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懷孕以後,開始變得神經兮兮,對自己的飲食格外注意。孕媽每天最想知道是自己吃什麼,可以促進寶寶健康發育。
其實,這樣的擔心是很有必要的,畢竟胎兒發育也是分階段的。不同階段,胎兒發育的重點不同,需要的營養自然不同。
最近有個媽媽留言告訴我,說自己懷孕7個月了, 上次產檢的時候,醫生說胎兒偏小,讓她注意飲食。
她說:不是自己不想吃,關鍵是每次吃完飯後,感覺肚子要撐爆了,呼吸都困難。有時候,到了要睡覺的時間,肚子還是鼓鼓的,要放很多屁,才能入睡。你也知道孕婦的屁威力有多大,害的老公一直嘲笑自己。
聽了這位準媽媽的描述,我說你的寶寶可能進入了發育的猛漲期,你應該聽醫生的,多注意補充一些必要的營養。
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寶寶快速發育的幾個關鍵點
1、孕8周
懷孕進入第八周,是寶寶大腦和臟器形成的關鍵期。胎兒的發育還處於基因和染色體精密計算的過程。這段時間,寶寶長得不快,媽媽基本不需要額外增加飲食。
2、孕20周
孕20周,也就是懷孕後的第五個月,寶寶進入了感知器官發育的關鍵期。這時候寶寶可以感受外面世界的刺激,尤其是聲音,這時候媽媽就可以開始胎教了。
3、孕28周--36周
從28周開始一直持續到36周,是寶寶骨骼和大腦發育和器官功能完善的關鍵期,寶寶體重和身高變化很多。這是媽媽一定要注意飲食的補充。
由此可見,孕7月到孕9月就是胎兒發育的高峰期。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進入發育高峰期?
其實媽媽常見的幾種不適症,就是寶寶高速發育的信號。
1、氣喘
這幾個月,很多孕婦常常會發現自己沒走幾步路,就喘不過氣來。很多媽媽擔心自己或者寶寶是不是生病了。其實這是寶寶在從你身體吸收大量應用,身體給你的反饋信號。這時候媽媽要多吃點。
2、水腫
孕中後期,孕婦的小腿和腳常常發生水腫。腳腫的像蘿蔔,一按一個大坑。這種現象說明孕婦下體血液循環很慢,導致了體液的積壓。主要原因是寶寶這段時間骨骼快速發育,從母體吸收了大量的鈣。孕婦缺鈣,導致下肢血液循環變差,水腫就發生了。
3、尿頻
從孕7月開始,很多孕婦開始出現了尿頻的問題。這是因為胎兒發育太快,子宮迅速膨脹,開始擠壓周圍的臟器,尤其是膀胱和直腸,導致孕婦總想上廁所。
胎兒發育高峰期,孕婦要補充哪些營養
1、優質蛋白
從孕7月開始到分娩前,胎兒體重會從1000克增長到3500克左右,體重增加很快,。胎兒身體發育需要大量的蛋白質。常見食物有魚類、蛋類、奶製品等。
2、脂肪酸
從孕晚期開始,胎兒大腦細胞進入高速繁殖期,皮下組織和肝臟也開始儲存糖原和脂肪。除此之外,孕婦的新陳代謝也開始加快,這都需要補充大量的脂肪酸。常見的食物有堅果類食物、海鮮,海藻類食物。
3、鈣和維生素D
我們都知道鈣是骨骼和牙齒發育的主要營養。胎兒從孕7月進入骨骼和牙齒發育快速期,需要從母體吸收大量的鈣。很多媽媽不該不及時,出現了腿部肌肉痙攣,牙齒鬆動等問題。
建議孕媽這段時間注意補充鈣和維生素D,常見的食物有魚肝油、蛋類、動物的肝臟等。
4、維生素
孕晚期補充維生素,除了可以促進寶寶發育外,還可以促進自然分娩。如果孕晚期忽視維生素的補充,尤其是維生素B1可能會引起宮縮無力的問題,延長產程。主要食物來源有:蔬菜、水果、豆類等
5、鐵
胎兒發育的後三個月,體內血液大大增加。我們都知道鐵和血之間的關係,如果孕婦貧血,寶寶出生後也很容易發生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