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氏鱘與中華鱘,材料選擇及鑑定方法

2020-12-20 江蘇白白心

導語:達氏鱘與中華鱘,材料選擇及鑑定方法

達氏鱘骨板間皮膚的粗糙度也隨發育階段的不同而有較大的差異。在較小的幼魚(體長在6-7cm以下),手摸其皮膚感覺光滑,隨著體長的增長,手摸其皮膚就逐漸有細砂狀感覺,粗糙面細密且分布均勻。進入成熟階段後,有的個體反而光滑,有的則仍粗糙,但其粗糙顆粒比中華小,同樣是呈細而密和分布均勻的狀態。達氏鱘的體色,在幼魚和未成熟個體當中(尤以幼魚為甚),其體色分布是以側骨板為界的,上部為青灰、灰褐或灰黃色,下部是乳白色,上下界限分明,無體色過渡區。

但是隨著體長的增長,進入成熟階段後,其體色就不再以側骨板為界和上下分明了,而是逐漸體色過渡區。兩種鱘屬魚類種群特點的比較和檢索為了能正確鑑別達氏鱘和中華,現將達氏鱘和中華鱘兩個種群的形態、性狀及習性特點。現根據達氏鱘和中華鱘的種群特點,擬出如下檢索表。(一)達氏鱘和中華鱘幼魚檢索體色以側骨板為界,上(深)下(淺)分明,無體色過渡區。

鰓耙多且排列緊密,較大幼魚呈片狀;頂骨板無間孔,聯接緊密;背篩基長為頭長的0.35倍以下(16cm以下的個體)。……達氏鱘體色不以側骨板為界,有體色過渡區;鰓耙較少且排列稀疏,較大幼魚呈棒狀;頂、額骨板間孔大而明顯,背鰭基長為頭長的0.39倍以上(9.9cm以上的個體)……中華舞。達氏鱘和中華鱘成魚檢索鰓把呈三角形片狀,排列緊密,鰓耙數在30枚以上;吻骨板多塊;頂骨板無間孔,呈狹縫狀;頭長為眼徑的26倍以下。

………達氏鱘鰓耙呈棒狀,排列稀疏,鰓靶數在28枚以下;吻骨板一大塊;頂骨板間孔大且明顯,頭長為眼徑的27倍以上…… 有關解魚類年齡和生長的研究,國外雖有一些報導,但並不完全適用於達氏斜的年齡鑑定,甚至適用於中華斜的鑑定方法,也不能照搬來鑑定達氏鱘。年齡材料選擇及鑑定方法達氏鱘與中華鱘一樣.無鱗片、無硬骨椎體,耳石極小,所以不能以它們作為鑑定年齡的材料。

胸鰭第一硬棘的切片,雖是良好的年齡鑑定材料,但由於達氏鱘個體小,胸篩棘細小,幼體和性未成熟個體切片困難,無法作為年齡鑑定的主要材料。成魚雖可以之作切片,但標本不易取得,數量極少,故也不能做主要材料使用。匙骨雖然也是年齡鑑定,的良好材料之一,但由於達氏的匙骨和中華的不一樣,它除了骨片薄而碎之外,在匙骨中部往往因膜骨骨化發育不健全而變得極薄或形成中空現象,因此大部分標本不能作為鑑定年齡的材料。面對這些困難,達氏的年齡鑑定必須另闢蹊徑。

我們在達氏年齡鑑定工作中,經反覆對比觀察,發現其鰓蓋骨和背骨板是比胸鰭棘切片和匙骨更為理想的材料。雖然鰓蓋骨中部的膜骨較厚,第1一2齡不易鑑定(雖經磨薄仍不夠清晰),但其他年輪卻很清晰,易於觀察,並且還可用以作生長回歸和年齡退算材料。背骨板雖較厚,經採用小刀刮薄或用平銼磨薄後,年層十分清晰,易於鑑定。

但其不足之處是,由於背骨板取材位置和大小不一,不能作生長回歸和年齡退算。側葉上有1-2個副中心。必須指出,達氏年齡鑑定中存在的困難在於能提供切片的胸鰭棘的成體標本極少,致使胸鰭棘切片這一良好材料不易獲得。根據周年材料鑑定結果表明,達氏鱘的年層與中華一樣,是在秋冬季形成的。為了核對年齡鑑定的正確性,1齡的幼魚同時背骨板、胸鰭棘切片和鰓蓋骨三者所顯示的年層極為一致。這就充分證明我們的年齡鑑定是正確的。

