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朝鮮:朝鮮幾座大城市的發展現狀

2020-12-14 半島行者

提到朝鮮大城市,很多人會想到平壤。毫無疑問,平壤是朝鮮最大的城市,是朝鮮人口最多的城市。據說人口在兩百五十萬左右。平壤擁有最好的教育資源,醫療資源。平壤的交通網絡很發達,平壤火車站是朝鮮最大的火車站,平壤也有機場。此外,平壤是朝鮮唯一擁有地鐵的城市,平壤還有幾條有軌電車的線路。平壤的市容市貌,在朝鮮大城市中最好。

說起朝鮮的大城市鹹興,很多人了解不多。外國遊客到朝鮮旅遊,不會到鹹興。鹹興是朝鮮的工業之都,以工業為主。此外,鹹興是朝鮮最要的化肥生產基地。朝鮮農村使用的化肥,大部分來源於鹹興。和鹹興一樣,清津也屬於工業城市。但清津百姓的生活水平比不上鹹興。如果你有機會到清津走走,會發現清津市容市貌,和其城市排名反差很大。

因為不是旅遊城市,清津市容市貌建設投資很少,市區建築也很簡陋。雖然很簡陋,但清津城市規劃很好。建築都方方正正,非常整齊,沒有雜亂無章的感覺。清津是港口城市,漁業是重要的產業。清津是平壤之外,唯一擁有軌道交通的城市。

很多城市到朝鮮旅遊,可能去過南浦和元山。南浦和元山都屬於旅遊城市,市容很好。南浦有個著名的西海水閘,到朝鮮旅遊,必定會參觀這個水閘。南浦的重要產業有機械製造,以及玻璃製造等。曾經,朝鮮想把南浦打造成國際旅遊城市,後來雖然因為經濟困難作罷,但南浦在城市建設上很用心。

元山是朝鮮著名的旅遊城市,元山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比如著名的金剛山、溫泉度假村等。自然環境非常好,元山臨海,不少外國人和朝鮮有錢人喜歡到元山度假。因為是旅遊城市,所以元山沒什麼工業。但元山的生態環境很棒。朝鮮的幾座大城市,你去過哪些?

