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警惕網上換匯騙子

2020-12-13 騰訊網

生活在德國的朋友們大家注意了,今天要和大家說的事情就發生在我身邊。

我的一個好朋友因為換匯被網上的騙子給騙了。具體情況我這裡截屏發給大家,請大家提高警惕,如果有人也遇到這種情況可以聯繫我,他這邊已經和警察局備案了,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能早日找到騙子。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

我朋友在網上找到了這個人說可以換匯

匯率按歐元人民幣1:7.75 然後說好先給一半

我朋友怕對方是騙子,先給轉了4000人民幣,說好等全款歐元到帳再給尾款。

騙子收到了一半以後(4000人民幣)以歐元不夠為由把人民幣給我朋友退回來了。這點就說明騙子還是準備放長線釣大魚。

大家可以看到退款時間是9月30日,過了兩天到了10月3日又說有歐元了,可以換了,但是我朋友說已經換好了。不打算再換了

接下來騙子的表演開始了,先是說自己已經準備好錢了,是變賣了東西之後湊齊的2000歐元。

後來我的朋友因為太天真,心地太善良就勉強和他換了1000歐。

轉帳過程中發現對方曾被投訴,但是騙子也有自己的一套說詞。

最後騙子發來轉帳信息,其實就是一個交易界面,也沒有真正的轉帳成功。

後來發生的事情大家也可想而知,騙子再也沒回話。

最後匯總一下騙子的信息,帳號姓名:Zixiang He

至少此人有commerz bank的app 或者至少了解德國轉帳流程

但是這些也說明不了什麼問題,畢竟現在電腦P圖技術也都這麼發達,反正我是看不出此圖是不是P出來的,還請網上各位大神鑑別。

如果大家有誰也發生過類似此情況請公眾號給我留言,我們看看能不能一起把這個錢追回,雖然機會渺茫,但是也希望大家都能提高警惕,提醒身邊的人不要上當。

下面給大家一些建議

如果這邊真的需要歐元的話,建議找熟人換取,至少要做到當面交易。

另外微信換匯嚴格說也屬於洗錢的一種行為,因為無法確認交易錢款的實際來源。如果真的在這邊需要外匯可以讓親屬從國內匯出,每人每年最高可以換取5萬美金等值外幣。

最後再次提醒大家,請務必通過正規合法渠道換匯。

相關焦點

  • 【讀者爆料】倫敦換匯騙子曝光!騙術新升級,先真後假,虛虛實實...
    尤其是換匯騙術,更是屢屢發生在我們的身邊。雖然Zine君多次、重複、著重強調過,私下換匯一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但被騙的悲劇卻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今天,Zine君就又收到了一位讀者的留言,講述了她剛剛經歷的換匯被騙過程。和每一個換匯被騙的案件一樣,千篇一律的開頭,永遠能猜到的結尾。
  • 4年騙了幾百萬的換匯騙子,為什麼依然還活躍在英國各個大學群裡??
    而且騙子一直表示自己根本不會因為幾千鎊而毀了自己的名譽,不過事後人們才發現,這騙子根本沒有名譽可言。  圖片來自公眾號BiuBiu在英國該學生心生警惕,想要回自己的人民幣。      圖片來自公眾號BiuBiu在英國騙子倒是滿口答應,也給出了轉帳截圖,但已經有所警惕的留學生還是立刻揭穿了騙子的漏洞
  • 換匯的那個人拉黑了我......
    又是一年開學季,騙子們也都開始躍躍欲試,無孔不入。所以今天決定寫一篇留學生防騙指南,給即將出國留學的學弟學妹們和正在國外求學的同學們。一個人出門在外,凡事小心警惕,保護好個人財產和人身安全,好讓在家裡的爸爸媽媽放心。
  • 到帳即刻蒸發 英澳華人學生遭遇換匯騙局
    儘管騙子一直在換頭像換名字,但最早跟每個人搭訕想換匯的微博帳號為同一個。來自英國哈德斯菲爾德(Huddersfield)的Coco是受騙留學生中的一位。她告訴《英中時報》,今年1月22日,和小旻聯繫換匯的那個微博帳號用戶聯繫她,說想跟她用英鎊換人民幣。經過交涉,Coco將2萬元人民幣轉入崔豪傑的支付寶帳號,對方直接將她的微博拉黑。
  • 換匯變洗錢 換匯路上都是「坑」
    【僑報記者高睿9月23日洛杉磯報導】爾灣華人Tina換匯被搶只是和換匯有關的案件之一,洛杉磯華人律師劉龍珠23日還介紹了多個類似案件,其中包括「騙匯」和「洗錢」案件,讓不少華人不僅人財兩空,還糊裡糊塗地犯下了「洗錢罪「。劉律師表示,Tina案件中歹徒裝扮成「學生「模樣,目的就是想讓受害者放鬆警惕,很顯然對方達到了目的。
  • 換匯路上「坑」多 加州華人律師提醒防止人財兩空
    劉龍珠表示換匯不違法,但弄不清對方錢的來路就容易犯下洗錢罪。(圖片來源:美國《僑報》/高睿 攝)中國僑網9月25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報導,近期,加州爾灣華人Tina換匯被搶的案件受人關注。其實,此次案件只是和換匯有關的案件之一,洛杉磯華人律師劉龍珠還介紹了多個類似案件,其中包括「騙匯」和「洗錢」案件,讓不少華人不僅人財兩空,還糊裡糊塗地犯下了「洗錢罪」。
  • 【今日話題】貪便宜找「熟人」換匯,45萬打了水漂