達氏鱘的當年幼魚和1齡(春夏採到的前一年秋冬季孵出的)幼魚,佔總數的60%;1-1*齡組(1*是指秋冬季採到的前一年春季孵出的幼魚)幼魚佔19%;2齡以上佔13%,其中4-8齡的成體佔8%左右,雌體更少,僅佔2.7%。由此證實,達氏鱘成體的組成分布是高齡極少,低齡最多,這與圖11-4的漁獲物直方分布是一致的。與中華比較(見圖3-8四川江段中華鱘的年齡分布頻數及有關文字)可知,達氏成體的最高年齡比四川江段中華鱘成體的最低年齡為低,兩者互不重疊。

點評:小編認為從年齡組成的差異也可作為兩者成體的分類鑑定標準之一。

本文由百家號:小李帶你學三農原創;盜版必究。

相關焦點

  • 見證首批全人工繁殖中華鱘誕生
    記者用相機見證了這一歷史性的過程,並記錄了這批中華鱘寶寶誕生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9月29日凌晨5時,中華鱘研究所生態修復研究室主任、子二代課題項目組組長郭柏福早早來到研究所黃柏河基地子一代養殖池邊,按照原定計劃,他要組織人員將一尾編號6B7A的雄性子一代中華鱘(本文中的鱘爸爸)運送到三峽壩區中華鱘全人工繁殖基地。此次在黎明中的特殊運輸,拉開了中華鱘全人工繁殖的序幕。
  • 湖北宜昌:2500尾中華鱘、長江鱘「回家」
    增殖放流活動在長江宜昌段舉行 付蓓蓓 攝2020年長江湖北宜昌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綜合生態補償項目增殖放流活動11月18日舉行,2500尾大大小小的中華鱘、長江鱘等順著人工通道「刺溜」滑下,回歸長江的懷抱。
  • 漁民從甌江捕獲中華鱘?專家:這是一條人工養殖鱘魚
    經專家鑑定,這是一條人工養殖的鱘魚,可能來自四川宜賓的中華鱘養殖基地。  甌江裡捕撈上中華鱘?  老林說,他在甌江打了30多年的魚,這還是第一次撈到這麼奇怪的魚。他說,當天中午起網時,感覺漁網很沉,將漁網拉出水面後,發現網裡有一條嘴巴尖尖、跟鯊魚有點像的怪魚。
  • 長江鱘、長江江豚、中華鱘,我們拿什麼來保護你
    由於受人類活動的長期影響,長江水域生態環境持續惡化,水生生物資源呈現急劇衰退趨勢,中華鱘、長江江豚、長江鱘等珍稀瀕危物種的自然棲息生境遭到破壞,水生生物保護工作形勢嚴峻。近年來,為全面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的意見》,農業農村部先後發布中華鱘、長江江豚、長江鱘等多個物種的拯救行動計劃,並以這些旗艦物種為抓手,完善保護制度、推進常年禁捕、構建保護網絡、規範經營利用,取得明顯成效。
  • 白鱘滅絕、中華鱘長江鱘極危:長江水精靈路在何方
    和白鱘同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同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危」等級,中華鱘和長江鱘等長江水精靈路在何方?昨日,記者再次深入採訪相關部門和專家。中華鱘已連續3年未自然產卵和白鱘一樣,中華鱘、長江鱘也被IUCN評估為「極危」等級。但幸運的是,中華鱘和長江鱘已成功人工繁殖,並每年會放流到長江。不過,野生中華鱘和長江鱘的情況也不容樂觀。長江鱘連續多年未監測到野生種群。
  • 溫州一"大潤發"出售"中華鱘"?價格竟比白對蝦便宜
    網友提供的照片顯示,蒼南龍港大潤發超市水產區的冰塊上擺放著七八條鱘魚,商品標籤顯示為中華鱘,售價25.9元/500克。緊挨著鱘魚擺放的是冰鮮白對蝦,售價39.9元/500克。  「鼎鼎大名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價格竟然比白對蝦還便宜!」
  • 把黑手伸向「長江鱘」,重慶這幾個「錨魚人」玩大了!
    長江鱘又稱達氏鱘,主要分布在金沙江下遊以及長江上遊,是長江中的一種大型淡水魚類,體長最長可以達到1米多,重達數十千克,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經證實,這正是一條「長江鱘」!這幾個人真是膽大包天,竟然用黑科技——可視錨魚裝置來釣「長江鱘」,這分明是明知故犯,事情敗露後又急於「毀屍滅跡」,這絕不是普通的釣魚人,分明是一起有預謀的非法捕撈行為。
  • 27歲「魚爸爸」守護中華鱘引熱議,關於瀕危鱘魚你了解多少
    眾所周知,中華鱘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又被稱為「水中大熊貓」,但是目前它們的生存現狀卻不容樂觀,在天然水域更是難覓蹤影。其實,瀕臨滅絕的鱘魚遠遠不止中華鱘一種,關於它們,你又了解多少呢?而中國特有的中華鱘、長江鱘仍處於「極危」等級。這當然都是自然環境改變、水工設施修建和過度捕撈造成的,如何能不讓人痛心。