相關焦點

  • 朝鮮第二大城市,市中心很冷清,期待遊客的到來
    開城是朝鮮第二大城市,從平壤到朝鮮不過兩三個小時的車程,但兩座城市差距非常明顯。平壤高樓大廈很多,街頭汽車也不少。開城高樓很少,街頭汽車同樣很少。開城市中心非常冷清,站在開城最繁華的路口,都見不到幾輛車。開城街頭時常能見到騎自行車的普通市民,偶爾能見到騎摩託車穿軍裝的男子。
  • 朝鮮第二大城市,高樓很少,馬路上汽車罕見
    遊客報團到朝鮮旅行,一般會去這三座城市,第一座城市是平壤,第二座城市是開城,第三座城市是南浦。平壤不用多說,是朝鮮最大的城市。南浦也是朝鮮的大城市,西海水閘在南浦。開城是朝鮮第二大城市,也是朝鮮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開城是朝鮮的樣板城市,用於對外國遊客展示。
  • 和我國相鄰,朝鮮第四大城市發展得怎麼樣?
    在朝鮮,沒有幾線城市的概念。朝鮮大城市不多,除了平壤,還有開成、南浦、羅先、新義州等幾座大城市。其中,新義州和我國相鄰,在朝鮮城市排名中,位列第四。因為和我國相鄰,所以很多人對新義州不陌生。在丹東,跨過鴨綠江大橋,就可以到達新義州。鴨綠江作為兩個界河,兩國百姓都可以乘船遊覽。作為朝鮮第四大城市,新義州在我們眼裡發展得一般,但在朝鮮人眼裡,新義州發展得不錯。
  • 八十年代朝鮮的這座城市,比我國很多城市還發達
    現在很多人去朝鮮旅遊,都覺得朝鮮的城市不夠發達。除了朝鮮平壤,朝鮮其他城市都像縣城。朝鮮的經濟現在發展不快,但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時候,朝鮮經濟發展還是很不錯的。那時候,朝鮮百姓的生活水平並不比我們低。
  • 行走朝鮮,看看朝鮮農村百姓的生活
    當我們乘坐的國際列車開始啟動,窗外的風景緩緩流動,呈現在眼前的朝鮮農村,像極了我們七十年代。農舍整齊,白牆灰瓦仿佛複製粘貼的一樣,每一棟農舍都一樣。黃牛拉著牛車,走在黃土地上,遠處的農田剛剛翻過土。偶爾能見到一兩臺農用機械,或是拖拉機。
  • 走進朝鮮,朝鮮民眾生活中的中國符號?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特別是中國製造,在全球流行,幾乎任何國家都能見到中國製造,這值得我們中華兒女驕傲。朝鮮和我們相鄰,到朝鮮旅行,我最深的感受是,朝鮮民眾日常生活中,中國符號無處不在。那麼,朝鮮民眾的生活中,能見到哪些中國符號呢?
  • 走在朝鮮:在朝鮮國營餐廳吃飯是什麼體驗?
    到朝鮮旅行我發現餐廳不多,像平壤這樣的大城市,馬路兩旁也很少見到餐廳。我們跟團到朝鮮旅行,需要到指定的涉外餐廳就餐。涉外餐廳主要接待外國人,可以使用外匯消費。涉外餐廳屬於國營,服務員年輕貌美,態度非常好。外國遊客到朝鮮涉外餐廳吃飯,體驗非常好。
  • 走進朝鮮,朝鮮人喜歡買什麼鞋?
    朝鮮實行計劃經濟,百姓生活用品大多靠分配。在國營單位上班的人,一般會分配工作裝。在上學的孩子,一般會分配校服。在朝鮮街頭,你會發現大家服裝大同小異,鞋子區別卻很大。朝鮮很少有單位分配鞋子,學校也不會發放鞋子。所以,在朝鮮街頭經常能見到孩子們穿著同樣的校服,但腳下鞋子卻不一樣。
  • 走進朝鮮:朝鮮農村戶口和城鎮戶口的區別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時代變化,我國雖然依舊存在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但農村人想獲得城鎮戶口,在城市落戶,已經很容易。隨著農村基礎設施和居住條件的改善,很多人甚至更喜歡居住在農村。現在的朝鮮依舊實行計劃經濟,戶籍管理非常嚴。農村人想獲得城鎮戶口,非常困難。和我國過去一樣,朝鮮城鎮戶口比農村戶口更吃香。那麼,朝鮮農村戶口和城鎮戶口有什麼區別呢?
  • 朝鮮印象:朝鮮的農村婦女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引言朝鮮作為我們的鄰國,對於這座國家來說這個地方在空間範圍內還是很近的。在北方居住總會去丹東那邊遊玩,看看朝鮮那邊的生活狀態和風情,小小的我總會有很多大大的疑惑和好奇心。朝鮮的婦女是很勤勞樸實的,在這裡我經常能看見婦女們成群結隊的來這裡洗衣服,可以說在家庭裡面朝鮮的婦女起了很大的作用,沒有朝鮮婦女很多事情是很麻煩的,洗衣做飯在朝鮮婦女的家中可以說是手到擒來。
  • 走進朝鮮:朝鮮男人們冬天怎麼釣魚?
