒 (James Taylor) 的關注,娜奧米才開始以「新氣候女孩」的身份迅速走紅。
哈特蘭研究所成立於1984年,堪稱美國保守派和自由主義者的公共政策「智囊團」。該機構的工作人員和研究人員可以隨時接觸川普政府,其高級研究員威廉·哈佩爾 (William Happer) 曾在2018年9月至2019年期間。擔任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的高級主任。
泰勒發現了她的潛力,並向娜奧米伸出「橄欖枝」,提出了與 Heartland合作的請求。此後,娜奧米便一直以哈特蘭代言人的身份參與大小活動。泰勒說:「她是為自由市場和氣候自由主義發聲的絕佳發言人。」
直到近十年,這一研究所才將關注的重點轉移到氣候變化的議題上。
Heartland 官網首頁:我們的任務,去發現、去促進自由市場,以此解決社會和經濟中的難題。
根據英國環境網站 DeSmog 的說法,哈特蘭研究所是「美國最臭名昭著的氣候變化否定論組織之一」 ,它由化石燃料和煤炭公司提供資金,長期以來,因推動有關氣候危機的激進反科學理論而聞名。
據《華盛頓郵報》的報導,在川普政府任職期間,他本人曾尋求哈特蘭研究所的幫助,來推廣自己的想法,反駁美國情報官員氣候影響「可能是災難性的」的結論。
如果模仿是奉承的最高形式,哈特蘭的策略相當於承認,格雷塔觸動了他們的神經,因為她在青少年和年輕人中具有了一定的影響力。
就連川普也不得不承認,瑞典環保少女格雷塔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個全球現象,贏得了世界各地有關人士的支持,並成為時代雜誌的年度人物。
一些受到氣候科學重壓威脅的團體和個人似乎認為,如今湧現出的娜奧米是某種反對派人物,可以通過她重現「格雷塔」的成功模式,向人們宣傳反氣候變化的言論,以此來減弱格雷塔的影響。
負責調查否認氣候變化組織的氣候調查中心 (Climate Investigations Center) 創始人科特 · 戴維斯 (Kert Davies) 就曾表示,哈特蘭研究所正在向環保主義者推銷相反的說法,但他們最終會失敗。
創始人表示: 「他們試圖順應格雷塔的潮流,但不可能像格雷塔那樣贏得人心。」
不過,拋開這兩個「氣候少女」來看,更為讓人疑惑的是,為什麼美國的智囊團會想要介入德國的政治?這其實和德國對待「全球變暖」的立場有關。
過去20年來,德國一直帶頭敦促其他國家限制碳排放,並轉向可再生能源。儘管沒有達到其原定的目標,但德國已承諾今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40%,到本世紀中葉減少95%。
根據最近在德國電視上播出的一項調查顯示,面對德國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的強硬立場,美方十分擔憂,這將會成為主流。
其實,近年來一股反對氣候變化的潮流正在興起,反對或者否認氣候變化帶來惡劣影響的人,開始通過各種渠道進行遊說和宣傳。
有人認為全球變暖是發達國家為了限制其他國家發展的謊言,有人認為氣候變化並非人類行為帶來的後果。
這些否認的人給出的理由包括:科學家操縱數據來顯示氣候變暖的趨勢;氣候變化只是自然循環的一部分;科學家使用的氣候模型不可靠,而且對二氧化碳過於敏感等等。
或許娜奧米和格雷塔觀點的針鋒相對,正代表著當前全球在氣候變暖之間存在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甚至是不同立場政治團體的博弈。
答案究竟是怎樣的,我們又該相信哪種觀點?一時半會,我們無法得出極為精準的結論。
但是我們不能蒙蔽雙眼,人類活動及氣候變化對自然的一些影響切實存在。
從南美大規模海洋生物死亡到澳大利亞嚴重的野火和北極的異常高溫,氣候變化正在產生著一系列毀滅性的影響。
前不久,南極烏克蘭科考站附近出現了「血雪」,雖然不是真正的血跡,但看起來仍然讓人觸目驚心。
科學家稱,由於雪中有一種極地雪藻微生物,它們在寒冷氣候中保持休眠,但當溫度升高就開始迅速生長,因為其含有蝦青素防止紫外線輻射,所以呈現紅色。
這種「血雪」會降低對陽光的反射,如果大面積出現將加劇氣候變暖的情況,最終威脅到生態系統。
而這僅僅是這個糟糕的2020年中,萬千生態環境危機中的一例。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曾說:「(氣候變化) 對海洋、森林、天氣、生物多樣性、糧食生產、水、就業,以及最終對生命的影響已經非常可怕,且註定會變得更糟。」
或許,這場鬧劇般的「環保博弈」只是棋局中的一環,但能夠喚起大家的關注和思考,的確也正是新舊「氣候女孩」最重要的意義。
主要參考文獻
https://www.independent.co.uk/environment/anti-greta-thunberg-naomi-seibt-girl-climate-change-denial-heartland-institute-afd-a9355236.html
https://amp.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0/feb/28/naomi-seibt-anti-greta-activist-white-nationalist-inspiration
https://www.bloomberg.com/amp/news/articles/2020-02-28/anti-greta-blasts-climate-alarmism-to-conservative-gathering
https://www.bbc.com/ukchina/simp/amp/51676463?__twitter_impression=true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climate-environment/2020/02/29/anti-climate-activist-praises-white-nationalist-cpac/#click=https://t.co/KACx1lnBam
https://www.infowars.com/meet-naomi-seibt-the-19-year-old-blond-antidote-to-greta-thunber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jNzaoV0kss
原標題:《那個有爭議的瑞典氣候女孩,出現了公然的反對者》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