  • 中華鱘簡介:水中大熊貓
    但是目前中華鱘已經瀕臨滅絕。科學家們正在努力解開中華鱘更多的未解之謎,以期實現對它們更好的保護,並充分開發利用它們的商業價值。  【中華鱘概述】  中華鱘(Acipenser sinensis Gray)隸屬於魚綱,輻鰭亞綱,鱘形目,鱘科,鱘屬。
  • 萬餘條「中華鱘」被毒死?專家:魚塘養殖均為雜交鱘
    作為國家一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養魚戶可以自由養殖中華鱘?野生的中華鱘目前生存狀況如何?「不可能是中華鱘,國家一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是不允許私人自由養殖的。」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劉煥章研究員看了此新聞報導後,肯定地回復科技日報記者。
  • 世界地球日,觸漫聯合中華鱘研究所一起護送中華鱘「回家」
    4月22日,「2020年長江三峽中華鱘放流活動」在湖北省宜昌市珍稀魚類放流點舉行,現場將1萬尾不同年齡梯隊子二代中華鱘放歸長江。據悉,這是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舉辦的第62次中華鱘放流活動日,也是歷年放流子二代中華鱘規模最大的一次。
  • 如何恢復中華鱘的自然繁殖?河海大學大禹學院長江流域科考團暑期關注「水中國寶」
    揚子晚報8月18日訊(通訊員 沈詩豪 記者 於丹丹)中華鱘被譽為「水中國寶」,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物種。社會對其的關注不僅僅體現在對其名字的熟悉,更在於每個關於中華鱘的報導都能牽動廣大群眾的心。
  • 地球上每小時有3種生物滅絕,長江鱘步上後塵,科學家害怕了
    在我國境內,最為知名的鱘魚應該是這兩種:長江鱘和中華鱘。不過讓人感到傷悲的是,長江鱘如今已經銷聲匿跡,瀕臨滅絕,國家將它們列為業生動物基金會的十大瀕危動物之一。長江鱘是一種非常具備歷史研究價值的生物,是一種自遠古時代存活下來的生物。相傳,長江鱘魚與恐龍是同時代的生物,至少具備1.5億年歷史。據記載,最大的長江鱘魚體重約為50KG,體長接近2米,這種體型可想而知。
  • 消費-中華鱘多少錢一斤中華鱘魚的價格貴嗎
    相信大家都很少聽說過市場上叫賣的中華鱘魚,因為中華鱘在市面上非常稀少,一條中華鱘魚的價格是多少很多人都不知道,而且更別說中華鱘多少錢一斤了,不知道公然養殖的中華鱘價格貴不貴呢?中華鱘在從小我們從課本上就得知的一種珍惜物種,中華鱘是中國一級保護動物。也是活化石。
  • 中華鱘多少錢一斤中華鱘魚怎麼做才好吃
    中華鱘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價錢肯定不菲,那麼中華鱘多少錢一斤?很多人買到中華鱘卻不知道怎麼做才美味,究竟中華鱘魚怎麼做才好吃呢?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中華鱘魚營養價值有哪些目前來說,中華鱘魚成為了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因此,在市面上幾乎是看不見中華鱘魚的影子了。就算是有的話,也多數是家養中華鱘。
  • 洪水中大量鱘魚靠岸,各地頻繁有人釣獲,是中華鱘嗎?
    因此,近日全國範圍內,都有許多釣魚愛好者、捕魚人,在江河裡碰到類似的「中華鱘」。大大小小的鱘魚都有人釣起怎麼判斷自己釣起來(捕獲)的是保護動物中華鱘還是雜交鱘?養殖的雜交鱘當然,這些細微特徵,除非是水產人士,普通釣魚愛好者、漁民,應該說很難區分清楚並以此判斷鱘魚的種類。另外一個較為容易辨認的特徵,就是魚頭部長度:中華鱘頭部較鈍而短,雜交鱘一般頭部尖長,幾乎佔到身長的1/5。
  • 表情包創作和知識競賽「輪番上陣」,觸漫用不一樣的方式守護中華鱘
    據三峽集團最新消息,5月6日13時30分2秒,距離湖北宜昌中華鱘放流點約1800公裡的江陰監測站點,監測到編號為4911的8齡中華鱘聲吶信號。這意味著4月22日放流的10000尾子二代中華鱘,已陸續到達長江口水域。
  • 重慶發現野生中華鱘成魚,重達100斤
    9月24日,長航公安忠縣派出所與忠縣漁政部門在忠縣大揚碼頭共同放生一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可喜的是,這是30多年來長江上遊首次發現中華鱘野生成魚。該中華鱘長約1.8米重達100多斤,系忠縣順溪一楊姓漁民在漁業捕撈作業中誤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