    很多去朝鮮旅遊的人發現朝鮮男人非常喜歡釣魚,在城市和農村地區,經常可以看到朝鮮男子蹲在河堤上釣魚,為什麼朝鮮男人喜歡釣魚?對朝鮮男人來說,釣魚不僅僅是一項娛樂活動,他們的主要目的是獲取食物,大家都知道,朝鮮人民主要靠糧食配送,肉的東西並不豐富,朝鮮男人靠捕魚來彌補肉的缺乏。
  • 走進朝鮮,了解朝鮮是如何看待中國朝鮮族的?或許與你想的不一樣
    走進朝鮮,了解朝鮮是如何看待中國朝鮮族的?或許與你想的不一樣不知道你們印象中的朝鮮是什麼樣的呢?一名驢友認為,朝鮮是一片神秘的土地,是五十年代的中國,去朝鮮旅遊的人是為了懷舊。好奇心使然,這名驢友懷惴一顆期待又忐忑的心,踏上了前往朝鮮遊玩的路程,他表示就當作是一次穿越的時空之旅。如今的朝鮮不能自由行,只支持跟團遊,遊玩時領團的一共是兩個導遊,她們都十分熱情。第一站是首都,雖然給你的第一印象並不是特別發達,但是勝在街道乾淨整潔,不輸日本。仔細一想,朝鮮與中國也存在源遠流長的關係。
  • 朝鮮冷麵了解一下,走進朝鮮滿足你的好奇心,真是味道十足
    信息的不對稱掩蓋了我們對普通朝鮮人的了解,尤其是他們對食物的胃口,通常,我們只知道平壤有清流館,最好吃的是冷麵,冷麵是用蕎麥、雞蛋、牛肉和泡菜做成的,我們可能也知道,在朝鮮,婚禮和葬禮宴會的最後一道菜一定是冷麵,因為這是一種飲食習慣,我們甚至聽說清流閣為平壤市民提供每人每月一張餐券的免費冷麵
  • 走進朝鮮:在朝鮮高檔娛樂場所消費是什麼體驗?
    朝鮮是個比較保守的國家,這個國家娛樂場所不多。很多人到朝鮮旅遊,印象是乾淨整潔,但好玩的地方不多。朝鮮適合拍照,因為有很多規模宏大的建築。但朝鮮夜生活不豐富,大部分朝鮮人基本沒有夜生活。他們每天上班下班,吃飯睡覺,一切按部就班。在朝鮮,也有少數的高檔娛樂場所。
  • 走進朝鮮:這裡有錢的男人都抽這種煙!
    要說比較神秘的國家,首先想到就是朝鮮,朝鮮以前是一個自我封閉的國家,朝鮮想要封閉發展,於是就與外界禁止聯繫,他們也不離開自己的國家,很多人也都是去不了朝鮮,朝鮮自我封閉,自我封閉發展之後,朝鮮依然是現在經濟條件並不是很好,也並不是很發達,現在是共融的時代,朝鮮也慢慢的打開了自己。
  • 走進朝鮮:朝鮮年輕人喜歡去哪裡逛夜市?
    特別是朝鮮,年輕人也有自己的夜生活。那麼,朝鮮年輕人喜歡到哪裡逛夜市呢?朝鮮其他地方的人怎麼過夜生活不知道,但平壤年輕人的夜生活很豐富。朝鮮電力緊張,晚上很多地方沒有路燈。但有些地方燈火通明,一般燈光亮的地方,是平壤年輕人聚集的地方。平壤凱旋門,是朝鮮年輕人喜歡逛的地方。夜晚的凱旋門,周圍燈光很亮。凱旋門附近的廣場上,有人玩射擊遊戲,有人打羽毛球,非常熱鬧。
  • 誰說朝鮮很窮?公園裡面到處烤肉味,吃飯真的讓人羨慕
    誰說朝鮮很窮?公園裡面到處烤肉味,吃飯真的讓人羨慕說到朝鮮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雖說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朝鮮發展比較緩慢並且保守封建,但是朝鮮人民幸福指數卻很高,隨著近些年旅遊業的發展,朝鮮也敞開國門歡迎各國遊客
  • 走進中國最邊境的城市丹東,揭開神秘的朝鮮
    在大多數人眼裡,朝鮮這個國家封閉又落後,經濟落後,各方面發展停滯不前,甚至連人民的基本生活都無法保障,於是有很多朝鮮人想要離開這個貧窮又停滯不前的國家,想要離開這種貧困的生活,沒有其他的辦法,只能選擇偷渡,偷渡到鄰國。
  • 邊境線上看朝鮮
    再看看朝鮮的基礎建設,百姓的生活狀況,以及針對人民的宣傳教育等等,簡直與改革開放前的中國如出一轍。大家都知道朝鮮實際上實行的是世襲制。至今已是金三代了。但朝鮮卻宣稱自己是世界上唯一真正的社會主義國家。因為在他們眼中實行改革開放的中國、越南都已經變成修正主義了。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針對中國,朝鮮還興起了一股反對修正主義的浪潮。上世紀九十年代正是朝鮮的「苦難行軍」時期。
  • 韓戰與中國崛起
    1945年2月11日,蘇美英三國籤訂的《關於遠東問題的協定》即雅爾達協定第一條規定「維持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現狀」,這一條對蘇聯的戰略意義,不僅是如史達林告訴蔣經國的是出於西伯利亞鐵路安全的需要,同時還有蘇聯控制中國東北和新疆的戰略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