    意識到自己可能遭遇換匯詐騙後,這名留學生迅速報警,並在自己的朋友圈中發布尋人啟事,希望有人識得這個微信帳號,幫她揪出「騙子」。其實類似的案件在中國留學生群體中並不少見,之前在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類似的案件就曾經常見諸報端。記者也針對此事詢問了警方,警方表示,雖然對方的微信帳號顯示在美國境內,但是並無法證實。
  • 警惕留學圈常見騙局
    此時,留學生才意識到自己可能遭遇換匯詐騙,於是迅速報警,但為時已晚。因為微信帳號無法確定嫌犯的真實地理位置。很多騙子都是這樣,利用同學天真懵懂又可愛的特性,混進了大學群,在群裡用假的轉帳截圖進行換匯的宣傳來騙取同學們的信任,因為大家都在一個校友群,以為都是校友,所以無形就多了一份信任。
  • 警惕|冒充香港人的騙子
    據很多受騙者回憶,騙子們都是一口的港臺腔,打扮時尚,並且很有禮貌,說話都特別可信。雖然看過很多此類騙局報導,沒想到這種事發生在自己的身上的時候還是犯了迷糊。所以我想告訴你們,騙子太多,也怪我太相信那個香港人了,只是好心幫他,沒想到最後害了自己,請時刻注意,不要讓騙子得逞,也希望警察叔叔把騙子全抓住,他說他叫李星,說什麼手機一萬多,還經常在澳大利亞什麼的。
  • 沒傻子哪來的騙子?」真是00後富二代?(多圖)
    「那個專騙留學生的換匯騙子被我抓到啦!」就在今天下午,小王給今日昆士蘭緊急打來電話:「之前你們今日昆士蘭曝光過的那個專門騙留學生的換匯騙子陳X婷,被我抓到了!在Sunnybank Hills!」「就是那個金額特別大的,都是幾萬幾萬的那個!」小王說,「正好在我上班的地方被我看到了,她也騙了我好幾千刀,我把她攔下來了!」
  • 網上找人換匯反被騙500萬外幣 嫌疑人涉詐騙被刑拘
    網上找人換匯 反被騙500萬外幣折合人民幣8.5萬元,嫌疑人涉詐騙被刑拘■早報記者許奕梅 通訊員 張紹澎網上找中介兌換外幣轉給對方500萬寬扎去年8月,41歲的朱某通過百度貼吧搜索帖子,想要尋找兌換貨幣的中介,並添加了一中介的微信。
  • 騙子花樣多,警惕高考之後的騙局
    除了高興之外,也要提高警惕,畢竟這個時候各類招生詐騙也開始了。  陷阱:內部有關係,花錢就能錄取?  騙子在盜取考生信息後,通過「偽基站」發送低分也能提前錄取等待詐騙簡訊,或者打著招生機構「有內部關係」的幌子,以花錢錄取為由實施詐騙。  所謂花錢能上好大學、好專業,分數不夠也能上大學,都是騙人的伎倆。
  • 警惕!騙子冒充監管部門發詐騙簡訊
    警惕!騙子冒充監管部門發詐騙簡訊 2020-12-16 17:30:22   來源:蚌埠新聞網
  • 騙子又出新招數!專騙在外國的中國人!
    這不,最近騙子又有新招數了。該名華僑在網上平臺發布房源信息出租房間,11月初,他接到了一個電話,對方稱自己來自中國湖南省,現在在日本打工,希望能和他籤約,租房一個月。第二天,兩名男子來到該華僑家中,商討籤訂租房合同。兩人聲稱在工地挖到一個罈子,裡面有古代硬幣和一些黃金元寶,並當著該華僑的面鋸掉一小塊金元寶,讓其拿去鑑定。
  • 換匯預警!千萬不要在這兩家大銀行換匯!澳人換匯每年被宰$31億,裡面就有你的貢獻!真是萬惡的資本主義!
    上班族,急著想往國內家裡寄點錢表示一下孝心~可是在換匯過程中卻布滿了看不到的「陷阱」,甚至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連錢都要不回來,在網上換匯詐騙的新聞已屢見不鮮。於是大家為了安全選擇到銀行換匯想著銀行不至於詐我這麼點錢吧然而卻萬萬沒想到。。。
  • 警惕!騙子冒充淘寶客服詐騙
    警惕!騙子冒充淘寶客服詐騙 2020-11-24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事關籤證材料造假、私人換匯!
    當時他第一選擇是去美國,但是美國的費用要求較高,中介就建議他在網上買一份證明。但最後因為這張假證明,小姚被拒絕入境美國。實際生活中,網絡上銷售的存款證明是不具有法律效應的證明,只是商家偽造的一種文件。但是很多人願意從網絡上購買這樣的「存款證明」,其中不少在加拿大的中國留學生,因自家存款金額不夠從網上購買這樣的「證明」進而辦理留學手續。在國外的人都知道,在國外造假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如果被發現一定會被追查,並且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 警惕私人換匯!多名中國留學生因"洗黑錢"被判入獄!為出獄選擇"認罪"!
    但是如果你目前微信裡面還有所謂的「換匯群」,或者你還在從事或者進行微信換匯,現在小編要劃重點提醒你,請務必謹慎對待或者停下這類行為!!!因為你有可能正涉及洗黑錢!!!突然有一天,小莉的一個業餘從事「私人換匯」的同學希望小莉可以幫個小忙:他希望小莉在換匯和接頭人拿到英鎊現金之後,用自己的英國銀行帳戶把錢分別匯入其他幾個換匯人的英鎊帳戶裡。
  • 這本全球第二的期刊被罵「騙子」!這本期刊值得投稿嗎?
    小夥伴們在投稿的時候經常碰到一種情況:編輯在拒稿的同時建議你轉投另一個期刊。這是正常的操作。然而,有個期刊卻做了很迷的操作,在不經過作者同意的情況下,直接轉投自己的子刊,這個操作也真是醉了!而且不止一個網友評論該期刊是「騙子」。